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试纸的使用: (1)石蕊试纸 (2)淀粉KI试纸 (3)PH试纸
先润 湿再
用玻璃棒点加 胶头滴管滴加 用玻璃棒粘附或镊子夹持
绝不许润湿! 玻璃棒点加 后与标准比色板比较
3、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该操作一般是在组装完装置后,加药品、启动反应之前!
Ⅰ、基本方法——捂松 式 气泡
水柱回吸
得分要诀:文字叙述到位!
如何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 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固体干燥剂:无水CaCl2、碱石灰 • 冷凝管
干燥器
常见干燥剂 (1)浓硫酸 (2)P2O5 (3)碱石灰
Ⅳ、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例5:
描述如何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1)打开活塞; (2)给A中加水将长颈漏斗下端封住; (3)微热烧瓶B,观察E烧杯中冒气泡,且A中
漏斗颈水面上升,说明整体装置不漏气。
三、化学实验安全 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酒精等有机物试验台上着火
• 锥形瓶 • 主要用途: 1.常有于滴定操作; 2.用于配制气体发生器或馏出物的承受器; 3.可用于加热液体物质 • 注意事项: 1.盛液体不可太多,以利于振荡; 2.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3.滴定时只振荡不能搅拌
• 酒精灯, 酒精喷灯 • 主要用途:用作热源,其中后者用于加热至高温 • 注意事项:
(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的: 浓HCl、浓氨水、浓硝酸、硝酸银等
试剂保存的原则
1.有毒物质贮存在毒品柜中 2.易燃物和易爆物不与氧化剂放在一起 3.易与空气成份反应的物质需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4.见光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用棕色瓶,或用黑纸包裹, 于冷暗处密封保存 5.气体水溶液, 银氨溶液, Cu(OH)2悬浊液, 石灰水等 随配随用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①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用镊子;少量液体用滴管;一定量液体用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时,一般用最少量,液体是1~2 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②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添加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用外焰加热,内焰温度低,熄灯用等帽盖,嘴吹最最忌)。
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
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知识巩固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成酒B.菜刀生锈C.湿衣服晾干D.食物腐败3.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带回家中B.倒到指定容器中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D.倒回原试剂瓶中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5.某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氧化铜粉末B.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硫酸溶液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25.68 ℃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
知识总结: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三、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步骤: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
要领:悬、垂。
四、加热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
①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②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⒈液体: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D、试管与桌面成45-60度⒉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专题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一、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到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准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粉末使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药品使用镊子。
取用时,先将试管平放,药品的药匙或夹持固体的镊子伸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的取用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手心对着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
二、物质的加热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须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和锥形瓶等。
(一)酒精灯的使用1.取下灯帽,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2.用温度较高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加热玻璃仪器时,如果外壁有水,应先擦干,以免加热时玻璃仪器炸裂。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二)液体的加热1.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将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约1/3处,使试管倾斜。
2.加热时,先将试管预热,加热过程中要不断上下稍稍移动试管。
3.加热时,不要手持试管加热,不要触碰刚加热的试管,以免被烫伤。
4.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三)固体的加热1.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加热时,先将试管预热。
三、物质的称量(一)托盘天平1.精确度为0.1g。
2.称量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
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称量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3.1.202.数<真实值。
1.2.1.2.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发生意外,不要惊慌,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并采取恰当的处置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进行有效实验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1.实验室安全知识: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熟悉实验室中的危险品标识、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如何避免、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等。
2.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并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电子天平等。
了解它们的量程、精度和使用注意事项。
3.溶液的配制:学会如何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包括计算所需物质的量、称量、溶解和定容等步骤。
4.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重精确度。
例如,量取液体时要注意读数的位置,使用滴定管时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实验误差。
5.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现象、测量数据等。
学会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计算平均值、误差分析等。
6.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结束后,要学会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7.实验观察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8.实验设计与创新: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并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和创新。
9.实验团队的协作: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包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分析实验结果等。
10.实验反思与评价:实验结束后,要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习题:实验室安全知识解题方法:回顾实验室安全知识,如危险品标识、实验室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等。
2.习题:使用烧杯进行溶液稀释解题方法:首先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然后使用烧杯进行稀释。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续)
化 学 实 验 基 本 操 作 (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 学 实 验 基 本 操 作 (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续)
2.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规则
