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

合集下载

教练员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一、培训方案1. 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员,促进学员的综合发展。

2. 培训内容:(1)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教练员的职业道德(2)运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3)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培训(4)学员心理素质的指导(5)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3. 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学习(2)实践操作训练(3)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4)观摩学习和实地教学4.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培训时间为三个月,每周培训5天,每天8小时。

5. 培训人员:(1)训练部门的专业教练员(2)有相关教学经验的专业教练员二、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 第一周主要内容: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教练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学习目标:了解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业行为规范,培养教练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2. 第二周至第三周主要内容:运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学习目标:熟悉运动科学理论知识,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的基本知识,为教练员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技术培训1. 第四周至第六周主要内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培训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观摩学习和实地教学学习目标: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教练员的教学意识和能力。

第三阶段:心理素质培训1. 第七周至第八周主要内容:学员心理素质的指导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训练学习目标:了解学员心理特点,学习相关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提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和辅导能力。

第四阶段:安全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1. 第九周至第十一周主要内容: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操作训练、实地教学学习目标:了解运动场馆安全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教练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五阶段:总结交流及培训考核1. 第十二周主要内容:总结交流及培训考核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操作训练学习目标:对前期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进行培训成绩考核,对合格者进行培训结业和颁发证书。

驾照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

驾照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

驾照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新任驾照教练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教练员的工作岗位。

二、培训内容1. 驾驶技术培训- 法规知识- 道路交通规则- 驾驶技巧- 驾驶安全知识2. 教学能力培训- 教学技巧- 沟通技巧- 学员心理- 教学管理3. 业务知识培训- 教练员职责- 教练员行为准则- 教练员工作流程4. 安全意识培训- 驾驶安全意识- 教学安全意识- 工作环境安全意识三、培训方式1. 课堂培训- 通过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训练2. 实地实训- 实地操作、模拟练习等方式进行技能的培训3. 网络教育-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四、培训方案1. 驾驶技术培训1.1 法规知识- 详细解读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掌握驾驶证申请流程和相关手续1.2 道路交通规则- 学习掌握道路交通标志、信号等规则- 分析常见交通事故案例,总结规避措施1.3 驾驶技巧- 练习车辆起步、变道、掉头等基本技能- 学习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1.4 驾驶安全知识- 学习掌握车辆安全故障的排除方法- 学习掌握遇到交通违规行为时的处理方法2. 教学能力培训2.1 教学技巧- 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学习如何分析学员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2.2 沟通技巧- 学习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学习掌握与学员互动的方法2.3 学员心理- 学习了解学员心理特点- 学习如何应对学员的各种情绪2.4 教学管理- 学习掌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学习掌握教学记录的管理和维护3. 业务知识培训3.1 教练员职责- 详细解读教练员的职责和权利- 学习掌握教练员应该承担的责任3.2 教练员行为准则- 学习遵守教练员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学习掌握如何遵守行为准则3.3 教练员工作流程- 学习掌握教练员工作的一般流程- 学习掌握如何协调与其他教练员和学员的关系4. 安全意识培训4.1 驾驶安全意识- 学习驾驶过程中规避风险的方法- 学习如何处理紧急情况4.2 教学安全意识- 学习如何确保学员的安全- 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教学中的事故4.3 工作环境安全意识- 学习掌握工作场所的安全规范- 学习掌握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方法五、培训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核。

岗位培训计划 教练员

岗位培训计划   教练员

岗位培训计划教练员一、培训目标本次教练员培训旨在帮助新任教练员熟悉教练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学员提供优质的训练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教练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2. 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提升教练员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教练员的教育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培训内容1. 教练员基本知识培训(1)教练员的基本工作职责;(2)教练员在团队合作中的作用和价值;(3)教练员在学员培训中的管理和指导;(4)教练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2.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1)基本运动理论知识;(2)运动员训练方法与技巧;(3)运动装备和场地管理知识;(4)教练员的表现力与演讲技巧;(5)运动康复知识。

3. 沟通与团队合作培训(1)沟通技巧和有效听力;(2)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3)冲突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教育和服务意识培训(1)教育理念与方法;(2)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3)团队辅导与学员辅导。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与实操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解和实操操作,帮助教练员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专业培训导师讲授: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资深教练员担任培训导师,通过专业的讲解和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

3. 分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视频播放与案例分析:通过播放相关领域的精彩视频和实际案例,让学员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得经验。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周,共10个工作日。

其中工作日为理论课程学习,周末进行实操和场地练习,每天8小时学习时间。

五、培训评估1. 参训学员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评估,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估。

2. 培训效果跟踪:对参训教练员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督导,确保培训效果得以延续和巩固。

3. 培训反馈收集:定期向学员征求培训反馈意见,以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评价,为今后培训提供参考。

