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修规程直流系统(参考Word)

合集下载

直流系统维护检修规程

直流系统维护检修规程

直流系统维护检修规程1设备规范1.主要技术规范2蓄电池的检修与维护2.1蓄电池的充电2.1.1初充电1初充电前的准备:检查电池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电池间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拧下电池顶部的防酸栓检查。

2配制电解液:电解液是由浓硫酸与纯净水配制而成,其质量的好坏对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所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4554-84的蓄电池专用硫酸,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是1:3.84,质量比约为1:2.09。

配制时,应先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将耐酸棒不断充分搅拌均匀,千万不可将水加入浓硫酸内,以免溶液沸腾贱出伤人,配制电解液的容器必须是耐酸的容器。

3将配制好的电解液(温度不(17)超过35℃)注入电池内,液面高度控制在最高、最低液面线中间位置,注液后静置6~12h,待电解液温度冷却到30℃以下方可进行初充电,充电前需拧下防酸栓。

4用直流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若用恒流法进行充电,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应比电池组的额定电压高40%,若用恒压法充电,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应比电池组的额定电压高20%以上,充电时电池组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绝对不可接反,以免损坏电池。

5初充电的方法和步骤初充电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1)恒流法:用0.05C10A的电流充电充足为此,时间约为60h(C10:代表电池的10h率额定容量。

A:为安时)(2)低压恒压充电法:先用0.1C10A的电流充电,至单体电池端电压达2.35V,然后以2.35V ±0.02V 的恒电压充电充足为此,时间约为100h。

充电期间,电解液温度应控制在15-40℃范围内,最高不得超过45℃,一旦超过应减小充电电流,采取降温措施(风冷、水冷)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可短时间中断充电,待电解液温度降到规定范围内再进行。

如果中断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时间应适当延长。

初充电期间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充电电流及电池组的总电压,充电结束时,测量单体电池的电压,电解液密度及温度。

电气检修规程(直流系统)

电气检修规程(直流系统)

电气检修规程(直流系统).doc电气检修规程(直流系统)1. 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直流电气系统的检修工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直流电气系统的检修工作。

3. 检修原则3.1 安全第一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性,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3.2 预防为主通过定期检修,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3 规范操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检修,保证检修质量。

4. 检修分类4.1 日常检修对直流系统进行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4.2 定期检修根据直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的全面检修。

4.3 紧急检修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的紧急修复工作。

5. 检修前的准备5.1 技术准备熟悉检修规程,掌握检修技术。

5.2 工具准备准备检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5.3 材料准备准备检修所需的备件和材料。

5.4 安全准备确保检修现场的安全,包括断电、警示等。

6. 检修流程6.1 断电操作在检修前,确保直流系统完全断电。

6.2 检查确认检查设备状态,确认检修范围。

6.3 检修实施按照规程进行检修工作。

6.4 功能测试检修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

6.5 恢复供电确认设备正常后,恢复供电。

7. 检修内容7.1 电池检查检查电池的外观、电压、液位等。

7.2 充电器检查检查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电压。

7.3 线路检查检查直流系统的线路连接和绝缘。

7.4 控制设备检查检查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功能。

8. 检修质量标准8.1 电池电池应无泄漏、无腐蚀,电压正常。

8.2 充电器充电器应工作稳定,输出电压符合要求。

8.3 线路线路连接应牢固,绝缘良好。

8.4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应运行正常,功能完备。

9. 安全措施9.1 个人防护检修人员应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9.2 现场防护检修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9.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的安全事故。

10. 检修记录10.1 记录内容记录检修的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直流系统检修规程

直流系统检修规程

直流系统检修规程一、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直流装置和蓄电池的检修周期、检修项目、质量标准、检修工艺、试验和验收等有关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直流装置和蓄电池的大修、小修和日常维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三、直流系统技术参数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1)初充电(first charge)新的蓄电池在交付使用前,为完全达到荷电状态所进行的第一次充电。

初充电的工作程序应参照制造厂家说明书进行。

(2) 恒流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均衡充电(equalizing charge)为补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不均匀现象,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内而进行的充电。

