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辨析题解题技巧
2022年7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7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果,这个模块肯定不能忽视。
为了考好这个模块,今日,我给大家汇总了7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备考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抓紧保藏学习!一、拈轻怕重避重就轻【词义】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简单的,可怕繁重的。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担当,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辨析】“拈轻怕重”和“避重就轻”都有避开重要的,拣次要的来担当之意。
“避重就轻”含有回避主要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及躲避重要罪责,只承认稍微的过失等意义,是“拈轻怕重”所不具有的。
【例句】①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②批判与自我批判,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能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二、排解万难披荆斩棘【词义】排解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披荆斩棘:比方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辨析】两者都含有排解障碍、克服困难的意思。
但“排解万难”用的是直陈手法,强调克服困难之“多”;“披荆斩棘”用的是比方手法,强调所排解障碍之“难”。
【例句】①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需要有排解万难的顽强意志。
②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很多革命先烈披荆斩棘、冲破各种困难险阻而取得的。
三、袍笏登场粉墨登场【词义】袍笏登场:比方新官上任(含讽刺意味)。
粉墨登场:扮装上台演戏。
比方坏人经过一番乔装装扮爬上政治舞台。
【辨析】“袍笏登场”和“粉墨登场”都表示上台表演或登上政治舞台之意。
“袍笏登场”强调扮成官员样,有讽刺意味;“粉墨登场”强调包装,指美化自己以便演出角色。
【例句】①袁世凯倒台以后,军阀们又袍笏登场,百姓仍受困苦煎熬。
②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照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四、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词义】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只把意思平平淡淡地、直接简洁地叙述出来,重点不突出,内容不生动。
高考复习辨析近义成语谨记六个角度ppt

A.如日中天
C.享誉中外
B.声名鹊起
D.名声大噪
解析:这个文段中提到,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
景泰年间才被皇家重视。可以首先排除选项A和C,景泰蓝尚未发展到“如日
中天”,文段中也没有提到“外”。那么重 点就要比较选项B和D,都说的是名气,而“鹊起”体现出名声由无到有的过
程,“大噪”多指受到很多关注。显然,“声名鹊起”填入文段更合适。
六、近义成语辨析忽视关键语素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C )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 闹声 __________。 ②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__________的事, 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 或 许言之过早。 ③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 之嫌,只能 __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现场阅卷 答案采样 我来阅卷 正误:错 依据:“改弦易辙”“改弦更张”这两 个成语主要是意义轻重不同。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 不变。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改 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 “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 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
A.殚精竭虑 B.殚精竭虑 C.处心积虑 D.费尽心机
费尽心机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 费尽心机 费尽心机 殚精竭虑
现场阅卷 答案采样 正误:错 依据:对“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这两个成语的区别没有仔细分析, 主 要是褒贬色彩不同。 我来阅卷
殚精竭虑:褒义词。必须填①,排除 C、D 项。 “处心积虑”“费尽心机”两个成语都有“用尽心思”之 意,都含贬义, “处心积虑”强调蓄谋已久,故填②最合适。
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1.瞬息万变变幻莫测【词义】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
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了很多次。
变幻莫测: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辨析】“瞬息万变”与“变幻莫测”都有“变化”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瞬息万变”偏重于“万”,指时间极短而变化极多;而“变幻莫测”偏重于“莫测”,指变化多而不易把握,多用于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例句】①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②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衬托,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
2.说来话长一言难尽【词义】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辨析】“说来话长”和“一言难尽”都有“事情复杂,说不清楚”的意思。
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来话长”侧重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而“一言难尽”侧重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例句】①他俩反目成仇的原因说来话长了,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有时间我再和你慢慢说吧。
②她的成长故事简直就是一言难尽,一次根本说不完,要分好几次才说得完。
3.说一不二一言九鼎【词义】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形容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辨析】“说一不二”和“一言九鼎”都与“说话”有关系。
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一不二”侧重说话算数。
而“一言九鼎”侧重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例句】①他从来就是说一不二的,只要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好。
②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4.硕果仅存凤毛麟角【词义】硕果仅存:意思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凤毛麟角:意思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词义专项复习(解题技巧+典例精析+真题赏析)

