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分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分子靶向药物,很多朋友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东西,那么你们对于这些东西了解多少呢?在这里就想给各位介绍一下关于分子靶向药物的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了!但是希望你们是能够真正的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那么你们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就和在这里一起具体的来看看一些情况吧!一、分子靶向药物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转导等不同特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途径包括调节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血管生成的转导途径、肿瘤抑制基因丢失功能的转导等。

二、药物的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常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下:⒈易瑞沙: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等;⒉特罗凯:腹泻、皮疹、肝毒性等;⒊格列卫:下肢水肿、皮疹、消化不良;⒋索拉非尼:手足综合征、疲乏、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等;⒌美罗华:发热、寒战、恶心、头疼、乏力等;⒍西妥昔单抗:皮疹、疲倦、腹泻、恶心、肺毒性、发热等;⒎贝伐单抗: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等;⒏恩度:心脏毒性、腹泻、肝功能异常、皮疹等。

三、结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战略是在继续深入发展细胞毒性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逐渐引入分子靶向性药物的开发。

迄今为止,很多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起了极其重要甚至是奇迹般的作用。

有些已经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规范。

更多、更有希望的药物也在快马加鞭地研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

希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对人类基因组学中功能性基因组和支配肿瘤的基因组的深入了解并结合高新技术如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手段的有效运用,肿瘤的治疗必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你们听起来解释还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我们只要知道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就好,这都是无关紧要的,那么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够了解多一点生活中的东西,我们可以帮助别人,说不定有一天也帮助到自己,那么在这里就给各位介绍这么多啦!。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中西医防治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中西医防治
[1
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紊体禀赋不足,血 热内蕴,复感药物特殊之毒,导致风、湿、热毒等邪毒外达肌肤 为患,甚可热毒化火,燔营灼血,内攻脏腑,久则阴液耗伤,阳 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袁国荣¨引认为非小细胞肺 癌服用易瑞沙后表现出的症状多为乏力、口干、鼻血、纳差、疱 疹、皮肤干燥、舌红、脉细等气阴两虚,热毒内蕴的证候,初步 说明易瑞沙药性从中医角度考虑可能为热毒之品,易耗气伤 津,加之肺癌患者本身多为气阴两亏之体,服用易瑞沙后,导 致气阴更亏,热毒内蕴。因此主张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 主的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Ⅱ度以上皮 疹者占33.3%,对照组出现Ⅱ度以上皮疹者占68.5%,2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在减轻易瑞沙不良 反应、保护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 O.05及jP<O.01),稳定肿瘤作用也优于对照组(P<O.05)。 说明沙参麦门冬汤能减轻易瑞沙的不良反应,并有一定的稳 定肿瘤、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梁翠微等¨钔根据皮疹及舌 苔、脉象将3l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风热型、湿热型、 血热型、阴虚型,在四物汤的基础上辅以祛风胜湿、清热解毒、 凉血养阴诸药合用。风热型以消风清热、凉血解毒为主,方用 四物汤加消风散加减;湿热型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为主,用 四物汤加六一散、黄芩、泽泻等加减;血热型以清热凉血、解毒 化癍为主,方用四物汤加化斑汤加减;阴虚型以养阴解毒、益 气凉血为主,方用四物汤合益胃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达 72.7%,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曹洋等Ⅲ1将易瑞沙所
management[J].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5.12.043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及防治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及防治
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⒌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恩度
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⒍ 抗CD20的单抗: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⒎ IGFR-1激酶抑制剂:NVP-AEW541 ⒏ mTOR激酶抑制剂
Temsirolimus(CCI-779)、Everolimus(RAD-001) ⒐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 及防治
课程目标
1
常用的肿瘤分子靶药物介绍
2
肿瘤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
癌 读音:
现统读 ái ,旧读 yán
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呢? 这是由汉字的特性决定的。当肿瘤发展到恶性阶段时,它的特
点是质地坚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像“岩石”一样,所 以从读音上也被称为“岩”。而在古时候的“岩”字,一般都写成 “喦”,即上半部是一个“品”字,下半部是一个“山”字 (“岩”“喦”通用)。表音的“喦”字再加上一个表意的病字偏 旁,于是就成“癌”字了。
化疗时代 增效研究
ERCC1、DPD、TP、UGT1A1...... 个体化标记研究(预测疗效、预测毒性)
重视毒性
减毒方案研究
疗效考虑
生活质量考虑
增效研究 靶向时代
重视毒性
减毒方案研究
个体化标记研究(筛选有效人群)
HER-2、VEGF、EGFR、MET、RAS、PTEN、PIK3CA、 BRAF......
Sunitinib (Sorafenib) Anti-CTLA-4 monoclonal
antibodies Sunitinib, mTOR inhibitors
分子靶向药物十年启示——

