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性、防御与攻击共31页

合集下载

心理学心理应激

心理学心理应激

五、生活压力(yālì)与健康
(二) 生活压力的来源
1、生活变故(巨砾模式) :
个人日常生活秩序上发生的重要改变.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Holmes及 Rahe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shèhuì)调 查后,将日常生活的变故(life crisis) 编制成著名的社会(shèhuì)再适应量表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e LCU)定量。
13.改换专业
39
14.和父母的冲突
39
15.你的女友和男友 38
16.学校工作负担的加重 37
17.出众的个人成就 36
18.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季度 35
19.生活条件的改变
31
20.和教师激烈的争论
30
21.低于期望的分数
29
22.睡眠习惯的改变
29
23.社会活动的改变
29
24.饮食习惯的改变
28
生理(shēnglǐ)中介
1、心理神经中介(zhōngjiè):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n2、心理(xīnlǐ)-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n
下丘脑-垂体腺-靶腺轴
n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第二十页,共49页。
四、生活(shēnghuó)压力下的身 心反应
(-) 生活(shēnghuó)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第十七页,共49页。
3、影响认知评价(píngjià)的因素
n应激源的预期(yùqī)
性n应激源的可控性
n如何(rúhé)解释应 激源
第十八页,共49页。
常见(chánɡ jiàn)生活中不合理的 观念

生理心理学08-性的生理心理

生理心理学08-性的生理心理

性Sex孙红宇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电话:(627)89379E-mail: shy@主页:/incoming/shy/<2>发育第6周性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胆固醇孕酮睾酮雌二醇长,而月经后期后分泌物则使之变短雄激素对发育大脑的作用•行为的去雌性化–阻止成年动物显示出雌性性行为–既使成年后给予雌激素和孕激素•行为的雄性化–使动物成年后表现雄性性行为发育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或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睾酮必须在性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内出现来诱发雄性行为•对于大鼠,关键期之后给予睾酮,不会减少雌性行为•两性大脑的差异对成年后激素对性行为的控制有影响–雄性大:下丘脑内侧视前核(被称为性双态核,Sexually DimorphicNuclei SDN)前下丘Nuclei, SDN),前下丘脑间位核(INAH3)–雌性大:前连合,SCN •影响包括核大小、神经元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突触联系等手指长度的性双态性34251女性的男性的Feminised Masculinised Feminised Masculinised雌性,会使之迅速恢复•激素水平仅轻微波动•睾酮提高雄性对雌性的兴趣•阉割后,睾酮水平大幅度下降,可去除性行为,注射睾酮可使之恢复•正常雄性大鼠性行为次数不同的各组之间,血液睾酮含量无明显差异雌性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性行为–吸引(attractiveness)行为•生理或行为改变:如气味,性皮等更有效的方法:少量雌激素,继之以孕酮–诱惑(proceptivity)行为接近和舐、嗅雄性生殖器•接近和舐嗅雄性生殖器•种属特异性行为表现–如雌鼠快速摆动耳朵,快速短暂的跳跃–接受(receptivity)行为•脊柱前曲反应(lordosis response)•移走尾巴(如果有)•坚挺站立以支持雄性体重•杏仁内侧核–犁鼻器的信息传递到杏仁内侧核–与内侧视前区有直接的连系–属性双态核:雄鼠较雌鼠大85%–大量雄激素受体雌性•下丘脑–控制雌性激素释放–下丘脑腹内侧区(V entro m edialH ypothalamus,VMH)•引起雌激素对性行为影响•有大量雌二醇和孕酮受体•损毁后脊柱前突消失•局部雌二醇,继之以孕酮,诱发脊柱前突行为•刺激生殖器,VMH的Fos蛋白产物增加–MPA:较小,但引起雌性典型性行为•雌性性行为控制的主要神经环路。

生理心理学讲义: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生理心理学讲义: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作为本能⾏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更具体地说是腰髓前⾓的球海绵状核,下丘脑的前部存在⼀个脑⾼级的雄性性⾏为中枢,它位于内侧视前区,称为性两形核。

在雌性动物中,脑内⾼级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

雄性动物的性两形核和雌性动物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之外,两性动物的性⾏为还受更⾼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

颞叶损伤的⼈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防御、攻击⾏为类型
母性攻击⾏为与保护⾃⾝的⽣存⽆关,⽽是⼀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为。

