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性分类

合集下载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 3.能愿动词 • 能愿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 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 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 可能性、必要性等。 •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 [应该] 暖和了”。 • 4.趋向动词 •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 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 “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 2.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 分辨。例如: •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 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 “(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 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 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 “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 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 词。
• (四)数词 •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 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 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 数、分数、概数。 •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 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 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 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 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 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 (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 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 (1)“是”用在名词前是动词,这种“是” 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 物”、“他是开车的”、“是他救了我”; 此外,“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 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的“是”仍是动词, 作谓语。
在早晨”。 •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
刚”。
• 表频率的: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 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 终、永、永远、偶尔
•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 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 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 (甭)、不妨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
“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 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 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 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 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 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 虚词:(一)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具体分类如下:
• 表程度的:很、最、极、非常、十分、极其 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 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 差不多、几乎、过于
• 表范围的:全、都、总、共、总共、统统、 只、仅曾经、刚、才、 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 马上、立刻、顿时、终于
• (补充)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
务”,“刚才的情况”。 •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
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

(六)代词——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 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 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 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 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 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谓语:陈诉主语的内容,表明“做了什么”或“怎 么样”“是什么”。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火车开动了
他是我的姐姐。
北方寒冷,南方温暖。
宾语:谓语的支配对象,回答谓语动词“谁”、 “什么”的问题。
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红日升上天空。
我爱你。
这朵花是红色的。
定语:修饰或者限定名词或短语,一般和“的” 相连。
(四)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 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
(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虚词
(一)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 作用的词。
具体分类如下:
表程度的:很、最、极、非常、十分、极其、格外、 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 越发、有点儿、稍、 稍微、略微、
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 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的:已、已经、曾、 刚刚、正、正在、将、 将要、就、马上、立刻、顿时、终于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1.名词:表示人、事物、动物、植物等的名称,如:“人”,“书”,“天气”等。

2.代词:代替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等。

3.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语,如:“跑”,“吃”,“睡觉”等。

4.形容词:用来形容名词的词语,如:“美丽”,“高”,“聪明”等。

5.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如:“很”,“非常”,“一起”等。

6.介词:表示位置、时间、方式等概念的虚词,如:“在”,“在...上面”,“在...里面”等。

7.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虚词,如:“和”,“但是”,“因为”等。

8.感叹词:表示情感、感叹或呼唤的词语,如:“哇”,“真的吗”,“嗯”等。

9.量词:用来表示数量或一定限度的词语,如:“个”,“本”,“条”等。

10.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或进行词形和语序的变化的词语,如:“了”,“的”,“地”等。

以上是常见的汉语词性分类及其简介,每个词性都有具体的语法和语义特点,通过对词性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