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新题)浙教版第8课时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30ppt)
合集下载
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波考点精讲中考真题PPT课件

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
下眼镜了。
A区
29.(2012 陕西)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
第25页/共52页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活学活用】
28.(2012 烟台)善于观察的小明
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
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
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
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镜远片视(分眼填上“下近两视个眼区”,或A“区远厚视薄眼均匀”,)。B区如可图以所矫示正的视是力一。种张新老型师眼戴镜上,这这种种眼眼镜镜就的
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
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D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第23页/共52页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考点12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考点梳理】
1.近视眼和远 视眼成因对比
第24页/共52页
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甲的和是乙
。
甲和丙
7.(2012 襄阳)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 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
C.响度 D.频率
第6页/共52页
分类一 声波
考点4 声音的利用 【考点梳理】
声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声的 石、次声波预测地震。
11.(2012 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B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新题)浙教版第14课时水和密度(33ppt)

图14-1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点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氢气和氧气的质 量是4∶32=1∶8,A是物理变化,B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分子本身反应前后不变,只是分子间的 间隙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是: 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浙江教育版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 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水的组成和性质 (1)水的组成:水是由__氢_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_素__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
的 液 体 , 密 度 为 __1_._0_×__1_0_3_千__克__/米,3标 准 大 气 压 下 , 沸 点 是 __1_0_0__℃__ , 凝 固 点 是 ___0_℃____ 。 水 在 通 电 时 会 分 解 产 生 __氢__气____和___氧__气___。
[提醒要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多少和体 积的大小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2】 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组成的三个实心
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14-2所示,由图可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103 kg/m3 图14-2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a 、b 、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 水和密度
·浙江教育版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的组成和性质 选择和简答
2012中考热度 ★★
复习提示
浙江地区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 波

在 真空 中传播速度最大,c= 3×108 米/秒。 2.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实例: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金星
凌日等。 特别提醒 “均匀物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不均匀物质中,一般 会造成光的传播路径的改变。
二、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 回去的现象叫 做光的反射。
特别提醒 (1)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概括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但是像与物体是左右颠倒的;(2)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等大,“走得越近, 像越大”是一种错觉,是由于我们的“视角”变大,感觉像变大了。
3.平面镜的用途 (1)成像作用。如: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牙科医 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 水面上的情况;教室里使用的投影仪。
五、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透镜 (1)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头等 都是 凸 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近视眼镜是 凹 透镜,对光线 有 发散 作用。 (2)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 焦点,用字母 F 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字母 f 表示。
⑧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b〕
中考频次
☆☆☆☆ ☆☆☆☆
☆☆☆ ☆
☆☆ ☆☆☆☆
☆☆☆ ☆☆☆☆
考点分布
知识条目
①知道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a 〕
②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 b 〕
2.人眼球 ③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特点
的作用 〔 c 〕
④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a 〕
2.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凌日等。 特别提醒 “均匀物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不均匀物质中,一般 会造成光的传播路径的改变。
二、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 回去的现象叫 做光的反射。
特别提醒 (1)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概括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但是像与物体是左右颠倒的;(2)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等大,“走得越近, 像越大”是一种错觉,是由于我们的“视角”变大,感觉像变大了。
3.平面镜的用途 (1)成像作用。如: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牙科医 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 水面上的情况;教室里使用的投影仪。
五、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透镜 (1)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头等 都是 凸 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近视眼镜是 凹 透镜,对光线 有 发散 作用。 (2)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 焦点,用字母 F 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字母 f 表示。
⑧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b〕
中考频次
☆☆☆☆ ☆☆☆☆
☆☆☆ ☆
☆☆ ☆☆☆☆
☆☆☆ ☆☆☆☆
考点分布
知识条目
①知道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a 〕
②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 b 〕
2.人眼球 ③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特点
的作用 〔 c 〕
④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a 〕
2.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40份打包)2012版中考学练测科学精品课件(浙教版)(全6册)-7.ppt

【 解 析 】反射角、入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与法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
3.掌握光的反射定律(a)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3,例5;[限时集 训]中的第5,9,11,12,16,20题。特别是第20题,培养对实验的设计、 归纳、评价等能力。 4.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a) 此内容为本节的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4;[限时集训]中的 第6,7,10,14,15,19题。
可以诊断疾病,γ射线和激光能杀死肿瘤细胞等。
注 意: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线电波、光等是电磁波,所以能在真空中 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波不是电磁波。
