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色彩、光线、影调)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分析

视听语言分析

2007.9.19引子、开场、拜师开场年代感:1)色彩:黑白,逐渐转成彩色,凸现年代感,字慕“北平,北洋政府时代”。

讲故事,时间、地点是讲故事的前提。

打字幕是无声片的方法,一下子都理解了。

导演感觉不够,用黑白,年代感拉开。

胶片黑白片很难,几乎都是彩色,先用彩色片拍,压成黑白片。

效果远不如真正的黑白片。

2)环境:北平的特点3)人物形象:已经不留辫子了,但是衣服与现在大有不同。

电影很难具体表现是哪个年代,主要是观众辨析出来大概是哪个年代,反正不是现在。

也不是其他个年代。

4)长镜头:斯坦尼康拍摄的长镜头,对空间的展现,北平、政府年代一部电影出了时间、地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物,“谁”。

人物的交代:1)身份“妓女”。

你们怎么知道的?人物没有说她是妓女阿,没有自报家门说,我是谁谁谁,我是干什么的。

对吧!电影不能自报家门。

电影介绍人物、讲人物的身世,需要方法,是通过人的动作、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

她抱着个孩子从这里走,你不知道她是妓女,旁边过来个一个地痞,上来抹他脸蛋。

这一个动作,表现了两个人的人物关系,同时知道她是妓女,因为不是哪个女孩的脸蛋都能摸得,不论是那个年代,还是现在。

特殊人物关系产生了这个动作。

电影的视听语言,不要理解成仅仅是镜头,仅仅是声音。

很多时候还要注意镜头里面的东西,这就包括了演员的表演。

人物的形体动作讲故事。

这一个摸脸蛋的动作,从视觉上大致辨识了人物的身份;地痞一开口,立刻明晰起来。

下面继续看,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什么?2)小石头戏班表演。

实际上,到这里,影片全部的主要人物都出场了。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的小时候,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小时候,那一板砖那位阿。

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巩俐饰演的菊??张丰毅的妻子,后来介于程蝶衣和段小楼两人之间的一个女人形象。

现在不可能出现。

其实呢,蒋雯丽饰演的这个形象代替了,程蝶衣的母亲嘛,也是妓女。

巩俐饰演的也是个妓女。

还有,师傅、小癞子阿,几乎全部出场第一场戏,要有事时间、地点、人物,在一部影片中第一场戏要交待的。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影视视听语言第二版

影视视听语言第二版

人声
音乐
从整个组织层面的需求来
分析,如组织目标需求、 组织效率与质量期望、人 事接续计划、市场竞争需 求与核心能力培养等。
根据岗位素质模型的要求
或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要 求来分析(知识、技能、 态度等),也可称为职位 分解法/任务分析法。
确定理想状况与现有业绩
之间的差距,分析造成业 绩差距的原因,并结合员 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 而得出培训需求。
包括的要素:
1、人物位置移动 2、机器运动 3、人机关系
第三节 场 面 调 度
人物调度
横向、纵深、对角线、垂直、环形、综合调度
镜头调度
1、人机的运动与静止相对关系 2、人物上下场方式:出画、入画、定点 3、跟拍方式:人物走向、情节走向
场面调度基本方案
· 描述场景的空间关系
· 强调演员表演 · 引导和强调场景的戏剧性
3、运动的推镜头 非常符合一个运 动中的人物对环 境中景物的关注 和视点关系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意义
2016/2/21
摄影机借助移动摄影 设备或摄影师自身移 动,改变自身的位置 进行拍摄,用移动摄 影拍摄的镜头叫做移
轨道车移动拍摄
摇臂移动拍摄 手持摄影机移动拍摄 航空拍摄 特殊运动设备拍摄等
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第一节 固 定 镜 头
主要运动镜头形式:
不同的运动镜头形式, 它的功能和表现意义不同。
拉镜 头
推镜头
移动镜 头
摇镜头
第二节 运 动 镜 头
2016/2/21
运动镜头的表现功能和意义
1、作为电影叙事手段的运动: 呈现戏剧性、因果关系
2、作为视觉风格的运动:观 赏愉悦感和刺激性 3、对运动物体和视线的记录

视听语言(包含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视听语言(包含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视听语言主要从光线、色彩、构图、蒙太奇、长镜头、声音、镜头的运动、景别、镜头的角度等方面记录景别(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含义: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表现广阔深远景象的电影画面。

