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串联电路计算专题
初中物理中考串并联电路习题总结

串联和并联练习题一电路练习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路练习二: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 (1)(2)(3)(4)电路练习三:识别电路一.识别串联、并联和混联1.请写出下列各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1)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_(9)________(10)_________(13)_________(14)____(16)____________(17)___(19)____________(20)_____2.开关断开、闭合时电路的识别:(1)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灯L1和L2连接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_;要使两灯连接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_,同时断开开关___________。
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则会出现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1时,____________亮;当只闭合开关S2时,灯________亮;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___________亮,此时是______电路;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___________亮,此时是______联电路。
(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3时,灯________发光;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灯___________发光,它们是______联的。
若想让L1和L3发光,L2不发光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二识别并联和短路(回答开关都闭合时,哪盏灯亮)(1)____________(2)_(4)____________(5)_(7)____________(8)_(10)____________(11)_二【1.规定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2.干电池和锌筒是它的______极,碳成__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2 S2、S3断开,S1闭合时,L1、L2是_亮,当S1、S2闭合时,会发生______。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专项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1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 2Ω。闭合开关 S,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A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4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8V,电压表 V2 的示数 为 11V。则电阻 R2 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_Ω。
9.(2015•鄂尔多斯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 R1=20Ω,R2=10Ω。当
开关 S1 闭合,S2、S3 断开时,R1 两端的电压为 U1,R2 两端的电压为 U2,电流表的
示数为 0.1A,则电源电压为
V,U1:U2=
;当开关 S1、S2、S3 都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A,R3=
Ω。
10.有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40Ω 0.5A”和“10Ω 1A”字样,若将这两个电阻
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它们两端所加的电压不得超过
V;若将这两个电阻
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 R1=5Ω,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20Ω,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该电路 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A.R1 两端的电压大于 R2 两端的电压
B.R1 中的电流等于 R2 中的电流
C.R1 中的电流大于 R2 中的电流
D.R1 中的电流小于 R2 中的电流
3. 三个相同的电阻,由原来的串联改为并联,接到同一电源上,设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变为原来的( )
A.1 / 9
B.1 / 3 C.3 倍 D.9 倍
初中物理12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串联一. 网上课堂(一)主要内容:1. 串联电路总电阻的理论推导:设串联电路的阻值为R 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根据欧姆定律,可得:222111,,R I U R I U R I U ⋅=⋅=⋅=由于 21U U U += 因此2211R I R I R I ⋅+⋅=⋅.又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均相等,故 I =I 1=I 2.由此得出: R =R 1+R 2.若将几个电阻R 1R 2……R n 串联起来同理可得, 总电阻R=R 1+R 2+……+R n .因此,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总电阻比每一个串联电阻都大.其中一个电阻变大,总电阻也随之变大.2. 串联电路特点:(1)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均相等. I=I 1=I 2=……=I n .(2)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 =U 1+U 2……+U n .(3)电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 =R 1+R 2+……+R n .拓展: 当R 1=R 2=……=R n 时,其总电阻1R n R ⋅=. (4)串联电路分压特点:设R 1与R 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有: 111R U I =, 222R UI =. 