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血脂指南推荐(1)
高脂血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一)血脂,血浆总胆固醇<5.2mmol/L 是理想水平;5.2~6.2mmol/L为临界。
高血脂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或延后发生。
高血脂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合理的膳食结构,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
1.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控制在294卡/公斤体重内,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应十分严格,每人每天不宜超过300毫克,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蛋类每天不超过一个,应提倡吃含有花生油的植物油。
宜多选用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2.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少于8克。
二、科学的生活方式高血脂的防治还要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食品)和文娱活动,不吸烟、不酗酒、避免精神紧张,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定期体检45岁以上者肥胖者、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高发人群,建议每年应检查一次血脂。
一、饮食、运动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浆胆固醇,保持均衡营养。
运动和降低体重除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外,还可使甘油三酯和高血压降低,增加HDL胆固醇。
二、药物治疗:经饮食及体育锻炼治疗后,如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用药物治疗。
高血脂吃什么对身体好?1、可多吃鱼类;2、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等;3、多吃大蒜、洋葱;4、每日应在膳食中添加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宜多食含钾食物。
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
含钾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6、宜多食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如鱼、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7、多食含钙食物。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中国血脂异常门诊患者调脂治疗一级和二级预防达标现状DYSIS-China亚组分析要点

别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老年科、 大内科等展开¨引,人选血脂异常接受调脂药物治疗
至少3个月的门诊患者,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
异常防治指南。3 o(简称2007血脂指南)标准进行血
脂水平和达标现状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血脂异常
门诊患者总体达标率为61.5%,超过45%的高危和 60%的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group.The TC
high—risk patients
were<3.1 1
and<4.14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6.08.006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李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赵水平);解放军 总医院老年科(叶平),内分泌科(母义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 民医院一fi,内科(魏毅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胡大一) 通信作者:胡大一,Email:dayi.hu@medmail.com.cn
Corresponding author:Hu Dayi,Email:dayi hu@medmaiL
CODI.cn
Cardiology,Huashan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in
status
of cholesterol
goal attainment for the primary
peripheral arterial
511
cases),respectively.Multivariate
血脂异常的管理及用药-39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血脂异常的管理及用药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详见:
(一)不同人群的调脂治疗策略
1、糖尿病患者调脂以降低()为主
A、TG
B、HDL-C
C、LDL-C[正确答案]
D、sd-LDL-C
E、VLDL
2、血脂异常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为极高危人群的是()
A、ASCVD患者[正确答案]
B、LDL-C≥4.9mmol/L
C、TC≥7.2mmol/L
D、糖尿病患者LDL-C<4.9mmol/L
E、糖尿病患者T C≥7.2mmol/L
3、下述各项不属于冠心病等危症的是()
A、周围动脉疾病
B、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正确答案]
C、卒中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糖尿病
4、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异常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临床上应根据个体血脂的高低,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正确答案]
B、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C、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
D、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
E、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5、中国血脂异常心血管危险评估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低HDL-C。
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刘梅林北京市第二医院心脑血管科陈亚红老年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高危人群,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适宜人群。
而出于对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获益及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严重不足。
2015年第5期《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版共识是在2010年发表的《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血脂异常治疗的进展,综合众多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的建议更新而成的,本文就该共识推出的背景及要点进行解读。
一、“共识”推出的背景近年血脂异常治疗领域更新了多部指南。
2013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发布的“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推荐对<80岁人群进行长期风险管理,提出依据ASCVD的一级或二级预防达到不同的调脂目标值。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降脂治疗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用于ASCVD一级预防、心功能尚好和非透析患者的二级预防,推荐年龄>75岁的ASCVD老年患者使用中等强度[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30%~40%]他汀类药物治疗。
2014年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建议”推荐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预防ASCVD至关重要,治疗强度应根据患者发生ASCVD事件的绝对危险进行调整。
2014年英国国家优化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新版血脂管理指南推荐根据患者危险分层进行不同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推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他汀类药物用药剂量,仍以LDL-C为治疗靶点。
因缺乏老年人群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各指南缺乏对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细化措施。
二、“共识”的要点“共识”指出,我国人群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与西方人群不同,我国老年人的血脂水平以轻中度升高为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

*反式脂肪酸也能够升高LDL-C,不宜多摄入。
调脂药物治疗
他汀类
贝特类 烟酸类 胆酸螯合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其他: 普罗布考, -3脂肪酸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类别 循证医学证据
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4S、CARE、LIPID
、WOSCOPS和AFCAPS/TexCAPS),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本要素
要素
使LDL-C增加的营养素 饱和脂肪酸* 膳食胆固醇 能够降低LDL-C的膳食 成分 植物固醇 可溶性纤维素 总热量 体力活动 <总热量的7% <200mg/日
建议
2克 /日 10-25克/日 保持理想的体重或能够预防体重增加 中等强度锻炼,每天至少消耗200k热量
LDL-C 与他汀合用,
N/A
LDL-C明显 HDL-C明显 TG明显
良好
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 ——12年坚持探索的循证历程
1994 1995 1996 1998 2001 2002 4S WOSCOPS CARE AFCAPS/TexCAPS LIPID MIRACL HPS PROSPER ALLHAT LLT ASCOT-LLA PROVE IT ALLIANCE CARDS A to Z TNT IDEAL SPARCL
TLC开始
TC≥240(6.22) LDL-C ≥160(4.14) TC ≥200(5.18) LDL-C ≥130(3.37) TC ≥160(4.14) LDL-C ≥100(2.6)
药物治疗开始
TC≥270(6.99) LDL-C ≥190(4.92) TC ≥240(6.22) LDL-C≥160(4.14) TC ≥ 160(4.14) LDL-C ≥100(2.59) TC ≥160(4.14) LDL-C ≥80(2.07)
2015年血脂指南推荐

NCEP ATP III 2004
LDL-C的目标值 低危病人:0-1个危险因素 中危病人: 2个及以上危险 因素(10年危险性<10 %) 中危病人:2个及以上危 险因素(10年危险性10-20%) 高危病人: CHD或CHD 等危症(10年危险性>20 %) 极高危病人*
*极高危病人=心血管疾病+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TC
LDL-C HDL-C TG % % % 4-8% 10-15% 4-8% 10-20% 4-8% 15-25% 4-8% 20-30% 4-8% 25-35%
( mg) … 10 20 40 80
(mg) 10 20 40 80 …
(mg) 20 40 80 … …
指南制订的指导思想
作为我国的当代指南,必须 •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调脂策略 •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订防治方案的依据 •吸收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 •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 具体上有别于国际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背景及引言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脂异常分类 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 血脂异常的检出 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证据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证据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证据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 治疗过程的监测 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治疗 附录: 临床血脂测定建议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人群水平及分布状况 高脂血症的膳食治疗
易致肌病的情况:
高龄 ,尤其大于80岁 体型瘦小虚弱 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糖尿病所致 合用多种药物 围手术期 药物或饮食不良相互作用:贝特类(尤其吉非贝齐)、烟 酸类、 环孢霉素 、吡咯抗真菌药、红霉素类、 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 汁、酗酒 剂量过大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 -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
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
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
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9]。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高脂血症治疗指南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