功能:1.开篇时,展现宏大的空间环境,用来说明地形,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地理环境,用来烘托整个影片的氛围,表现规模宏大的人物活动。

2.结尾时,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远离情节的视觉感受,给观众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

3.显示人物的渺小,展示人物的处境。

常用于史诗电影中,西部片、战争片、历史片等。

全景(描述性、客观性)含义:拍摄人物全身形象或者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位置关系,介绍场景。

中景(叙事性)含义:拍摄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局部环境的电影镜头。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交代角色之间的关系。

中景可以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

近景含义: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人物上,通过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2.物体局部上,拉近了观众与表现主体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感染观众情绪特写含义:拍摄人物脸部或者放大物体某个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突出、强调2.展示人物的心灵景观(世界)3.象征意义特写展示事物关键部分或细节,特写镜头强化细节与特征的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复力度;特写在表达复杂的整体行为动作时,常用局部的特写镜头表现动作的细节并结合全景画面表现整体行为。

角度(鸟瞰角度、俯角、平视角度、仰角、倾斜角度)鸟瞰角度含义:直接从被摄物正上方往下拍作用:观众站在神的角度,镜头下的人物更显卑微与无助。

空中的俯拍镜头给人以辽阔的感受。

在战争片中会大量采用,鸟瞰整个战场,展现酷烈又壮观的场面。

俯角含义:自上而下拍摄主体,使被摄体显的渺小和赢弱作用:凸显环境,使环境看起来可以吞噬角色,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与卑微。

平视角度含义:摄影机和被摄体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拍摄。

视听语言 光线 色彩

视听语言 光线 色彩



2、光的类型及画面造型特点
(1)、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

主要来自太阳和天光,亮度强、范围广而均匀,色温也比较一致。随着时间、 天气的变化,自然光效会不同。早晨和傍晚太阳的位置比较低,光线柔和,中 午的太阳位置比较高,强度大,画面比较凌厉,明暗的对比度较大。晴天主要 以直射光为主,阴天、雨、雪天气则主要以散射光为主。

常被用于表现被殴打后的角色、饱饮而归的醉汉、正被强暴的妇女、刚刚遭到 重大事业打击的工作者等等
三、焦距与景深

1、焦距



(1)、概念:
即焦点距离,指光学透镜的中央点至焦点之间的距离。 衍伸概念:
变焦: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摄物位于焦距内,成像清晰


失焦:被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2)、侧面角度 分为正侧面角度和斜侧面角度 ①、正侧面角度: 摄影机在被摄物体的正右面或者正左面,在与主体呈90°的位置拍摄。 正侧面角度能够充分呈现主体的正侧轮廓线和动作形态。

②、斜侧面角度 分为前侧面角度和后侧面角度。 前侧面角度是指摄影机在主体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任何位置上,拍人像,既能表 现面部特征,又能矫正人物面部缺陷。3/4人面像为经典人像。 后侧面角度是指摄影机出在主体正侧面与背面之间的任何位置。更为疏远,通 常表现人物的不友善。 无论是镜头的前侧面还是后侧面角度,主体的透视感都很强烈,可以增加画面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东邪西毒》慕容 燕在没有等到黄药 师后的无助。
求助未成主人公坐 在地上,无助的垂 着头。

俯视镜头的极端——鸟瞰

摄影机完全处于被摄主体角色或物体的上方。鸟瞰镜头一般用于拍摄宏大的 场景,表现场面的广阔无垠。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PART.01
《站台》中正是通过自然光效,让两个人的爱在阳光下暴露无疑,以此来说明两个人爱的纯粹、本真,可惜的是两个人在那样的年代下无法自由恋爱,要受到政策和政府的管制。
《钢的琴》中运用戏剧光效的拍摄方式来展现陈桂林偷琴时被发现的无奈,通过此种拍摄方式,将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得以戏剧化地表现,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添加标题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添加标题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添加标题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添加标题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添加标题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添加标题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添加标题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添加标题
《站台》采用中间调的影调方式,贾樟柯擅长于将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故事中的画面常常以自然的光效为主,影调方式偏向于中间,更加客观、理性。
《盗梦空间》采用低调的影调方式,给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阴暗的感觉。制造出来恐怖的感觉。
以光的反差:
软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画面质感强,表现细腻、温柔,色彩和谐,常用于抒情、压抑、恐怖的气氛。 硬调:明暗对比强,反差大,色彩对比强烈。常用来表示梦境、梦幻、幻觉。 中间调:明暗分布比较均匀,反差适中。
影调的整体风格和局部对比:
整体风格:大多影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影调风格。 局部对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突出一定的情结。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色彩的功能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最全视听语言

