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概述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等,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2、中央银行制度:一国银行的结构以及各家银行之间业务职能的划分形式3、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5、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地区)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6、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特定的政府部门3、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4、最后贷款人:指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可以避免发生金融恐慌5、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第三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2、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3、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一、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1.中央银行是国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从经营目标来看,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上也不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而是以金融调控为己任,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

3.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全国金融事业最高的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部门。

代表国家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监管全国景荣机构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敢于。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5)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信息和决策建议。

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1.银行性业务(1)资产负债业务。

具体可分为: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黄金外汇业务。

(2)支付清算业务。

支付清算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包括拟定支付结算制度并组织实施、为经融机构凯莉账户、建设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内容。

(3)经理国库业务。

包括办理国库收支、国库账务管理与会计账务核算、国库收支核算与统计分析、代理国债发行与兑付等业务。

(4)会计业务。

包括体现和反映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会计业务。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责表
第一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 第二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
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 首先,从总体上看,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 则是必须服从于履行职责的需要。 其次,再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 行一般奉行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 公开性四个原则。 非盈利性指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不以盈利 为目的。流动性指资产业务需要保持流动 性。主动性指资产负债业务需要保持主动 性。公开性指中央银行业务状况公开化, 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 会提供有关金融统计资料。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其银行性业务中 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中央 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 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 负责表上。因此,要了解中央银行的 业务活动和资产负债情况,必须首先 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构成。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一)资产 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 1、国外资产。2、国内资产。 (二)负债 1、储备货币。2、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 3、发行债券。4、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 5、对外负债。6、中央政府存款。 7、对等基金。8、政府贷款基金。 9、资本项目。10、其他项目。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 1、国外资产(净)。2、对中央政府债 权。3、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4、对 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5、对非金融 部门债权。 (二)负债 1、储备货币。 2、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融资债券。 3、中央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他(净):平衡项目。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 系 1、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 2、资产负债各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结构与 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

中央银行学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中央银行学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收纳
各级财政机关将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时间、 地点,使用统一格式的专用缴款书或缴款凭证交送代理国 库,由代理国库办理收入核算。
支拨
各级政府或财政机关根据预算支出的需要,向同级国库申 请拨付财政资金,由代理国库办理资金拨付。
划分与报解
各级国库将已收纳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 算科目,通过收入退库的形式将预算收入退还给原缴款单 位或个人,或转作其他预算收入。
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监控支付清算系统的运 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金融稳 定的问题。
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机制
清算过程
支付清算系统的核心是清算过程, 即通过记账或划拨方式,将资金 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结算方式
常见的结算方式包括实时全额结 算和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是 指每一笔交易都立即进行清算, 净额结算则是将多笔交易汇总后
进行清算。
系统参与者
支付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包括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他们 通过特定的网络或电子手段进行
资金转移。
02 中央银行的国库业务
国库业务概述
国库是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出 纳机关,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 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 等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代 理国库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代理国库,为国 家财政收支提供服务,保障国 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 效运行。
中央银行国库的职责和功能
01
02
03
04
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 纳、划分和留解。
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 付。
监督管理财政存款的开 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
反映财政收支状况和协 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国库业务的操作流程
04 中央银行的征信业务

中央银行学第7章

中央银行学第7章
3、再贴现和贷款业务量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之前,
再贴现和贷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一直占很高比重;70 年代以来,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比重逐步下降,证券 买卖业务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比重上升。虽然这一比重逐 步下降,但绝对量却一直上升,其重要性并未改变。
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 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从而 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商业银行未到期的商 业票据→ 中央银行。
---
净回笼
---
基础货币
本外币有效 --对冲比率%
短期国债 ---
63
105 124 46
---
2694 6690 13848 10240.7 4288
37.28 44.39 49.67 28.04 10.62
---
---
---
2121.8 2261.5
中国的国债市场
1. 发行市场。1981年恢复国债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发行方式、 期限结构和规模等方面有很大变化。
现券交易 现券卖断
央行票据
现券买断 发行 到期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长期 单向 重大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实践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工具改革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制度框架和实践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经验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展望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 工具改革
1、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2、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对政府的贷款。 4、其他贷款。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业务的概念和规定 1、概念: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买进证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执行货币政策B. 执行财政政策C. 维护金融稳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 中央银行通常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A. 利率B. 货币供应量C. 外汇储备D. 全部答案都对答案:D3.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什么?A. 不受政府干预B. 不受市场影响C. 不受国际组织监管D. 不属于任何政府体系答案:A4. 下列哪个是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责?A. 监管商业银行B. 发行货币C. 维护金融系统稳定D. 进行货币政策研究答案:C5.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什么?A. 控制通胀率B. 维护金融稳定C. 促进就业D. 所有答案都对答案:D二、问答题1.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和金融机构准备金要求。

