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填空。
(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诗佛”之称。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是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复习(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_”,代表作有《》《_》等。
3.《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4.《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1918年5月15日发表《》,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老王》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7.《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_》,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8.《孙权劝学》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朝代) _家、。
9.《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学者。
10.《一颗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1997年凭借《》,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取决2、诀别3、抉择4、委屈5、委曲求全6、各得其所7、捶打8、憔悴9、烂漫10、喜出望外11、絮絮叨叨12、树杈13自作主张14、不可抗拒15、形影不离16、严厉17变本加厉18再接再厉19根深蒂固20叶梗21沐浴22祷告23遮蔽24褪色25磕头26背诵27歌颂28狡猾29啰嗦30搓捻31惭愧32小心翼翼33不求甚解34恍然大悟35美不胜收36截然不同37油然而生38悔恨39教诲40徘徊41衣袂42随声附和43女娲44寂寞45蓬勃46澄澈47神通广大48眉开眼笑49旷野50一盏51孪生52痒酥酥53粗犷1遗憾2震撼3尴尬4辉煌5威慑6萤火虫7荧幕8独具慧眼9蛛丝马迹10一字不漏11滚瓜烂熟12整装待发13聋哑14琳琅满目15徒手16惊讶17绰号18呆板19叛逆20丑陋21喉咙22座右铭23得意洋洋24洗耳恭听25持之以恒26鸦雀无声27声名鹊起28惟妙惟肖29朗润30酝酿31婉转32嘹亮33眼花缭乱34潦草35烘托36风筝37卖弄38镶嵌39安适40慈善41宽敞42地毯43蓝汪汪44撩动45槐树46攀附47弧形48孤单49镰刀50背篓51竹篱52蟋蟀1挑逗2花苞3瀑布4枯槐5仙露琼浆6高不可攀7灰心丧气8固执9淘洗10隐秘11喧腾12苏醒13葱茏14海枯石烂15鱼鳞16预兆17轻盈18朦胧19凸起20冰雹21谚语22弥漫23篡夺24贪婪25果酱26妒忌27更胜一筹28惊慌失措29开膛破肚30津津有味31梧桐32健步33溅落34里程碑35昂首挺立36一叶孤舟37遥遥在望38可望不可即39吆喝40踪迹41铁钳42爵士43愕然44赏赐45御聘46头衔47勋章48袍子49不可救药50骇人听闻51言简意赅下列词语不仅注意字形还要注意字音1、峰峦2点缀3绫纱4顷刻5丝丝缕缕6日晕7一霎时8啄木鸟9吮吸10中旬11篝火12狩猎13喧嚣14窸窸窣窣15喑哑16静谧17气氛18吱吱19劫掠20逃窜21俘虏22盔甲23撇开24和睦25椭圆26铁锹27擎着28风驰电掣29寻觅30炫耀31愚蠢32滑稽33陛下34踉踉跄跄35称职36掺和37滚烫38嬉戏39哞哞40咩咩41潺潺42蔷薇43霹雳44迸溅45沉淀46绽放47伫立48伶仃49忍俊不禁50盘虬卧龙1训诫2机械3迂回4啜泣5屡次6瘦骨嶙峋7头晕目眩8收敛9颤动10宽恕11卑微12一丝不苟13诱惑14一瞬间15骸骨15潜行17档案18引颈长吼19窥见20躯壳21悄然22静悄悄23猛犸24尴尬25开拓26停滞27倾向28顷刻29翘首30翘尾巴31须臾32屏息33绰号34绰刀35嘈杂36起哄37哄堂大笑38惟妙惟肖39蓑笠40酝酿41应和42黄晕43抖擞44水藻45发髻46贮蓄47伫立48人才济济49假公济私50济南1偌大2栅栏3蜷曲4屋檐5倏忽6锥形7刹那8刹车9丁丁10肥硕11栖息12乌桕13寥廓14梦寐15枯涸16清冽17竦峙18嫩芽19分歧20粼粼21一霎时22瘫痪23整宿24逮着玩25逮捕26脸颊27抹泪28抹布29怦怦30荫蔽31姊妹32徘徊33匿笑34膝盖35河堤36模糊37模样38卜问39焚烧40纠纷41感慨42大概43混为一谈44恍然大悟45涨红46涨潮47疲倦不堪48绽开49给予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下列作品、作家、朝代(国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意大利B.《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英国C.《春》——朱自清——现代D.《观沧海》——曹操——南北朝2.下面的作家作品简介有误的是A.纪昀,字晓岚,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本册教材选有他的文章《虽有佳肴》。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教案(讲座)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教案(讲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常识的讲解,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的方法等。
2. 名著阅读的指导,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笔记的记录等。
3. 名著案例分析,以几部经典名著为例,深入解析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特点。
三、教学过程1. 文学常识讲解:通过PPT、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增强文学素养。
2. 名著阅读指导:教师分享名著阅读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并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
3. 名著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部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 阅读计划和笔记:检查学生制定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笔记,评估其名著阅读的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试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相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2. 名著推荐列表:包含经典名著的信息,包括作者、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等。
3.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阅读笔记的模板,帮助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六、名著阅读策略教学内容:1. 分析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 介绍名著阅读的策略,如快速浏览、细读、批判性阅读等。
3. 讨论如何将名著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过程: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 教师示范不同的名著阅读策略,并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实践。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名著阅读策略的心得。
七、名著推荐与分享教学内容:1. 教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并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四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习题课件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填空。 (1)朱自清,现代____散__文__家__、_诗__人__、__学__者_。代表作有诗文集 《__踪__迹__》,散文集《_背__影___》《_欧__游__杂__记__》《你我》等。 (2)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__舒__庆__春__,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小说 《__骆__驼__祥__子___》《四__世__同___堂__》,话剧《_茶__馆_》《__龙__须__沟_》等,被称为“人民 艺术家”。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 等。 B.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称这一 天为“登高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讲的就是重阳节。 C.为了感谢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小雅写了一封信给老师,信上写道:“很感谢 老师的垂爱,我一定会更努力,不辜负您的厚爱。” D.长沙市雅境中学与新加坡思源中学的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临别之际, 孩子们互相交换了礼物,小静激动地对小伙伴说:“你的礼物,我一定会好好惠 存的,思源雅境,友谊长存。”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儒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 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代表作还有《出 师表》《后出师表》等。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D.《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 者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后者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二、名著阅读
