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2016年考博真题试卷

合集下载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伤寒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 肾脏功能障碍b) 肝脏功能障碍c) 脾脏功能障碍d) 肺脏功能障碍答案:c) 脾脏功能障碍2. 伤寒是由以下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b) 细菌3.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污染传播d) 垃圾污染传播答案:c) 食物污染传播4.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高热b) 腹泻c) 咳嗽d) 头痛答案:a) 高热、b) 腹泻、d) 头痛二、简答题1. 伤寒的诊断主要依据哪些方面?答:伤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典型的症状包括高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体征方面可能出现黏膜瘀点、腹部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常规、白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等,并可以通过培养分离病原菌来确诊。

2. 请简要概述一下伤寒的治疗原则。

答:伤寒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抗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头孢菌素等;其次,对症治疗是必要的,例如控制发热、补充营养、补液等;此外,必要时可以进行辅助治疗,如使用解热药物、止泻药物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论述题伤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负担。

因此,对于伤寒的认识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伤寒的病理变化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伤寒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脾脏功能障碍,这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掌握这一点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上更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疾病。

其次,对于伤寒的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防控也是必要的。

伤寒主要通过食物污染传播,因此加强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食用污染的食物,对于减少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及时发现和隔离病患也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

最后,在治疗伤寒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试题:100分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脱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月中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25分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痿蹙着痹怔忡霍乱里陕二、简答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16年考博真题试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16年考博真题试卷
4、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原因?
5、DIC的临床表现?
6、有关肝硬化的
7、
二、病例分析题,要求写出诊断及治疗方法(30分)
1、中医病例,女性,肝气不舒情志抑郁,咽喉不适等等,问诊断及治疗?
2、西医病例,男性,便血史、肝炎史,吃烤馒头后吐血等等病程有些复杂,问诊断及鉴别诊断、后期应该做何检查?
北京中医药大试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问答题(10分*7)
1、怎样理解疏气机是治疗郁证的关键?
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诊断
3、急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中医博士试题及答案

中医博士试题及答案

中医博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A. 经络学说B. 阴阳学说C. 五行学说D. 科学哲学答案:D2. 中医的四诊法是指以下哪四项?A. 望、闻、问、切B. 望、闻、嗅、问C. 望、闻、触、问D. 望、味、问、摸答案:A3. 中医中的“气”是指?A.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B. 天地间的能量C. 人体内的能量D. 卫生部门的缩写答案:B4. 中医治疗的核心是?A. 扶正祛邪B. 彻底清除病菌C. 病灶切除手术D. 使用化学药物答案:A5.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春秋战国时期B. 东汉时期C. 宋朝时期D. 清朝时期答案:B二、简答题1. 中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答案: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因势利导和整体观念,即辨证施治、因势利导。

2.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是什么意思?答案:中医的“阴阳学说”是指一切存在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反而又统一的方面构成,阴阳具有相互转化、互相依存的关系。

三、论述题中医博士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以下为一篇论述题的范例,供您参考。

论述:中医药的应用与发展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然而,中医药的应用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中医药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尚不明确。

西方医学注重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而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多源于中医医案和中医经典著作。

因此,中医药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认可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中医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仍需加强。

中医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

由于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中医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标准化研究,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于推动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试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试卷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试卷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得分:___________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A.燥热结聚胃腑B.邪热充斥内外C.表热过盛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

请填入:A.心烦腹满B.昼日烦躁不得眠C.身热不去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E.卧起不安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A.内热偏盛B.湿热较盛C.阴虚较盛D.热与水结较盛E.邪在阳,表不解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B.大青龙汤C.小青龙汤D.苓桂术甘汤E.五苓散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A.先煮B.后下C.用麻沸汤渍之D.与它药同煮E.以上均不是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E.以上都不是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A.五苓散证B.甘草泻心汤证C.桂枝人参汤证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E.旋复代赭汤证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白虎汤E.栀子厚朴汤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的治法:A.清热化滞,滋津润燥B.清热燥湿,坚阴止利C.泻热和胃,软坚润燥D.泻热通便,消滞除满E.攻下实热,荡涤燥结10.阳明腑证,失下,昏不知人,气喘舌焦,首选方是:A.白虎汤B.大承气汤C.四逆汤D.四逆加人参汤E.白虎加人参汤11.治寒湿发黄“于寒湿中求之”是指:A.发散寒湿B.温下寒湿C.发散寒邪,淡渗利湿D.发散寒湿,补脾利湿E.温阳祛寒,除湿12.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A.竹叶石膏汤B.栀子豉汤C.白虎汤D.桂枝汤E.白虎加人参汤13.“伤寒吐后腹胀满”宜用: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调胃承气汤C.栀子厚朴汤D.桂枝加芍药汤E.理中汤14.原文填空:“阳明病,胸胁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________。

中医博士考试试卷

中医博士考试试卷

中医博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摸3. 中医中“气”的概念,主要指的是: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 身体中的水分4.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八法”中的治疗方法:A. 汗B. 吐C. 下D. 补5.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肝气”的因素:A. 情绪B. 饮食C. 环境D. 遗传6.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A. 疏泄B. 运化C. 储藏D. 排泄7. 以下哪个是中医“三焦”理论中的“中焦”:A. 心B. 脾C. 肺D. 肾8.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五脏”:A. 心B. 肺C. 肾D. 胆9. 中医中“肾”的功能主要是指:A. 呼吸B. 消化C. 生殖D. 排泄10. 中医中“痰”的概念主要指的是:A. 呼吸道分泌物B. 体内湿气的凝聚C. 血液D. 尿液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 描述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规律,并举例说明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3. 请解释中医中的“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患者,男,45岁,主诉:长期工作压力大,最近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请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可能的病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2. 患者,女,35岁,主诉:月经不调,经期腹痛,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