2. 光的直线传播
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 直线 传播。
规律应用: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直线
传播形成的,得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日 直线 传播形成的。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 等于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 解 析 】为了便于研究物与像的大小、位置关系,应用透明的玻璃板实验。没有点 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并可比较物像的 大小。
【 点 悟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正立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012· 中考预测]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
A.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 解 析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也可 能缩小,也可能等大,这主要取决于物与小孔的距离及光屏与小孔的距离。 【 点 悟 】小孔成像的大小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光路图分析判断。 类型之三 光的反射定律 [2011· 嘉兴]如图8-2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浙教版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直__线___传播。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小__孔__成__像__ 、日__食__和__月__食__ 、
__影__子____、_射__击__瞄__准___、__排__队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光__源____。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第8课时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第9课时 光的折射 第10课时 力 第11课时 运动和力 第12课时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3课时 不断运动的地球
·浙江教育版
│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浙江教育版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光的直线传播 选择、简答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探究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光__的__反__射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___正__立___的、__等__大____
的 虚 像 ; 像 和 物 到 镜 的 距 离 __相__等____ ; 像 与 物 的 连 线 与 镜 面 __垂__直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 考点聚焦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光__的__反__射__现__象_。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__一__平__面__ 内 (“ 三 线 共 面 ” ) ; 反 射 光 线 和 入 射 光 线 分 居 在 __法__线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等__于___入射角。
2012版中考科学精品课件专题14-光的折射-波

第24页,共43页。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决定 B.两次调查比较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两次调查比较可知,初中生的近视率增加幅度最大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读图可知由2001年和2009年的调查发现,小 学生近视率增大2.9%,中学生近视率增大22.4%,高中生近视率增大20.4%,所以C符合 题意。近视率是近视人数和调查总人数的比率,并不是由检查人数的多少决定 的;近视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凹 透镜片的眼镜,所以A、B、D为错项。如果学生审题不清的话,易错选B。 答案:C
同一平面内
法线两侧
________入射角;(4)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
(5)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_;(6)在光小的于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
____的。
大于
不变
可逆
第2页,共43页。
考点二 透 镜
3.透镜分为两类:中间____厚,边缘 的薄叫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会用聚;中 间______,边缘厚薄的叫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发散
【答案】(1)直线 (2)A
第13页,共43页。
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
B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第14页,共43页。
光的折射 波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2.(2011·沈阳)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解析:看到池水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变大,人眼逆着折 射光线看到池底变浅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路灯下影子的形成、树下圆形的光斑 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通过汽车后视镜能看到更广阔的范围是由于光的反射, 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2012年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①画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②成像原理:___光__的__反_射____。 ③像的特点:正__立__、__等__大_、__虚__像___。 ④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___不__能___显示在光屏上;虚像在_镜__后_____。
平面镜
作图
画出反射光线
画出图中小丑帽子在 平面镜中的像
30
│ 考点聚焦
评估 交流
成像 原理
①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 玻__璃__板__有__一_定__厚__度__,__前_后__两__个__表__面_均__反__射__成__像_。 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
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_玻__璃__板__与_水__平__桌__面__不_垂__直_________。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__距__离____不同。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___时__间___、___强_度____及其他 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基 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7
│ 考点聚焦
考点3 声音的特性
2. 声音的三大特性
声音 的特性
音调
响度
概念
声音的 __高__低____
声音大的小 ________
12
│ 考点聚焦
考点5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应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_能__量_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13
知识纵横
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传播条件
声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速度
传播特点
15℃空气: 固体传声最快, 340 m/s 气体传声最慢
[点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这也是 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以填空、实验等多种方式考查, 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点,并且与电磁波 对比考查。
平面镜
作图
画出反射光线
画出图中小丑帽子在 平面镜中的像
30
│ 考点聚焦
评估 交流
成像 原理
①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 玻__璃__板__有__一_定__厚__度__,__前_后__两__个__表__面_均__反__射__成__像_。 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
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_玻__璃__板__与_水__平__桌__面__不_垂__直_________。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__距__离____不同。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___时__间___、___强_度____及其他 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基 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7
│ 考点聚焦
考点3 声音的特性
2. 声音的三大特性
声音 的特性
音调
响度
概念
声音的 __高__低____
声音大的小 ________
12
│ 考点聚焦
考点5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应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_能__量_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13
知识纵横
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传播条件
声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速度
传播特点
15℃空气: 固体传声最快, 340 m/s 气体传声最慢
