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2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导读2016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导读2016版

如何使用他汀类药物?
ASCVD一级预防:对低、中危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 后LDL-C未达标者,启动低、中强度他汀治疗;对高危者生活方式干 预的同时应立即启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
ASCVD二级预防:建议立即采用中强度他汀,降低LDL-C达到 <1.8mmol/L;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 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 30%左右。
-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 02
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03
1.临床上应根据个 体ASCVD危险程度, 决定是否启动药物 调脂治疗
01 04
4.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 极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 C<2.6 mmol/L,中危和低 危者LDL-C<3.4 mmol/L
他汀不耐受或LDL-C水平不达标者应考虑与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如依折麦布。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他汀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联合治疗可使血清LDL-C在他 汀治疗的基础上再下降18%左右,且不增加他汀的不良反应。
调脂药物治疗
3.贝特类药物 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微粒化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贝特类药物的心血管获益主要来自 随机对照研究中高TG伴低HDL-C人群的亚组分析。 4.高纯度鱼油制剂 高纯度鱼油主要成分为n-3脂肪酸,主要用于治疗高TG血症。 5.PCSK9抑制剂 PCSK9抑制剂具有强大的降胆固醇作用,LDL-C可降低50%~70%。依洛优单抗、阿利珠单抗, 在我国已获批治疗纯合子型(HoFH)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肝脏转氨酶升高超过正
常上限 3 倍或出现明显 他汀类药物治疗安全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近30年来,中国人群得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得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得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得患病率为33、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

人群血清胆固醇得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得血脂异常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得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

其她类型得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得升高也存在一定得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得生活方式,就是防治血脂异常与ASCVD得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血脂异常得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得知晓率与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得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得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得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得指导作用[9]。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HDL-C≥1.0 mmol/L。
19
整理课件
4.慢性肾脏疾病(CKD)
尚无临床研究对CKD 患者LDL-C 治疗目标进行探索。 推荐治疗目标: 轻、中度CKD 者 LDL-C < 2.6 mmol/L,非-HDL-C <
3.4mmol/L;
重度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C< 1.8 mmol/L,非-HDLC < 2.6 mmol/L。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 醇吸收抑制剂。
4
整理课件
2.临床分类
临床分类
5
整理课件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6
整理课件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1. 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 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 治疗。(I类推荐,A 级证据)。
2. 将降低LDL-C 水平作为防控ASCVD 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 I 类推荐,A 级证据)。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主要有: 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 异常。
2 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等)与血脂异常 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 致,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12
整理课件
他汀类
13
整理课件
他汀类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 次,但在晚上服用时LDL-C 降低 幅度可稍有增多。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
他汀治疗后,LDL-C 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 险减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而非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 未见增加。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一、血脂异常概述血脂异常是指血脂水平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和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血脂异常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2.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7mmol/L。

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诊断血脂异常时,应综合考虑个体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风险、家族史等因素。

对于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对于一般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三、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3%,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上升。

四、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2.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血脂异常。

3.其他疾病的影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等疾病均可影响血脂水平。

4.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血脂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五、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2.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较严重或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调节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DYSIS-CHINA研究显示,增大他汀剂量并未使LDL-C达标率增加
CHILLAS研究结果未显示高强度他汀在中国ACS患者中能更多获益

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试验主要有PROVE-IT、A to Z、TNT、MIRACL和IDEAL等, 与常规剂量他汀类相比,冠心病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但降低幅度不大,且不降低总死亡率 此外,中国的临床研究证据不支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最新国外指南也未对PCI围术期短期强化他 汀干预策略予以推荐 目前,尚无关于中国人群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安全性数据
对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的人群,本版血脂指南增加了进行ASCVD余生危 险评估的建议,以便识别出中青年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 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注:*:包括吸烟、低HDL-C 及男性≥ 45 岁或女性≥ 55 岁。慢性肾病患者的危险评估及治疗请 参见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治疗。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重指数。 1 mmHg=0.133kPa
新指南对推荐类别、证据等级的定义
I 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 公认有益、 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 推荐使用Ⅱ类:指有用和 (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 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 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
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 指南精要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心内一科 陈晖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引言: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品结构的调整,血脂异常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为了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成人血脂异常进行有效的防治,特制定本文——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一、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指南的目的是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分类、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明确的指导,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分类与诊断根据血脂成分的异常程度,血脂异常可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通过测量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对血脂异常进行初步诊断。

若血脂异常持续存在,则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遗传性血脂异常。

三、预防与干预1.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控制:推荐控制每日总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10%。

(2)适量增加非饱和脂肪酸摄入。

(3)限制每日饮酒量,男性不超过30g,女性不超过20g。

2.体育锻炼: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或者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3.控制体重:在BMI指数超过24时,应积极进行减重。

