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润滑油系统检修规程
防止润滑油污染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防止润滑油污染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润滑油是工业设备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具有润滑、冷却、密封、防锈、清洁和防腐等多重功能。
因为其作用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它的质量分析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润滑油的因污染而造成的质量下降和设备的损坏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护工业设备和自然环境的目的,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润滑油污染。
本篇文章将针对防止润滑油污染的方法和措施,谈论其重要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要点。
污染形式在探讨防止润滑油污染的方法和措施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污染的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导致润滑油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机械性污染。
主要是因为润滑油循环系统中的沉淀、铁屑、切屑、砂粒等杂质造成的。
在某些设备上,如压缩空气系统、液压系统等管道中因为残留物质而引起润滑油受到机械污染的情况也很普遍。
2.化学性污染。
主要是指因为润滑油的老化,或者因为来自外界的酸、碱、水分、氧化剂或者有毒物质的侵入而导致润滑油的品质下降。
3.微生物性污染。
主要是指由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引起润滑油的污染。
防止润滑油污染的常见方法和措施润滑油污染的解决办法,需要考虑到工业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润滑油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用的防污染方法和措施:1. 确保润滑油的质量让润滑油保持高质量,是预防污染的一个基本方法。
润滑油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保证。
•选用质量好的润滑油产品。
质量好的润滑油会添加抗氧化、抗沉淀、清洁、抗腐蚀等助剂,以提高润滑油的适用性,抵抗其污染的机会。
•加强润滑油的试验和监测。
通过对润滑油中铁屑、粘度、酸值、碱度等指标的检测,及时了解润滑油的质量,并对已有的参数进行充分分析,为防止污染做出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减少污染的发生除了质量好的润滑油,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润滑油的污染。
•确保设备是干净的。
提高设备和零部件的清洁程度,避免大量的灰尘和杂物进入。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一、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能驱动旋转轴的动力机械,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各零部件的良好润滑状态,以减小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及使用寿命。
润滑油系统是汽轮机保持良好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润滑油则是润滑油系统的核心部分。
二、润滑油系统进水污染的危害润滑油系统一旦进水,会给汽轮机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生腐蚀和磨损:润滑油系统进水后,水与金属接触会导致机器内部发生腐蚀,加速零部件的磨损,从而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2. 降低润滑效果:水分会使得润滑油的黏度降低,失去润滑保护作用,导致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增大,进而使机器运转不稳定。
3. 影响燃烧效率:当润滑油中含有水分时,会在高温下产生水蒸汽,影响燃烧效率,从而降低汽轮机的功率输出。
4. 引发故障:水分与润滑油中的悬浮固体混合后,容易形成沉积物,堵塞油路,堵塞气冷器和水分离器,并引发各种故障。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设备原因: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设备本身缺乏有效的防水措施,例如密封不严、排水系统不畅通等。
2. 操作原因:操作人员在机器使用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或者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润滑油品质。
3. 环境原因:机房环境潮湿,水汽易渗入润滑油系统。
4. 事故原因:如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等事故会导致外部水分进入润滑油系统。
