部编历史九下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战后资本主义的主要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以及这些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框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
2.史料: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相关的史料。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史料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下教案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概况,分析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欧洲联合的积极意义。
2.掌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了解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比较分析战后西欧和日本恢复、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共同措施。
3.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能正确分析其影响。
4.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欧洲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自主学习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启发学生思考: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实现了吗?近代到现代,欧洲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迪?(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__战前水平__。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__持续繁荣__。
2.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欧洲共同体__,简称“欧共体”。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欧洲联盟__,大大加快了__欧洲一体化__的进程。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霸主__。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__速度放缓__。
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全球化__和__信息化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__进一步发展__。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单独占领了__日本。
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扶持__日本。
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先进技术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第17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教材,识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建立,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等基本史实。
2.阅读教材,知道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欧洲联合的原因,“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简述美国、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列举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及特点。
阅读教材,归纳美国、英国、法国等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西欧、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教学难点:欧共体、欧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经历过二战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但是,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十余年的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这些国家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好呢?12二、探究自学 1. 1967年组成_______,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
2.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 ,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二战后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 和 为特征的“ 经济”,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4.日本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 号经济大国。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制度。
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情况。
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略。
学生解读目标,明确学习要求三、交流互学1.师指导讨论归纳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2.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实施马歇尔计划?3.概述从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的发展。
4.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各是什么?3四、点拨助学1.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点:2.日本发展的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五、测评固学1.巩固内容: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及重点。
2.达标测试: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第17 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一、教学理念通过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即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主义发展的特点,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增加多媒体视频、图片素材、新闻报道等知识,加深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中“新”的了解,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发展的的历史。
本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部分内容展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及相互联系。
本课与本单元第18、19 两课,分别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亚非拉国家三个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
加上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学上要利用文字史料、图表、视频等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四、教学目标1、能够概况出欧洲联合的过程及特点,认识到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能够在归纳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通过相关史实,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利弊。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概况,分析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欧洲联合的积极意义。
2.掌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了解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比较分析战后西欧和日本恢复、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共同措施。
3.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能正确分析其影响。
4.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难点:欧洲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自主学习】一、欧洲的联合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的道路。
2.欧洲联合的进程(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简称“欧共体”。
(2)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大大加快了欧洲的进程。
3.欧盟的发展: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欧洲护照;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
2013年,欧盟成员国已经达到个。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1.美国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和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2.日本的崛起(1)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单独占领了日本。
美国在日本推行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
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难点: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演变原因与影响和美国对日本的扶持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
“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
这是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盟的建立对欧洲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今天英国出现“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分析二战结束初期欧洲经济恢复的原因与概况。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年时间。
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
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
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1950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二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与表现。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西欧走向联合的目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⑴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西欧联合的目的(原因)、联合的过程。
材料展示: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设问:材料中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认识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措施?提示: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实力大为削弱,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冷战,西欧国家深感加强西欧各国间合作的重要性;措施: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了解二战后西欧、美国、日本的经济发展,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时空观念:通过绘制欧洲联合的过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树立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合作探究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利弊,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解释: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中,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了解“新经济”“福利国家”的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从二战后西欧、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领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借鉴,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合作、共赢、创新、改革、的理念,落实以史为鉴的历史学习意识、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难点:欧洲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讲授新课:一、欧洲的联合:1、背景:材料一: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二: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三: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经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含反思)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欧洲联合的基本史实;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资料(图片、数据),从中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用于课堂展示,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难点: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演变原因与影响和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
“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
这是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盟的建立对欧洲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今天英国出现“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分析二战结束初期欧洲经济恢复的原因与概况。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年时间。
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
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
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二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与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教师出示的导学学案,使学生整体把握教材,
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乐趣。
通过分组讨论“欧洲联合的原因;西欧、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共同原因;‘新经济’出现的条件;评价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
”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
西欧经济
等国也宣布成为“
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要重建欧洲只
的有机协调,是知识化顺利进行的保障。
六、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单项选择题
1.“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合作。
”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
A.三国同盟B.轴心国 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丧失优势地位的欧洲国家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