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新高考)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去那边看看!大伯起身扛着锄头,边走边对我说。

一只黄蝴蝶绕着他头上飞,又定在肩上的锄头上。

我们向山谷里走去,走进一团鸟鸣里。

溪水哗啦啦淌过茂密的草丛,向山下大水库奔去。

那里波光粼粼,仿佛铺满碎银子。

拐过山腰,眼前是一大片平整的菜地,点缀着些许绿意。

“这个是鸭脚板,城里人叫野蜀葵,口味像芹菜,城里人可喜欢吃了!”继续往里走,前头一亩多的菜地,盖着塑料薄膜,太阳一照亮晃晃的。

大伯说:“靠里边的是黄精,还有金银花。

咱这山里,落籽出苗,见风就长。

”走到菜地的沿子上,他吸了口气,扬起锄头,一锄下去,又猛又深,用力一掀,吱的一声,厚重的泥土剜起一大块,透出地气,撕扯着草根丝连。

“我琢磨着改种山野菜和中草药材,效益比普通蔬菜高得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大伯说完,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大笑起来。

我忽然想起来,便问:“新德伯、国良叔、三琼婶他们,也都在忙吗?大伯一笑:“都正干得欢呢!走,去看看!”18.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B.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C.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19.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大笑起来。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外媒评价:“中国高科技抗疫可以堪称参考范本。

”②从成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到有效药物的及时筛选;③从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④这些攻关之举、防控之策,无不闪耀着科技的“高光”,无不体现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新高考语文 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语文(十一)学生版

新高考语文  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语文(十一)学生版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语 文 (十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

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

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

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

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力。

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欢快的锣鼓声响起,雄狮欢腾地跳舞。

“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

民俗与党史相互交融,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

在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一场关于党史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

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及现场观众纷纷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用平易近人的话语和幽默的口吻,将宣讲内容讲得十分接地气,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直播。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了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了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

这场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该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即将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进行对称排列,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节奏感。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句子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近日,一组拍摄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是呈现出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这是由于雪衣藻的存在所导致的。

雪衣藻十分耐寒,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广泛分布。

它们在冬眠期间处于静止状态,但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雪衣藻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2021年新高考2卷语言文字运用

2021年新高考2卷语言文字运用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 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 ,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 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东方艺术重主观,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_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 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 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 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 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C. 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 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望而却步: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不敢前进。语
境强调太空餐难吃,应选“望而却步”。 第二空,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低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连贯衔接的能力。 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
构,排除CD; “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递进连词,而
“并且”表并列,排除A。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A.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 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 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 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 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 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 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 自【己详的解用】餐本计题划考—查学—生然辨而析这并一修用改餐病句计的划能是力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6语言运用之(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6语言运用之(练)(含解析)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图文夯实基础1.【2021届山东沂水一中高三上12月月考】下面是网上订餐厅流程图架构图,请按照流程图示写一段文字,介绍该图的大体内容。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语句连贯,不超过95个字。

【答案】客人登录饭统网,进入餐厅页面,点击“我要订餐”,填写用餐时间、、人数等订餐信息后提交定单。

经饭统网客服处置,若是预订成功,会给客人答复订餐成功短信;若是餐厅无空座或不知足客人要求,预订失败,客服会通知客人并帮其预定其他的餐厅。

2.阅读下面的图表,按照具体的数据从两个角度拟写一则结论。

要求:不超过40个字。

【答案】2021—2021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逐年缓慢增加,但增加速度却逐年缓慢下降(降低)。

【解析】本题考察图文转化中的图表题。

解读图表的流程:源信息(图表)→ 观察认读→ 分析理解→ 归纳归纳→ 文字表达。

本题主如果针对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加速度的调查统计表,注意表中的最大数字和最小数字,和增加速度的那条线,从而得出:2021—2021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逐年缓慢增加,但增加速度却逐年缓慢下降(降低)。

3.阅读下面有关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2)请针对上表反映的某一问题,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至少利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答案】(1)绝大部份中学生睡眠不足;中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课程紧张。

(2)示例:①睡眠足,心情好,烦恼少;身体壮,学习棒,成绩高。

②幸福,从好的睡眠开始;美好,自新的一日起步。

4.百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

下面是它的徽标,公司通过形象的徽标可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请写出该徽标的组成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字。