(4)恒流限压充电constant-current limit voltage charge)先以恒流方式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端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充电装置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至到充电完毕。

(5)浮充电(floating charge)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始终并接着蓄电池和负载,以恒压充电方式工作。

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在承担经常性负荷的同时向蓄电池补充充电,以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使蓄电池组以满容量的状态处于备用。

(6) 补充充电(supplementary charge)蓄电池在存放中,由于自放电,容量逐渐减少,甚至于损坏,按厂家说明书需定期进行的充电。

(7) 恒流放电(constant-current discharge)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值始终保持恒定不变,直放到规定的终止压为止。

四、检修周期日常维护:小修周期:大修周期:七、常见故障机处理方法八、安全注意事项1)一套充电装置检修前确认另一套充电装置工作正常;2)充电装置停运,并在其操作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操作”标示牌;3)断开400V厂用电至充电装置交流电源开关,并在其上面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4)断开充电装置输出直流电源开关,并在其上面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

直流系统检修规程

直流系统检修规程

目录1 总则 (1)2 引用标准 (1)3 基本要求 (1)4 检修前的准备 (2)5 检测项目及要求 (2)6 直流系统运行 (4)7 直流系统维护 (5)8 直流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9 检修项目及要求 (6)10 试验项目及要求 (7)11 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7)12 验收投运 (7)直流系统检修规程1 总则1.1本规程的目的1.1.1 保证电厂直流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况,从而达到设计寿命,延长其使用年限。

1.1.2 保证电厂直流母线保持合格的电压和蓄电池保持足够的放电容量。

1.1.3 保证电厂直流电源设备的维护及检修质量,使维护及检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2 电厂直流电源系统维护人员、电气值班人员和电气技术人员,均须熟悉、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1.3 本规程适用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下称蓄电池)及其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设备。

1.4 本规程规定了电厂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检修基本要求、检修前的准准、检测项目、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检修报告的编写及验收投运等内容。

2 引用标准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GB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3 基本要求根椐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特点,其检修以运行维护、检测、故障处理等为主要内容,更新改造在以设备的状态评估为依据。

3.1 直流电源系统检测项目及要求3.2 直流电源系统故障处理及要求3.3 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规定3.3.1 蓄电池3.3.1.1 个别故障蓄电池无法修复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予以个别更换。

3.3.1.2 当故障蓄电池数量达到整组蓄电池的20%及以上时,应更换整组蓄电池。

3.3.1.3 蓄电池组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及以上时, 应更换整组蓄电池。

电气检修操作规程

电气检修操作规程

电气检修操作规程一、引言为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档制定了电气检修操作规程,对电气设备检修作业进行详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一切电气设备的检修作业。

三、基本要求1.检修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操作许可证,并经过专门培训,会独立进行电气检修作业。

2.检修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工作服与安全帽,并做好防护措施。

3.检修作业必须由两人以上操作。

4.在电气设备的检修作业期间,必须断开相关电源,并制定安全措施。

5.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检修结束后,必须复位所有开关以保留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检修步骤1.确认设备1.检修人员必须到现场确认检修设备的类型、参数、制造商和所在位置等基本信息。

2.检查设备是否与名称一致,是否有损坏或更换迹象。

3.确认接地是否良好,是否有电气或机械问题,是否有泄露情况等。

2.准备工作1.将相关电源全部关闭,切断供电。

2.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

3.穿戴符合标准的工作服与安全帽,并做好防护措施。

3.检查维修对象1.对维修对象进行全面的视察,确定是否有被击穿、击坏或受热的损坏情况,是否需要进行松动、更换或清洗等操作。

2.确认维修对象内部各部件是否正常,是否有绝缘破损或老化情况。

3.确认维修对象安放是否合理,是否与其他设备存在冲突。

4.维修处理1.根据维修对象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工具和材料进行维修作业。

2.维修作业必须遵守安全规范,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维修作业期间,必须实时交流沟通,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5.安全检查1.维修作业结束后,必须仔细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检查没有遗留工具或其他障碍物。

