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教案

合集下载

八段锦教案

八段锦教案

八段锦教案八段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段锦的起源和意义;2. 学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动作顺序;3. 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播放关于八段锦的视频或讲解PPT;2. 八段锦的示范视频或实物道具;3. 教学素材:八段锦的动作图示或文字说明。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八段锦的相关视频或使用PPT介绍八段锦的起源和意义。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八段锦的认识和想法。

Step 2:介绍八段锦的基本动作(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并进行逐一解释和示范。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依次介绍,让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动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强调动作的重要细节。

Step 3:练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15分钟)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一遍一遍地练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

教师可以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

Step 4:串联八段锦的动作(10分钟)将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进行串联,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完成整套动作。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5:巩固和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练习八段锦的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搭配和演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水平,适当调整复杂度和要求。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八段锦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分享收获和感受。

学生可以互相表演或互相评价,加深对八段锦的理解和认识。

Step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中练习八段锦的动作,并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拍摄一段视频记录自己的练习过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准备好相关素材和视频,以便向学生展示和示范。

此外,加强对学生动作的指导和纠正,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

同时,在教学结束后,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八段锦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八段锦运动教学案例情景再现

幼儿园八段锦运动教学案例情景再现

幼儿园八段锦运动教学案例情景再现1. 场景描述在一个明亮温馨的幼儿园活动室里,一群可爱的幼儿正在做着一种古老而又健康的运动——八段锦。

他们围坐在一起,教师微笑着向他们展示着正确的动作。

教室里传来轻快的音乐,气氛十分活跃温馨。

2. 教学目的通过八段锦的教学,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运动和健康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意志力,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团队意识。

3. 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准备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拉伸筋骨,做几个扭动身体的动作,为八段锦的学习做好准备。

•步骤二:示范动作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八段锦的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要做到标准,力求每个细节都做到位。

•步骤三: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互相配合,进行八段锦动作的练习和对照。

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和纠正。

•步骤四:集体表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各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共同完成一次八段锦的集体表演。

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完成,气氛热烈。

4. 效果呈现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幼儿们掌握了八段锦的基本动作,树立了锻炼的信心,增强了凝聚力,培养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5. 个人观点八段锦是一项优秀的传统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能够陶冶情操。

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值得大力推广。

通过这篇文章的详细描述,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八段锦运动教学的情景再现,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功法之一,其源自宋朝时期的道士张宗彦,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统的八段锦包括站桩、揉手、托天、托足、擦脸、展背、揉腹、揉脚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功效。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身体素质,对八段锦进行合理的简化和注重趣味性的教学。

在幼儿园的八段锦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动作指导和游戏化的方式来学习。

八段锦教学设计方案

八段锦教学设计方案

1. 让学生了解八段锦的历史、起源和健身功效。

2. 掌握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 通过练习八段锦,增强学生的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学生,男女不限。

三、教学课时共8课时,每周1课时。

四、教学内容1. 八段锦的历史与起源2. 八段锦的健身功效3.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要领4. 八段锦全套动作教学5. 八段锦练习方法与注意事项6. 八段锦与养生保健的关系7. 八段锦在生活中的应用8. 八段锦展示与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八段锦的历史、起源、健身功效和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八段锦全套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 演练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八段锦的练习。

4.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1. 导入(1课时)(1)介绍八段锦的历史、起源和健身功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八段锦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动作特点。

2. 基本动作要领学习(2课时)(1)讲解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姿势、呼吸、动作连贯性等。

(2)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全套动作教学(3课时)(1)讲解全套八段锦的动作顺序和动作名称。

(2)教师示范全套动作,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练习方法与注意事项(1课时)(1)讲解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包括动作节奏、呼吸配合等。

(2)强调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用力、保持身体平衡等。

5. 八段锦与养生保健的关系(1课时)(1)讲解八段锦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传统健身文化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段锦进行养生保健。

6. 八段锦在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1)介绍八段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早晨起床、晚上睡觉等。

八段锦教学教案

八段锦教学教案

八段锦教学教案第一篇:八段锦教学教案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简介】八段锦功法从北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

“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人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的民族传统运动方法。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有很多种类,八段锦只是其中之一,历史悠久,对于防治疾病有奇效,该功法之所以有治病强身的奇效,主要是能够打通人体的经络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八段锦最大的特点是在练习的时要求手臂的旋转,通过两臂的内外旋转来加大对手臂的扭矩,从而加大对手臂的压力.八段锦练习当中,处处体现锦缓的特征。