[点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这也是 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以填空、实验等多种方式考查, 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点,并且与电磁波 对比考查。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新题)浙教版第12课时代代相传的生命(33ppt)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4)种子萌发的条件: A.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活的且完整的胚。 B.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提醒要点] (1)由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土壤中, 所以,许多同学认为种子的萌发离不开光和土壤,这是对种 子萌发条件的一种误解。 (2)在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一定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来 考虑各种因素。
答
★★★
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嫁接、 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其 中嫁接命题率较高
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 成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植物的发育
选择、简答 和实验与探 究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动 物 的 生 命 周 期 : 就 是 动 物 的 生 长 时 期 , 包 括 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生命周期的起点:人、青蛙和昆虫的生命周期的起点 受精卵 有性 都是________,都属于________生殖。 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3)昆虫的发育:包括___________发育和_____________ 发育,前者比后者多一个________期。 蛹 有性 无性 (4)动物的生殖:包括________生殖和________生殖。水 无性 螅的出芽生殖,变形虫、草履虫的分裂生殖都属于________ 生殖。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植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1)植物的生殖: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者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要经过受精。 扦插 压条 (2)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________、嫁接、________和 分根 ________。其中嫁接时,接上的枝条或芽是接穗,被接的枝 砧木 接穗的形成层 条或根是________。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和 砧木的形成层 __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 根 胚轴 (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先长成______,______生长,变 胚芽 为茎的一部分,________长成茎和叶。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 子叶 胚乳 和叶以前,有机物主要由________或________提供。种子里 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 考点聚焦
(4)种子萌发的条件: A.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活的且完整的胚。 B.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提醒要点] (1)由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在土壤中, 所以,许多同学认为种子的萌发离不开光和土壤,这是对种 子萌发条件的一种误解。 (2)在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一定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来 考虑各种因素。
答
★★★
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嫁接、 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其 中嫁接命题率较高
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 成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植物的发育
选择、简答 和实验与探 究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动 物 的 生 命 周 期 : 就 是 动 物 的 生 长 时 期 , 包 括 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生命周期的起点:人、青蛙和昆虫的生命周期的起点 受精卵 有性 都是________,都属于________生殖。 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3)昆虫的发育:包括___________发育和_____________ 发育,前者比后者多一个________期。 蛹 有性 无性 (4)动物的生殖:包括________生殖和________生殖。水 无性 螅的出芽生殖,变形虫、草履虫的分裂生殖都属于________ 生殖。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植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1)植物的生殖: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者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要经过受精。 扦插 压条 (2)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________、嫁接、________和 分根 ________。其中嫁接时,接上的枝条或芽是接穗,被接的枝 砧木 接穗的形成层 条或根是________。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和 砧木的形成层 __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 根 胚轴 (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先长成______,______生长,变 胚芽 为茎的一部分,________长成茎和叶。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 子叶 胚乳 和叶以前,有机物主要由________或________提供。种子里 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提醒要点 (1)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因此说 提醒要点] 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 提醒要点 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可见光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可见光可 以反射,不可见光同样可以反射。(3)我们看到事物多数是漫 以反射, 不可见光同样可以反射。 我们看到事物多数是漫 反射。 反射。
│ 考点聚焦
考点2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现象。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一平面 内 (“ 三线共面 ”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________内 “ ; 法线 的两侧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 ____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的两侧;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入射角。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3) 根 据 反 射 面 的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镜 面 反 射 和 漫 反 射 , 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 都遵循 ________和________都遵循 光的反射 定律。 都遵循_________定律 定律。 (4)光路具有 可逆 性。 光路具有________性 光路具有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嘉兴] 光的传播”时 【针对训练1】 [2010·嘉兴 小明在学习 光的传播 时, 针对训练 】 嘉兴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 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如图8- 所示 所示); 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 如图 -1所示 ;②在A点处用 点处用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 的结果, ( D ) 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 。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 正立 的、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平面镜中成________的 等大 的虚像; 像和物到镜的距离________; 的虚像 ; 像和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 ;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记忆口诀: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____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记忆口诀 (3)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 光屏 上,所以,平面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________上 所以,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提醒要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与 提醒要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 镜面的大小无关 提醒要点 离镜面的距离无关;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离镜面的距离无关;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无关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选择、 探究 平面镜成像
选择、简答、 实验探究
