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XXXX中医医院关于成立“治未病”领导小组小红头

XXXX中医医院关于成立“治未病”领导小组小红头

XXX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设立中医“治未病”科,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要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医疗、预防、专业技术、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当中。

将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打造体现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预防、养生、保健指导等服务。

二、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一)成立XXX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工作职责: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个层次,医院整合优质资源。

成立“治未病”科,基本结构为:“治未病”科辖体检科和预防保健科,医教科负责各科室协调、督查工作;体检科和预防保健科分为总检部分,临床科室分检部分,医技科室分检部分;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指导、干预工作由中医药人员承担。

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对个体服务对象实施防病治病的中医诊疗措施。

“治未病”科拟开展中医诊疗项目10种以上。

1、领导小组、专家组主要职责:(1)积极开展“治未病”工程工作方案、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深入科室利用“专家巡诊”等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各科、站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3)制定、审核本院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治未病”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4)指导、督导“治未病科”开展工作。

(5)承担中医健康教育讲师工作。

(6)承担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等工作。

2、相关科室主要职责:(1)针推科协助提供中医技术方法“治未病”干预,开展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工作等。

(2)预防保健科、各站负责开展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指导中医保健工作并记录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开展中医药健康咨询、讲座、宣传栏工作;开展妇女、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及重点人群中医药特色养生指导工作。

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工作计划
一、目标和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心理健
康问题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

为了预
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必须加强治未病工作,促进人们的健康。

二、工作内容。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等。

3.开展慢性病筛查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

4.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评估。

三、工作措施。

1.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验活动等,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

2.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3.建立慢性病筛查点,开展定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工作。

4.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5.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评估,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四、工作成效评估。

1.定期对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效果进行评估。

2.对慢性病筛查和管理工作的覆盖率和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3.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和效果进行评估。

4.对健康档案建立和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将全面提升治未病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人们健康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为了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订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该方案将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旨在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出发,提高人们的自我养生意识和能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一、背景与目标1.背景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传统中医药学注重“治未病”,强调预防和调理,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健康理念。

面对当前的健康挑战,借鉴中医药学的预防理念非常有必要。

2.目标该工程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推广中医药学中的预防理念,以达到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减少疾病发生的目标。

二、主要内容1.提高公众健康意识2.健康体检与评估建立健康体检对照系统,通过常规体检指标与中医体质辨析等手段,对个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以帮助人们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3.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导组织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导活动,通过中医药理论和诊断方法,为个体提供针对性的养生策略和中医药保健方案。

以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方法,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心建设在各地建设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心,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

包括推拿按摩、中药蒸汽浴、草药泡脚等项目,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让人们亲身体验中医药的魅力。

5.“治未病”中医药研究与推广加大“治未病”方向的中医药研究力度,鼓励科研单位和中医药专家深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预防保健服务。

三、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众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对该工程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健康预防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凝聚社会共识。

3.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将中医药预防保健纳入国家卫生保健体制。

整合现有资源,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搭建医患沟通平台,实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互补发展。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一、目标1.提高公众健康意识,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公众实施健康饮食、适量锻炼等健康行为。

3.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

4.降低慢性病和疾病发病率,促进全民健康。

二、实施步骤1.建立健康宣传教育平台建立通过电视、网络、移动应用等多种渠道宣传健康知识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2.建立全民体检制度通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建立全民免费体检制度,对公众进行身体状况的全面检查,排查潜在疾病风险。

3.建立个体化健康档案对每个体检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个体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生活环境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4.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根据个体的健康档案和体检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评估,针对个体的风险因素和慢性病发病易感性进行评估。

5.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根据个体的健康评估结果,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定期体检、药物预防等内容。

7.设立健康奖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康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参加定期体检者可以享受优惠待遇等。

8.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公众得到优质的服务。

三、预期效果1.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形成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

2.降低慢性病和疾病发病率,减轻医疗负担。

3.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4.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增加。

治未病实施方案

治未病实施方案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

主要职责:1)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深入管辖区利用“问题导入法”、“专家巡诊”、“标杆管理”等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乡镇医院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

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

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一)2011年具体措施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

落实治未病工作计划方案

落实治未病工作计划方案

一、前言“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院特制定以下治未病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人民群众对治未病理念的知晓度和认同感;2. 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广泛应用;3. 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居民慢性病发病率;4. 增强医务人员治未病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治未病工作。

2. 完善治未病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治未病中心,设立治未病门诊、咨询、康复等科室,提供全方位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3. 加强人才培养,开展治未病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治未病意识和能力。

4. 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诊等活动,提高居民对治未病的认知。

5. 开展中医药体质辨识,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方案。

6.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实现上下联动。

7. 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方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8. 深化医改,推动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可及性。

9. 开展科研合作,开展治未病相关研究,为治未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治未病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开展培训,宣传推广。

2. 第二阶段(4-6个月):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务体系,开展中医药体质辨识,实施个性化预防保健方案。

3. 第三阶段(7-9个月):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经验,评估效果,完善治未病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将治未病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保障工作经费。

2.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治未病工作。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为了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县中医医院制定了2020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该计划旨在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

为此,县中医医院决定筹建“治未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1.由治未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在实际工作中,将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优质资源,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特别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提高居民防病治病意识。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完善服务流程,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健康服务工作中去。

3.加大“治未病”科的宣传力度,通过院内宣传栏及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大众对治未病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中医预防的认识,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4.开办院外义诊咨询活动,深入社区、开设中医知识系列讲座,普及中医治未病知识,传播中医文化。

5.根据治未病科人员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不同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如拔罐、刮痧、灸法、中医减肥、推拿等干预治疗,同时根据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案。

6.加大对中西医体检宣传,增加体检人数。

7.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科室内部研究,同时通过外出考察等方式增加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8.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以上工作,县中医医院计划本年度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需求。

实施方案如下:一、目标:1.建立、完善体检中心。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一)组织主体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
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
2
2020年4月19日
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
3
2020年4月19日
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机构为主要结点,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4
2020年4月19日
(二)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它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并全程连贯的技术(产品)体系。

(三)建立服务支持体系
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治未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建立政策保障制度,推动健康保险创新,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四、主要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服务提供体系的建设与运行
1.目标
(1)初步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框架,在部分地区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2)规范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3)规范运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5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