又因串联电路中I =I 1=I 2. 则有2211R U R U = ∴2121R RU U =. 串联电路各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同理,可推知2111R R R U U +=2122R R R U U +=.(二)学习指导:1.如图11-1中,电源电压为18伏,电阻R 1为30欧,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时,电压表V 变化的最大范围是12~18伏,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为多大?电流表A 的最大变化范围?分析与解: 此题属于一种通过变阻器滑片P 的移动使电路的组成发生变化的题目.解决这类变化电路问题的方法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这就要求分别画出滑片P 在a 端与b 端的等效电路图,同时分析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根据公式及规律去解题.(1)当P 在a 端时,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1, 测的是通过R 1的电流,安欧伏6.030181===R U I ; 测的是R 1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U=18V;电路图如图11-2.(2)当P 在b 端时,R 2与R 1串联,等效电路图如图11-3, 测的仍是R 1两端电压,U 1=12伏,则R 2两端的电压U 2=U-U 1=(18-12)伏=6伏, 测的是通过R 1、R 2的电流,安欧伏4.030121112=====R U I I I ,则根据欧姆定律安伏4.06222==I U R =15欧或欧欧安伏15304.01812=-=-=R I U R .当滑片P 从a 至b 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6安~0.4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是15欧.说明: 对于解此类题目的步骤: (1)首先正确分析电路的联接方式,以及各电表所测的是哪部分的电流、电压;(2)再分析滑片移动或开关闭合断开引起电路发生何变化,根据变化画出等效电路图;(3)根据电路的特点及规律,结合题目具体条件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2. 两个定值电阻, R 1为20欧,R 2为60欧,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值为_____欧,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I 1:I 2=___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________.分析与解: 由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公式21R R R +=,容易算出R=80欧;由串联电路的特点I=I 1=I 2. 故I 1:I 2=1:1; 由分压特点知: U 1:U 2=R 1:R 2=20:60=1:3.答案: 80, 1:1, 1:3.说明: 这类简单的比例问题,常成为中考热点题目之一,同学们只要记住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分压关系就能熟练解决了.3. 有一只弧光灯,正常工作电流是5安,电阻是8欧,要把它接入电压是110伏的电路中,需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弧光灯才能正常工作?分析与解: 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如图11-4所示,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欲求R 2可以从欧姆定律公式变形结合串联电路特点解之.根据欧姆定律RUI =得)(225110欧安伏===I U R .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 欧欧14)822(12=-=-=R R R .当然本题解法不只限于一种,还可以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伏欧安4085111=⋅=⋅=R I U . 伏伏伏704011012=-=-=U U U ,根据串联分压特点2121R R U U = 得欧伏伏欧14407081212=⋅=⋅=U U R R . 说明: 本题解决方法不唯一,只有同学们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多法求解.二. 能力训练题:(一)能力训练部分:[A]基础性训练题: 1. 串联电路特点是:(1)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___数学表达式_________.(2)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3)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等于_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2. 有两电阻R 1、R 2串联,R 1:R 2=1:3,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为________, R 1两端电压与总电压之比U 1:U 为_______,R 1与R 2通过的电流之比I 1:I 2________.3. 某电阻R=100欧,若使它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41,则需要一个阻值是_____欧的电阻与它_____联.4. 如图11-5所示,电源电压为36伏,L 1和L 2为两只相同的灯泡,关于电压表示数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S 断开,电压表示数为36伏;B. 开关S 闭合,电压表示数为36伏;C. 开关S 断开,电压表示数为18伏;D. 开关S 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8伏.5. 两个串联电阻R 1:R 2=3:2,电源电压为30伏,通过R 2的电流为0.5安,求: 电阻R 1和R 2及它们两端的电压U 1和U 2.6. 有一只灯泡的电阻是15欧,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电压为30伏,接在110伏特电源上,能否正常发光?如何才能使灯泡正常发光?7. R 1R 2串联时总电阻为12欧,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 1:U 2=1:2, 求: (1)R 1和R 2的阻值;(2)当通过R 1的电流是0.5安培时,则电路中的总电压是多少伏特?8. 三个电阻R 1R 2R 3串联,总电阻为12欧,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U 1:U 2=1:2,R 3为6欧,那么R 1与R 2阻值各是多少欧姆?