★★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 直线 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_____传播 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________ 、日食和月食 、 __________ 小孔成像 影子 、 射击瞄准 、 排队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 。 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 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特点: 小孔成像特点 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 自身正在发光 提醒要点 沿直线传播必须满足同一种均匀物质。 同一种均匀物质 沿直线传播必须满足同一种均匀物质。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3】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 【针对训练 】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时,小李进行 在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如图8- 甲所示的实验 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甲所示的实验,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如图 -2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 向后折, 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 将纸板沿 向后折 , 此时在 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 -2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乙所示,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如图8- 乙所示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在图8- 甲中 甲中,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 - 2甲中,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 的方向射向镜面, 如果让光线逆着 的方向射向镜面 , 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光路具有可逆性 。 方向射出, 方向射出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2】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 针对训练 】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 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根据光 光的反射定律 ” 的实验演示 ,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 (1)根据光 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综合突破
如图8- 所示 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 所示, 例1 如图 -3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 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处恰好看不到它。 眼睛在 处恰好看不到它。 (1) 小 明 看 不 到 硬 币 , 这 是 因 为 光 在 均 匀 介 质 中 沿 直线 传播 ______传播;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 小明在 处通过平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小明在A处通过平 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现象; 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 小明在 处也能看到硬币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 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 现象。 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折射 现象。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如图8-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变式题 如图 -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 ( C ) 播形成的是
图8-4 -
[点拨 竹的倒影和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 点拨] 竹的倒影和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原理, 点拨 反射。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 。 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 。 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图8-3 -
[点拨 点拨] 看不见硬币是因为物体射入小明眼中的光被挡住 点拨 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加水后, 了 。 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加水后 , 碗中硬币会 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射入空气时偏离法线。 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射入空气时偏离法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 折射。属于容易题,命题体现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的思想。 折射。属于容易题,命题体现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的思想。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15° ° 30° ° 45° °
反射角 75° ° 60° ° 45°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 课后 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 ° °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 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 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 或镜面)的夹角误认反射角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 或镜面 的夹角误认反射角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 点拨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甲
乙
丙
丁 图8-2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图 8- 2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 在竖 图 - 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立的玻璃板前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 出现蜡烛的像, 出现蜡烛的像 , 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 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 ′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 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重合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像大小相等 ; 经过三 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8- 次实验后 , 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 2 丁所示, 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丁所示 , 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 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连接物点与像点测量物距与像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聚焦
[提醒要点 (1)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因此说 提醒要点] 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 提醒要点 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可见光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可见光可 以反射,不可见光同样可以反射。(3)我们看到事物多数是漫 以反射, 不可见光同样可以反射。 我们看到事物多数是漫 反射。 反射。
│ 考点聚焦