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全攻略

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全攻略

关于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多吉美,格列卫,阿比特龙等),患者和家属们讨论的除了是否有效外,可能最多的就是副作用处理了。

药代邮最近与诸多医师探讨后,汇总了靶向药的副作用处理方法,今天将其发布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靶向药副作用处理原则患者如果出现轻中度的副作用,在家可以尝试按下文方法处理,严重的须及时去医院对症治疗,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

靶向药轻中度副作用处理一、病人胃口不好怎么办?(1)醋酸甲地孕酮片(2)很多中药很难吃,药丸大而且有怪味,有时病人不愿吃。

(3)正宗的中成药,吃肉以后吃保和丸,参苓白术片(散),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还有消化酶片、多酶片,中医讲的肝胃不和,西医讲的就是肝脏分泌很多种消化酶的,分泌量不够,就没胃口了,消化不了。

二、口腔溃疡怎么办?(1)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2)用甲硝唑溶液漱口。

(3)小苏打,冲水,漱口。

(4)吃复合维生素片,再用口腔杀菌水漱口。

(5)也可以在溃疡处擦点蜂蜜,每天擦几次,效果也不错的。

(6)康复新对付口腔炎,效果很好很多人用过无副作用。

(7)联合大剂量VC,效果很好。

VB+双倍的VC。

(8)舒适达牙膏,还有就是碰锡类散。

(9)云南白药牙膏。

(10)华素片。

注意:以上十种方法彼此独立,请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试用。

三、靶向胃恶心呕吐怎么解决?(1)广东白云山的陈香露白露可以吃。

(2)吃达喜保护胃黏膜,胃复安,喝酸奶(自己做的)。

(3)买那个德国的什么15+的蜂蜜,调到酸奶里。

四、如果有消化道出血怎么办?(1)如果有出血症状,建议停药上医院看看。

(2)如果轻度的话服用奥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镁一类的药,重一点的话加服云南白药一类的止血药,然后要检隐血。

五、白细胞低怎么办?(1)吃鱼秋(泥鳅)熬汤。

(2)在医院打白蛋白。

(3)地榆升白片。

六、血小板低怎么办?(1)打白介素-11(这就是数字11,不是十分常见的白介素(2)鹿血晶(饮片)七、尿酸高怎么办?(1)买点儿小苏打,冲水喝一次0.5克就行了(2)苹果醋与蜂蜜,3:1比例,兑矿泉水,每天喝一瓶。

靶向药副作用范文

靶向药副作用范文

靶向药副作用范文靶向药(Targeted Therapy)是一种针对癌症或其他疾病特定分子靶点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化疗不同,靶向药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传导信号或免疫逃逸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尽管靶向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们并非没有副作用。

下面是靶向药常见的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1.皮肤反应:一些靶向药可以引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度到中度的,但有时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这些副作用,可以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和保湿剂。

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直到皮疹缓解。

2.恶心和呕吐:一些靶向药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和呕吐。

在治疗期间,可以尝试轻而易举的饮食,避免辛辣或油腻食物,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考虑服用抗恶心药物。

3.腹泻:有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引起腹泻或腹痛。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高纤维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有助于缓解腹泻。

5.血液异常:靶向药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数量下降。

这可能会导致感染、贫血或出血的风险增加。

监测血象是非常重要的,并根据需要提供支持性治疗,如输血或使用生长因子。

6.心脏毒性:一些靶向药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损害心脏功能,导致心脏毒性。

因此,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很重要。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心脏功能并调整治疗方案。

7.肝脏毒性: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对肝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肝脏损伤。

及早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和使用其他可能对肝脏有害的药物,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护肝脏功能。

8.免疫系统反应: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如免疫介导的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很重要,以及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以上只是常见的靶向药副作用的一部分,每种药物和每个患者对副作用的反应可能不同。

因此,及早报告和与医生沟通任何不适症状都是非常重要的。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也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监测血常规 指标,必要时进行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治疗。
03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建议
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
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 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评估不良反应
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其严重程度、是否与靶向药物相关以及是否需要采取 进一步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皮疹是EGFR抑制剂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痤疮样皮疹,重者可能出 现脓疱、红疹、瘙痒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局部使用抗炎药和抗过敏药,以及必要时口服 抗炎药。若皮疹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案例二:TKI抑制剂引起的心血管毒性预防
监测方法
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
02
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可以采取分次给药、 调整给药时间等方法减轻 症状。
腹泻
腹泻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 良反应,严重时需要就医 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
案例三:BRAF抑制剂引起的腹泻管理
总结词
BRAF抑制剂可能引起腹泻,需注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腹泻是BRAF抑制剂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轻度腹泻, 重者可能出现水样便、腹痛等。处理方法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以及使用止泻药和抗炎药。若腹泻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皮肤不良反应与干预措施