(1)有毒药品(如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铬酸 钾等)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也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 (2)金属汞易挥发,并能经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内,会逐渐积累而慢 性中毒,所以在取用时要特别小心,不得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一 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汞的地方,使汞 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然后再除尽。 (3)制备和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恶臭和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氯气、 光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加热蒸发浓盐酸、硝酸、硫酸等时, 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4)对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它们不仅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也有损伤;生 物碱大多具有强烈毒性,皮肤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使用这些试剂。 (5)必须了解哪些化学药品具有致癌作用。在取用这些药品时应特别 注意,以免中毒。
1.3 危险物品使用规则
1.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使用规则 (1)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 事故。 (2)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 气的纯度。进行有大量氢气产生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向 室外,并需注意室内的通风。 (3)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 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使用和处理可燃性试剂时, 必须在没有火源和通风的实验室中进行,试剂用毕要立即 盖紧瓶塞。 (4)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 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 们时要用镊子。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化学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一、实验基本操作1. 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学习各种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如烧杯、试管、量筒、滴定管等。
2. 玻璃仪器的洗涤: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物质的称量:学习使用天平进行物质的称量,掌握称量原则和注意事项。
4. 溶液的配制: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浓度计算和稀释方法。
5.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止烫伤、腐蚀、中毒等。
二、经典实验操作1. 氧气的制取与测定:学习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测定氧气含量。
2. 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滴定实验,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 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学习灭火原理和方法。
4. 金属的活动性:通过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 溶液的浓缩与结晶:学习溶液的浓缩方法,如蒸发、沸腾等,并进行结晶实验。
6. 气体的溶解度:通过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了解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之间的关系。
7. 有机物的鉴定:学习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如酒精、醋的鉴别。
8. 化肥的检测:学习化肥的检测方法,如氮肥、磷肥、钾肥的检测。
三、实验技能的培养1. 观察能力:培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结果。
2. 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找出规律,形成实验结论。
3. 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4. 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操作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优秀3篇)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优秀3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篇一实验目的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
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
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
实验用品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两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之前,复习一下量筒的知识。
[提问]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注意其刻度。
[要点]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小刻度为0.1mL,不估读,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时,应选合适的规格,观察刻度时量筒要放平,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2、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3、量筒内残留的液体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4、量筒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
[过渡]实验时,有时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这时量筒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用什么仪器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
[板书]一、滴定管的使用[实物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酸、碱式滴定管的结构、规格、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描述后教师讲解]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
规格有25mL、和50mL。
滴定管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0.01mL。
[提问]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使用前应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充满,夹在滴定台架上,静止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渗出。
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
漏水应重新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题复习二、常用仪器的使用存放药称量仪器:分离仪器:夹持仪器:试管夹、加热仪器:酒精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胶头滴1、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能称量到0.1g。
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调零;②称量时,左物右砝,砝码要用镊子夹,先大后小;③称量后,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注意事项:①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到纸上称量;②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2、量筒的使用①读数:三点一线成水平(量筒要放平稳,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同一水平线)。
②选用规格:一次量取,尽可能使用量筒量程稍大于量取体积。
三、常见实验操作1、药品取用“三步”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味、不偿药品。
取用原则节约原则:没有说明药量时,液提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处理原则:一般,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块状:用镊子(一横、二放、三缓立)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钥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缓立)倾倒液体:一倒、二向(标签朝向手心)、三紧挨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竖直悬空滴加,不倒放试验台:一中和(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中和)、二水冲、布擦浓酸或浓碱外洒的处理皮肤上:一冲洗、二涂擦(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溶液)2、连接仪器顺序: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方法: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玻璃管一端先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时,应将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橡皮塞。
3、装置气密性检查:导管入水,手握外壁,气泡冒出,气密性好。
4、物质加热(1)酒精灯使用:①1/4酒精体积≤酒精量≤2/3酒精体积;②使用外焰加热;③“三禁”:一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二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等;三禁用嘴吹灭酒精灯。