请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其可能的病理变化,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四、论述题(共30分)请论述中医的整体观念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五、附加题(10分,选做)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中医在现代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注】:本试卷为模拟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谁所著?A. 李时中B. 张仲景C. 华佗D. 孙思邈答案:B. 张仲景2.伤寒病的发病特点是什么?A. 以高热为主要表现B. 以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C. 以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D. 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答案:B. 以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3.下列哪种证候属于阳明病?A. 汗出恶风证B. 十四种急病证C. 寒害经络证D. 大热证答案:D. 大热证4.下列哪种病证属于太阳病?A. 汗出恶风证B. 大热证C. 寒害经络证D. 精神恍惚证答案:A. 汗出恶风证5.伤寒感染后,一般经过几个阶段?A. 2个阶段B. 3个阶段C. 4个阶段D. 5个阶段答案:C. 4个阶段二、简答题1.请简述伤寒的发病机理。

答: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感染后,伤寒杆菌经口腔进入人体,首先进入肠道,通过肠道黏膜侵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进而侵入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伤寒的发病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恢复期。

2.什么是三阴和三阳?答:三阴指的是太阳、少阳、厥阴三个经络;三阳指的是阳明、太阳、阳跷三个经络。

根据阴阳学说,人体经络系统包括阴经和阳经,三阴和三阳则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阴与三阳相互对应、相互影响,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伤寒论中提到了许多药物方剂,请列举出其中的三味药物和一剂方剂。

答:三味药物:黄芩、知母、黄连。

一剂方剂:黄连阿胶汤。

4.伤寒论中的"中风"与现代医学中的哪个疾病相对应?答:伤寒论中的"中风"与现代医学中的"中风"相对应。

"中风"是指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偏瘫、言语不清、眩晕等,与中风相关的疾病有脑中风(中风病)、心脑血管病等。

三、论述题请以你所学习的知识,结合伤寒论,谈谈你对传统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看法和认识。

考博中医真题

考博中医真题

考博中医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内科学(基础篇,代码2010)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1,木曰曲直;2,五行胜复;3,血虚生风;4,阴脉之海;5,津血同源;二,填空:1,宗气功能()()();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于治疗()症,内经称其();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4,两胁疼痛多是()疾病,缺盆中痛常是()病;5,()和()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三,多选:四,简答题:1,营、卫二气的异同;2,冲脉与女子月经、孕育有何联系?3,何谓“燥易伤肺”?4,胆为何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5,痰饮的形成;6,中医治则中“标”、“本”的含义?五,问答题:1,“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二者如何理解?有何临床意义?2,督脉循行,功能;3,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体质的特点;4,从生理、病理如何理解“肾主二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A卷填空2*10中医的两个特点管子·乘马: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心的生理功能胆的生理功能足三阴走行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阴阳体质最早见于灵枢·通天实证问答10*4 300字心为君主之官十二经脉交接血的生理功能肺的病机思考10*1 500字中医病机和症候和现代研究的例子和看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学A卷名解2*10悬饮关格瘴疟内生五气时行感冒疫毒痢厥证痿证颤证简述5*8痹证的病理变化疟疾治疗原则痢疾的治疗禁忌疫毒痢疾的治法方药眩晕痰湿中阻治法方药消渴的并发症反胃和呕吐鉴别积聚鉴别病例20*1心悸痰热扰心论述20*1肺脾肾在虚劳治疗的作用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专业中医内科学考博真题一,名解20分:时行感冒,热淋,休息痢,忘记了一个。

二,问答题:1.从肝论治肺系疾病,举出3个病症。

2.归脾汤运用于哪些内科疾病,举出3个病症的主症特点。

三,病例分析20分:胃痞肝郁气滞证。

2016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基:一、简答1.何为五神,说说五神与五脏的关系2.3.二论述一个13分1.心主血脉2.津液代谢与那些脏腑相关中诊一、填空1五轮学说,黑睛属肾为水轮,,,,,(白睛属肺),为气轮2,<古书>曰:(),俗称上热下寒喉痹,,,,,3,,,,,高出皮肤,扶之碍手,为(),4. 小儿指纹直达指端,称为(透关射甲),病情危重,,,名词:假神;气不摄血;解颅;还有2个想不起来了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1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 Nhomakorabea试题考试科目:伤寒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
第1页 共1页
作者朝代及代表作10分:成无己,汪*,陈修园,尤在泾,钱天来。 二、 汤剂的药物组成和主症特点20分:生姜泻心汤,炙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小青龙汤。 三、论述题(25分) 1.猪苓汤与真武汤的异同。(10分) 2.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的异同。(10分) 3.柯韵伯阳明起手三法的方证。(5分) 四、发挥题 1.方证相应的理解,结合自己及导师谈经验。 2.阐述自己研究生工作,伤寒论当代研究发展方向及其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