(5分)【答案】百度徽标由“百度”的汉字、拼音及熊掌(或“足迹”)图案组成。

“百度”源自文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熊掌”暗示猎人搜寻熊(或“‘足迹’代表搜索信息的踪迹”)。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类题】专练二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去那边看看!大伯起身扛着锄头,边走边对我说。

一只黄蝴蝶绕着他头上飞,又定在肩上的锄头上。

我们向山谷里走去,走进一团鸟鸣里。

溪水哗啦啦淌过茂密的草丛,向山下大水库奔去。

那里波光粼粼,仿佛铺满碎银子。

拐过山腰,眼前是一大片平整的菜地,点缀着些许绿意。

“这个是鸭脚板,城里人叫野蜀葵,口味像芹菜,城里人可喜欢吃了!”继续往里走,前头一亩多的菜地,盖着塑料薄膜,太阳一照亮晃晃的。

大伯说:“靠里边的是黄精,还有金银花。

咱这山里,落籽出苗,见风就长。

”走到菜地的沿子上,他吸了口气,扬起锄头,一锄下去,又猛又深,用力一掀,吱的一声,厚重的泥土剜起一大块,透出地气,撕扯着草根丝连。

“我琢磨着改种山野菜和中草药材,效益比普通蔬菜高得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大伯说完,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大笑起来。

我忽然想起来,便问:“新德伯、国良叔、三琼婶他们,也都在忙吗?大伯一笑:“都正干得欢呢!走,去看看!”18.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B.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C.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19.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大笑起来。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外媒评价:“中国高科技抗疫可以堪称参考范本。

”②从成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到有效药物的及时筛选;③从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④这些攻关之举、防控之策,无不闪耀着科技的“高光”,无不体现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01(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烟火气少了,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

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话不离钱,或开口就是()的闲事,也难免油腻得可怕。

一本书应该有烟火气。

俗世烟火,是书中()的源泉。

有了烟火气,才能与读书的人产生共鸣。

但一本好书,在烟火之上,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是()的。

烟火气是书的基本,而高于烟火气的,①,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也该如此。

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②。

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

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喜怒哀乐超尘脱俗B.孤芳自赏乱七八糟嬉笑怒骂出类拔萃C.顾影自怜乱七八糟喜怒哀乐出类拔萃D.顾影自怜鸡零狗碎嬉笑怒骂超尘脱俗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久坐以后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常会出现弯腰弓背坐或蜷缩在沙发上的情况,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

久坐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

①经常听说打麻将时突然死亡,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是重要因素。

久坐还会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问题。

②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避免不要久坐,建议坐30~40分钟左右就要站立活动一会儿。

【高三语文】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1)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一)

【高三语文】2021届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1)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一)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1)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一)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②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③这点困难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

④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艺术,更得力于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体会。

⑤一个人说话要算话,不能出尔反尔。

当今社会,无论你做人或做事,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做到一言九鼎。

⑥此次比赛,我们在战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尽管打得很努力,可最终还是不孚众望,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洛迪和约》使意大利半岛享受了半个世纪的珍贵和平。

城邦间的大规模冲突停止,较量从刀光剑影的战场转向外交、庆典和赞助文化艺术。

金戈铁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 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0.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 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 辑。
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 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19.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
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 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 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
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 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 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 起,让我食欲大振。
练习检测及答案
5、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 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 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 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 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故选B。 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项,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 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 分,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
1.(2020山东新高考)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 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 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 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 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答题角度总结
1、修辞手法: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手法的效果、 好处。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排比 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2、句式特点: ①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短小 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使 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 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②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整散 句结合,灵活自然,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 节奏顿挫,音韵和谐。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 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2020山东新高考)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
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 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 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 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新高考)
高考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
设题角度 1、比较型: 将原句与题干所给句子比较,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可改写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整体语段分析型如: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
2.《家在白云间 》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 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 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 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B.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C.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D.花市上,牡丹、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 一起啦!
18. D 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 A项中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词句的省略, B项中的省略号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C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D项中的省略号则表示列举省略,与例句相同。 故选D。
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 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 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3、改变语序:起强调、突出作用。(参照句式特点中的“倒 装句”,并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有变化,变化的 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 语:庄重严谨。(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