(一)《朝花夕拾》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填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 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以上文段出自 鲁迅(作者)的散文集《__朝__花__夕__拾____》中的 《____从__百__草__园__到__三__味__书__屋__》一项是( C )
人教七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国籍)文学家。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6.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7.《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8.《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9.《诫子书》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0.《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国籍)童话作家。
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11.寓言《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本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
二、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10篇作品。
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
(2)《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人教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含答案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解析:A.孔子是春秋时期人。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解析:A.《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
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解析:B.《世说新语》是小说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耘梦文学社作业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耘梦文学社作业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姓名: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著名,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现代。
代表作有诗文集《》,散文集《》《》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戏剧《》《》。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等。
6.《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字豫才,文学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幻想,用、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国别)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等。
二、走近名著(一)《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6.《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7.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8.《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9.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复习目标】:1.了解课文涉及的主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3.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作者。
4.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5.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性格。
(一)考查要点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 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 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阅读名著能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能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近年来河北与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明显加强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题型趋向综合,导向阅读原著。
中考试卷中的“名著”考题,主要有:常识(作品名称、作者、人物)、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感悟(作品意义、阅读体验)、活动(综合实践)等类型。
(二)方法导引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归纳进去,力求全面。
具体复习方法主要有:1. 分类法。
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当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 网络法。
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 表格法。
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
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十部名著篇目: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专题04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一、文学常识
3、作品概述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 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 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 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 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 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 民 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 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 文字。
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 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六、信仰与精神
专题三
1、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即党的最高 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 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了这个信仰,共产党人才能经受住各种 考验,才能在各种政治风浪中坚定政治立 场,不迷失方向。
二、文体特点 2、阅读策略: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1)利用序言、目录,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 线索。 (3)把握作品中的“事实”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 用事实说什么“话”。 (4)阅读纪实作品,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 己的学习与生活。
三、主要内容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 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 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 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 的西方记者。
一、文学常识
2、写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 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 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安徒生童 话伴我成长”主题活动。 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 , 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 开场白。 示例:同学们 ,在安徒生美丽的童话世界里 ,我们感受到了真善美 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童话,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快乐 地成长吧!