若通过R 1的电流是0.5安培,则R 1和R 2两端电压U 1和U 2各是多少伏特?串联电路总电压是多少伏特?9. 一个用电器规格为 “100伏,2A ”,将此用电器接在220伏的电源电路中,若让用电器正常工作需串联多大的电阻?10. 如图11-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8,则电阻R 1与R 2的阻值之比是( )A. 3:5;B. 5:3;C. 5:8;D. 8:5 [B]提高性训练题:11. 电阻R 1、R 2串联,总电压U 和R 2两端电压的关系是U=4U 2,电阻R 1为6欧姆,通过R1的电流I1=0.5安,电阻R2为_____欧姆,总电压为_______.12. 如图11-7,电源电压为U,两导体电阻分别为R1和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I=______,电压表示数U2=_______,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I’=______,电压表示数U2’=________.13. 如图11-8所示电源电压为120伏特,R0=30欧姆,转柄开关S每转动一个触点电路中的电流表变化1安,求R1和R2.14. 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加10欧姆时,通过它的电流减少了原来的4/5,则原来的电阻是多少欧姆?15. 如图所示11-9,电源电压为10伏,定值电阻R1和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之比为R1:R2=2:3,电流表示数为0.5安,那么,R1R2的大小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1安培,则R1:R2=?电压表示数变为多少伏特?16. 如图11-10所示,电源电压为U,灯L1和L2的电阻为R1和R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I=________, 电压表示数U1=________; 当灯L1短路时,电流表示数I=______,电压表示数U1=________;当灯L2断路时,电流表示数I=_______,电压表示数U1=________;当灯L1断路时,电流表示数I=_________,电压表示数U1=________.17. 如图11-1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1=3R 2,当电键S 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 R 1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____.[C]研究性习题:18. 如图11-12, 只闭合S 1时,电流表示数为0.4A,电压表示数为2V;只闭合S 2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 ,求R 2阻值为多大?电源电压为多大?(至少采用3种解法)(二)训练题点拨与解答:1. (1)相等; I=I 1=I 2=……=I n(2)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 1+U 2……+U n . (3)各串联电阻之和; R=R 1+R 2+……+R n ; 2. 1:3, 1:4, 1:1. 3. 300, 串.4. B, C . 点拨: S 断开时, L 1与L 2串联. 因R 1=R 2则18221===UU U 伏; S 闭合时,L 1被短路,U 2=U =36伏.5. 电路图如图11-13.因2111R R R U U +=故 1830532111=⨯=⋅+=U R R R U 伏. 因2122R R R U U +=故 1230522122=⋅=⋅+=U R R R U 伏. 因I 1=I 2=I =0.5安.则 365.018111===I U R 欧 245.012222===I U R 欧. 6. 因V V U L 11030<=,故不能正常发光;若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因R R U U L R L = 故LLL L R L U U U R U U R R -⋅=⋅= 4030)30110(15=-⋅=欧. 串联一40欧电阻,灯泡可正常发光. 7. (1)因31211211=+=+U U U R R R .故 41231311=⋅==R R 欧. 因 21R R R +=.故 841212=-=-=R R R 欧. (2) )(21R R I R I U +⋅=⋅= 6125.0=⋅=伏 8. 因31211211=+=+U U U R R R .故 )612(31)(31)(313211-=-=+=R R R R R=2(Ω)42612312=--=--=R R R R 欧 125.0111=⋅=⋅=R I U (伏) 因 I=I 1=I 2=I 3.故 245.0222=⋅=⋅=R I U 伏. 6125.0=⋅=⋅=R I U 伏. 9. )(602)100220(Ω=-=-=安伏电串IU U R .10. A 点拨: S 断开时,R 1与R 2串联如图11-14; S 闭合时,R 1被短路,如图11-15,则U 2:U 2’=U 2:U =5:8. 故U 2:U 1=5:3=R 2:R 1.11. 2, 4. 点拨: 因412=U U 故3112=R R . 26313112=⋅==R R 欧; )(4)62(5.0伏=+=⋅=R I U .12..,;,221221U R UU R R R R R U++ 13. 触点在1时, 43012000===R U I 安. 触点在2时, 串联01,R R , 303120100011-=--=-=R I U R I U R 安 10=(欧) 触点在3时, 串联021,,R R R , 1030131201022---=--=R R I U R 20=欧14. 因 )10(5+⋅=⋅=R IR I U则 105+=R R 5.2=R (欧)15. 205.01021====+I U R R R 欧因 R 1:R 2=2:3则 82052521=⋅=⋅=R R 欧.1282012=-=-=R R R 欧 485.0111=⋅=⋅=R I U 伏. 若I ’=1A. 则10110''===I U R 欧, 2810''12=-=-=R R R 欧. 故 R 1:R 2’=8:2=4:1=⋅=⋅=81''11RIU8伏.16. ;0,;,221121RUURRRRRU⋅++0,0;0,U. 点拨: 当L1短路时,只有L2在电路中. 当L1、L2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零;当L1断路时,电压表与电源两端相联,故示数为电源电压.当L2断路电压表与电源断路,故示数为0.17. 3:4,3:4,点拨:当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电流为:21RRUI+=R1两端电压为:URRRRIU21111+=⋅=当S闭合时,R2被短接,电路中电流1RUI='R1两端电压UU='1,又因R1=3R2故4333222211121=+=+=+='RRRRRRRURRUII4321121111=+=+='RRRUURRRUU.18. 法1: 只闭合S1时,电路图如图11-16,只闭合S2时,电路图如图11-17.⎩⎨⎧+⋅=+=3212'URIUUIRU⎩⎨⎧+=+=42.024.022RURU得42.024.022+=+RR∴R2=10欧, U=6伏.法2: ⎩⎨⎧+=+=3212'R R R R R R 串串⎪⎪⎩⎪⎪⎨⎧+=+=2321''RI U I U R IU I U⎪⎪⎩⎪⎪⎨⎧+=+=222.042.04.024.0R U R U∴ ⎩⎨⎧Ω==1062R VU法3: ⎪⎪⎪⎩⎪⎪⎪⎨⎧+=+=+=+=23323332012111''R I U I U R R R UU RI U I U R R R U U ⎪⎪⎩⎪⎪⎨⎧⋅+=⋅+='11112321I R U U I R U U得 ⎩⎨⎧==欧伏1062R U .。