3.确认维修对象的操作、测量、终止检查,检查没有残留水雾,积水等。

6.质量监督1.对维修对象进行质量监督。

2.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纠正不足之处,防止出现同类问题。

7.清理工作1.维修人员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并复位所有开关以保留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

直流及UPS系统检修规程正文

直流及UPS系统检修规程正文

概述 (1)设备规范 (2)2.1 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2)2.1.1 直流系统主要技术数据 (2)2.1.1.1TEP-F 系列PTC恒流放电装置 (2)2.1.1.2TEP-B-C 分布式微机蓄电池巡检装置 (2)2.1.1.3TEP-M 系列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2)2.1.1.4TEP-G-C 分布式微机绝缘检测装置技术指标 (2)2.1.2UPS 主要技术数据 (3)2.1.2.1整流器 (3)2.1.2.2隔离二极管 (3)2.1.2.3逆变器 (3)2.1.2.4静态开关 (4)2.1.2.5整体特性 (4)2.1.3蓄电池主要技术数据规范 (4)3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 (5)3.1检修周期 (5)3.2检修项目 (5)3.2.1大修项目 (5)3.2.1.1直流母线的检查及清扫 (5)3.2.1.2直流配电屏的检查及清扫 (5)3.2.1.3蓄电池的检修项目及注意事项 (5)3.2.1.4直流充电柜的检查及清扫、测试 (6)3.2.1.5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的检查及清扫、测试 (6)3.2.2小修项目 (7)4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8)5 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 (9)、八冃U 言为确保直流系统的女全运行,促进直流系统维护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有关国标、行标及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初次编制,对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直流及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维护技术作了必要的指导和规范,并经审核试行,要求电热检修人员熟知、掌握。

本标准由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策划部负责起草编写:方燕飞、陈中华初审:复审:批准:本标准发布于2008年09月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直流及UPS系统检修规程1概述我厂#1机组、#2机组共配备了一套220V直流系统,有二组艾诺斯华达电源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3GFM1200(共2组,2V/只,104只电瓶/组)1200Ah阀控式封闭铅酸蓄电池和二套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组成。

电气检修检修规程制度范本

电气检修检修规程制度范本

电气检修规程制度范本一、总则1.1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工作。

1.3 电气检修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二、组织管理2.1 设立电气检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电气检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电气检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的人员负责,其他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3 电气检修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责任心,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三、检修流程3.1 检修计划3.1.1 电气检修管理领导小组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历史数据和预防性维护要求,制定年度检修计划。

3.1.2 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项目、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所需材料和工具等。

3.2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2.1 检修前,应收集相关设备的技术资料、维修记录和运行数据,进行分析。

3.2.2 根据检修计划,准备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3.2.3 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了解检修内容、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3 检修过程3.3.1 按照检修计划和分工,进行设备检修。

3.3.2 检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害。

3.3.3 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4 检修后的验收3.4.1 检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3.4.2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设施、维护记录等。

3.4.3 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做好标记,并纳入正常运行管理。

四、检修周期和内容4.1 检修周期4.1.1 依据设备类型、运行环境和预防性维护要求,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

4.1.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2 检修内容4.2.1 检查设备外观,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