四、预防进水污染的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润滑油系统相关设备,确保密封件的完好,排水系统畅通,消除设备自身原因导致的进水污染。
2. 严格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更换润滑油,及时进行油品分析检验,并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进水污染。
4. 定期检测:通过定期的油品抽检以及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以及其他杂质,以便对润滑油进行及时更换和处理。
汽轮机检修规程

汽轮机检修规程为了保证我厂汽机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加强汽机检修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指导检修员正确进行检修,特制定本检修规程。
第一章设备结构概述和技术规范第一节设备结构概述一,N30—3.43型汽轮机系青岛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带有三段非调整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二,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由一个双列调节级和十一个压力级组成,三,汽轮机转子为挠性转子,叶轮全部为套装结构。
叶轮采用锥型轮面,内孔红套于轴上,以保证高度的对中性及传递一定的扭距。
转子上的其它套装部件也采用卫定的过盈量,以保证在高速旋转时的对中,轴上的两半定位圈是用来固定套装件的轴向位置的。
为了减少轴向推力,第一级到第十级叶轮都开有平衡孔。
调节级的平衡孔开在转向导叶环上,调节级与第十一级不开平衡孔,以保证之这两级叶轮有较高的轮面强度。
汽轮机额定工作转速为3000r/min,临界转速为1826r/min。
通过刚性联轴器与QF-30-2汽轮发电机转子相联接,这种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耐用等特点。
汽轮机的旋转方向顺汽流方向看为顺时针方向。
四,汽轮机的工作蒸汽由两台150T/h循环流化床的蒸汽锅炉通过蒸汽母管供给,经过锅炉主汽门—二道主汽门—隔离门—电动主汽门通过三通接头分左右两侧进入汽轮机。
主汽门内装有滤网,以防水滴或杂物进入汽轮机。
主汽门,高压调节汽阀蒸汽室与汽缸为一体,新蒸汽从主汽门直接进入高压调节汽阀蒸汽室内。
汽缸下部有高压加热器,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用回热抽汽口。
汽缸排汽室通过排汽接管与凝汽器刚性连接。
排汽接管内设有喷水管,当汽温度超限时,喷入凝结水,降低排汽温度。
排汽管两侧有人梯,从排汽室上半的人孔可进入排汽室内,直至凝汽器扩散室。
排汽室顶部装有安全膜板,当排汽压力过高,超过限定值时,安全膜片破裂,向大汽排泄蒸汽。
前汽缸由两个“猫爪”支撑在前轴承座上,前轴承座放置在前底板上。
可以沿轴向滑动。
后汽缸采用底脚法兰形式座在后底板上。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修工艺
规程(沁北)(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河南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设备的检修程序、项目、工艺标准、验收标准
1.2本规程适用于河南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
2引用标准
2.1DL 5011-9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2.24LT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电力版)
2.3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设计图纸、相关资料等
6检修后的验收
6.1静态验收
6.1.1检修计划安排的检修项目均已完成。
6.1.2各项检修记录、验收单完整准确。
确认分部验收工作合格。
6.1.3检修现场设备卫生、场地卫生已彻底清洁。
无积垢、无杂物,外观物件本色。
设备标志完整、清晰。
6.2动态验收
6.2.1主油泵运行稳定,出口压力2.06MPa
6.2.2氢密封油泵运行稳定,出口压力0.8Mpa
6.2.3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运行稳定,出口压力0.283Mpa
6.2.4顶轴油泵运行稳定,内部无异音,轴承振动小于0.05mm,出口压力31.5MPa 6.2.5油箱及滤网清洁。
6.2.6冷油器无内、外漏泄现象,冷却效果良好。
6.2.7溢油阀保证润滑油压0.098 Mpa
6.2.8润滑油系统无外部无漏油现象。
液压、润滑运转工安全操作规程

液压、润滑运转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液压和润滑运转工是许多工业领域中关键的工作岗位,涉及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养。
然而,由于液压和润滑运转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