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皮肤不良反应与干预措施

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皮肤不良反应与干预措施王今;梁琳;杜瀛瀛【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口服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出现皮肤毒性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综合征、皮肤干燥、脱屑、斑丘疹、皮肤色素改变、毛发色素减退等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并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结论早期针对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kin adverse effects of oral multi-targe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in tumor patients,and to provid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46 patients with skin toxicity of oral sorafenib,sunitinib and apatinib from August 2006 to January 2017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Results Hand-foot syndrome,dry skin,desquamation,rash,skin pigmentation,hair hypopigmentation and so on were common skin adverse reactions of multi-target molecular targeting drugs.Conclusion Importance of early health interventions multi-target molecular targeted ski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3页(P449-451)【关键词】抗肿瘤药/副作用;皮肤表现;分子靶向治疗;毒性作用【作者】王今;梁琳;杜瀛瀛【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口服小分子多靶点类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有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阿帕替尼等。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一、引言靶向药物是一种以特定分子为作用靶点,通过特定的机制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抑制的药物。

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靶向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二、背景靶向药物常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靶点的选择性抑制来杀死恶性细胞。

然而,由于心脏与靶点存在一定的关联,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称为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

三、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1. 定期心脏监测:对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心脏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等。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心脏保护措施:为了减轻靶向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医生可以采取一系列心脏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靶向药物的剂量,配合其它药物以增强心脏保护作用,或者采用适当的心脏保护药物。

3. 多学科团队治疗: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该团队由心血管专家、肿瘤专家和药物监测师等组成,他们能够共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建议。

4.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患者教育,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风险和管理措施。

患者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如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方案和心脏风险,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报告任何心脏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需要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在过去20年中,以恶性肿瘤特异性信号通路或分子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应用日益广泛,显著提高了抗肿瘤疗效。

但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区别于传统全身化疗药物的、特异的毒性。

对这些毒性反应进行预防处理、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以减轻或控制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据作用机理,分子靶向药物大致上可分为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以及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等。

其毒性反应可累及人体的多个系统,包括皮肤、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

针对不同信号通路的治疗药物,可作用于某一个系统,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毒性反应。

一、皮肤毒性
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可产生明显的皮肤毒性反应,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抑制剂(包括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拉帕替尼、阿法替尼等),以及多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

二、心血管系统毒性
靶向药物相关的心脏毒性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心衰、心肌缺血,其中以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及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抑制剂最为常见。

三、曲妥珠单抗及其他HER2 靶向药物所诱发的心脏毒性
曲妥珠单抗相关心脏毒性区别于传统的蒽环类药物,表现为无症状的LVEF下降,临床心衰相对少见。

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及TDM1(ado-trastuzumab entansine)这3种HER2靶向药物也具有心脏毒性的风险,但弱于曲妥珠单抗,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时,同样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后复查LVEF。

四、VEGF通路抑制剂的心脏毒性
VEGF 靶向治疗可诱发LVEF 下降,其中以舒尼替尼最为常见,而贝伐珠单抗很少见。

在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舒尼替尼相关的LVEF下降超过28%;另一项入组6398例舒尼替尼治疗各癌肿患者的荟萃分析中,舒尼替尼诱导相关的心衰发生率为4.1%,其中CTCAE 3~4级的心衰发生率为1.5%。

五、VEGF通路抑制剂的血管毒性
1、高血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心血管毒性小组推荐: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明确并治疗基线时的高血压;维持治疗过程中的血压<140/90 mmHg;对于有诸如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既往史的患者,由于心血管副作用风险高,血压需要控制得更低。

对于降压药物没有最佳的推荐,但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代谢,而索拉非尼及舒尼替尼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代谢,所以要避免使用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降压。

2、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抗VEGF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能增加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但是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VTE的患者继续贝伐珠单抗治疗应该因人而异。

若能从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明确获益,可同时服用抗凝药物;若在抗血管生成TKI治疗过程中出现VTE,最好暂停靶向药物并同时行抗凝治疗。

3、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所有的VEGF靶向药物均可并发蛋白尿,但很少出血且合并大量蛋白尿,更罕有肾病综合征。