4.2.2 检查设备固定部件,确保其牢固可靠。

已完成的直流系统及蓄电池的检修规程

已完成的直流系统及蓄电池的检修规程

QB/TDC 田湾河水力发电总厂企业标准QB/TDC—JS—D—YX—01—2007技术标准(检修分册)2007-XX-XX发布 2007-XX-XX实施田湾河水力发电总厂发布田湾河电厂检修规程批准:审查:复核:校核:编写:下列人员应熟悉,了解本规程总厂:厂长、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正、副主任生产技术部专责工程师运行部:正、副主任总值长、运行专责工程师检修部:正、副主任专责工程师保护、自控班班长检修部下列人员应熟悉、考试本规程: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检修规程目录前言 (5)1、范围 (5)2、编写依据 (5)3 术语和定义 (5)4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检修间隔、时间、项目 (6)4.1检修间隔及检修停用时间的确定 (6)5 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检修工艺要求 (6)5.1 设备柜体清扫工艺要求 (6)5.2 盘柜外观及结构检查工艺要求 (7)5.3 电气回路绝缘及介电强度试验工艺要求 (7)5.4 控制元器件检修工艺要求 (8)6 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的试验、验收 (10)6.1试验前的验收 (10)6.2阀控蓄电池检验 (11)6.3交流配电初调 (11)6.7整组试验 (12)7蓄电池运行及维护 (13)8充电装置的运行及维护 (15)9 直流电源装置中微机监控器的功能及运行维护 (16)前言为保证田湾河水力发电总厂的安全生产,实现生产技术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嘉润项目部和电厂筹备部组织技术人员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并参照有关水电站检修维护技术标准,结合田湾河电站实际情况,编写了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介绍了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检修的原则和检修工艺,本标准适用于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的检修、维护工作。

1、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田湾河水力发电总厂(大发、金窝、仁宗海)厂房、升压站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的检修周期、检修项目、质量标准、检修工艺、实验和验收等有关内容。

1.2 本规程对田湾河水力发电总厂(大发、金窝、仁宗海)厂房、升压站直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的大修、小修和日常维护具有指导性作用,并通过采用工序卡,推动标准化作业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第一节TBB—500—2E Y3型发电机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柴油发电机检修规程第二章变压器检修规程第一节油浸变压器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干式变压器检修工艺规程第三节整流变检修工艺规程第三章电动机检修规程第一节交流电动机(滚动轴承)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交流电机(滑动轴承)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直流电机检修工艺规程第四章高压配电装置检修规程第一节发电机负荷开关KAT—24—30/30000Y3成套设备检修工艺规程第二节6KVВЭЭ—6型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第三节第四节真空断路器检修规第五节SN10—Ⅰ、Ⅱ型少油开关检修工艺规程第五章低压配电装置检修规程第一节0.4KV电源进线开关检修规程第二节0.4KV负荷开关检修工艺第三节0.4KV电源盘检修工艺第四节起重设备电气部分检修工艺规程第五节电动门检修工艺规程第六章直流系统检修规程2第一节蓄电池检修规程2第二节直流设备检修规程12第七章电力电缆检修规程第一节电缆的敷设第二节电缆头施工盒操作工艺第三节环氧树脂终端头的安装第四节6-10V交联电缆热缩型中间接头制作工艺第八章继电仪表检修工艺规程第一节元件保护检修规程第二节励磁系统检修规程第三节500KV系统保护检修规程第四节220KV系统保护检修规程第五节#1联络变保护检修规程第六节6KV厂用系统保护检修规程第七节给煤机及空压机控制系统检修规程第八节电测仪表检修规程第九章高压电器设备试验规程第一节发电机高压试验规程第二节负荷开关高压试验规程第三节变压器及电抗器高压试验规程第四节交流电动机高压试验规程第五节避雷器高压试验规程第六节套管高压试验规程第七节电流互感器高压试验规程第八节电压互感器高压试验规程第九节SF6开关高压试验规程第十节6KV开关高压试验规程第十一节电缆高压试验规程第十二节母线高压试验规程第六章直流系统检修规程第一节蓄电池检修规程本规程根据《伊敏发电厂蓄电池组运行规程》96-600-18及厂家说明编制。

适用于GFD固定型防酸式铅酸和GNC-20全烧结式镉镍碱性蓄电池的检修工作。

6.1.1铅酸蓄电池规范电解液是由浓硫酸与纯水配制而成,其质量的好坏对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所以必须用符合GB4554-84国家标准的蓄电专用硫酸和纯水配制。

6.1.1.4配制方法:配对时,应先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耐酸棒不断地充分搅拌均匀,千万不可将水加入浓硫酸内,以免溶液沸腾溅出伤人,配制电解液地容器必须是耐酸且干净的容器,配制密度为 1.22±0.01g/cm3(20℃)的电解液。

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约为1:3.84,质量比约为1:2.09。

6.1.2 蓄电池的充、放电6.1.2.1初充电6.1.2.1.1初充电前的准备,检查电池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电池间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拧下电池顶部的防酸栓。