初中物理中考串并联电路习题总结

串联和并联练习题一电路练习一:依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路练习二:依如实物图连接电路图(1)(2)(3)(4)电路练习三:识别电路一.识别串联、并联和混联1.请写出以下各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灯泡的连接方式:(1)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_(9)________ (10)_________(13)_________ (14)___ (16)____________ (17)___(19)____________ (20)______ 2.开关断开、闭合时电路的识别:(1)如下图电路中,要使灯L1和L2连接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_;要使两灯连接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_,同时断开开关___________。
若是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那么会显现___________。
(2)如下图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1时,____________亮;当只闭合开关S2时,灯________亮;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___________亮,现在是______电路;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___________亮,现在是______联电路。
(3)如下图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 3时,灯________发光;当开关S 1、S 2 、S 3都闭合时,灯___________发光,它们是______联的。
假假想让L 1和L 3发光,L 2不发光那么应闭合开关_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二 识别并联和短路 (回答开关都闭合时,哪盏灯亮)(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 (8)_(10)____________ (11)_二【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1. 规定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2. 干电池和锌筒是它的______极,成______能的装置。
初中物理电学六大专题

初中物理电学六大专题题型一电路计算例1、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 l和R2的阻值分别是()A、6Ω,2ΩB、6Ω,3ΩC、4Ω,2ΩD、4Ω,3Ω解题思路:第一步:仔细审题,弄清四个问题。
弄清电路结构(串联、并联);弄清各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弄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一上一下);弄清题目已知条件和物理过程(开关通断和滑片移动)。
第二步;画出等效电路。
首先将因短路或开路等不工作的用电器删除;进一步方便判断,可以将电压表看做开路,电流表看做导线;明确电路结构后,将对面的电表还原到位置,确定其测量对象。
第三步:进行电路分析:根据相应电路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题型二电路动态变化例2、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题思路(串联):1、先判断电流表、电压表所测的对象;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情况及串联电路电阻特点R总=R1+R2,判断总电阻变化情况;3、根据I总=U总/R总,判断电流的变化情况;4、先根据U1=I1R1判断定值电阻(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5、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U总=U1+U2,判断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
题型三电路故障判断电路故障----是指电路连接完成通电时,整个电路或部分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产生电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有:①元件本身存在问题,如元件内部开路、短路;②电路导线接触不良或断开等;③连接错误(导线接用电器两端短路)。
做题思路:确定电路故障的性质,即断路还短路;确定电路故障发生的位置(1)电灯故障分析方法先分析电路连接方式,再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项培优含答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培优【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则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能2.下面电路图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的是()3.有三盏电灯,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用与不用每盏电灯都不影响别的灯,下面电路图中能满中要求的是()D4.如F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S、S2、Sa断开&则L与L并联B.闭合S、Si、4,断开Ss则L、L并联C.闭合S、S1,S3,断开4则L、L并联D.闭合S、S2,断开$、S3,则3、并联5.如上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i闭合,《断开时灯都不会亮B.Si断开,《闭合时电源被短路C.S.,&都闭合时灯都不会亮D.S),&都闭合时灯都会亮6.如下图所示电路、电灯、电铃、电动机都并联的是()二、填空题1.试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中小灯泡L和L2的连接情况:(1)流过L的电流全部流经Lz5(2)拿掉灯L,灯Lz仍发光(2)开关同时控制L、L2;(4)开关S断开时,灯L发光,L不亮2.如下左图,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改接到.3.