中考语文词义专项复习一、词义辨析的解题技巧①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同。
例如:相信、信任。
“相信”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词义程度轻;“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词义程度重。
②词义的着重点不同。
例如:诡辩、狡辩。
同样表示无理强辩,“诡辩”重在“诡”,即用欺诈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辩护;“狡辩”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辩护。
③词义使用的对象不同。
例如:领略、领会。
两个词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
但“领略”指对风味、风光等实际事物的体验、欣赏;“领会”指对内容、道理等抽象事物的了解、体会。
④含义中的感情不同。
例如:鼓舞、煽动、鼓动。
这三个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是,“鼓舞”的含义中隐含着表扬的感情,只能用于好的人或事物;“煽动”的含义中隐含着批评的感情,只能用于坏的人或事物;“鼓动”并不含有感情色彩。
⑤用于口语或书面语的不同。
例如:“母亲”和“妈妈”都是指同一个人,但我们平时说话时用“妈妈”,在台上演讲等需要使用书面用语时使用“母亲”。
⑥在句子中的用法不同。
例如:“公布”和“公开”都有“展现在大家面前、不隐藏”的意思。
“公布”只能表示动作;“公开”除了可以表示动作,还可以修饰其他动作或名词。
二、典例精析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同学之间要团结,不要因为一些不足挂齿的事就闹纠纷。
B.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刘业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D.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不足挂齿:意思是表示不值得一提。
此处形容小事,使用正确;B.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请教,对象用错;C.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
此处形容学习方法,使用正确;D.翻来覆去:意思是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地翻动身体。
高考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高考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①根据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首当其冲、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三人成虎、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不赞一词、危言危行、曾几何时、耳提面命等等。
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如:雨后春笋、捕风捉影、弹冠相庆、洗心革面、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始作俑者、无独有偶、处心积虑、倾巢而出、官样文章、昼伏夜出、连篇累牍、师心自用、评头品足、一团和气、闪烁其词、叹为观止、趋之若鹜、集腋成裘、危言危行、有口皆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凤毛麟角、罄竹难书、擢发难数、胸无城府等等。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误。
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刺作用。
③要注意成语语源,了解其使用范围;如:火中取栗、目无全牛、明日黄花、守株待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巧言令色、倚马可待、破镜重圆、不可救药、望洋兴叹、胸有成竹、乐不思蜀、弹冠相庆、祸起萧墙、邯郸学步、风声鹤唳、秦晋之好、水落石出、按部就班、苦心孤诣、高谈阔论、不绝如缕、短小精悍、左右逢源、玲珑剔透、标新立异、登峰造极、如虎添翼、让梨推枣(比喻兄弟友爱)等。
④关注搭配对象,不要张冠李戴;如:汗牛充栋、稍纵即逝、巧夺天工、萍水相逢、甚嚣尘上、秋毫无犯、豆蔻年华、行云流水、炙手可热、多事之秋、一挥而就、青梅竹马、脍炙人口、两小无猜、乱点鸳鸯、举案齐眉、比翼双飞、耳鬓厮磨、相敬如宾、夫娼妇随、江郎才尽、挥洒自如、倚马可待、呼之欲出、信手拈来、鸿篇巨制、烘云托月、韦编三绝、相濡以沫、纵横捭阖、含英咀华、破镜重圆、日理万机、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高中语文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总结(含35组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答题技巧一、技法“五注意”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如: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临危授命”指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换为“临危受命”。
注意五:整体意义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有其整体意义。
把握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是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是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成语向来都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之一,可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解答成语题常常是“做题凭感觉,正确看运气”,一副全靠天收的样子。
而平时一说起什么古今异义、褒贬误用、语法欠缺等等就一阵阵头大,以至于不愿多做了解,做起题来就失分严重。
其实,成语题是有规律可寻的。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成语题解答的五大注意和六大陷阱,全面详析成语解题技巧,轻松掌握满分“神技”!一技法“五注意”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小学语文成语辨析题解答技巧

小学语文成语辨析题解答技巧成语是中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以简洁的形式传递着深刻的含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成语的辨析题常常出现,并且对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成语辨析题解答的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认真理解成语的意义在解答成语辨析题之前,首先要对所给的成语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成语的意义通常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或情节来传达的,因此,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去理解成语的内涵。
对于一些生僻的成语,可以查阅相关的字典或工具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比较成语的相似之处与区别解答成语辨析题的关键在于比较,我们需要将所给的成语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与区别。
相似之处可能表现在意思、用法或来源上,而区别则可能体现在程度、语义或修辞手法上。
通过深入比较,我们能更好地识别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准确选择答案。