6.1.2.1.2将配制好的电解液,温度不宜超过35℃,注入电池内,液面控制在最高,最低液面线中间位置,注液后静置6-12h,待电解液温度冷却到30℃以下方可进行初充电,充电前拧上防酸栓。

6.1.2.1.3初充电方法:初充电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选一种。

)恒流法:用0.05C10A的电流充电充足为止时间约60h(C10代表电池的10h率额定容量,A为安培)。

)低压恒压充电法:先用0.1C10A的电流充电,至单体电池端电压达2.35V,然后以2.35±0.02V的恒定电压充电充足为至,时间约100h。

6.1.2.1.4初充电温度要求充电期间,电解液温度应控制在15℃-40℃范围内,最高不得超过45℃,一旦超过应减小充电电流,采取降温措施(风冷或水冷)。

如果没有上述条件时,可短时间中断充电,待电解液温度降到规定范围内在进行。

如中断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时间应适当延长。

6.1.2.1.5记录:初充电期间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充电电流及电池组总电压,充电结束时,测量单体电池电压。

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6.1.2.1.6初充电结束之前,电解液密度应调整到1.24±0.01g/Cm3(20℃),液面调至最高液面线。

6.1.2.1.7判断充足电的标志(方法一):方法一:采用恒流法充电时,充电末期电池的电压及电解液密度连续2h以上保持稳定不变,并且电解液内都产生强烈气泡。

采用低压恒压法充电时,充电末期电解液密度连续3h以上保持稳定不变,且充电电流为0.002—0.01C10A之间,并连续长时间保持不变。

充好电标志:方法二1.每个电池电解液内部发生强烈汽泡。

2.每个电池电压上升至2.5-2.7伏。

3.电压和电解液比重3小时保持不变。

4.电解液发生沸腾后断开充电电源,再投上电源时电解液立即沸腾,并发出咕咕的响声。

6.1.2.2普通充电6.1.2.2.1普通充电(也称补充电或再充电)放电后的电池应在12h内进行补充电,既普通充电,以保证电池的电气性能不受损害并延长使用寿命。

6.1.2.2.2普通充电方法:普通充电的方法有以下两种,可任选一种:恒流法,以0.05C10A的电流充电至充足为止。

低压恒压充电法:先用0.1—0.2C10A的电流充电至电池端电压达2.35V,时间约8—10h,再以2.35V±0.02V的恒电压充电,至充足为止,总共充电时间约20—24h(指完全放电的电池,如为部分放电的电池,充电时间可以缩短)。

6.1.2.2.3普通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控制同2.14条。

6.1.2.2.4普通充电结束时,调整电解液密度至 1.24±0.1g/cm3(20℃)并将液面调至最高液面线。

6.1.2.3均衡充电6.1.2.3.1按浮充电方式运行的蓄电池组,每六个月必须进行一次均衡充电。

6.1.2.3.2均衡充电方法:电池普通充电充足后,间歇1h,然后以0.03C10A的电流充电2h,再间歇1h,再以0.03C10A的电流充电2h,如此反复3—4次,直到一接通电源就可立即读到上次测得的电压值且2h内电解液密度不再升高。

6.1.2.3.3均衡充电结束前,电解液密度调整到 1.24±0.1g/cm3(20℃)液面调整至最高液面线。

6.1.2.4 浮充电6.1.2.4.1保持电池的的浮充电流为0.0008C10A6.1.2.4.2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保持在1.24±0.1g/cm3(20℃)6.1.2.4.3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为2.23V±0.02V6.1.2.5 定期放电6.1.2.5.1核对性放电(称定期放电)方法:用0.1c10A的恒定电流放电,至单位电池终止电压。