二、工作准备1. 检查液压设备和润滑器的工作状况,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 确认液压设备和润滑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3. 准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确保设备已经停止工作并断开电源。
2. 操作液压设备前,应先请相关负责人核实液压系统的压力是否已经释放。
3. 在液压系统中添加或更换液压油时,必须使用指定的液压油,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
4. 在拆卸和安装液压元件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不会造成损坏或意外的伤害。
5. 对于润滑系统的操作,必须使用指定的润滑油,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
6. 润滑系统的加油口和排油口必须保持清洁,并确保液压器具接触到的油液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 液压设备和润滑器的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触摸动力部件或旋转部件,以免发生危险。
8. 在操作液压设备和润滑器时,不得穿脱运动装置或靠近运动装置,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9. 定期清洗液压设备和润滑器,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密封性、液位和滤芯等部分的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防护措施1. 液压和润滑运转工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2. 在操作液压设备和润滑器时,必须戴上安全帽、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操作液压设备和润滑器时,必须站在稳定的位置,并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
4. 在操作液压设备和润滑器时,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禁任何不安全行为,如开启警示器、违反操作流程等。
5. 定期检查液压设备和润滑器的安全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液压设备和润滑器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定期检查其清晰度。
五、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液压设备和润滑器的运行,并保持现场的安全。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定19条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定19条第一条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削减设备磨损,防止和削减设备事故,使用寿命的重要有效措施。
第二条设备润滑管理采取“五定”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定质:各润滑点按指定的润滑油脂牌号加油。
定量: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油量加油。
定期: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时光,取样化验、加油、换油和清洗储油箱。
定人:明确每个润滑点加中、换油的责任者。
第三条:设备润滑所需润滑材料由供给部门负责供应,其各项详细管理(如方案、定额、质量、回收)规定由供给部制定。
第四条:设备润滑技术工作由设备部举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设备润滑的技术要求第五条凡运转的机械设备,车间要按照其使用维护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逐台制定出润滑“五定”卡片,发至岗位,严格贯彻执行。
第六条不得代用或混用润滑油(脂)。
如需代用,要取得设备部和公司领导同意。
第七条润滑油(脂)须定期更换,以防老化和污损。
(一)凡油箱(池)装油量在50公斤以下的普通设备可按其色彩、气味、乳化及机械杂质等宏观检查或经化验举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换。
(二)凡油箱(池)装油量在50公斤以上或主要设备、大型特别设备,按附表1规定的检验周期之前半个月举行分析化验,若主要指标之一超过或达到附表2所列的报废标及时,即予更换。
(三)润滑脂在使用中,凡产生老化污损则得更换。
(四)对于人工装添润滑脂的滚动轴承,可按附表3举行添脂或检查、清洗、更换,变可按照工作温度、密封状况适当延伸或缩短使用周期。
第八条新安装及检修设备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新安装设备,要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填装防腐剂,清洗排放后,准许加入润滑油。
(二)设备检修装配之前,彻底清洗润滑系统,装配完成,对润滑油系统复检后,方可加入润滑油。
(三)在跑合期满时,必需举行清洗换油。
第九条设备润滑必需保证“三清浩”(即油具、油箱、管路三清浩),采取“三级过滤”(即进入油箱、油具及加油点的油都必需层层过滤),不同油质的油具要专用。
