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CC血脂治疗指南课件
合集下载
[PPT荟萃]2013-ACC-AHA-ASCVD-Guideline---血脂管理的临床实践课件
![[PPT荟萃]2013-ACC-AHA-ASCVD-Guideline---血脂管理的临床实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c2a4420740be1e640e9a01.png)
6. Cannon CP, et al. N Engl J Med 2004;350:1495–504. 7.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2002 ;360(9326):7-22. 8. LaRosa JC,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2:1425–35. 9. Ridker PM,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2195-207
需定期估算ASCVD风险。他汀预防ASCVD获益尚不确定
Stone NJ, et al. Circulation. 2013 Nov 12. [Epub ahead of print]
基于RCT证据—— 新指南对不同LDL-C降幅做他汀种类/剂量的明确推荐
有充分证据的高强度他汀仅有——
瑞舒伐他汀 20mg
阿托伐他汀 80mg
高强度他汀治疗
中强度他汀治疗
低强度他汀治疗
每日剂量平均约降低LDL- 每日剂量平均约降低LDL-C
C ≥50%
30%~<50%
每日剂量平均约降低 LDL-C <30%
阿托伐他汀 (40†)-80mg 瑞舒伐他汀 20(40)mg
阿托伐他汀 10- (20) mg 瑞舒伐他汀 (5) -10mg
C 70-189mg/dL的40-75岁患者,每4-6年重新估算10年ASCVD风险
LDL-C降幅
高强度他汀
≥50%
是
临床ASCVD
否 是
LDL-C≥190mg/dL
≤75岁
高强度他汀
>75岁或不适合高强度他汀
中强度他汀
高强度他汀
血脂指南之间的异与同课件.ppt

降低成人ASCVD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
新发表的指南
《血脂异常管理建议》
IAS立场报告:管理血脂异常全球建议
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评估及一、二级预防的指南
制定策略:基于RCT的主要结果和亚组分析、RCT荟萃分析、流行病学、代谢学、机制学、遗传学方面的数据来制定临床血脂管理。
制定策略:基于他汀的RCT及RCT荟萃分析以及系统审查的数据来制定循证指南。定义了最可能从他汀降脂治疗获益的人群。 未提供全面的血脂管理方法。
烟酸进一步下降LDC-C的幅度过小,近6%,不足以减少CVD事件!
曾经的困惑
没有他汀的时代,非他汀类药物(烟酸/贝特)可以减少ASCVD 在他汀应用的基础上加用非他汀类药物为何不能减少ASCVD事件
答案:进一步降LDL-C的幅度不够大,不足以显 示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IMPROVE-IT : LDL-C从69.5降至53.7(降低23%)
2013 ACC/AHA
血脂管理指南:治疗目标不同
NLA/ISA血脂管理建议:治疗目标
继续强调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一如既往推荐LDL-C是首要干预目标,他汀是一线降脂药物
AHA/ACC和NICE指南 不设LDL-C和/或非HDL-C治疗目标
*
尚无RCT证据支持将LDL–C 和/或非HDL–C目标值应用于降脂治疗 专家组复习了19项RCTs,没有发现任何RCTs评估设定特别的LDL-C<2.6 mmol/L (100 mg/dl)或<1.8 mmol/L (70mg/dl)目标值 没有任何RCTs比较2个LDL-C治疗目标值的证据 针对最有可能获益人群,推荐合适强度的他汀治疗,以降低ASCVD风险
替代终点与硬终点之间无关
新发表的指南
《血脂异常管理建议》
IAS立场报告:管理血脂异常全球建议
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评估及一、二级预防的指南
制定策略:基于RCT的主要结果和亚组分析、RCT荟萃分析、流行病学、代谢学、机制学、遗传学方面的数据来制定临床血脂管理。
制定策略:基于他汀的RCT及RCT荟萃分析以及系统审查的数据来制定循证指南。定义了最可能从他汀降脂治疗获益的人群。 未提供全面的血脂管理方法。
烟酸进一步下降LDC-C的幅度过小,近6%,不足以减少CVD事件!