VEGF抑制剂相关的蛋白尿很少产生时无临床症状,多在尿液检查时发现,且多伴有高血压,其中21%~36%为轻度蛋白尿,CTCAE 3~4级的蛋白尿约为2%。

抗血管生成TKI相关的轻度蛋白尿发生率也是21%~36%,CTCAE 3~4 级的蛋白尿发生率为6.5%。

基础肾病及高血压为VEGF靶向药物相关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治疗开始前及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

尿蛋白>2 g/24 h,须暂停贝伐珠单抗,若诱发肾病综合征,则须停用靶向药物。

在停用抗VEGF药物后,尿蛋白明显减少,但可遗留持续少量蛋白尿。

对于VEGF 靶向药物诱发的蛋白尿,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方法,但基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管内压力,进而减轻蛋白尿,同时降低可能的心脏不良事件,可推荐使用。

4、出血
VEGF 靶向药物还有一个常见副作用,即增加出血风险。

轻度的
鼻出血最为常见,而约2%~3%的患者并发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出血,如肺鳞癌大咯血、消化道出血、呕血、颅内出血、鼻出血及阴道出血。

有鉴于此,贝伐珠单抗禁用于肺鳞癌及3 个月内有出血病史的患者。

既往曾有个案报道,肝细胞肝癌并发脑转移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致死性的颅内出血。

但后期的数据表明,即便是对于非出血性脑转移及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也比较低,所以这类患者可接受VEGF抑制剂的治疗。

六、伤口愈合延迟
贝伐珠单抗及抗血管生成TKI由于抑制血管再生,可致伤口愈合延迟。

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围手术期需停用贝伐珠单抗至少28天;若临床情况允许,最好在手术前停用贝伐珠单抗至少 4 周或抗血管生成TKI 至少1 周,并于术后2~4 周伤口基本愈合后,再开始用药。

七、肺毒性
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的肺毒性也是比较常见的。

EGFR-TKI 及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诱发间质性肺炎。

EGFR-TKI 通过干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修复肺泡壁,诱发肺间质纤维化,出现短期内急剧加重的呼吸困难,其发生率约为1%,通常发生于用药后前2~3周,有基础肺病及吸烟患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该并发症死亡率约33.3%。

其他的靶向药物也可并发肺毒性,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可致水钠潴留、肺水肿;VEGR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TKI诱发出血、肺栓塞、
肺部肿瘤空洞化;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使用时可出现输液反应,并诱发肺部支气管痉挛。

八、消化道毒性
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的消化道毒性表现为:消化道穿孔、瘘管形成、腹腔脓肿等,多见于抗VEGF 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并发轻度的腹泻、恶心及呕吐,多见于抗血管生成TKI。

在临床试验中,腹泻的发生率为30%~79%,其中3%~17%为CTCAE 3~4级的严重腹泻。

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0%~58%、10%~48%,舒尼替尼发生率最高,而索拉非尼则最低。

长期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可出现胰腺萎缩,且可并发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及顽固的腹泻。

腹泻、恶心呕吐病症多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若出现CTCAE 3~4级的严重腹泻需要停药并调整剂量。

但须强调一点,索拉非尼及舒尼替尼相关的恶心呕吐,应避免使用5-羟色胺3(5-HT3)抑制剂,防止出现QTc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速。

消化道穿孔并不常见,但后果严重,在行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最易发生,其中前者发生率为1%~4%,后者为1.3%~3%。

对于贝伐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的急性腹痛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还可诱发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肝功能衰竭及死亡。

若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胆红素升高>3倍正常值上限、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倍正常值上限,均须停药。

九、血液系统毒性
红细胞生成异常及骨髓抑制
舒尼替尼在治疗肾细胞癌的过程中出现了周期性的血红蛋白变化,若同时缺乏叶酸,可出现巨红细胞症。

在索拉非尼、贝伐珠单抗及阿西替尼治疗中也并发了红细胞增多症,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在服用抗血管生成TKI过程中,尤其是舒尼替尼及索拉非尼,可并发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

若反复出现CTCAE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超过5天的白细胞减少以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均须调整药物剂量。

十、其他毒副作用
VEGFR-TKI可诱发神经系统毒性,如可逆性后脑白质综合征(RPLS),一种少见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常继发于脑部毛细血管渗漏,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视力障碍及癫痫。

发病时须迅速控制血压并停用药物。

VEGFR-TKI还可并发其他的毒副作用,部分副作用在某种药物更为常见,如舒尼替尼并发甲状腺功能下降;贝伐珠单抗及舒尼替尼并发下颌骨坏死(ONJ)、黏膜炎;贝伐珠单抗及阿柏西普并发发音困难。

索拉非尼及贝伐珠单抗还具有特异性毒性反应,即索拉非尼并发肌肉减少症,贝伐珠单抗并发少见的鼻中隔穿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