汽轮机检修规程第四章EH油系统检修规程

汽轮机检修规程第四章EH汕系统检修规程第四章EH油系统检修规程1.EH油系统规范1.1 EH系统的功能及组成EH系统的功能是接受DEH输出指令,控制汽轮机进汽阀门开度,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满足汽轮机转速及负荷调节的要求。
因此EH系统实际上是DEH控制装置的执行机构。
控制再热主汽门的油动机,在汽机复苣(挂闸)后,即将再热主汽门开启到全开位置。
控制主汽门及高中压调门的油动机将汽轮机进汽阀门控制到由DEH控制器发出的电气信号所要求的相应位豊上。
除正常控制进汽阀门的开度外,EH系统还包括在危急情况下自动关闭油动机的装置(卸载阀)。
EH供油系统是一个全封闭左压系统,它提供控制部分所需要的全部动力油。
整个系统由汕箱、冷油器、滤油器、高压蓄压器、低压蓄压器、各种压力控制阀、油泵及马达等组成。
由汽机转子直接带动的主油泵除通过注油器将润滑油供给汽轮机,还供给机械超速遮断装豊以及手动遮断装置用油,后者产生的安全油将通过隔膜阀与EH系统连结在一起。
2.2 EH供油系统221 EH供油系统的工作介质EH供油系统必须使用三芳基磷酸酯型的合成油(抗燃油)。
为了控制油温,油箱底部装有电加热器(HTR/EH),由温度控制器(TI0030)自动控制苴启停:在有压回油母管上配置了冷油器,操作冷油器进水调阀实行油温手动控制,当油温仍不能下降到正常范围时还可以启动循环泵,进一步冷却油箱中存油的温度。
油箱上配有磁翻板式液位计和液位开关(71/HL、LL、LLLK LLL2),用于显示实际液位和在液位髙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时报警以及在液位过低(肯定是系统中汕大量外泄造成)时联动停泵。
从油箱盖向下插入油中的四根磁棒是为了吸附油中磁性颗粒。
在油箱下方布置了2组相同容量、并联运行的EH主汕泵可以互为备用,油泵上配置了调压阀,可以调节系统油压,汕泵的输出流量则是根拯系统的需用量自动调泯每台汕泵配有吸入口滤芯和岀口滤芯,出口滤芯配有压差开关(63/MPF-1. 2),在滤芯压差大于整泄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油气润滑系统使用手册1

页码 38 39 39 39 40 41 41 41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市中山北一路 1250 号沪办大厦 1 号楼 1907 室
电话:(021) 65448763,35050152
传真:(021) 35050173
以下是 REBS 润滑系统使用的一些符号(表 1):
表1
符号
含义
P
高压
A-B
输出
电气接地 PE
符号
R T
含义 单向阀 排气 回油
1.4 常规操作(自动模式)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设备开动前,检查并确保: 工作区域不得有闲杂人员 设备启动后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
在每一次生产开始之前,将设备工作区域的杂物清理掉,对设备进行目查看有无受损,不得让设 备带病工作,一旦发现设备有问题,应马上向上级报告;还应对安全设施的功能进行检查并确保它们 能正常工作。
主站ao1安装在油箱顶部的封闭柜中用于润滑剂分配的各种元件装配在卫星站的封闭柜中或受润滑设备上抑或靠近受润滑设备电控柜可设置成单独安装的型式ao5系统设置有递进式分配器或turbolub分配主站包括电控装置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等装在壁板上ao6系统设置有递进式分配器或turbolub分配主站包括电控装置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等装在油箱壁板上ao7系统主站包括电控装置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等装在壁板上ao8系统设置有递进式分配器或turbolub分配主站包括电控装置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等装在油箱壁板上ao9系统设置有递进式分配器或turbolub分配主站包括电控装置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等装在油箱壁板上ppt系统设置有双线递进式分配器或turbolub油气分配器主站包括递进式分配器和电控系统sps装在油箱顶部的封闭柜中用于润滑剂分配的元件装在主站内或是受润滑设备上22系统结构概述以上系统虽然结构特点不同但都由供油部分压缩空气处理装置用于向润滑点或润滑段分配润滑剂的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turbolub油气分配器rebs专利技术以及由几套显示和监视装置构成的电控系统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能汕头电厂企业标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修工艺规程QJ/HNSTDC-04-01.03-200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华能汕头电厂1、2号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检修内容与工序、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华能汕头电厂1、2号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检修及其质量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K—300—170型号机组设备技术说明书》《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TORP--Ⅲ--6型润滑油净油机说明书》3 概述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机组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及顶轴油,同时在机组盘车时向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