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

杀幼⾏为是将幼仔杀死的⾏为。

杀幼⾏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重新受孕。

雌性动物的杀幼⾏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所不及⽽引起的。

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根据现有的科学事实,下丘脑是防御攻击⾏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为。

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功能进⾏着调节与控制。

对于情绪性攻击⾏为⽽⾔,杏仁核发⽣兴奋性调节作⽤,隔区产⽣抑制性调节作⽤;对于捕⾷攻击⾏为⽽⾔,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

生理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心理与行为现象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学习,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生理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学基础、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言语和思维的脑机制基础、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等。

此外,生理心理学课程还包括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生理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生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与行为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找答案三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找答案三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找答案三1、填空题神经生理学将传入神经系统分为()和()两大系统。

正确答案:特异感觉传入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2、单选上丘位于().A.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正确答案:C3、单选视(江南博哥)轴、()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称为调节反射,它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A.眼帘B.眼球C.晶体曲率D.视细胞感光性正确答案:C4、填空题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的()组成。

正确答案:胞体和树突5、问答题简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正确答案: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主要是: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

如刺激内侧下丘脑常诱发出情绪性攻击行为;刺激外侧下丘脑引出不伴情绪变化的捕食行为;刺激背侧下丘脑引出防御性逃避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功能进行着更精细的调节与控制。

如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发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捕食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抑制性调节作用。

6、问答题简述痛觉与其他感觉相比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痛觉是一种生物学保护性反应,使机体对有害刺激产生相应行为以排除有害刺激。

与其他感觉相比,具有许多特点:首先,痛觉不仅包含感觉成分,还包含有情感成分、植物性成分和运动成分。

其次,疼痛感觉的适应性较差,在痛觉刺激持久作用的过程中,痛觉感觉阈值并不增高而出现敏感化现象。

最后,疼痛觉的性质是多样的,可以按出现的部位、特点和方式将痛觉分为很多类型。

7、单选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

这类因膜内外带电离子浓度差造成膜内外大约负70至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电位。

A.动作B.去极化C.反极化D.静息正确答案:D8、多选与听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内侧丘系B.外侧丘系C.下丘D.上丘正确答案:B, C9、填空题神经活动的模式匹配理论认为,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活动模式之间的(),是()的生理基础。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性质1、概念: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2、研究对象:把脑当作心理活动的物质本体来研究脑和心理或脑和行为的关系。

把人的感知、记忆、言语、思维、智力、行为和脑的机能结构之间建立了量的关系。

用标志脑机能结构的解剖、生理、生化的术语来解释心理现象或行为。

3、性质:是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交叉的一门学科;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信息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常规解剖学检查方法:常规组织学方法、组织化学技术2、干预脑功能的手段:手术损伤法、刺激法、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毁后的行为评定3、脑功能的电磁记录技术:脑电图、诱发电位、脑磁图4、常用的脑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正电子放射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显影技术✧注:干预脑功能的手段:研究脑功能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脑损毁,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实验切除术(experimental ablation)。

A. 吸出法麻醉动物打开颅骨切开脑膜吸出大脑皮质原理:用神经毒剂或化学阻断剂来干扰脑内蛋白质,核酸或其它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来导致脑机能失调。

✧特异性高、选择性强;永久性的脑损伤,非暂时脑损伤(可逆性脑损伤);D.冷冻法:原理:利用冷冻探头,放在开颅后的硬脑膜下,使温度降至20ºC 时,即可产生大脑皮质局部性短暂功能阻断效应。

拿掉冷冻探头,脑组织温度回升,其功能不仅可以恢复,尚无组织变性的继发性后作用。

✧可逆性脑损伤脑的电活动的获得:直接获得——脑电图间接获得——脑成像技术三、fMRI、ERP的优势及局限性fMRI优势:无损伤,空间分辨率高;局限性:时间分辨率不足。

防御、攻击行为的类型和中枢机制

防御、攻击行为的类型和中枢机制最常见的防御行为是逃避危险或有害目标的行为。

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主动逃避反应或被动逃避反应。

大多数动物以主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但刺猬、龟等动物则以被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

除了逃避的自我防御行为,各种动物都有种属内个体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起的攻击行为。

这些行为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情绪色彩,所以有时称之谓情绪性攻击行为。

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而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

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

与母性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杀幼(lnfanticide)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

然而,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

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所不及而引起的。

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捕食行为往往并不伴随情绪的变化,也不一定与摄食行为同时发生。