最全视听语言

.
5
演员调度
横向调度、正向或背向、调度斜向调度 向上或向下调度、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 环形调度、无定形调度
摄影调度
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
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 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
6
影像
• 影视画面的基本元素 • 镜头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 造型元素:光线、线条、色彩、影调 • 实体元素:主体、陪体、环境
.
66
蒙太奇
•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 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 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
67
蒙太奇的分类
• 功能上划分: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 奇;
• 修辞效果上划分:对比蒙太奇、象征 蒙太奇;
• 表现形式上划分:连接蒙太奇、转换 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闪回、长镜头
拍摄一个镜头时 摄影机的机位不动 只有机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
40
摇镜头的作用
• ①介绍环境 • ②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 ③表现人物的运动 • ④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和内心感受
.
41
摄影机的远动方式
• 四、移镜头(移)
•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各方面做移动( 升降是垂直方向)
.
42
• (4)重复蒙太奇 又称“复现式蒙太奇”。它是指影片中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
或场面,乃至各种元素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
艺术效果,深化观众的印象。这种手法容易产生节奏感,利于影片的结构完整

.
69
• 2、表现蒙太奇

影视视听语言:1 影视视听语言

影视视听语言:1  影视视听语言
示例1:
示例2: 这个画面表达了什么含义?
示例3: 看到下面三个视觉形象,你有所触动吗?
现在呢?
思考:这种感动为何 产生?
揭秘:
视觉思维的奥秘: 形象+形象=思想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思想存在于形象间的组 合关系之中。一个形象元素只有与另外的形 象元素组合成一定的关系才能表达思想。
视听语言,实际上就是对形象元素进行安排 的法则。
例子:怎样表现一个杀手的人情味?
“物化”思想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如何使用视觉思维公式:
1.首先,选择适当的视觉元素,“物化”情感。
2.建立视觉形象间的组合关系。
一幅画面中,各视觉形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要注意其 组合关系要首先突出最重要的视觉形象。
统一的、交谈,并表现出亲密的关系。将我们 所看到的所有表面信息:傍晚的光线,演员的表演,葱郁 的绿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画面整体的意念。)
东邪西毒:影片《东邪西毒》 中的沙漠迷离而唯美,冷峻 而沧凉,沙漠是符号化的, 是一群无根的、漂泊的人的 暂居逃避之所。在摄影机下, 漫天黄沙增添了现代化的情 绪:一个疏离与冷清的现实 社会,是隐含悲剧性张力的 现世空间。
2021/4/25
编导的必修课,必须让视听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成 为你艺术思维的机理。
观看电影或者电视节目,触动人心的,是视听语 言生发的互动交流,情感共鸣
2021/4/25
姜文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拍摄时)我有成为一 个乐队指挥的感觉,一声喇叭与一个特写镜头相应 ,一个远镜头等于暗示乐队轻轻演奏。面对优美景 色,我运用色彩和光线,像一个画家那样……总之, 银幕应该充满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色调:蓝、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清 凉、幽远、月夜、大海等场面及气氛。电视画面要根据主 题确定色彩基调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 争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 辉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 郁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 和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 调
一、摄影
(六)光线
光源:自然光与人工光
光线三元素;质量 方向 强度
按性质分: ①直射光:有明显投射方向(在单个画面内),光 线很硬。 ②散射光:没有明确的投射方向,光线比较软
自然光:《同桌的你》中的阳光。
人工光:《同桌的你》重投在周小栀脸上的电影院的灯光。
直射光
散射光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
1、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 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主体自身的后面,在画面的
《红色沙漠》中为了制造现在工业社会的形象,将工业废料、河水污染、沼 泽和大块地区都染成了灰色,也表现女主角单调乏味的生活。
色彩的功能
7.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 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 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 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红色沙漠》:红色房间中的段落。 《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开始用色彩的变 化来讲述故事。