教练员培训方案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训练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并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同时,培训还将注重培养教练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协调管理团队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教练员需要了解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练员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和竞技成绩。

2. 运动技能培训教练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运动员。

本次培训将包括对常见运动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的学习,以及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和治疗知识的学习。

3. 教学方法和教练技能除了运动技能外,教练员还需要学习教学方法和教练技能,包括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何组织训练内容、如何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潜力等方面的知识。

4. 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作为教练员,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专业素养教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包括热爱运动、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素养。

本次培训还将注重培养他们的这些素养。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培训将以理论学习为主,包括授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

教练员将通过听课、讨论和作业的方式,学习运动训练理论和教学方法。

2. 实践训练培训还将包括一定的实践训练环节,教练员将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

3. 经验交流培训也将包括一些经验交流活动,教练员将有机会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其他项目的教练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

四、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将安排为一个月,每周安排5天的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

2. 培训地点:培训将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确保教练员能够安心学习和实践。

教练员培训方案范文

教练员培训方案范文

教练员培训方案范文一、培训目标1.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丰富教练经验的教练员。

2.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技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教练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1)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

(2)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教学方法等。

(3)运动训练知识:训练计划编制、训练方法与技巧等。

(4)竞技规则与裁判知识:各类竞技项目的规则和裁判标准。

2.实践技能培训(1)运动训练实践:教练员需参与不同项目的实际训练,熟悉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并能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教学实践:教练员需在实践中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引导学员进行锻炼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团队合作实践:培养教练员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教练员之间的合作训练和协作比赛。

三、培训方式本培训方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1.理论学习(1)课堂授课:邀请专业的教育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理论授课。

2.实践教学(1)实地训练:组织教练员参与不同项目的实地训练,熟悉运动技术与教学方法。

(2)实习实训:安排教练员到专业体育机构或学校进行实习,实际指导运动员训练和比赛。

3.团队合作(1)合作训练:组织教练员之间的合作训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协作比赛:组织教练员参与协作比赛,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训计划1.学习阶段(1)第一阶段:进行理论学习,了解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基础知识。

(2)第二阶段: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熟悉运动训练实践和教学实践。

2.实习阶段(1)所有教练员到专业体育机构或学校进行实习,实际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2)实习期间,进行团队合作实践和协作比赛。

五、培训效果评估1.知识考核: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评估教练员的理论学习水平。

2.实践能力评估:对教练员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运动训练实践、教学实践和团队合作实践等。

驾校教练岗前培训计划

驾校教练岗前培训计划

驾校教练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为了提高驾校教练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本驾校制定了全面的岗前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使驾校教练深入了解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知识、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职业道德素质,为学员提供更加规范、专业、安全的教学服务。

二、培训对象全体驾校教练员。

三、培训内容1.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知识培训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知识是驾校教练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专业的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知识培训,使教练员深入了解相关法规,熟练掌握交通规则和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2.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是驾校教练必备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技巧、实际操作技能,如如何指导学员控制方向盘、如何教授泊车技巧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教练员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培训驾校教练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培训内容包括怎样与学员交流沟通、怎样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如何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等,提高教练的专业素质,增强对学员的服务意识。

4.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培训驾校教练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学员心理的教育理解。

通过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培训,培养教练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素养,提高对学员的心理疏导能力,使教练员能够更好地关心学员、理解学员、鼓励学员,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利用课堂教学方式,邀请交通管理部门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向教练员传授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使教练员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2.实际操作组织教练员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教学,让教练员进行教学演练,提高教学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教练员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教学技巧,解决一些常见的学员问题,提高对学员的教育水平。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教练员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使教练员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与学员沟通交流,提高服务质量。

五、培训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本驾校将进行培训考核。

新增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

新增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

新增教练员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练员是体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优秀运动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新增教练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其掌握教练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于保证教练员的持久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新增教练员需要系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培养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水平。

2. 教练技能培训教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练技能,包括训练计划设计、教学方法、技术指导和比赛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培训内容将涵盖这些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教练员掌握教练技能。

3. 体育伦理道德培训作为教练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培训内容将包括体育伦理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练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规范。

4. 管理能力培训教练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包括团队管理、资源调配、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培训内容将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帮助教练员提升管理能力。

5.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教练员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专家讲授、专题讲座、课件展示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教练员亲自动手操作,熟悉并掌握教练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促进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让教练员深入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员训练场地等实际场所,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增加实践经验。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学习(3天)内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包括体育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练岗前培训计划怎么写