曾经的困惑
没有他汀的时代,非他汀类药物(烟酸/贝特)可以减少ASCVD 在他汀应用的基础上加用非他汀类药物为何不能减少ASCVD事件
答案:进一步降LDL-C的幅度不够大,不足以显 示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IMPROVE-IT : LDL-C从69.5降至53.7(降低23%)
2013 ACC/AHA
血脂管理指南:治疗目标不同
NLA/ISA血脂管理建议:治疗目标
继续强调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一如既往推荐LDL-C是首要干预目标,他汀是一线降脂药物
AHA/ACC和NICE指南 不设LDL-C和/或非HDL-C治疗目标
*
尚无RCT证据支持将LDL–C 和/或非HDL–C目标值应用于降脂治疗 专家组复习了19项RCTs,没有发现任何RCTs评估设定特别的LDL-C<2.6 mmol/L (100 mg/dl)或<1.8 mmol/L (70mg/dl)目标值 没有任何RCTs比较2个LDL-C治疗目标值的证据 针对最有可能获益人群,推荐合适强度的他汀治疗,以降低ASCVD风险
替代终点与硬终点之间无关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老年人血脂管理特点
老年人血脂代谢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脂代谢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老年人血脂管理目标
老年人血脂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血脂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血脂管理建议
01 02
孕妇血脂管理特点
孕妇在妊娠期间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血脂水平的升高。这是 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然而,过高的血脂水平可能会增加妊娠 期并发症的风险。
孕妇血脂管理目标
孕妇的血脂管理目标是保持适度的血脂水平,以确保母婴健康。这通常 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实现。
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持 续上升,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 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危害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 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脑卒 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血脂管理
通过制定指南,规范临床血脂管理流 程,提高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有效的血脂管理,降低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国际指南概述
国际血脂管理指南在血脂异常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建 议。
中国指南特点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血脂异常的筛查、评 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02
血脂检测与评估
血脂检测方法及标准化
血脂检测方法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的解读PPT(2023版)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晚上服用时
高强度(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50%)
中等强度(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25%~50%)
阿托伐他汀 40~80mg* 瑞舒伐他汀20mg 阿托伐他汀 10~20mg 瑞舒伐他汀5~10mg
氟伐他汀80mg
洛伐他汀40mg
匹伐他汀1~4mg
普伐他汀40mg
Lp(a) (mg/L)
理想水平
-
<2.6
-
-
< 3.4
-
合适水平
<5.2
< 3.4
-
<1.7
< 4.1
< 300
边缘升高
≥5.2且< 6.2
≥3.4且<4.1
-
≥1.7且<2.3 ≥4.1且<4.9
-
升高
≥ 6.2
≥ 4.1
-
≥ 2.3
≥4.9
≥ 300
降低 - - <1.0 - - -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Lp(a):脂蛋白(a)。此参考标准
仅针对 ASCVD 一级预防低危人群。表中所列数值是干预前空腹 12 h 测定的血脂水平。-:无
➢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常用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两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
分型
TC
高TC血症
增高
高TG血症
-
混合型高脂血症
增高
低HDL-C血症
-
【注】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
Ⅱa
B
中、高危* < 2.6 mmol/L
Ⅰ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解读PPT课件

ABCD
目标值调整
根据最新研究证据,对血脂异常干预的目标值进 行适当调整。
长期随访与管理
强调血脂异常患者的长期随访与管理,提高治疗 依从性和达标率。
指南实施建议与挑战
加强宣传教育
完善诊疗流程
加大对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血脂异常防治意识和技能。
优化血脂异常诊疗流程,提高筛查、诊断 和治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他汀类与贝特类联合
适用于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但需谨慎评估肝 功能。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定期检查血脂、肝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非药物治疗措施推广与实施
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影响研究进展
戒烟限酒
研究显示,戒烟可显著降低血浆TC、LDL-C水平,限酒则 可提高HDL-C水平。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减少CVD风险。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 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1
目录
• 血脂管理概述 • 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更新要点 • 血脂检测与评估方法 • 药物治疗选择及优化方案 • 非药物治疗措施推广与实施 • 患者教育与长期随访管理
01
血脂管理概述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01
02
03
血脂异常患病率
血脂异常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血脂异常还可能对肾脏、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增加相关疾病风险。
3
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血脂水平、危险因素等,可采用多种方法进 行风险评估,如Framingham风险评分等。
血脂管理目标与策略
血脂管理目标
01
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血脂管理目标,以降低心脑血管疾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PPT课件