慷慨 悲壮 见称。他与其子_____ 曹丕 、曹植 _________ 、________ ____合称为“三曹”。 水经注 》 , 作者郦道元 北魏 朝代 ) 10 . 《三峡》选自《________ ______ , 是 ______( 地理学 家、_________ 散文 家。 ________
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③ “住嘴 ,都是你惯的! ”外祖父叫喊着 ,两眼直发光。真怪 , 别 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④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生活状况,批判了 这几段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的____________ 自私残暴(市侩、粗野) 小市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名著阅读 (一)《童年》 1.填空。
高尔基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 (1)《童年》是 __________
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________ 、《我的大学》 ___________。 《在人间》 阿廖沙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2)《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 俄国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_
失明,后来耳聋。
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 ________ 孔子 言行的记 3 . 《论语》是 ________ 丘 ,字______ 仲尼 ,是_______ 录。儒家的创始人___________ ,名____ 孔子 春秋 末期 思想 家、________ 政治 家、_________ 教育 家。 _________
(二)《安徒生童话》 1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请写出其中两篇 童话的名称。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我看了《皇帝的新装》,为皇帝的愚蠢而哈哈大笑;我看了 《海的女儿》 , 为美人鱼的凄惨而泪流满面;我看了《丑小 示例:为丑小鸭的蜕变而欢呼雀跃 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年人啊!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地描你现在的图画。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把握现在,勤奋学习 , 第二首诗抒发了 8 . 第一首诗劝诫青年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海 的赞美之情,由此让我们领略了诗人情感的不同。 作者对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他们花了一整夜工夫 ,用柔软的柳枝皮和坚韧的芦苇织成了一个 又大又结实的网子。②艾丽莎在网里躺着。③当太阳升起来,她的哥哥 又变成了野天鹅的时候,他们用嘴街起这个网。④于是他们带着还在熟 睡着的亲爱的妹妹,高高地向云层里飞去。⑤阳光正射到她的脸上,因 此就有一只天鹅在她的上空飞,用他宽阔的翅膀来为她挡住太阳。 野天鹅 》,作者是______( 丹麦 国籍)的______ 安徒生。 (1)这段优美的文字选自《________ (2)第①句中,加点字“韧”的读音为:_____ rè n 。 街 ,应改为“____”。 衔 (3)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
9.“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现在的图画。”读着这样的
诗句,你有何感想?
唐代 朝代)伟大的__________( 浪漫主义 诗风)诗人,有“_____ 诗仙” 6.李白是 _______( 之称,在文学史上与杜甫齐名。
北宋 朝代)杰出的_______ 政治 家、_______ 思想 文学家, 7.王安石是______( 家、_______ 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______ ”之一。 唐宋八大家
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 (2)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专题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 、__________ 柳宗元 、苏洵、苏轼、苏 1.“唐宋八大家”指韩愈、__________ 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
美国 国别)作家、__________ 教育家 。出生后不久因病变哑 2.海伦·凯勒是_______(
杜工部 ”等。他 8.杜甫,字__________ 子美 ,世称“杜少陵”“__________ 的诗被誉为“_________ 诗史 ”。 曹操 人名 ) , 9 . 《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 _____________ , 作者 ________(
孟德 , ________( 东汉末年 朝代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字 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名著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们来了不久 ,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 ,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 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
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
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②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 ,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 ,你也好
宋 代_________ 郭茂倩 编的 11.《木兰诗》和《陌上桑》都是选自____ _____________。《期行》和《乘船》都是选自 ____________, 《乐府诗集》 《世说新语》 刘义庆 是_______( 南朝宋 朝代)的_____ 文学 家。 这本古代笔记 _______小说集的作者________ 冰心 ,原名_________ 谢婉莹 ,是我国 12 .《忆读书》的作者是 _______ 儿童文学 作家。 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 文学 家、_______ 思想 家、______ 革命 13.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 家, 周树人 原名__________ ,浙江绍兴人。
唐 代 诗人 _________( 李商隐 人 名 ) 。 他 与 4 . 《 夜雨 寄北 》 的 作 者是 _____ 杜牧 并称“小李杜”。 ________
唐代 朝代)诗人_________( 郑谷 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
扬州 淮上,即__________ 。
唐代 朝代)诗人 ______( 郑谷 人名)。 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_______( 扬州 。 淮上,即_________
(三)《繁星·春水》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Hale Waihona Puke 母亲 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 1 .这两首小诗抒发了诗人对 _________ 母爱 的赞歌。 _________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爱对儿女的浸润。
(3)《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 比如:勇敢正直的 外祖母 ,自私残暴的_________ 外祖父 ,贪婪恶 “ 我”(阿廖沙, ) 善良乐观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 舅舅们 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毒的_________ (4)《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 ______________ 小市民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童年》中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时 ,阿廖沙看到 老三掉到井里 , 就 纵身跳到院子里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 切,发人深省。这首诗告诉我们,成功来自_______________ 奋斗和牺牲 。 6.请你仿写第二首诗。 示例:山顶上的松 ,/你傲立风雪时,人们便动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两首诗作者借花抒写了自己对________ 人生 的思考和感悟。
2.人物画廊。 他的形象是俄国新一代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 (1)阿廖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他不向丑恶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善良总会战胜邪恶。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怀,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功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