三、注意成语的搭配与语境成语往往与具体的词语或语境搭配使用,这是我们解答辨析题时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
在阅读题目时,要特别关注成语所处的句子或段落中的其他词语,以确保选择的成语与其搭配合适。
此外,也需考虑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有些成语只在特定情境中使用,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提示来确定。
四、积累常见的易混淆成语在解答成语辨析题时,积累并记忆常见的易混淆成语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些易混淆成语往往在字面上非常相似,但在意义或使用上有细微差别。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我们能够更加熟悉这些成语,并学会辨析它们。
五、从选项入手,排除干扰项当遇到辨析题时,可以从选项入手,通过排除干扰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有时候,选项中可能存在一些与语义无关或错误的选项,我们可以首先排除这些干扰项,然后再对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和思考,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六、多做练习,总结经验成语辨析题是需要积累和经验的,只有不断地做题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
可以找一些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辨析题解题技巧
【学习目标】1、明确成语的考察方向。
2、在把握考察方向的基础上掌握成语的解题技巧。
【学习重难点】把握考察方向的基础上掌握成语的解题技巧。
【学习过程】
二、 设题“六陷阱” 高考成语题出题一般有如下陷阱: ▌陷阱一:望文生义 仅根据字面理解,不考究成语内在含义。
如“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意”,却被
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歧义。
类似此类易被误用的成语有: 安土重迁、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久假不归、下里巴人、江河日下、文不加点、罪不容诛、不赞一词、三人成虎、明日黄花、登堂入室、不足为训、毫厘不爽、别无长物、风声鹤唳、万人空巷、五风十雨等。
▌陷阱二:褒贬混淆 易贬词褒用的成语:处心积虑、满城风雨、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巧舌如簧、衣冠楚楚、巧言令色、趋之若鹜、粉墨登场、无所不为、官样文章、上行下效、始作俑者、推波助澜、明哲保身等。
易褒词贬用的成语:方兴未艾、凤毛麟角、惨淡经营、差强人意、有口无心、别出机杼、别有天地、目无全牛、拭目以待、叹为观止等。
▌陷阱三:不辨对象 易被误用的成语有: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少女)、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举案齐眉(指夫妻)、耳提面命(指长辈对晚辈)、三令五申(指上级对下级)、汗牛充栋(指书籍)、罄竹难书(指罪恶)、美轮美奂(用来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春秋鼎盛(指人,不指时代)、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等。
▌陷阱四:搭配不当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忍俊不禁、难言之隐、信手拈来、不期而遇、出奇制胜、当仁不让、侃侃
而谈、指手画脚、求全责备、妄自菲薄等。
只能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的成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望其项背、天高地厚、青红皂白、混为一谈、一蹴而就等。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浑身)遍体鳞伤、(忽然)恍然大悟、(正)方兴未艾、(众多的)莘莘学子、(从此)一劳永逸、(百姓)生灵涂炭、(感到)自惭形秽等。
▌陷阱五:不合语境
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的成语: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休
戚相关与休戚与共、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异曲同工与殊途同归等。
▌陷阱六:谦敬错位 易谦辞错位的成语:忝列门墙、抛砖引玉、一孔之见、敝帚自珍、敬谢不敏、狗尾续貂、尸位素餐、蓬荜生辉、雕虫小技等。
易敬辞错位的成语:不吝赐教、高抬贵手、高朋满座、虚左以待、鼎力相助、洗耳恭听、虚怀若谷、大材小用等。
屋税,称为平允。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
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因上言,欲求见太祖以白其事。
未引对,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俱厉。
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及奚屿知州,希宰相旨,至则倨受庭参。
德骧不能堪,出怨言,屿衔之。
适有言德骧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骧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即械系德骧,具状以闻。
太祖贷其罪,削籍徙灵武。
数年,其子有邻击登闻鼓,诉中书不法事,赵普由是出镇河阳。
召德骧为秘书丞,俄分判御史台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
太祖崩,以德骧为吴越国告哀使。
还,改职方员外郎.充陕西、河北转运使。
端拱初,迁户部侍郎。
会赵普再入相,宣制之日,德骧方立班,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
太宗召见,安谕之,赐白金三千两,罢知考课。
会议事尚书省,乘酒叱起居员外郎郑构为盗,御史奏劾,下御史台案问,具伏,帝止令罚月奉而释之。
淳化二年,其婿如京副使卫濯讼有邻子秘书省校书郎孝先内乱,帝素怜德骧,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德骧坐失教,责授感德军行军司马,并其子少府少监有终责授衡州团练副使。
德骧因惭愤成疾,三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雷德骧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B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C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D.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其中“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削籍:文中指削除户口册中登记的名字,将身份变成流民后流放到边疆。
c.登闻鼓: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
D.考课:指对各级官吏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与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德骧急于当面上奏,冒犯皇上。
德骧急于将官员擅自增加刑罚名目的情况上奏皇上,但皇上没有理睬,他就直接到讲武殿上奏,让皇上大怒。
B.雷德骧不堪上司傲慢,遭到报复。
德骧不能忍受奚屿傲慢的行径,口出怨言,奚屿所以怀恨在心,随后借机将德骧关押起来。
C.雷德骧听说赵普为相,朝堂失态。
德骧在朝堂上听到任命赵普为相的消息,不由自主把朝笏掉落到地上,于是立即上疏皇上,请求回归故里。
D.雷德骧受到家事牵连,惭愤而死。
雷德骧的女婿诉告雷孝先家里发生内乱,德骧和儿子有终受牵连被处罚,德骧惭愧不已,愤恨成病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适有言德骧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骧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
(5分)
(2)帝素怜德骧,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