案例分析与讨论
鼓励基层医生分享成功与失败案例,共同分析原 因,提升诊疗水平。
专家指导与支持
邀请血脂管理领域专家为基层医生提供指导和建 议,解决实际问题。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完善诊疗流程
根据实践反馈,不断优化基层血脂管理的诊疗流程,提高工作效 率。
提升技术能力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掌握最新的血脂管理技术和理念 。
建立监测数据档案
指导患者记录每次自我 监测的数据,形成个人 血脂变化档案,为后续 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疏导技巧传授以及情绪支持网络构建
传授心理疏导技巧
教授患者简单的心理疏导方法,如深呼吸、 冥想等,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建立心理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成立心理支持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鼓励 患者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形成积极的互助氛围 。
指南适用范围与对象
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为血脂管理提供基本指导和 建议。
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基层医生、护士等医疗卫生人员,以及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人群。
解读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
01
明确基层血脂管理要求
指南详细阐述了基层血脂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流程,为基层医生
基层医生在血脂管理中角色定位
基层医生是血脂管理的主力军
他们直接面对广大患者,负责进行初步的血脂异常筛查、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
承担患者教育工作
基层医生需向患者普及血脂管理知识,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 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方案。
与上级医院保持紧密联系
在需要时,基层医生应及时将复不断提升自身的血脂管理水平。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血脂管理 工作,加强宣传普及,提高公 众健康意识。
鼓励基层医生分享成功与失败案例,共同分析原 因,提升诊疗水平。
专家指导与支持
邀请血脂管理领域专家为基层医生提供指导和建 议,解决实际问题。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完善诊疗流程
根据实践反馈,不断优化基层血脂管理的诊疗流程,提高工作效 率。
提升技术能力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掌握最新的血脂管理技术和理念 。
建立监测数据档案
指导患者记录每次自我 监测的数据,形成个人 血脂变化档案,为后续 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疏导技巧传授以及情绪支持网络构建
传授心理疏导技巧
教授患者简单的心理疏导方法,如深呼吸、 冥想等,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建立心理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成立心理支持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鼓励 患者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形成积极的互助氛围 。
指南适用范围与对象
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为血脂管理提供基本指导和 建议。
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基层医生、护士等医疗卫生人员,以及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人群。
解读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
01
明确基层血脂管理要求
指南详细阐述了基层血脂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流程,为基层医生
基层医生在血脂管理中角色定位
基层医生是血脂管理的主力军
他们直接面对广大患者,负责进行初步的血脂异常筛查、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
承担患者教育工作
基层医生需向患者普及血脂管理知识,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 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方案。
与上级医院保持紧密联系
在需要时,基层医生应及时将复不断提升自身的血脂管理水平。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血脂管理 工作,加强宣传普及,提高公 众健康意识。
解读最新ACC血脂治疗指南ppt课件

颈动脉粥样硬化进 1.11 展研究(CAPS)
1.06-1.17
5052
总体
1.10 1.08-1.13 30182
0.9 1.0 1.1 1.2 1.3 1.4
• 荟萃分析入选了8项观察性研究,共37197名受试者,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 性。其中5项研究设定了心梗作为研究终点。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心血管健康研究
1.13
(CHS)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13 化危险研究(ARIC)
Rotterdam研究
1.76
1.08-1.19 4476 1.09-1.18 14165 1.09-1.26 5479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2 1.01-1.2来自 5163 研究亚组(MDCS)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07 化危险研究(ARIC)
心血管健康研究
1.11
(CHS)
Rotterdam研究
1.16
1.03-1.11 13204 1.06-1.17 4476 1.09-1.24 2267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4 1.05-1.25 5163 研究亚组(MDCS)
4
5
6
7 8年
• 在 2965 例弗雷明汉后代研究队列的成员中,测量了颈总动脉的平均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内动脉的最大内膜中层厚 度,平均随访7.2年,评估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与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斑块定义为最大内膜中层厚度 ≥1.5mm。
Polak JF,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July 21; 365(3): 213–22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烟酸有: • 速释剂 缓释剂 • 缓释型烟易耐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烟酸缓释片常用量为: 1~2g, qd。
• 临床上建议, 开始用量为 0.375~0.5g, 睡前服用; 4 周后增量至1g/d,
• 逐渐增至最大剂量2g/d。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烟酸可使: TC 降低5%~20%, LDL- C 降低5%~25%, TG 降低20%~50%, HDL- C升高15%~35%