色彩的功能
3.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 一个场景。
《大红灯笼高高挂》:梅珊死后,她的房间被 颂莲点上了红灯笼,整个房间透出血一般的红色 色调。
《云图》中女记者和科学家的第一次相见时即遇上了电梯事故,此时他们一 个是对预谋核事故的知情者,一个是调查者,这里通过红色来展现他们对黑暗势 力的一种斗争。
(五)色彩
一、摄影
色彩语言与以下有关:1、视觉效果 2、文化
色彩即色光:由一束白光(有不同波长的色光组成), 经过三棱镜,由于介质的改变,不同的速度前进产生出七 色光(光谱)。
色调:指的是画面上给人总的色彩感觉,也就是画面 的整体色彩效果。
暖色调:红、黄色为暖色调,多表现热烈、喜庆、欢 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
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光线关系,有利于情感的表达,景 物及被授体的立体感,完全依赖于自身轮廓形式。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 2、侧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成30、
60、90度的夹角关系,景物与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 光面之分,有十分明确的光线方向和明暗的关系,立体感 十分明显。
侧光有正侧光和斜侧光之分。
用于制造一些恐怖效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金陵十三钗》中都用到了底光,一个是在独自 一人的海上夜里,另一个是在日本兵逼近,前者是孤独中的恐怖,后者是危险 中的畏惧。
按作用分:
1、主光:人物的主要塑型光源,是镜头曝光的主要依 据。物的主光可以是任意的光线形式。当然,人物的主光在 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一个明暗比例分配的问题。
色彩的功能
4.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 一个镜头。
《鬼子来了》:马大三的头被砍下时溅满银幕 的鲜血。
《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将黄四郎替身头颅砍下来,血溅了他一身,这里的红 色在黄四郎的望远镜里被夸张出来,也提前预示了张麻子和黄四郎这场斗争的胜 利。
色彩的功能
5.被凸显出来的色彩,往往用来营造较强的象 征意义。
《美丽心灵》中运用正侧光,将汉森在纳什 进入惠勒实验室后自己的尴尬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中运用斜侧光,将士兵的脸 衬托得有棱有角,表现出一种男子汉形象。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 3、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
的(对应的),景物及被摄体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 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明显的明暗反差,光线的效果十分 生动,画面的效果十分明确而富有造型特点。
色彩的功能
1.奠定整部影片色调: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 调贯穿整部影片。
《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 《金色池塘》,写黄昏之恋,黄色的暖色调。 《蓝》,写自由,蓝色调。
《红高粱》中红色基调贯穿了整个影片,是主人公的勇敢和斗争精神,也是 一种对国家的爱。
色彩的功能
2.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 一个段落。与时空联系,表示一种回忆、比照, 以此讲述故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此时颂莲已经被封建思想完全“同化”了,得不到 宠爱,便让自己的丫鬟来给自己锤脚,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影片正是通过颂莲衣着的巧妙设计,从而将颂莲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由 原有的纯真到一步步成为封建思想的“帮凶”和“牺牲品”。
《大红灯笼高高挂》后期的颂莲重新梳起了马尾辫、穿起了学生装,但她已 经“疯了”,或许只有“疯了”,她才能回到最初的“本真”。
《战舰波将金号》:运用“加色法”,将战舰 上的旗涂成红色,由此来表示革命的胜利。
《辛德勒的名单》:用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来便 是犹太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战舰波将金号》中运用“加色法”,将战舰上的旗涂成红色,由此来表示 革命的胜利。
色彩的功能
6.被凸显出来的色彩,大都带有表现主义的味 道。
《红色沙漠》:为了制造现在工业社会的形象, 将工业废料、河水污染、沼泽和大块地区都染成 了灰色,也表现女主角单调乏味的生活。
逆光有全逆光和侧逆光之分。
《金陵十三钗》中运用全逆光塑造人物的轮 廓,同时也展现出人物内心恶的一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运用侧逆光,除了 塑造形象,另一方面是表现Pi的孤独。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 4、顶光:光线从被拍摄者的侧面打过来,凸的地方更
亮,暗的地方更暗。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 5、底光:指光线从被拍摄者的“脚部”往上打光,常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成为四姨太厚渐渐地被封建思想所侵蚀,开始享 受封建社会体制下的专属“待遇”:锤脚、获得老爷的宠爱。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ຫໍສະໝຸດ 渐渐“融入”那个封建社会中,于是需要“照府 上的规矩”办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此时的颂莲已经被封建思想彻底地“同化”了,因 为她也开始为了得到“地位”而在门口站立等到着“老爷”的“宠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