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温控(发动机试验必用装置)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是汽车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汽车水冷中冷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旨在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汽车水冷中冷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发动机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水冷中冷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 性能要求QCT 828-2010标准对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确保发动机的热量能够被及时传递给冷却液。
(2)阻力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低的阻力,以减小冷却液流经水冷中冷器时的压力损失。
(3)耐腐蚀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冷却液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侵蚀。
(4)密封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冷却液漏出。
(5)结构与外观:水冷中冷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外观,方便安装和维护。
2. 试验方法为了验证水冷中冷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QCT 828-2010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项目包括:传热性能试验、阻力性能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密封性能试验以及外观质量检查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全面评估水冷中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应用与影响QCT 828-201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该标准的规定,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此外,该标准也为客户在选择汽车水冷中冷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内燃机考试习题汇总参考

答:根据 , 假定增压前后内燃机的转速n及过量空气系数 保持不变。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后,因为有一部分排气能量被利用,使进气得到压缩,换气过程形成正的泵气功,所以增压后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 略有增加。机械效率 也随增压度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增压后发动机的进气密度 增加,若采用增压中冷,发动机的进气温度降低, 更高。因为有扫气作用,发动机缸内残余废气系数降低,同时减少了对进气加热作用,使充量系数提高。在n及 不变的条件下,增压后发动机的升功率户:将与 、 、 、 的乘积成正比的增加。发动机增压后的燃油消耗率 有所降低,经济性能有所改善。可见增压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相比较而言,燃油消耗率降低的幅度较小。
154扭矩储备系数:
155增压度:发动机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10.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答: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的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2分)它是有效指标的基础,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2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有效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
15.倒拖法:试验时,发动机与电力测功器相连,当发动以给定工况稳定运行,冷却水、机油温度到达正常数值时,切断对发动机的供油,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并且尽量维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样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功率。倒拖时所消耗的功率要超过发动机在给定工况工作时的实际机械损失,在低压缩比发动机中,误差大约为5%,在高压缩比发动机中,误差有时可高达15%~20%,因而此方法在测定汽油机机械损失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4.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 C )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A、发动机B、试验台C、测功机D、测量系统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测试技术

李 梅 (1977— )女 ,天 津 宝 坻 人 ,工 程 师 (收 稿 日 期 :2011-06-21)
增刊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测试技术 2 61
发动机台架试验用测试设备及辅助设备主要有: (1)发 动 机 冷 却 水 温 度 控 制 装 置 :一 般 采 用 变 频 器 ,
第 31 卷 增 刊
铁道机车车辆
Vol.31 Suppl
2011年10月 RAILWAY LOCOMOTIVE & CAR Oct. 2011
文章编号:1008-7842 (2011)S0-0260-03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测试技术
李 梅 ,王 君 萍 (中国石油集团 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306)
主要用于发动机表面, 支 座 的 位 移 ,速 度 , 加 速 度 的 测 量 、旋 转
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噪声传感器
压强式 传 声 器,压 差 式传声 器,电 容 式 传 声器
用于发动机声压声强的测量
自动化与网 络 化 的 方 向 发 展,同 时 注 重 设 备 的 自 检 功 能 ,如 自 动 零 点 标 定 ,自 动 线 性 校 准 ,通 过 配 带 的 便 携 标 定装置方便的进行传感器及采集系统的校准。
摘 要 主要介绍了发动机的常规测试技术,以发动机测试中的传感器,测量 设 备,测 试 项 目,通 讯 模 式 展 开 介 绍, 进 行 了 简 要 的 分 析 ,并 介 绍 了 发 动 机 检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现 状 、发 展 趋 势 。 关 键 词 传 感 器 ;测 试 设 备 ;测 试 项 目 ;故 障 诊 断 中 图 分 类 号 :TK427 文 献 标 志 码 :A
现代发动机试验室辅助系统建造实践