一个饱腹的猫见到老鼠,尽管并不想摄食还是要捕捉或咬死老鼠。

下面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防御攻击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本机制。

电刺激内侧下丘脑常诱发出情绪性攻击行为,刺激外侧下丘脑引出不伴情绪变化的捕食行为;刺激背侧下丘脑引出防御性逃避行为。

进一步分析发现,下丘脑对防御攻击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其向中脑与脑干的传出通路而实现的。

内侧下丘脑与中腑水管周围灰质的联系和外侧下丘脑与中脑被盖腹区的联系分别是下丘脑影响情绪性攻击行为和捕食行为的重要通路。

所以切断下丘脑和中脑之间的联系,再刺激下丘脑则既不能引起情绪性攻击行为,也不能引起捕食行为。

背侧下丘脑对防御逃避行为的影响,可能也是通过其与中脑的联系而实现的;但至今还不清楚其联系的具体通路。

下丘脑对防御、攻击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边缘系统的一些重要脑结构如杏仁核和隔区对防御、攻击行为也有影响。

军事心理学


02
战争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战争中士兵的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
士兵在战争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 高强度训练和战斗任务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 面临生死和战友牺牲带来的心理创伤 • 战后心理创伤和战斗应激反应的持续影响
士兵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
• 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 学会心理调适,减轻心理压力 • 寻求心理支持,进行心理康复
战后指挥官的心理调适与压力缓解
战后指挥官面临的心理压力
• 战争中的责任和使命感带来的心理压力 • 战后对战争结果的反思和总结带来的心理压力 • 社会和家庭对战争经历的心理压力
指挥官心理调适与压力缓解
• 加强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指挥官的心理素质 • 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指挥官走出心理阴影 • 提供社会和家庭支持,帮助指挥官重返社会和家庭
心理训练与心理素质教育在战争中的应用
心理训练在战争中的应用
• 提高士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 培养士兵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恢复能力 • 提高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心理素质教育在战争中的应用
• 培养士兵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 提高士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培养士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04
军事心理学在战争中的意义
• 提高战争的胜算 • 减少战争中的伤亡和损失 • 促进战后社会的心理康复与重建
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深入研究战争中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策略 • 注重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应用 • 加强国际军事心理学合作与交流
未来展望
• 军事心理学将成为战争研究和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 心理战和心理防御将成为战争中的重要策略手段 • 战后心理康复与心理重建将成为战争关注的重要问题

心理学基础教案——第五章心理应激和心理防御(人卫版)

广西中等卫生学校教案课题: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理防御课时: 4 课型:理论授课日期:第十三、十四周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1、解释应激的概念2、说出应激原的类型3、能够叙述应激会导致个体哪些反应4、简述应激的中介机制5、能够客观评价应激对健康的影响6、说出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的区别和联系7、能说出常用的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的方式8、努力培养自己积极的应对策略9、解释挫折的概念10、分析挫折的原因11、讨论影响挫折的因素教具:小结:1、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2、应激会导致心理、生理、行为反应。

3、应激的中介机制包括心理中介机制和生理中介机制。

心理中介机制包括认知评价、人格差异、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等;而生理中介机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机制的参与。

4、应激对身心健康有双重影响。

5、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都是应付应激的方法,有消积和积极之分。

6、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挫折的产生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挫折的感受受个体的抱负水平和容忍力影响。

布置作业或思考题:1、你是怎样理解心理应激理论的?2、分析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

3、分析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并指出将来的努力方向。

课后记录: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课堂气氛较活动,能较好地配合教学,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反应较好。

第1节心理应激一、应激的概念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压力称为应激。

公认的定义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球状物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分三个阶段:警戒期: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心、脑、肌肉血流增加,血糖升高。

唤起机体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在最好的态势。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科学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于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正文:一、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1. 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2.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作用3.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机制4.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衰老对行为的影响5. 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系统的组成和感知过程2. 感官器官对于不同感觉的作用3. 感官适应和感知细节的能力4. 感觉错误、注意力和意识对知觉的影响5. 感觉与知觉研究的应用领域三、意识1. 意识的定义和作用2. 意识和觉醒的关系3. 意识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4. 潜意识和非意识过程的研究5. 意识障碍和意识状态的调控机制四、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2. 焦虑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记忆过程的分类和特点4. 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机制5. 记忆障碍和增强方法的研究五、动机与情绪1. 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的定义和产生机制3. 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方式4. 情绪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5. 动机与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这些知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