(2)可受热仪器加热液体: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等。
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坩埚等。
(3)用试管加热固体先预热,后固定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容积的1/3,先预热,后不时的移动试管;试管口向下倾斜45°;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5、蒸发:蒸发时应注意,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6、液体的过滤(1)仪器: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2)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边缘低;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
三靠:①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靠玻璃棒;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所用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2)操作步骤计算;②称量(或量取)固体(托盘天平);液体量取(量筒);③溶解:烧杯、玻璃棒8、溶解①固体物质溶解时,常用粉碎、搅拌、振荡、加热等方法加速溶解;②液体物质溶解时,将液体加水混合后搅拌均匀。
③气体物质溶解时,对于溶解度较小的气体要把导管插入水中,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的漏斗,使漏斗边缘接触水。
注意事项1)用量筒取液体试剂时,洗量筒的液体不能再倒入烧杯中2)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3)读数时,视线应与溶液的凹液面恰好相平4)若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一定要注意将浓硫酸慢慢用玻璃棒引流到水中。
切不可相反操作!9、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促进互溶。
(2)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3)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液体飞溅(4)转移:引流,防止液体溅出(5)PH: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四、比较O2、H2 、CO2 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归纳,推断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
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药品①氯化钾和二氧化锰②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锌粒和稀硫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①2KClO3 MnO22KCl+3O2↑②2H2O2MnO22H2O+O2↑③2KMnO4 加热K2MnO4+MnO2+O2↑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固液常温型启普发生器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点燃,罩干冷烧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物只有水)。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
—把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说明已满。
实验查、装、定、点、收、离、息查、装、定、验、收查、装、加、收操作步骤注意事项①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进行收集④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将导管移出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操作同二氧化碳制取①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②反应器中的导气管刚露出橡胶塞即可;③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④不能用浓硫酸、浓硝酸及浓盐酸制取氢气;⑤气体收集前必须验纯。
①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②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③反应器中的导气管刚露出橡胶塞即可;④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五、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现象氧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氮气将带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再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木条火焰熄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氢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珠一氧化碳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澄清石灰水烧杯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水蒸汽通过白色五水硫酸铜粉末白色变蓝色氯化通入硝酸酸化的硝有白色沉淀生成氢酸银溶液中六、气体的净化吸收剂吸收的气体杂质水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溶液酸性气体,如CO2、SO2、HCl、H2S等碱石灰水蒸气、酸性气体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性气体,如H2、CO等灼热的铜网O2七、气体的干燥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干燥装置酸性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或中性的气体: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NH3、H2S长进短出碱性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或中性的气体NH3、H2、O2、CH4等CO2、SO2、HCl 等中性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中性、酸性、碱性气体O2、H2、CH4等NH 3大进小出注:(1)选择气体吸收剂的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反应,也不产生新杂质;(2)检验气体时,先验水后验杂;(3)净化气体时,先除杂后干燥;(4)选择洗气瓶等吸收装置,要注意药品名称,还要遵循“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原则。
(5)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6)氯化钙和氨气反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CaCl 2.8NH 3),因此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
八、多用瓶的使用作用装置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洗气瓶长进短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a 进b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 进a 出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a 进b 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 进a 出收集气体b 进a 出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收集气体a 进b 出量气瓶(测气体体积)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为气体体积)制气(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典型例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杂质不与水反应)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产生一种俗称为水煤气的气体燃料(水煤气中不含甲烷等有机物)。
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该小组开展了如下活动:(1)设计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见图1(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2)作出假设: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水煤气中一定含有水蒸气,可能含有H 2、CO 、CO 2。
(3)实验探究:同学们为探究水煤气的成份,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2)并进行实验。
AB C 2CO 、CO 2。
①能证明CO 2存在的现象是 ②能证明CO 存在的现象是 ③能证明H 2存在的现象是(5)交流反思:同学们在反思实验结果时发现图2所示实验存在缺陷,请你分析造成此实验缺陷的原因:,对此你提出的改进措施是课堂练习1、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所含的成分的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然后,从导管口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更。
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据此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若用A装置,应该 .(3)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对药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不到氧气,可能的原因是 .(4)若用初中化学常用的暗紫色固体来收集氧气,则化学方程式为: .3、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仪器a的名称是;⑵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收集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编号,下同)。
⑶用A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放”或“倒置”)在实验台上。
⑷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