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背叛》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伟大的悲剧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以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作出了牺牲的准备,已经没有希望生还。
4、选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们对这几位英雄的敬重。
试分别找出来:“垒了一个石墓……十字架”“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5、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了一封绝命书(课文后有摘录)。
试根据选段和书信分析这位英雄所表达出的内心情感。
热爱祖国,勇于献身6、第三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个英雄的团体,在临死的时候仍然具有的那种集体友爱精神,请用“————”标出来。
7、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英雄们虽然失败了,但精神却是伟大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 《伟大的悲剧》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参考答案:“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
“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二、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你认为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3.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怎样理解“劳伦斯·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句话的意思?)参考答案:1.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在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为人类探险的胜利做证的任务。
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3.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三、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接近小说,不过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
《伟大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6分)伟大的悲剧(节选)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doc

《伟大的惨剧》阅读答案《伟大的惨剧》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建的一篇列传。
分享了《伟大的惨剧》阅读题及答案给大家练习!阅读《伟大的惨剧》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天,斯科特一行清早出发,出发得比平常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非常漂亮的奥密。
焦虑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正午,这五个坚韧不拔的人已走了公里。
他们热忱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此刻不再行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达成。
但是忽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牢牢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路标。
但此刻其余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可是还想尽量宽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迹时全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迹同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理解: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边绑着一面黑旗,四周是他人扎过阵营的残迹-——滑雪板的印迹和很多狗的踪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眼前也就不用再思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阵营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许说,远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以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行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好是第二批抵达的人,他们不过迟到了一个月。
固然往日逝去的岁月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此刻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抵达者拥有全部,第二个抵达者什么也不是。
全部努力成了白费,历尽含辛茹苦显得十分可笑,几礼拜、几个月、几年的希望几乎能够说是癫狂。
“历尽含辛茹苦,无尽的难过烦忧,跋山涉水——这全部终究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此刻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志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只管精疲力竭,这日夜晚他们仍是夜不行眠。
第16课 伟大的悲剧(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

第16课伟大的悲剧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2020·河南南阳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的悲剧(选段)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段的大意。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心中的海市蜃楼”具体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3.节选部分斯科特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4.选文后三段从哪些角度表现了人们对这几位英雄的敬重?【答案】1.斯科特上校冷静迎接死神的到来,英雄们得到安葬、他们的精神赢得敬仰。
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惨剧阅读答案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惨剧阅读答案伟大的惨剧凶狠的狂风雪像狂人似的侵袭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静静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辰,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相关的全部。
因为只有在这类从未被人声突破过极度沉寂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近友情。
可是在这白雪皑皑的沙漠上,只居心中的空中楼阁,它召来那些因为爱情、忠诚和友情以前同他有过联系的各样人的形象,他给全部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逝世的时辰,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全部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志向来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整冻住,笔从僵直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此后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公民族勇气的日志,正是这类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志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志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颤抖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今日志送到我的老婆手中!”但他随后以伤心地、果断地划去了“我的老婆”这几个字,在它们上边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木屋里的伙伴们等候了好几个礼拜,开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愁,最后终于越来越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救援队去策应,可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向来到南极的春季到来之极,10 月 29 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豪们的尸体。
11 月 12 日,他们抵达那个帐篷,发现英豪们的尸体已经冻僵在睡袋里,逝世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而且为那几个凄惨逝世的英豪们垒了一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哀悼这几位英豪。
一个人固然在同不行战胜的恶运的格斗中毁坏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所以变得非常崇高。
全部这些在全部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惨剧。
1、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出选段的粗心。
写斯科特上校等三人骄傲的等候死神的到来和英豪们获得埋葬,他们的事迹传遍全球。
2、可是在这白雪皑皑的沙漠上,只居心中的空中楼阁,它召来那些因为爱情、忠诚和友情以前同他有过联系的各样人的形象,他给全部这些人留下了话。
《伟大的悲剧》阅读附答案参考