现代发动机试验室辅助系统建造实践摘要:重汽杭州动力研发中心搬迁对发动机试验室规格系统集成和项目组织进行探索。
发动机产品开发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它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集土建、机械电气、油、水、气及各类设备仪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搬迁提升满足各类产品试验的需要。
本文重点以与建筑紧密相关的建造重点探索,系统项目的集成所有这些领域的知识必须得到建筑设施及各种立法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发动机试验室;试验辅助系统;试验室通风排烟;试验室循环水;供油系统;供气系统;搬迁建造实践1、试验室的通风、排烟的设计发动机试验室内部是热量流动和熵转换的模型。
最新的各种发动机试验需要一个相对恒温、恒压和湿度的要求。
由于内燃机台架室的热源——内燃机的散热量多,变化也很大,较精确地确定散热量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内燃机排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因此,对内燃机试验室的通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燃机台架室中内燃机的散热量占主要位置。
而所有其它的热源散热量所占的比例很小。
由于内燃机试验时,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试验任务(性能试验、磨合试验、耐久性试验、强化试验等)、试验机种类的不同,其散热量的变化很大。
此外,试验时废气的泄漏及污油和污水的蒸发污染了空间。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必须以带走台架室内的热量为计算依据,同时还应充分重视残余废气的影响。
国外采用发动机能量平衡计算常用经验比例如下:发动机在室内的散热量的估算可根据热流分布来确定,即发动机输出功率占全部燃料燃烧热量的31%,而散发到某一台架室的热量约占燃料燃烧热量的27%,即为内燃机功率的87%,这是进行通风设计的重要依据。
观察室的通风量和试验室台架的通风量应分别设计计算。
室温受散热量和通风量影响,通常根据下列关系式进行设计计算:式中——热流量(kW);——质量流量(kg/s);C——比热(J/(kg·K))——体积流量(m3/s);ρ——密度(kg/m3)T2——排风温度(℃)T1——进风温度(℃)对于空气:换气次数:(次/h)式中,V为台架室的空间容积。
QC 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T 657-2000(2000-11-06批准,2001-04-01实施)前言本标准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l8-1992《汽车空调器试验方法》,在QC/T 72.2-1993《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岳阳恒立冷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琦、郭亮、方劲、董国平、赵国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T 657-2000代替QC/T 72.2-199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以下简称空调装置)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调节乘员舱内空气为目的的汽车空调装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36-1985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 4214-1984 家用电器噪声功率的测定GB/T 7676.1~7676.9-1998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3 术语3.1 额定制冷量空调装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下运行.达到稳定状态时,单位时间内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
3.2 送风量测量制冷量时通过蒸发器的送风量。
3.3 量热计采用空气的焓差,测定空调装置降温除湿能力的装置。
3.4 冷却装置由蒸发器和风机组成,或由风机、蒸发器及加热器组成的装置。
3.5 带风机的冷凝器由冷凝器和风机(包括护风圈)组成的装置。
4 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包括制冷量、风量、压缩机驱动功率及噪声。
5 试验条件5.1 空气状态蒸发器和冷凝器进风口的空气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
发动机试验室运行及安全要求

TRAFFIC AND SAFETY | 交通与安全时代汽车 发动机试验室运行及安全要求李方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市 200071摘 要: 发动机实验对于运行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只有确保了良好的环境,才可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文中,主要就对发动机实验室的运行以及安全要求进行分析,为发动机实验室的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发动机实验室;测试环境;安全要求发动机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系数很高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室,它包含油—润滑油、柴汽油,气—压缩空气、排放气体,标定气体,(还有的存在天然气和氢气),水—冷却液,冷却水、冷冻水,电—强电、弱电、直流、交流,以及多重总线混合,多种测试设备同时运行,其中有高速旋转的测功机和发动机,高热的尾气排放和排放设备,热交换设备等。
所以,在实验室里的测试运行,既要保证其运行环境的干净整洁来确保实验的精度和有效性,同时又要确保人生安全,设备安全和被试件安全。
我们只有遵循一定的实验要求和规范,才能使实验室得以正常使用。
1 测试运行前的准备在作业书指导下进行发动机实验前准备,包括对发动机装配气密性的检查;进行实验前的管道改造(中冷器,排放管道等);安装实验用的检测设备,温度与压力传感器,三元催化器,涡轮增压器,机油泵等;添加实验用的机油与冷却水;对连接测试设备进行对中矫正等。
步骤如下:● 阅读作业指导书,依此而进行装配准备。
● 检查外协件,采购零部件。
● 加工零部件如龙门架、尾气管。
● 机油管路连接。
● 发动机水冷连接。
● 燃油管路连接,要求管路防腐蚀耐10bar压力并保温,且远离排气管。
● 进排气管安装。
● 安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 发动机控制单元安装。
● 线束连接。
● 安装完后,将准备好的发动机推进实验室,使用百分表对中发动机和测功机轴心,误差1mm以内,进行轴连接。
● 为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使用到的测试设备进行标定,如测功机,油耗仪,温度压力传感器,漏气量仪,Lambda传感器进行标定。
中冷器技术要求