• 所以,在中国的指南中也 同时列出TC 的开始治疗 值和达标值。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3.1 他汀类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 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 A ( HMG- CoA) 还原酶的抑 制剂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3.6.2 : ω- 3 脂肪酸 ω- 3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降低TG 和轻度升高HDLC,
• 对TC 和LDL- C 无影响。
• 当用量为2~4g/d 时, 可使 TG 下降25%~30%。主要 用于高TG 血症;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LDL- C≥3.37 LDL- C≥4.14 LDL- C<3.3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危险等级 TLC 开始 药物治疗开始 治疗目标值
TC≥4.14 TC≥4.14
TC<4.14
高危(CHD 或CHD 等危症或10 年危险性10%~15%)
LDL- C≥2.6 LDL- C≥2.6 LDL- C<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全球17,300,000人 死于心血管疾病
23.3 million
到2030年全球将有33,300,000 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其他:传染病,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状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最主要致死病因
2011年中国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荟萃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每增加 0.1mm,心肌梗死风险提高10%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07 化危险研究(ARIC)
心血管健康研究
7
20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国人群中ASCVD患病率高
8
20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MUCA,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合作研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荟萃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每增加 0.1mm,卒中风险提高13%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心血管健康研究
1.13
(CHS)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13 化危险研究(ARIC)
Rotterdam研究
1.76
1.08-1.19 4476 1.09-1.18 14165 1.09-1.26 547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美国血脂治疗指南的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出台
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之胆固醇治疗指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的新看点:
指南的更新要点
1 强调降低ASCVD风险:确定4类他汀获益人群 2 关于LDL-C和/或非-HDL-C治疗目标的新观点:摒弃特定的目
标值 3 一级预防的总体风险评估:建议使用汇总队列方程评估10年
ASCVD风险 4 药物安全性建议:关注他汀副作用,评估治疗净获益,并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ASCVD?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卒中
冠心病
外周动脉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WHO 2011报告显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
17.3 million
ι
ι
ι
ι
ι
ι
ι
ι
1
2
3
4
5
6
7 8年
• 在 2965 例弗雷明汉后代研究队列的成员中,测量了颈总动脉的平均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内动脉的最大内膜中层厚 度,平均随访7.2年,评估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与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斑块定义为最大内膜中层厚度 ≥1.5mm。
11
Polak JF,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July 21; 365(3): 213–221.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2 研究亚组(MDCS)
1.01-1.25
5163
颈动脉粥样硬化进 1.09 1.00-1.19 5052 展研究(CAPS)
总体
1.13 1.10-1.16 34335
0.9 1.0 1.1 1.2 1.3 1.4
• 荟萃分析入选了8项观察性研究,共37197名受试者,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 性。其中5项研究设定了卒中作为研究终点 5
生物标记物与无创性检测的作用: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多依据
6 进一步更新血脂指南:以循证为基石,优化降低ASCVD风险 的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13
• Lorenz MW, et al. Circulation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预测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1.0 –
无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0.8 –
0.6 –
0.4 –
0.2 –
0– ι 0
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冠心病、脑血管事件(缺血或出血 性卒中,TIA)、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心力衰竭
无斑块组(N=2061) 有斑块组(N=904) HR:1.92 (1.49–2.47) P<0.001
纤维 斑块
复杂病变/破裂
内皮功能失调
从第一阶段
从第三阶段
主要为脂质沉积
从第四阶段
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
血栓形成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23S-27S
卒中 TIA 冠心病 周围动脉病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0.9 1.0 1.1 1.2 1.3 1.4
• 荟萃分析入选了8项观察性研究,共37197名受试者,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 性。其中5项研究设定了心梗作为研究终点。
12
• Lorenz MW, et al. Circulation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11
(CHS)
Rotterdam研究
1.16