利率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金融机构准备金要求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其存放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什么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重要?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其在货币政策决策方面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独立性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职责,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次,独立性有助于维护市场的信心和稳定,市场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信任,才能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最后,独立性有利于减少政治风险,防止政府滥用货币政策手段,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请解释其重要性。

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控制通胀率、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目标的重要性在于:控制通胀率能够保持物价稳定,维护货币的购买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能够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则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

中央银行学第一章

中央银行学第一章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美联储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宪法大 道的爱扣斯大厦
决定中央银行体制选择的主要因素
• 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 • 2、经济运行机制 • 3、国家月24日,黑色星期四 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跌幅达22% 1932年,指数较1929年最高点下跌89%。 股指崩盘导致5500家银行倒闭。
• 美国进入持续四年的经济衰退:生产严重过剩, 物价持续下跌,失业人数猛增。86000多家企业破 产。 • 1933年罗斯福取代胡佛。提出“3R”:复兴 (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中央银行与一般政府管理机构不同
• 1、它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办理银行业务与提 供服务,有经营业务的收入。 • 2、它不是单纯凭借政治权力,而是主要运 用经济手段行使职能,分层次调控的。因此,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管理 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1、发行的银行 (1)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 (3)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基本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后的主 要问题
• 省级分行改革并没有明显抑制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干 预。(事务需地方政府配合)
•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并未较以前有较大的提 高。(银监会按行政区划设置,区域货币政策研究 较少) •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之间的制衡机制受各 方面的干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权问 题)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 1、由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成 2、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二)英格兰银行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什么是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是一门研究中央银行职能和运作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央银行的角色、目标、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内容。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扮演着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角色。

中央银行学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机构,理解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目标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货币发行和管理、金融稳定监管和经济政策制定。

货币发行和管理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包括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利率的调控以及外汇储备的管理。

金融稳定监管是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包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监督以及金融风险的管理。

经济政策制定则是中央银行参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持货币的稳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以及维护国家利益。

货币的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则是预防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通过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维护国家利益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利益而进行的干预和调控。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中央银行学中的重要内容。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制定通常是由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或货币政策委员会负责,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经济的整体状况、通货膨胀率、就业水平等因素。

一旦货币政策确定,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政策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购买或出售国债、调整利率等。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中央银行学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