贝洱试验标准PN AR.002401998年8月版替换1997年8月版任何情况下都以原版语言的最终版本文件为准。
原版语言:德语中冷器强度试验试验数据1. 目的此标准规定了对空/空中冷器强度试验试验参数。
强度试验包括抗振荡压应力试验和振动试验。
2. 应用范围这个标准可应用于试验样品,初始样件和批量生产的产品。
也可用于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和工作规章)作为参考。
3.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试验中涉及的试验数据详见表1至表7。
如果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工作规程或类似文件)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则以文件中说明的数值为准。
3.1 温度试验3.1.1温度变化试验牢固在液/空冷却器或者电容器上的空/空中冷器必须与模块一起做试验。
温度变化试验的试验数据见下表1。
表1试验完毕和经过50%的所要求的温度循环次数后,需按3.2.1节所述检验试验样品的不渗漏性。
把有问题的试验样品暴露在室温下来自于风扇的固定空气流量的状态下。
在达到试验要求的最短时间后,试验介质的温度将会增加20%。
然后继续进行试验直到样品损坏,但试验最长时间为最短时间要求的两倍。
1.2 Long time test时间长度试验Charge air/ air coolers with plastic air reservoirs or elastomer seals are exposed to compressed air for a given time at Increased ambient temperature. As other materials are used for air inlet reservoirs than for deflection or air outlet reservoirs, which are exposed to less stress, a differentiation must be made h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uro II standard。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张冰 李承国 王超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摘 要: 汽车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散热来保持其在正常的工作温度,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发动机燃烧充分性,决定了燃油消耗排放指数和,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平衡至关重要。
如何模拟汽车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准确的性能测试是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散热器和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原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介绍,形成了散热器与中冷器独立和组合测试的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在行业台架测试现有水平下最接近于整车状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关键词:散热器 中冷器 性能 系统1 引言1.1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换热原理汽车散热器换热途径为: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发动机缸套传递给缸套里面的防冻液,高温防冻液通过冷却系统水泵和管路循环传递给散热器,散热器把防冻液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通过热平衡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汽车中冷器换热途径为:通过增压器增压后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冷却系统管路循环传递给中冷器,中冷器把高温压缩空气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1.2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行业散热性能测试背景当前涉及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的国家级标准有:《汽车、拖拉机散热器风筒试验方法《JB/T 2293-1978》》(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中冷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部标准-装甲车辆柴油机中冷器规范《WJ 2429-1997》》。
两标准中关于散热器、中冷器的性能试验是独立完成的。
目前国标中还没出现将散热器、中冷器组合试验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散热器、中冷器等汽车零部件组成的冷却模块组合试验是急需突破和研究的方向。
专利号CN 104458280 A提出了一种关于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等冷却模块组合试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专利中包含一台水平轴连续吸气式风洞实验装置,风洞由两个锥形筒对接后焊接而成,两个锥形筒大小相同,外形是两端小中间大的锥形体,实验中模拟装车状态在风洞过渡段自左至右依次是散热器、中冷器组成的冷却模块;散热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水管,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中冷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气管,亦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进、出水管和进、出气管处安置温度、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Car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and MethodZhang Bing,Li Chengguo,Wang ChaoAbstract: A utomobile engines need cooling system heat to keep it at normal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 level of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radiators and intercool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adequacy of engine combustion, determines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index,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ngine. Therefo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cooler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simulate the actual working state of automobile engine to carry out accurate performance test of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test method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this paper has formed a test system and test plan for the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test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e test results are tested on the industry bench. The level is closest to the state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it is at the leading level in the industry.Key words: r adiator,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system实验进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2490T中冷温度控制装置
FC2490T中冷温度控制装置的工作
原理是:来自发动机增压器出口的高温
压缩气体,通过FC2490TX中冷温度控
制装置内的中冷器内的管道时,与管道
外的水流进行热交换,使高温压缩气体
降温,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来控制
中冷后的空气温度,实现对高温气体的
温度调节。
中冷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提供以下功能选项:
●控制类型选择:FC2490T可以采用双级调节阀进行温度调节。
初级调节系统
采用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
用次级调节系统控制发动机中冷温度。
●差压蝶阀控制类型:发动机中冷前后的压差调节,FC2490T提供手动调节或
电动调节功能供用户选择。
●温控表类型选择:FC2490T可以采用DC1040温控表调节温度,或者采用西
门子S7-200系列PLC调节温度。
技术参数
供货范围(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