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龚翔荣)05第五讲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86页PPT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05第五讲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共88页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05第五讲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共88页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05第五讲公共管 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公共管理学.pptppt

公共管理学.pptppt

张成福: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 科的特点
(1) 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integrative concept) 。格恩 (A.Gunn) 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传统公 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third Way) 。 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沿袭 公共行政,而在如何 (How) 层面上沿袭企业 管理:
威尔逊(Woddrow Wilson) 1887年发表 的《行政学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
威尔逊“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要困难 的多”。
“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有效的公共行 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政治与行政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政府官员的任 命应建立在公正和功绩而不是党派偏见的基础 上
第四阶段 :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从 1960 年至 70 年代起,部分行政学者转 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假 设基础之上: 一是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 没有本质的区别,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 (generic management); 二是企业绩效优于 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
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划分: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 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 于自愿。权威分为三种形式:法定权威(官僚组织)、传 统权威、神授权威。
是传统管理理论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魏劳毕1929 年《公共行政的原则》Princip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强调科学的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 的存在。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 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 任何地方, POSDCORB 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公共管理学课件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公共管理学课件
• 前者主张采用量化分析(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
设计),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 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 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 味着一种新治理。
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 途径
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当时行政学者古利克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 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也表达 了同样的观点。具体来说,导致公共管理学产生 的主要原因,既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 实的背景。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 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 分的管理自主权。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 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 要特征。而私营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 最大化的追求者。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 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 禁止即自由。
十一、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 变革的问题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认识到,人类 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全球的、复杂的和非 线性的。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改变传 统的机械的管理思维方式,发展一种有机 的、整体的、生态的管理方式。
十二、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公共管理,不仅关乎专业技术,也重 视公共服务的道德追求。社会学家涂尔干 曾言:假如没有目标的话,即使我们大步 迈向前去,亦将无所寸进。面对21世纪, 我们的确面临着道德秩序重建的挑战。

《公共管理学》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设计、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责
化解问题 提出行动方案 发现问题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1、公共政策的概念 、 (1)主体观 )
古德诺:政治涉及的是政策和表达国家的意愿。 政治涉及的是政策和表达国家的意愿。 戴伊: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选择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 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选择去做或不去做的任何事情。
(2)职能观 )
帕拉洛:公共政策是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减轻国家 公共政策是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
的问题或政府的忧虑。 的问题或政府的忧虑。 (3)目标导向观 ) 拉斯韦尔: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 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 划。 (4)过程观 ) 政策问题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制定、执行、 公共政策包括政策问题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制定、执行、评 等内容。 估、调整、终结等内容。 调整、
四、公共政策的评估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 (一)政策评估的意义 1、衡量政策绩效的基本手段; 、衡量政策绩效的基本手段; 2、调整、修正、延续或终止政策的重要依据; 、调整、修正、延续或终止政策的重要依据; 3、有利于政策资源的配置; 、有利于政策资源的配置; 4、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必要途径。 、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必要途径。 (二)政策评估的标准 1、效果标准 、 2、效率标准 、 3、公正标准 、 4、政策回应度(政策回应度是指政策实施后满足目标社会团体的需求、 政策回应度是指政策实施后满足目标社会团体的需求、 、
(二)公共管理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1、发现管理中的漏洞 、 2、限制偏差的累积 、 防微杜渐 3、适应环境的变化 、 4、保障目标的实现 、 (1)保障正常稳定的组织秩序 ) (2)提供规范指导和行为约束 ) (3)内化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内化共同理想、 (4)朝向同一目标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
• 公共政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会表现为许多种形态,其中既有相 互重叠的地方又有自相矛盾的方面,以致我们很难用一个短语或一 句话阐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的理解




有时是理 性的优化 选择;
有时表现 为渐进的 补充和修 正;
有时表现为利 益团体间的讨 价还价;
有时表现为精 英人物个人或 群体的选择
3
4
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素 养,同时具备相当实际 经验的学者、科学家和 政府官员深切感到,应 当建立一种既能够兼容 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又 能够解决各种现实公共 政策问题的全新的学科。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在内的诸多学科的不 断发展为政策科学的 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思想库或智库是政策 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最 纯粹的组织体现,是 现代政策科学的发源 地与成长的摇篮
公共政策分析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政策分析学科传入我国,一些学者对于国外 的社会科学中的这个新领域进行介绍、引进和初步 进行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被引入到 我国大学的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中,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科中公共政策分析已经成为 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不仅仅是本科教学,在公共 管理研究生以及MPA的教学当中都是核心课程,有 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公共政策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学生的自学吸取知识口头表达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追求公共价值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直民主公正的道德素养
多媒体课件讲义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 黄健荣:《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载《公共管理学报》,第二卷第三期,2005年8月 • 朱月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2期,2004年3

张康之、程倩:《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行政:现实诉求、理论定位及研究取向》,载《学习论坛》, 2006年5月15日
•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政协编译组/东方编 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美】拉塞尔·M·林登著:《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版澳社】,欧20文07·。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 1991。
• 黄荣护主编:《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

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7。
• 齐明山著:《行政学导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 陈(1振)明。:《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

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载《中国社 会科学》,2007(3)。
• 薛与澜前、瞻彭》宗,超载、《张管强理:世《界公》共 ,管20理02与(中2)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公共管理学
汪大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学教案.ppt.Convertor

公共管理学教案.ppt.Convertor

公共管理学Public Management公共管理核心课程讲授:吴湘玲老师xianglingw2000@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黎民主编ISBN:7-04-012262-6课程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等请参见光盘中教学建议文件夹目录第一讲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第二讲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三讲公共管理的主体第四讲公共管理职能第五讲公共管理的过程第六讲公共管理的绩效目录第七讲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八讲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九讲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第十讲公共物品管理第十一讲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十二讲公共管理的新策略第一讲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习要点: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第五章 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

第五章  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

在这一阶段,西方各国政府对其公共部门 的职能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调整,具有以 下一般特点:
(1)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 取代“守夜警察”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 的主流趋势。
(2)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进一步得 到加强。
(3)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各国普遍采取 了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
(三)新古典主义阶段 干预主义公共管理职能模式发挥了积极
的正面效用,成为促成战后西方各国社会经 济持续二三十年“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它也存在系列问题: 首先,它试图将政治置于经济之上,将国家 集体置于社会个人之上,这与西方社会的个 人主义价值取向是相违背的。因此,一旦条 件允许就很难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其次,公共部门的干预能否持续有效一直是 个有争议的论题。事实上,自由主义公共职 能模式主张一直试图重新取代干预主义,再 次取得主导地位;而自由主义既更符合西方 各国文化传统,也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发 展要求。
二、公共管理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 1.决策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二)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
1.经济职能
(1)宏观调控职能
主要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总量管理,包括制定国 民经济计划和各种重大的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 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 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 强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 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 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
(1)政治职能仍然占据中心地位。 (2)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公共部门基本上起着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的“守夜人” 角色。 (3)出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公共部门应该向社会提 供某些类型的“公共商品”。早期资本主义公共管理 职能体系中已经包含了一些积极的社会管理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