教练岗前培训计划怎么写

教练岗前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培训背景教练岗前培训是为了帮助新进教练在入职后快速适应工作,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培训的目的是让新教练从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管理技能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为保证新教练在工作中胜任、稳定、高效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训目标1. 帮助新教练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行业概况、发展战略和公司文化理念,从而更好地融入公司;2. 帮助新教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3. 帮助新教练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4. 帮助新教练掌握相关管理技能,能够高效管理团队和工作。

三、培训内容1. 公司概况与文化理念- 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 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职责-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2. 行业概况与专业知识- 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 教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相关运动和健身知识3. 心理素质与团队合作- 教练的心理素质要求- 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方法- 协调沟通的技巧4. 管理技能培训- 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 团队管理与激励机制- 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四、培训方式1. 专家授课请相关行业专家和资深教练,就公司概况、行业概况、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培训。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强新教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视频教学通过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帮助新教练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培养新教练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了解新教练的基本情况和现有能力水平。

2. 培训中评估定期组织考试,检测新教练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3. 培训后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了解新教练的工作状态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培训实施1. 培训周期培训周期安排为两周,其中一周为理论学习,一周为实践操作。

2.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安排在公司内部的培训室或者体育场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十四节
道路驾驶:
变更车道、掉头、直行通过路口、处理情况。
安全意识培养、提前处理情况、减速慢行、保持必要安全距离。
2
十五节
道路驾驶:
通过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
掌握信号灯变换瞬间起步技巧,掌握通过路口驾车节奏、通过路口时安全意识。
2
十六节
道路驾驶:
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
打方向时机、半联动的运用、及方向修正时机与方法。
评判:
1、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的,不合格
2、车身出线的,不合格。
3、倒库不入的,不合格。
4、中途停车的,不合格。
2
实车操作教学计划


节次
教 学 内 容
重点与评判







第四节
倒车入库练习
找到学员弱点针对指导练习
2
6
第五节
复习倒车入库练习,判断安全状况,保持车沿正确位置和路线行驶。
●倒车入库练习:
右入库:将车停在标准位置后,倒车进入库内。并开出回右起点记住打方向时机。往复练习。
左入库:右入库完成后进行左入库练习。记住进出库打方向时机及位置。
●接近库门修方向法:
1、打死方向后若车身明显靠近库门,车身有压库门角趋势时,当车身临近库门横向距离约30--40cm还在变小时应向左回半把方向。回完方向车身不会压倒库门角后此时车以进入库内,眼马上观察车身后部侧面与库边线距离变化约40-50cm时在随车速向左再回半把方向。当车身与地线相对平行时把方向回正。
弧长:八分之三个圆周。
对车身与路面位置的判断、及打方向时机的掌握
评判:
1、车轮压到路边线的,不合格;
2、中途停车的,不合格;
1
6
第九节
●掌握通过路口、街道、车站、学校等区域要领。
●跟车速度感知:掌握50km/h或70km/h跟车行驶方法;
速度的掌握;
通过复杂路段时密切观察交通状况;
2
第十节
综合练习,独立驾驶。
2、打死方向后若车身明显靠近库门向左回半把方向后车身距离还在变小此时应再向左少回一立方向(回到车身与库门位置不在变小)。观察车尾进入库内后打死方向后车身不会刮倒库门或压 库门角时,马上打死方向。打死后等车身与地线相对平行后马上回直方向。入库停车。
●入库停车方法:
回正方向后判断车身不会出库或压线时,眼马上看库门左侧前边线、并交替注视车左前角两者变化,当感觉车角已进入库门后马上停车。(考试场内学员可感觉臀部坐在左侧桩墩儿时停车)。
2、起步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不合格。
3、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不超出50cm的,扣10分。
4、车辆停止后,车身距离路边缘线30cm以上的,扣10分。
2
3
第八节
●直角转弯:
图形设置:
设置:1、路长:大于等于倍车长;
2、路宽:小型车辆为轴距加1米,半挂牵引车为牵引车轴距加3米,其它车辆为轴距加50厘米。
注意减速慢行、安全距离的掌握、及信号灯的开启时机掌握。
2
十七节
道路驾驶:
夜间驾驶。
灯光的使用方法及实际操作。
2
十八节
道路驾驶:综合练习,按照自行选择的行驶路线,在一般道路上独立安全驾驶。
2
十九节
道路驾驶:综合练习,在实际道路上熟练地驾驶所学车型。
2
二十节
道路驾驶:综合练习,掌握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驾驶行为综合分析与判断方法。
2、中途停车的,不合格。
3、行驶中轮胎触轧车道边线的,不合格。
2
实车操作教学计划