即运动强度小,时间较长。

较长时间的缓慢动作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特点】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动作要领讲解】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

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八段锦教案03

八段锦教案03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
(二)、组织:四列横队
(三)、要求:静、齐、快
二、破冰热身
(一)、教学内容:鸭子舞
(二)、教师:讲解、示范
(三)、学生:集体练习
(四)、组织:四列横队成操队形
(五)、要求:注意节奏的控制
三、八段锦
(一)、教学内容
1、两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开弓似射雕3、调理脾胃臂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5、摇头摆尾去心火6、两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8、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教师:讲解、示范、口令指挥、指导
(三)、学生:集体练习
(四)、组织:四列横队成操队形
(五)、队形:略
(六)、要求:静心、放松、控制节奏
四、素质练习
(一)、教学内容:翻动的螃蟹
1、跨越练习
2、跨越-钻越
3、串连跨越-钻越
县城关二中教案
授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
八段锦 素质练习
课型
复习、实践课
课节
第次课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重复法
教学目
标要求
1、进一步巩固八段锦动作。
2、发展柔韧、快速反应、力量等身体素质。
3、培养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
重点
八段锦动作节奏
教学
难点
配合音乐




一、上课常规
(一)、教学内容
1、体育委员整队,汇ຫໍສະໝຸດ 人数(二)、老师:讲解、示范、指导
(三)、学生:集体练习
(四)、组织:两人一组小组练习过渡到集体串连练习
(五)、要求:注意安全,练习认真

八段锦教学教案

八段锦教学教案

八段锦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八段锦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八段锦的起源、历史和特点。

2. 学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教学准备:1. 八段锦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2. 教学用具: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练习服装。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介绍八段锦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八段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简要介绍八段锦的起源和历史,并解释八段锦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主体活动:3. 分别介绍八段锦的八个基本动作,包括:起势、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顺气道、左右搂膝拗步、进退搬行如猿猴、左右摇头摆尾巴、双手攀足固肾腰。

4. 演示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5.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八段锦的动作,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姿势和动作错误。

6. 组织全班集体练习八段锦,配合轻快的音乐,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动感。

巩固活动:7. 分组进行小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流利地完成八段锦的动作序列。

8.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八段锦动作序列,并进行表演。

总结活动:9. 回顾八段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10. 强调八段锦的重要性和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11. 分发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八段锦。

教学延伸:12. 邀请专业八段锦教练来校进行示范和指导。

13. 组织学生参加八段锦比赛或演出,展示所学的成果。

教学评估:14.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15. 评估学生对八段锦的理解程度和技巧掌握情况。

16.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集中情况。

教学扩展:17.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气功等。

18. 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讨论和宣传活动。

教案结束。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八段锦教案模板(共9篇)

八段锦教案模板(共9篇)

八段锦教案模板(共9篇)第1篇:八段锦练法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

反复六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

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

八段锦 教案

八段锦 教案

八段锦教案教案标题:八段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段锦的起源、历史和传统价值。

2. 学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运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姿势正确性和动作流畅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八段锦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2. 空旷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3. 学生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八段锦的背景和起源,解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播放八段锦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其基本动作有初步了解。

活动一:热身运动1. 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和脚部的伸展运动。

2. 进行简单的气功运动,如踮脚起落、摇头摆尾、推手等,以准备学生进行八段锦的学习。

活动二:学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1. 分步骤教授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包括站桩、抱球、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弓步托球、左右旋风腿、单腿站桩和收势等。

2. 每个动作进行示范和解说,然后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活动三:练习八段锦的技巧1.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流畅性,提醒学生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观摩和指导,以促进技巧的提高。

活动四:巩固和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八段锦的整体练习,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编,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示八段锦的动作组合。

活动五:总结和评价1.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过程,了解他们对八段锦的理解和感受。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坚持锻炼和提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八段锦,以巩固所学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八段锦比赛或演出,让他们有机会展示所学的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作的正确性。

2. 通过小组练习和自由创编的展示,评估学生对八段锦的掌握程度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今后的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见右图)。

动作二:松腰陈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
上捧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惟左右相反。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一:接上式。

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

然后上动不停。

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见右图)。

动作二: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接相反方向。

放松练习
小结
A三焦:脐胸
通过抻拉,三焦通畅,气血调和,提高关节灵活性,防止肩部疾患功理与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肋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的穴位,达到调理脾胃和脏腑经络的作用。

练习此式也可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功理与作用: 1、“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

本式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腑脏。

2、本式动作中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刺激颈部穴位,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