如下右图所示,当s、S都闭合时L、L2,L3是联;当$、&都断开时L、L、Ls是联,当与闭合,&断开时,L、L、L3是.三、作图题1.把F左图中的各元件连成一个并联电路,用开关Si控制L”开关Sz同时控制两盏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2.将下中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图:要求L、L并联,开关S仅控制L(不能移动元件的位置)3.将F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打开和闭合任一开关时,电灯亮同时电铃响.电灯、电铃要并联,元件位置不能移动.【素质优化训练】1.在左图一电学黑箱面板上有两灯泡M和N以及三个接线柱A、B、C,盒内有电源,并以导线在盒内将灯、接线柱、电源相连,今在盒外的导线将A、B两接线柱相连M、N均不发光;若用导线将B、C两接线柱相连,则灯N发光而M不发光,若用导线将A、C两接线柱相连,则灯M发光而N不发光,根据上面结果将盒内电路图画出来.2.如右图所示,图中5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生活实际运用】如图所示是一串规格相同的彩灯,电路中a、b、c.三处导线未接通问:(D这些彩灯是怎样连接的?(2)当把电源接通时哪几盏灯亮?(3)欲使9盏电灯都亮,应怎么办?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专题(一) 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比值计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专题(一)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比值计算(639)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4V,当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处时,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之比为()A.4:3B.3:4C.3:2D.2:3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L2、L3是电阻保持不变的灯泡,L2、L3完全相同。
第一次开关S、S1、S2都闭合,L1的电功率为25W;第二次只闭合开关S,L1的电功率为16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为1∶4B.只闭合S时,L1和L3的电功率之比为1∶4C.L1前后两次的电压之比为25∶16D.前后两次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25∶43.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电阻为6.25ΩB.A和B串联,电路中电流为0.4A时,A、B的电功率之比为5∶4C.A和B并联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A、B的电功率之比为5∶4D.当A和B串联,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为3V4.额定电压均为6V的甲、乙两灯,其I−U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灯的电阻均随电压增大而减小B.甲、乙两灯的额定功率之比为4:1C.甲、乙两灯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时,电阻之比为3:2D.甲、乙两灯串联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两端时,实际功率之比为1:3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3,则定值电阻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
6.将甲、乙两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3,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为。
7.如图所示,要使电阻R1与R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若此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2∶5,则R1与R2的电阻之比为,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初中物理电学同步专题点拨与强化专题28对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的理解及应用含解析

专题28 对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的理解及应用➢ 知识点一 串联分压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怎么去推导呢?串联电路电流一定,I =I 1=I 21111111122222222U I R U I R U R U I R U I R U R ⎫⇒⇒⎬⎭====公式:1122U R U R =、1112U R U R R +=、2212U R U R R +=理解:(1)串联分压,电压比等于电阻比;(2)串联分压,电阻大的分压大。
结论: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电阻阻值变小,干路电流I 变大,其它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回路总电阻变小。
巧记串联分压公式:111222U IR R U IR R ==➢ 例题赏析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灯L 1、L 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1:3,此时灯L 1、L 2的电阻之比是( )A .2:1B .3:2C .2:3D .1:2【解析】如果甲乙任何一个为电流表,将会形成短路,所以甲乙都为电压表,此时灯L 1、L 2串联,电压表甲测量L 2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量电源电压;已知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1:3,即 U 2:U =1:3;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L1、L2两端电压之比为:U1:U2=(U﹣U2):U2=(3﹣1):1=2:1;又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即I1=I2;由I=可得L1、L2的电阻之比:R1:R2=:=U1:U2=2:1。