考点2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现象。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一平面 内 (“ 三线共面 ”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________内 “ ; 法线 的两侧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 ____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的两侧;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入射角。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3) 根 据 反 射 面 的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镜 面 反 射 和 漫 反 射 , 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 都遵循 ________和________都遵循 光的反射 定律。 都遵循_________定律 定律。 (4)光路具有 可逆 性。 光路具有________性 光路具有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嘉兴] 光的传播”时 【针对训练1】 [2010·嘉兴 小明在学习 光的传播 时, 针对训练 】 嘉兴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 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如图8- 所示 所示); 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 如图 -1所示 ;②在A点处用 点处用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 的结果, ( D ) 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 。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 正立 的、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平面镜中成________的 等大 的虚像; 像和物到镜的距离________; 的虚像 ; 像和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 ;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记忆口诀: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____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记忆口诀 (3)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 光屏 上,所以,平面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________上 所以,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提醒要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与 提醒要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 镜面的大小无关 提醒要点 离镜面的距离无关;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离镜面的距离无关;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无关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选择、 探究 平面镜成像
选择、简答、 实验探究
★★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 直线 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_____传播 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________ 、日食和月食 、 __________ 小孔成像 影子 、 射击瞄准 、 排队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 。 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 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特点: 小孔成像特点 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 自身正在发光 提醒要点 沿直线传播必须满足同一种均匀物质。 同一种均匀物质 沿直线传播必须满足同一种均匀物质。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3】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 【针对训练 】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时,小李进行 在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如图8- 甲所示的实验 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甲所示的实验,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如图 -2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 向后折, 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 将纸板沿 向后折 , 此时在 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 -2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乙所示,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如图8- 乙所示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在图8- 甲中 甲中,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 - 2甲中,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 的方向射向镜面, 如果让光线逆着 的方向射向镜面 , 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光路具有可逆性 。 方向射出, 方向射出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2】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 针对训练 】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 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根据光 光的反射定律 ” 的实验演示 ,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 (1)根据光 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综合突破
如图8- 所示 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 所示, 例1 如图 -3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 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处恰好看不到它。 眼睛在 处恰好看不到它。 (1) 小 明 看 不 到 硬 币 , 这 是 因 为 光 在 均 匀 介 质 中 沿 直线 传播 ______传播;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 小明在 处通过平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 小明在A处通过平 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现象; 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 小明在 处也能看到硬币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 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 现象。 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折射 现象。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如图8-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变式题 如图 -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 ( C ) 播形成的是
图8-4 -
[点拨 竹的倒影和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 点拨] 竹的倒影和镜中花都是平面镜成像原理, 点拨 反射。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 。 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现象 。 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图8-3 -
[点拨 点拨] 看不见硬币是因为物体射入小明眼中的光被挡住 点拨 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加水后, 了 。 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加水后 , 碗中硬币会 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射入空气时偏离法线。 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射入空气时偏离法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 折射。属于容易题,命题体现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的思想。 折射。属于容易题,命题体现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的思想。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15° ° 30° ° 45° °
反射角 75° ° 60° ° 45°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 课后 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 ° °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 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 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 或镜面)的夹角误认反射角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 或镜面 的夹角误认反射角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 点拨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甲
乙
丙
丁 图8-2 -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图 8- 2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 在竖 图 - 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立的玻璃板前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 出现蜡烛的像, 出现蜡烛的像 , 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 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 ′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 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重合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像大小相等 ; 经过三 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8- 次实验后 , 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 2 丁所示, 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丁所示 , 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 白纸 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连接物点与像点测量物距与像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