中央银行学的意义和挑战中央银行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目标,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并具备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学
1656年的瑞典银行
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2、发展、推广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
1920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 尔会议——推广建立央行
中央银行学
3、完善与强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
(二)产生的根本原因 最基本的职能-发行的银行 国家赋予中央银行垄断货
币发行的特权 1、涵义:
中央银行学
↓ ↓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 ↓ 全球经济衰退
中央银行学
一、金融机构体系
↙↓↘ 银行 政策性 非银行
机构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 中央B 商业B 专业B
↓ 银行 保险
↓ 证券 信托 租赁等
中央银行学
(一)产生和发展: 三个阶段
1、初步形成阶段: 17世纪中后期萌芽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 1618年威尼斯银行
中央银行学
2020/11/7
中央银行学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在20世纪70年代的名言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国家; 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央银行学
主要内容
三部分 基本概述 宏观调控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学
2007年7月美国的次贷危机 ↓ ↓ ↓
美国投行倒闭、重组 ↓
2、央行是否存在资金来 源不足的情况?若准备金存
中央银行学
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负债形成 的资金来源不足,央行将如 何解决?
3、为什么对于各国央行 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4、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 金存款有无利息?利率分别
中央银行学
是多少? 5、央行有无利润?盈利水 平如何?
中央银行学
2、特殊的金融机构 特殊银行——非一般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非行政
中央银行学
1、金融机构——银行 (1)原则:四项 非盈利性-宏观金融管理
的非营业性银行;
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 主动性-资产负债业务
活动的主动性;
中央银行学
公开性-定期向社会公布业 务与财务状况。
(2)银行性业务: 三大传统的银行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学
① 负债业务
金融机构、政府、个人 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央行的 债权。
中央银行学
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 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 业务; 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 对财政透支。 (2)独有的组织结构
贷款↓
↑存款
流通领域
(1)发行原则:
中央银行学
பைடு நூலகம்
三项:垄断发行原则 信用保证原则 弹性原则
(2)发行准备制度: 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发行货
币的保证
中央银行学
两大类: 现金准备-现实的价值基 础→黄金、外汇; 证券准备-适应经济运行 需要的弹性→短期商业票据 国库券、公债券等
中央银行学
问题: 1、中央银行能否控制货币
A、资本业务:
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 本的业务。
中央银行学
途径:政府出资、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 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五种类型:资本结构 a、全资国有型: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
中央银行学
演进式央行:国家收购私 人资本股份。
加、法、英、德 创建式央行:国家拨付全 部资本金。 1920年之后建立的央行
中央银行学
b、半国有化型: 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 组建——公私混合股份 国家资本大多在50%以上 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 c、非国有化型:
中央银行学
全部股份由股东投入,国 家不持有,全部资本由私人 持有——法定股份制央行
美国:会员银行按实收资 本和公积金的6%认购股份
意大利银行:储蓄银行公 营信贷银行、保险公司、
中央银行学
社会保障机构等持股。
瑞士国家银行:州政府 银行持有多数股份,私人持 有少数股份。
d、无资本金型:
“无资本的特殊法人”-韩 国
中央银行学
e、多国共有型: 各成员国按商定比例认缴 货币联盟成员国共同组建-
欧洲央行、西非央行、中非 央行
中央银行学
B、存款业务: 种类:准备金存款业务 其他存款业务 特点:四个特殊性 特殊的原则-强制性 特殊的动机-调控、监管
中央银行学
(1)限制性:四个“不” 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不以盈利为目标 不参与银行之间的竞争 不与企事业单位、居民个
人发生业务关系
中央银行学
“四不”的具体化→六项不得
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 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不得与一般企事业单位发 生业务关系-担保、贷款;
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 承兑、贴现业务;
中央银行学
期限:3个月以内,最长1 年以内
额度:总额限额制度 ↓
标准额度 收回:票据交换与清算系统
中央银行学
b、贷款业务: 金融机构-货币金融机构 非货币金融机构 政府-法律允许的限度 其他放款-特定对象、外国 政府、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学
B、证券买卖业务: 回购、逆回购 ↓ 政府公债、国库券
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C、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学
两重含义: 央行发行库→商业银行业
务库→流通中 从央行流出的货币数量>
流入央行的货币数量 两种性质:
中央银行学
经济发行-经济发展的客观 需要
财政发行-弥补财政赤字 2、发行渠道与程序
出库量>入库量→货币发行 出库量<入库量→货币回笼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的发行库
出库↓
↑入库
商业银行的业务库
中央银行学
国际储备:黄金、外汇 特别提款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 ③中间业务: 央行为金融机构办理结算
中央银行学
客户的债权债务、货币收付 委托↓ ↑结算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 ↓委托
中央银行 ↓办理
支付清算系统
中央银行学
问题:
1、央行的资本结构形式 是否是决定其性质的根本条 件(央行的性质决定于资本 结构形式)?为什么?
中央银行学
特殊的对象-特定对象 特殊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
理者 C、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央行债券-减少金融机构 资金,控制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中央银行学
对外负债-借款、发行债券 ②资产业务:
央行拥有的各种债权 A、“最后贷款人”业务
两项业务:再贴现业务 再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学
a、再贴现业务: 对象:在央行开立帐户的 金融机构 票据:规定的合格票据— 商业票据、国库券 利率:再贴现率-短期利率
发行量?如何控制? 2、为什么本币不能作为发
行货币的现金准备? 3、作为货币发行准备的证
中央银行学
券的流动性有无要求?为什 么?
4、印钞厂的新钞票在央行 的发行库中保存,其属于发 行准备还是流通准备?
中央银行学
二、性质(市场定位) 承担金融监管、宏观金融
经济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 (一)特殊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银行 特殊金融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