本厂1、2号机组的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润滑油主油箱、两台交流润滑油泵、两台直流润滑油泵、两台顶轴油泵、润滑油净化装置、两台润滑油冷油器、润滑油压力调节阀,顶轴油压力调整阀、两台润滑油排烟风机等装置。
4 润滑油主油箱4.1结构润滑油主油箱布置在主厂房4.6米层平台上。
油箱箱体是一个有钢板焊制成的容器。
油箱容积23立方米。
油箱的工作油位为距油箱盖700±50mm,汽轮机在运行时的最低油位为距油箱盖1000mm,最高油位距油箱盖200mm。
润滑油箱由网格式滤网将整个油箱隔成脏段油室和净段油室两部分并分别装有翻版式液位计,在脏油室装有空气分离器,在油箱中设置有油位差限制开关,在脏油室油位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
此时,应进行滤网的清理工作。
在脏段油室内装有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板和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用来吸附脏油中的渣质。
在润滑油箱的油位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将主厂房21.0米处的高位油箱中的油放入润滑油箱。
在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将润滑油箱的事故放油电动门和手动门打开将润滑油箱中的油放入主厂房外的100.0立方米的事故油池中。
设备技术规范:主油箱容积: 23.0立方米高位油箱容积: 2.0立方米事故放油箱容积: 100.0立方米4.2主油箱的清理4.2.1办理检修工作票,将机组润滑油系统停止运行。
停止各润滑油泵运行,将润滑油主油箱的油用滤油机全部打到清洁干净的并有明显标记的油罐和油桶中。
4.2.2打开脏段油室和净段油室的人口盖板及滤网盖板,提出过滤滤网和脏段油室中的不锈钢分离板和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
4.2.3接好12V行灯,通知化学人员进行检查取样。
4.2.4准备好清理油箱用的白布、面粉、油桶。
对油箱进行彻底清理。
4.2.5滤网应用汽油或煤油进行清理,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同时仔细检查滤网有无破损,如有须进行更换或修补。
4.2.6润滑油箱清理完后,必须请有关方面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最终封闭。
4.3主油箱内各部件的回装4.3.1经过各方检查人员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润滑油主油箱内各个部件的回装。
4.3.2将装有磁性滤油铜棒的钢板清理检查干净后吊入脏段油室内。
4.3.3把呈一定倾斜角度的不锈钢分离板清理干净后吊入不锈钢分离板。
4.3.4将润滑油箱中的过滤滤网放入油箱中。
4.3.5将油箱中人口盖板及滤网盖板上的垫片检查放好后,并再次检查油箱内无杂物后,封闭盖板,并紧固螺栓。
4.4主油箱的检修质量标准4.4.1润滑油主油箱内部应清理干净,无油污、铁锈、杂质、破布绒毛、及其硬质颗粒4.4.2滤网应清洁无破裂。
4.4.3油箱上的人口盖板、滤网盖板等结合面必须平整、光滑。
耐油石棉垫片完好、无损。
螺栓应齐全。
4.4.4油箱油位计应完好、无泄漏,油位指示正确无误。
4.4.5与油箱相连的各个法兰、阀门应严密不漏。
4.4.6事故放油电动门和手动门应进行检修并严密不漏。
5 润滑油冷油器5.1概述本机组采用两台Mл—330—300—Ⅰ型冷油器,每一台冷油器的冷却水量为300m3/h。
两台冷油器是并联布置,在运行当中可以任意切换一台运行。
5.2技术参数热交换面积米 2 440工作介质为润滑油时流量米 3 /小时 330油的初始温度℃ 55油的最终温度℃ 44入口处油的最高温度℃ 65最大工作压力 MPa 0.5水力试验压力 MPa 0.8工作介质为冷却水时流量米 3 /小时 300凝结水初始温度℃ 33入口处凝结水的最高温度℃ 37最大工作压力 MPa 0.5水力试验压力 MPa 0.65冷油器的重量吨 4.54冷油器流动阻力千帕(米水柱)油侧 20(2.0)水侧 21.6(2.2)材料壳体为碳素钢,热交换器管子为奥氏体不锈钢管子,加固用铝材5.3润滑油冷油器拆卸和清理5.3.1停止润滑油冷油器运行,关闭冷油器油室进出口门,水室进出口门。
作好冷油器各个法兰的连接记号。
5.3.2卸开冷油器下部的丝堵,将冷油器内的存油放到安全干净的有标示的油桶中;将存水排放到安全的地方地沟中。
5.3.3卸开冷油器上部和下部端盖法兰螺栓。
吊出冷油器放置在安全、干净地塑料布上面。
5.3.4将冷油器壳体进行清理检查。
5.3.5准备好清洗冷油器水室用的毛刷和刷杆,对冷油器管子内部进行清理,用毛刷依次清洗每一根管子,但须注意严禁将管子捅破。
5.3.6对清洗冷油器油室,可以用专用的铁箱盛5.0%的磷酸三钠加入水中进行搅拌,并通入蒸汽将其加热到110℃,将溶液浇到上面并用毛刷进行清理。
也可将冷油器放入专用铁箱内浸泡后用毛刷进行清理,直至清洗干净。