故选:A。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解析】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Rp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10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值R总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新授学习内容电学计算教学内容〖考点解读〗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流:I=I 1=I 2 ②电压:U=U 1+U 2电压之和) ③电阻:R=R 1+R 2 ④分压作用:U 1/U 2=R 1/R 2 2.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 式中单位: I→安(A); U→伏(V); R→欧(Ω)。
(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 、U 、R 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 3、电表的使用电流表 电压表 使用 与用电器串联 与用电器并联 量程 0~0.6A 、0~3A 0~3V 、0~15V 最小分度值0.02A 、0.1A0.1V 、0.5V〖一模真题汇编〗【考点精练一:阻值范围问题】1、(2017杨浦第25题)13、如图16(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伏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5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0Ω2A ”字样。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所用电表如图16(b )所示。
求:①电压表V 1的示数U 1; ②此时R 2的电阻值;③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不损坏的情况下,求连入电路R 2的取值范围。
① U 1=IR 1=1A ×5Ω=5V② R= U/I=16V/1A =16Ω R 2= R-R 1=16Ω-5Ω=11Ω③ 当I=2A 时 R= U/I=16V/2A =8Ω R 2= R-R 1=8Ω-5Ω=3Ω 当U 2=15V 时, R 2/R 1= U 2/U 1=15V/1V=15/1 R 2=15R 1=15×5Ω=75Ω∴ 3Ω≤R 2≤75Ω【考点精练二:替换电阻问题】2、(2017长宁第24题)14、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标有(a )R 2PR 1SAV 2 V 1 (b )“20欧,1安”的字样。
闭合电键S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最左端,电流表示数为0.3安。
求:①电源电压。
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当电流表示数为0.2安时,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
③现有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4欧、6欧、12欧,设想从中选择一个电阻来替换R 1,要求:闭合电键S ,移动滑片P ,使两电表指针分别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则应选用 欧的电阻代替电阻R 1,求出满足要求的滑动变阻器R 2的使用范围。
(2017长宁第24题)① U =U 1=I 1R 1=0.3安×20欧=6伏 ② U 1=I 1R 1=0.2安×20欧=4伏P 1=U 1I 1=4伏×0.2安=0.8瓦③ 选用6欧当I max =0.6安时,R min =U /I =6伏/0.6安=10欧 R 2min =R min -R 1=10欧-6欧=4欧 当U 2max =3伏时,U 1max =U -U 2max =6伏-3伏=3伏I 2min =I 1min =U 1/R 1'=3伏/6欧=0.5安 R max =U 2max / I 2min =3伏/0.5安=6欧 所以 滑动变阻器R 2的使用范围是4欧~6欧【考点精练三:选择电表位置问题】3、(2017宝山第22题)1.如图11所示,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
当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a 端,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0.6安。
(1)求电源电压U 。
(2)若将另一只电压表V 并联接入该电路(A 和B)、 (B 和C)、(A 和C )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至某一处,使电压表V 的指针停留在图12所示的位置。
请指出电压表V 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并计算出变阻器对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 2。
(2017宝山第22题)1、(1)电源电压为6V ;(2)电压表接在AB 间,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0Ω;接在BC 间,变阻器的阻值为5Ω.【考点精练四:选择电表量程问题】4、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为4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3A ”字样。
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一个,表盘如图14(a )、(b )所示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电键一个。
图11R 1R 2 a P SbACB A图12V5 10 15 0123+ 3 15图12 PR 2 R 1VS AFA C ER 1(1) 若在AB 间接入电源,CD 间接入电压表,EF 间接入电键。
闭合电键后,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伏。
求:①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②滑片在此位置时,10秒内变阻器R 2消耗的电功W 2。
(2) 请选择一个电表,将电源、电键和所选择的电表分别接入AB 、CD 、EF 间。
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电路各元件能正常工作,且所选电表指针转动的角度最大。
① 应在AB 间接入 ,CD 间接入 ,EF 间接入 。
② 所选电表所用的测量范围是 ,请计算出所选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