1.03-1.11 13204 1.06-1.17 4476 1.09-1.24 2267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4 研究亚组(MDCS)
1.05-1.25
5163
颈动脉粥样硬化进 1.11 展研究(CAPS)
1.06-1.17
5052
总体
1.10 1.08-1.13 30182
2013年防治ASCVD成为新趋势
2013年ACC/AHA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之胆固醇治疗指南
防治ASCVD的发生
2013 IAS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SCVD均起源于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 细胞
脂纹
中间病变
粥样硬化
23.3 million
到2030年全球将有33,300,000 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其他:传染病,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状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最主要致死病因
2011年中国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荟萃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每增加 0.1mm,心肌梗死风险提高10%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07 化危险研究(ARIC)
心血管健康研究
7
20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国人群中ASCVD患病率高
8
20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MUCA,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合作研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荟萃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每增加 0.1mm,卒中风险提高13%
研究
风险率 95%CI 样本量 IMT每0.1mm差异的风险率(95%CI)
心血管健康研究
1.13
(CHS)
社区中动脉粥样硬 1.13 化危险研究(ARIC)
Rotterdam研究
1.76
1.08-1.19 4476 1.09-1.18 14165 1.09-1.26 547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美国血脂治疗指南的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出台
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之胆固醇治疗指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的新看点:
指南的更新要点
1 强调降低ASCVD风险:确定4类他汀获益人群 2 关于LDL-C和/或非-HDL-C治疗目标的新观点:摒弃特定的目
标值 3 一级预防的总体风险评估:建议使用汇总队列方程评估10年
ASCVD风险 4 药物安全性建议:关注他汀副作用,评估治疗净获益,并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ASCVD?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卒中
冠心病
外周动脉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WHO 2011报告显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
17.3 million
ι
ι
ι
ι
ι
ι
ι
ι
1
2
3
4
5
6
7 8年
• 在 2965 例弗雷明汉后代研究队列的成员中,测量了颈总动脉的平均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内动脉的最大内膜中层厚 度,平均随访7.2年,评估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与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斑块定义为最大内膜中层厚度 ≥1.5mm。
11
Polak JF,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July 21; 365(3): 213–221.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2 研究亚组(MDCS)
1.01-1.25
5163
颈动脉粥样硬化进 1.09 1.00-1.19 5052 展研究(CAPS)
总体
1.13 1.10-1.16 34335
0.9 1.0 1.1 1.2 1.3 1.4
• 荟萃分析入选了8项观察性研究,共37197名受试者,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 性。其中5项研究设定了卒中作为研究终点 5
生物标记物与无创性检测的作用: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多依据
6 进一步更新血脂指南:以循证为基石,优化降低ASCVD风险 的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3年ACC/AHA血脂治疗指南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13
• Lorenz MW, et al. Circulation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预测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1.0 –
无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0.8 –
0.6 –
0.4 –
0.2 –
0– ι 0
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冠心病、脑血管事件(缺血或出血 性卒中,TIA)、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心力衰竭
无斑块组(N=2061) 有斑块组(N=904) HR:1.92 (1.49–2.47) P<0.001
纤维 斑块
复杂病变/破裂
内皮功能失调
从第一阶段
从第三阶段
主要为脂质沉积
从第四阶段
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
血栓形成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23S-27S
卒中 TIA 冠心病 周围动脉病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0.9 1.0 1.1 1.2 1.3 1.4
• 荟萃分析入选了8项观察性研究,共37197名受试者,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 性。其中5项研究设定了心梗作为研究终点。
12
• Lorenz MW, et al. Circulation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11
(CHS)
Rotterdam研究
1.16
1.03-1.11 13204 1.06-1.17 4476 1.09-1.24 2267
马尔默饮食和癌症 1.14 研究亚组(MDCS)
1.05-1.25
5163
颈动脉粥样硬化进 1.11 展研究(CAPS)
1.06-1.17
5052
总体
1.10 1.08-1.13 30182
2013年防治ASCVD成为新趋势
2013年ACC/AHA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之胆固醇治疗指南
防治ASCVD的发生
2013 IAS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SCVD均起源于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 细胞
脂纹
中间病变
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