节次
教 学 内 容
重点与评判







第七节
●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员上坡道驾驭车辆的能力,正确的在固定地点靠边停稳车辆,以及准确使用档位,驻车制动器,加速踏板和离合器的能力,以适应在上坡路段等后放行时的操作需要。
3、出库:按起步要领,踩、挂、拨、按、松、抬、加。车动向左快速打死方向,看车头向左转出库门后右角距库门约50-60cm回直方向正直前行2米后向右转转向盘开出准备下一项目。
离合器半联动运用好,控制车速行进同时转方向车不能停止运动,起步停车都要按步骤完成,做到不丢项不漏项。
评判:
1、车辆入库停止后,车身出线的,不合格。
实车操作教学计划


节次
教学内容
重点与评判







第一节
上车准备、上下车动作上下车安全检视、机件操作、起步、停车、基本功练习:半联动练习、半联动前进、倒车,半联动换位打方向练习(前进、倒车)、加减档练习:1档升2档停车、2档升3档停车。减档:3档减2档、2档减1档。方向练习“8”路练习。
半联动、
2
十一节
测试练习及考核。
1
实车操作教学计划


节次
教 学 内 容
重点与评判







十二节
道路驾驶:
上车准备、起步、加减档练习、跟车、靠边停车。
绕车检查、上下车动作及安全检视、转向灯开启3秒后变道、档位及速度选择。
2
20
十三节
道路驾驶:
直线行驶、加减档练习、速度感知练习。
正确选择行车位置、能单手控制车辆直线行驶、建立速度感知。


节次
教 学 内 容
重点与评判







第八节
●曲线行驶: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员方向的运用,以及对车轮行驶轨迹的掌握。
操作要求:驾驶车辆从弯道的一端前进驶入,从另一端驶出。行驶中转向、速度平稳。中途不得停车,车轮不得碰轧车道边线。
设置:
路宽:大型车辆为4米,小型车辆为3.5米,
半径:大型车辆为12米,小型车辆为7.5米,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急弯路段能迅速运用方向并对车辆内、外轮差距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操作要求:驾驶车辆按规定线路行驶,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直角转弯,一次通过,中途不得停车,车轮不得碰轧车道边线。
进入时车身位置掌握。打方向时机的掌握。
评判:
1、车轮轧道路边缘线的,不合格;
2、中途停车的,不合格;
1
实车操作教学计划
3
教练员的教学心理、教练员的职业操守及习惯、
教练员的教学方法、业务水平与提高。
科目三
1
道路驾驶教学内容学习与掌握。
48
2
针对科目单项练习方法学习与掌握。
3
教练员特殊、紧急情况预防处理方法学习与掌握。
考核人:
理论:
8
实车:
评 述:
被考核人:
培训时间:
2
第六节
●侧方停车: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将整车停入道路右侧车位(库)的技能
操作要求:车辆在库前方靠右停稳后,一次倒车入库,中途不得停车,车轮不轧碰车道边线、库位边线。
设置:1、车位长:
大货车为倍车长,
其他为倍车长加;
1米。
2、车位宽:车宽
加80cm;
3、车道宽:
倍车宽加80cm;
操作技巧:
1、前进:学员驾车前进,让驾驶员位置坐在道路中间或稍偏右处,此时车身距库门约50--60cm前行,当后轮与库门前边线平齐时或少超出时停车。
2、倒车:挂倒档车动,向右快速打死方向,(控制好车速)回头向右转身看库底角3处将近运动到车后风挡窗左侧三分之一处时(即在驾驶员正后方,墩正对后排座椅头枕右边缘处)回直方向(控制车速)。眼马上看左后视镜,当左后轮压或进入地线后向左打死方向,打方向时注视车右前角位置有无刮碰现象出现。看车头正后回方向同时停车,拉、脱、抬完成。
方向练习
上下肢协调自如。
2
6
第二节
车身轮廓感建立(车身的长、宽车尾尺寸)车前轮廓左右角判断、车轮位置判定(左右轮在车头位置的判定)、车轮行驶轨迹判定(方向与车头位移与道路间关系)如曲线行驶。及跟车速度感知。
打方向时机可有提前意识、并连贯。速度与档位关系。
2
第三节
●倒车练习判断后轮位置、倒车打方向时机及观察车身及路面位置移动范围的变化,如:抱角倒车。
2
二十一
道路驾驶:综合练习。
1
二十二
道路驾驶:测试练习及考核。
1
教练员培训计划(期次: )
科目
序号
培 训 内 容



1
科目设置、教学目标、操作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48
2
教学方法、规范化教学、教学手段、学员心理、学员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操作要求:控制车辆准确停车,平稳起步,车辆不得后溜。起步时间不得超过30s。
设置:定点停车标杆距坡底大于倍车长,全坡长大于30米。
车轮位置判断准确,
离合器半联动运用,
半联动动力续接,
停车方法练习,
按步骤完成、不丢项不漏项。
评判:
1、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超出50cm的,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