5.4润滑油冷油器的检修质量标准5.4.1水室及其端盖的防腐油漆应完好。
5.4.2钢管应光洁、无泄漏、腐蚀、无脱落等现象,管内无泥砂、结垢、外壁无油污。
5.4.3冷油器水室及其端盖无严重的腐蚀。
5.4.4钢管胀口应严密不漏。
5.4.5加堵的管数一般不超过总数的5%。
如大于此数,应进行管子的更换工作。
5.4.6各法兰面应平整、光洁,石棉密封垫应严密不漏。
5.4.7冷油器壳体应无严重的变形、砂孔,焊接处无裂纹。
5.4.8冷油器清理检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保持10分钟无泄漏,压力表无压降为合格。
6 交、直流润滑油泵6.1概述本机组设置有两台电动交流和直流润滑油泵。
正常运行是交流润滑油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直流润滑油泵是作为事故油泵。
交、直流润滑油泵都垂直安装在油箱的顶部,立式电机安装在油箱的外部。
在油泵的入口处设置有滤网,防止杂质进入油系统。
设备技术规范:交流润滑油泵型式 MKB500-35B (立式单级离心泵)交流润滑油泵重量 885 公斤交流润滑油泵流量 250.0立方米/小时交流润滑油泵扬程 34.0米水柱交流润滑油泵电机转数 1470转/分交流润滑油泵电机功率 45千瓦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 0.33MPa直流润滑油泵型式 MKB500-35Ω(立式单级离心泵)直流润滑油泵重量 875 公斤直流润滑油泵流量 180.0立方米/小时直流润滑油泵扬程 23.0米水柱直流润滑油泵电机转数 1500转/分直流润滑油泵电机功率 22千瓦直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 0.21 MPa润滑油供油母管正常压力 120±10 KPa润滑油供油母管压力低报警 70 KPa润滑油技术参数:润滑油规格 #32防锈汽轮机油运动粘度(40℃时) 32mm2/s酸值 0.053mg/g闪点 208℃颜色浅黄透明凝点-0.23℃6.2润滑油泵的解体6.2.1办理好检修工作票。
切断电动机电源,作好电源线的连接标记后拆开电源接线。
6.2.2关闭好泵入口、出口门。
6.2.3卸开泵联轴器保护罩,作好电机与泵的联轴器连接记号,拆卸对轮螺栓。
6.2.4吊离电动机到安全的地方。
6.2.5用行车将油泵的水平面大法兰吊着后,拆卸泵体框架的水平面M20的螺栓和销钉,泵体前端盖法兰螺栓以及与泵体相连的法兰和压力表管接头。
6.2.6将泵吊离在安全干净的检修场地后,平放并用枕木将其支垫牢固。
6.2.7用专用工具拆卸泵体联轴器及其销钉。
6.2.8松开轴承压盖的紧固螺栓和压紧轴套。
6.2.9拆开轴承座上压盖,取出轴承压紧轴套和销钉。
6.2.10用工具将径向止推滚动轴承和轴套拆开。
6.2.11拆除调节环。
与叶轮一起将轴取出。
6.2.12拆开叶轮紧固并帽和螺钉,将叶轮取出。
6.3滑油泵的清理检查6.3.1清理干净拆卸的各部件。
6.3.2检查联轴器对轮螺栓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6.3.3检查滤网及其各部分密封垫片的损坏情况。
6.3.4检查径向止推滚动轴承的磨损情况。
更换轴承压盖上的密封件。
6.3.5检查叶轮及其泵壳的冲刷、磨损和裂纹等缺陷。
6.3.6检查各螺栓、销、键的磨损情况。
6.3.7检查泵轴有无毛刺、划痕、磨损等缺陷。
6.3.8检查泵轴的弯曲度和晃动度。
6.4润滑油泵的回装(参考图:H20.11.000.00лс)6.4.1清理各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在部件的所有装备面、叶轮密封面、轴螺纹、键、键槽等部位均匀涂抹润滑脂。
6.4.2将轴键放入轴槽后,将叶轮轻轻置于轴上。
并用轴端螺帽将叶轮进行固定,同时,用螺钉和弹簧垫圈锁住螺帽。
6.4.3将转子放入泵和支架的壳体内。
在轴承之间的的定距环(件号16)和轴承安置正确后,将调节环(件号13)、装配衬套(件号14)与滚动轴承一起安装到轴上。
安装轴键(件号20)。
6.4.4将轴承的压紧轴套(件号18)装到轴上,安放轴承座盖(件号19),拧紧螺帽(件号22),并用垫圈(件号21)进行锁住。
6.4.5检查轴承盖端面(件号19)与径向止推滚动轴承外环之间的间隙应为0.05—0.07mm。
不符和要求应进行调整。
6.4.6放好轴键(件号24)后,将泵半联轴器(件号23)装在上。
6.4.7检查壳体(件号3)的端面与叶轮(件号8)前封端面间之间的间隙“S”为45±0.5mm。
6.4.8安装带有密封环(件号9)的衬套(件号12)和横支架(件号4)。
在泵进行安装时要保证紧固件能牢固的锁住。
6.4.9按照起吊的方式,将泵吊装到位。
将水平面框架螺栓紧固到位。
将泵各法兰面螺栓紧固到位。
6.4.10将电机吊装到位。
按照拆卸时的联轴器记号将两半联轴器找中心后进行连接。
6.4.11请电气人员接好电源线。
6.5润滑油泵的质量标准6.5.1油泵组装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6.5.2叶轮与轴的配合良好,并帽紧固可靠。
6.5.3泵轴表面光洁、无损伤,组装后最大晃动度为0.05mm6.5.4联轴器内孔与轴配合良好,表面无裂纹、螺栓紧固可靠。
6.5.5检查泵轴与轴套的径向间隙为0.06—0.104 mm。
6.5.6检查泵叶轮与密封环的径向间隙为0.15—0.20 mm。
6.5.7检查泵壳体端面与叶轮前密封端面之间的间隙为45±0.5 mm。
6.5.8轴承压盖与径向止推轴承之间的间隙0.05—0.07 mm。
6.5.9各结合面应平整,密封垫无老化、损坏。
6.5.10润滑油管、孔应畅通,无堵塞和杂物。
6.6主要备品配件7 顶轴油泵7.1概述本机组设置有顶轴油装置,共有两台三螺杆顶轴油泵,正常情况下一台运行,一台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