6.1.2.5.2容量计算:测得的容量Cn(Ah)等于放电电流In(A),与放电持续时间Tn(h)的乘积 Cn=In*Tn 。

6.1.2.5.3 放电开始电解液的温度不是基准温度20℃时,应进行容量换算。

C20 =Cn/1+Z(t-20)式中:C20:是基准温度(20℃)时的容量,单位是Ah。

Cn:是实测的容量,单位是Ah。

Z:是温度系数,单位是℃-1。

t:是初始平均温度,单位是℃。

当放电时间大于1h时,Z=0.006℃-1 。

6.1.2.5.4. 核对性放电前必须进行均衡充电。

6.1.2.5.5铅酸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每年进行一次。

1)定期放电终止的判断:2)蓄电池极板有硫酸铅生成。

3)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0V。

6.1.2.5.6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哪怕有一只电池电压降至1.80V时,也应立即停止放电。

6.1.3 蓄电池的维护6.1.3.1防酸栓的维护为了达到防酸的目的,在使用中将防酸栓拧紧,切忌取下。

平时注意清洁,可定期拧下用不高于50℃清水冲洗粘污在防酸栓表面上的尘土以保证防酸栓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清洗后的防酸栓,必须沥干水后使用。

6.1.3.2 电池槽的维护应注意电池槽不要直接接触芳香烃、氯代烃、油类(如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

如须除去电池槽表面污垢,可用脂肪烃、酒精轻轻擦拭。

也可用5%碱水(小苏打)擦拭。

6.1.3.3 电池充放电电池不可过充、过放,放完电的电池应及时充足电。

放电时要严格控制终止电压,禁止长时间小电流放电。

6.1.3.4 记录为掌握电池的变化情况,每天应检查领示电池的电压、比重、电解液密度并记录;每周进行全组电池参数的全面测量,并记录;充、放电过程中对参数每隔3h记录一次。

充、放电快结束时,每小时记录一次。

6.1.3.5 领示电池领示电池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改变。

每年应对领示电池进行重新指定。

6.1.3.6 各种制度充电前应开启通风设备,充电完毕后不早于1.5h 停止通风设备。

6.1.3.7 每年要对领示电池电解液进行化学分析,含铁量不超过0.008%,含氯量不超过0.0003% 。

6.1.3.8蓄电池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5℃,最高不得超过35℃,正常运行时应保持在15℃-25℃之间。

蓄电池室温度保持在15℃-32℃之间6.1.3.9 电解液液面不能低于最低液面线,如果电解液液面下降时,只能用纯水补充,如电解液意外泻出来时,必须添补与电池内同密度的硫酸溶液。

6.1.3.10 电解液密度以20℃为标准,其他温度下所测密度必须换算成20℃的标准密度,公式如下:P20=P T+0.0007(T-20)式中 P20--- 20℃时电解液密度,g/cm3P T --- 实际温度下的电解液密度,g/cm3T --- 电解液的温度,℃0.0007---温度变动1℃电解液密度6.1.3.11 电池极板硫化的处理办法:1)极板轻微硫化时,可采用均衡充电法处理,可使极板恢复原状。

2)极板硫化比较严重时,可用小电流充电法处理。

将纯水注入电池内,使电解液密度降到1.20以下,然后以0.05C10的电流充电。

当电压升到2.40V时,停30min再将充电电流减半充到电压、电液密度稳定不变,停止充电20min。

再以0.05C10A充电,如此反复数次,直到电池达到正常状态为止。

6.1.4镉镍电池规范及使用电解液标准6.1.4.2主要性能1)开路电压:镉镍电池标准电位为1.329V 。

额定电压:镉镍电池额定电压为1.2V ,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n ×1.2V (n 为串联电池的个数)。

额定容量:以5小时率值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

6.1.4.3 电解液配制电解液密度有两种,常规使用密度为1.25±0.01g/cm 3,低温使用密3将称好的蒸馏水,倒入干净耐碱容器内,然后把所需氢氧化钾慢慢倒入,边倒边搅拌, 氢氧化钾溶解时系放热反应,溶解温度可达80℃左右,当氢氧化钾全部放完,趁热将氢氧化锂也慢慢倒入,并搅拌。

待温度降至20℃±2℃时,测量溶液密度,允许多次调整,直至合格。

6.1.4.5 电解液的使用调好密度后,应静置3—4h ,取其澄清溶液使用或过滤后存在加盖密封塑料桶内备用,保存期不大于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