《伟大的悲剧》阅读附答案参考伟大的悲剧(节选)茨威格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相关链接】事件背景:今天,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一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伟大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伟大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要想在中考语文上取得高分就必须做好现代文阅读,它在语文考试中占很大的比重,平时大家要多做一些阅读练习题,下面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伟大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备考现代文阅读。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以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极,10 月29 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
11 月12 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经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垒了一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背叛》附答案
背叛
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 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
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 只有极少的干粮, 渴了就吃两口雪。
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
他们艰难地跋涉, 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
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 只希望能看到人迹, 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
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
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 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撬犬。
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
②终于, 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 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
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
这时候, 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 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
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 往常亲昵地低吟这时已变成野兽般地咆哮。
森知道, 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撬犬的争斗终于来了。
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
霎时间, 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尴尬。
两个都一动不动, 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 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
③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 也许
人的胜算稍大些。
森紧握着刀,脑海里浮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 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
时里,它可以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 但它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了主人; 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 但它仍然选择了依偎在主人的身旁, 警惕地保卫着主人。
也许没有它的话, 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 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
森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残忍, 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 他宁愿选择宽容。
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
于是境况立即扭转: 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锋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 狗优势显然。
森的眼睛湿润了, 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
雪撬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 起身将森扑倒。
森立时感到了无比的绝望, 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
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疼痛和喷涌的热血, 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脖子, 以温暖他冻僵的血管。
就在一人一犬互相依偎的几小时后, 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
④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 雪撬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 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拯救。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雷撬犬背叛了它的主人,森背叛了他的本性, 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将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
⑤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
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 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 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 决定生死。
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小题1: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2 分)
森陷入困境犬相助相伴——> ——> ——>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小题2: 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小题3: 第③段中”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
小题4: 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小题5: 第⑤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 分)
小题6: 请你结合生活实例, 谈谈读过本文后的启示。
(2 分)
答案:
小题1:(l)犬兽性大发,森拔刀相对(2)森抛刀放弃,犬起身相扑(大意正确可得分,每空2分,每点各 1 分)
小题1: 写出了森意识到了雪撬犬因饥饿而表现出烦躁(1 分), 为下文雪撬犬兽性大发、背叛主人的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1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小题1:森突然感到了自然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 他宁愿选择宽容。
(2 分)
小题1: 神态描写(1 分〉, 写出了森在临死之际对往日忠诚爱犬的不舍、牵挂, 以及在生死关头对爱犬背叛的心痛、失望之情,亦有在残酷自然面前的无力或无奈。
(2 分,答出一点可得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小题1: 议论(1 分), 点明主旨或点明中心(1 分)
小题1: 结合实例(1 分), 谈出个人的感悟(感悟要围绕宽容、善念、善待他人等主题)。
(2 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要到题目中给出的情节“森陷入困境犬相助相伴” 和“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之间去去寻找答案,即锁定范围是二、三两段,从这两段的情节可以看出,先是人和犬对峙,后是人扔掉了刀子,狗放弃了狼性。
题干中的“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是三段的结尾处的概括,所以第二个空在概括时不要与此重复。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题目中已给出的信息,借助它们来确定和提取出正确答案。
小题1: 试题分析:审题之后,根据句了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我们要从两方面回答。
其一,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 其二,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点评:回答文章中语句的作用,要从其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去考虑。
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要具体句子具体对待。
如开头的句子,常总领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等。
中间的句子常过渡,引起下文等,结尾的句子常总结、点题、升华主旨等。
如果是运用修辞的句子,还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1: 试题分析:找到此句出现的位置,分析其前后文章,此题很容易确定原因在“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此句之前。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
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首选用原文语句。
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更要用原文语句了。
小题1: 试题分析:“森的眼睛湿润了,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 句子中的“眼睛湿润”“ 凝视着”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的森对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是宽容的、理解的、爱怜的。
点评:对人物的描写常见的有五种,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
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形象或内心世界服务的。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五段是文章的结尾段,前面是故事,结尾针对故事发表议论。
所以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此段运用议论点明了文章主旨。
点评:首先要了解表达方式有五种,即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其中记叙文常用的是记叙、描写,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一般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
小题1: 试题分析:结尾段“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
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 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 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 决定生死。
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是点明主旨的语段,从作者的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关键词语“宽恕”,也可以看到关键语句“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 。
由此可知,给我们启示是要宽容,要心存善良,善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
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