⑴ ∵ R 1与R 2串联 U 1=U -U 2=6伏-2伏=4伏 ∴ I 1=11R U =欧伏404=0.1安 ⑵ I 2=I 1=0.1安 ∴W 2=U 2 I 2 t =2伏×0.1安×10秒=2焦 ⑶ 电键;电源;电流表;0~3安 ∵ R 1与R 2并联U 2=U =6伏 I 2min =max 22R U =欧伏206=0. 3安 I 2max =3安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安~3安【考点精练五:电流变最大化量问题】5、(2017青浦第24题)在图8(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标有“50Ω 1Α”字样。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A 的示数如图8(b )所示。
① 求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
② 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③ 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求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I 。
(2017青浦第24题)① I 1= U 1/R 1=9伏/10欧=0.9安② I 2=I- I 1=1.2安-0.9安=0.3安 R 2= U 2/ I 2=9伏/0.3安=30欧③ I 2min = U 2/R 2max =9伏/50欧=0.18安 I min = I 1+ I 2min =0.9安+0.18安=1.08安 I max = I 1+ I 2max =0.9安+1安=1.9安 ∆I= I max - I min = 1.9安-1.08安=0.82安【考点精练六:电流表示数最大比值问题】(a ) (b )图8R 1 R 2SP A6.(15年奉贤区一模) 如图13所示,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2A ”的字样。
(1)若电源电压为6伏,闭合电键S 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当电流表A 示数为0.8安时,求通过R 1的电流和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2)现有3伏和9伏两个替换电源,另有两个替换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1A ”和“100Ω 2.5A ”,要求接入所选的替换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能使电流表A 1和电流表A 的比值达到最大,且不会损坏电路元件,则选择的替换电源电压为_______伏,替换滑动电阻器规格为_____________,并求出此时电流表A 1和电流表A 的最大比值。
2.(15年奉贤区一模)(1)I 1=U 1/R 1=6伏/10欧=0.6安 I 2=I -I 1=0.8安-0.6安=0.2安 R 2=U 2/I 2=6伏/0.2安=30欧 (2)3伏; 100Ω 2.5AI 1=U 1/R 1=3伏/10欧=0.3安 I 2=2.5安I =I 1+I 2=0.3安+2.5安=2.8安 I 2/I =2.5安/2.8安=0.89【考点精练七:电流表示数范围问题】7、(2017静安第22题)6、在图9(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1的阻值为30欧。
①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电源电压U 。
② 现电路中有A 、B 、C 和D 四点,需将一标有“50Ω 2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 2并联其中两点上,要求:闭合电键S 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能随之发生偏转。
(a )滑动变阻器R 2可以并联在电路的__________两点间;(b )当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9(b )所示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2; (c )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求电流表示数的范围。
(2017静安第22题) ①U = I R 1=0.5安×30欧=15伏 ② (a) AB 或BD (b) I 2=I -I 1=1.5安-0.5安=1.0安R 2=U / I 2 =15伏/ 1.0安=15欧(c)I 2m a x =2安 I m a x = I 2m a x +I 1=2安+0.5安=2.5安 I m i n = I 2m i n +I 1=U / R 2m a x =15伏/50欧+0.5安=0.8安电流表示数的范围为0.8安~2.5安【考点精练八:电压表示数最大变化量问题】8.(15年嘉定区一模)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8V ,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A 的0~3A 量程损坏。
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13伏,两电表的表盘如图10所示。
求: (1)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 (2)电阻R 2的阻值;(3)若用标有“100Ω 1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 3替换电阻R 2, 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8.(15年嘉定区一模)图9(a )AR 1S(b )A BCD R 2R 1ASV图9R 1 SR 2 PV 1 V 2 A 图13(a ) 图13(b )(1)U 1=U -U 2=18伏-13伏=5伏 I 1=U 1/R 1=5伏/10欧=0.5安 (2)R 2=U 2/I 2 =U 2/I 1=13伏/0.5安=26欧 (3)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R 2两端的电压最小,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安,所以I 最大=1安又∵电流表0~3A 量程损坏。
∴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 最大=0.6安。
U 1大=I 1大R 1=0.6安10欧=6伏 U 2小=U -U 1大 =18伏-6伏 =12伏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R 2两端的电压最大U 1小=I 小R 1=U R 1/(R 1+R 2大)=18伏×10欧/(10欧+100欧)=1.6伏 ∴U 2大=U -U 1大小=18伏-1.6伏 =16.4伏>15伏 ∴U 2大=15伏ΔU 大=U 2大-U 2小=15伏-12伏=3伏【考点精练九:电压表示数比值问题】9.(15年闵行区一模) 在图13(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保持不变,电阻R 1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1A”字样,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如图13(b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