4.戒烟限酒:提倡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四、药物治疗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2.他汀类药物:适用于富含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症。

3.纤维酸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LDL-C水平,适用于混合性高脂血症。

4.贝特类药物与噻唑烷难解残基(Niacin):适用于谨慎选择的特定患者群,如高危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五、随访与评估对于已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调整药物剂量、监测血脂水平和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 读-final (2)

《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  读-final (2)

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
天然他汀,有效降脂,显著获益
ASCVD是与胆固醇密切相关疾病
ASCVD ['əskv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Raised from 2013 ACC/AHA Cholesterol Guideline, and included in the 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m m ol /L (m g/dL) < 2. 6 理想水平 (100) < 5. 2 < 3. 4 合适水平 (200 ) (130) 5. 2-6. 2 3. 4-4. 1 边缘升高 (200-239) (130-159) ≥ 6. 2 ≥ 4. 1 升高 (240) (160) 降低
< 1. 7 (150) 1. 7-2. 3 (150-199) ≥ 2. 3 (200)
天然他汀,有效降脂,显著获益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TT) Collaboration,Lancet 2010; 376: 1670–81
其他降胆固醇药物
药物类型
作用机制
代表药物
用量 10m g/d 0. 5g/bi d 5g/ti d 5g/ti d 1, 875g/bi d 0. 24-0. 48g/bi d 10~ 20 m g/d,
天然他汀,有效降脂,显著获益
2016血脂指南主要内容

√ √
我国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资料 我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水平分层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及治疗目标 调脂达标策略及药物选择
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ASCVD危险评估流程(1/3)
下列任意条件者不需要按危险因素进行ASCVD危险分层直接列为极高危或高危人群:
•极高危:ASCVD患者 1. 2. 3. 4. 5. 6.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稳定性冠心病 血运重建术后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高危: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
1. LDL-C ≥ 4.9 mmol/L 或 TC ≥ 7.2 mmol/L 2. 糖尿病患者1.8 mmol/L≤LDL-C<4.9 mmol/L(或)3.1 mmol/L≤TC<7.2 mmol/L 且年龄≥ 40 岁 •不具有以上3种情况的个体,应评估未来10年间ASCVD总体发病危险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 937-53.
HDL-C
• HDL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 间接了解血中HDL水平。 • 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 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 用。 • HDL-C水平影响因素
• • • 遗传因素, HDL-C低下: 严重营养不良者,肥胖者, 吸烟, 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 高TG血 症患者 HDL-C升高: 运动和少量饮酒
血脂异常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
• 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 致。 • 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 的遗传倾向, 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 族性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
•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 •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TG >10 mmol/L)通常是参与甘油 三酯代谢的脂蛋白脂肪酶,或载脂蛋白C2,或载脂蛋白A5基 因突变导致的,其发病率1/百万。 • 轻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此的定义:TG 2–10mmol/L) 通常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特性。 • 特别要指出的是,许多高脂血症患者是继发和原发病因的 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7.Lp(a):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 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 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00mg/L以上,但 80%的正常人在200mg/L以下,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80 mg/L,中位数则低于此值。通常以300mg/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 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临床上用于Lp(a)检测的方法尚未 标准化。
8.sLDL:血浆中LDL的颗粒大小不均,每一个体都有大、中、小 颗粒LDL。己证明血浆TG水平与LDL颗粒结构有关。当TG< 1.70mmol/L(l50mg/dl)时,大而轻的LDL较多,血浆电泳时LDL谱呈 “A”型;当TG>1.70mmol/L时,sLDL水平升高,LDL谱呈“B”型, 并伴随血浆apo B水平升高
谢 谢!
2.VLDL
VLDL是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 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由于CM 和VLDL中都是以含TG为主,所以将其统称为富含TG的 脂蛋白。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 VLDL的多少。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h的血清 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39mmol/L (3O0mg/dl) 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6 年修订版)
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 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 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 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 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 存。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 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 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 性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ide,TG)和类脂如磷脂 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其他还有游 离脂肪酸(FFA)和磷脂等。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 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蛋白 (apolipoprotein,ap)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 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 白(a)[lipoprotein(a),Lp(a)]。
4.HDL
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 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I为主。 HDL是一类异质性的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的脂质、载脂蛋 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均不相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 将H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这些HDL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 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HDL将胆固醇从 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 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6.apoB
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lg/L范围内。正常情况 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中均含有一分 子apo B,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 B分布 在LDL中。Apo B有apo B48,和apoB100两种,前者主 要存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LDL中。除特殊说明外,临 床常规测定的apo B通常指的是apo B100。血清apo B主 要反映LDL水平,它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apo B 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3. 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 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 HDL所含成分较多,临床上目前尚无方法全面地检测HDL的量和功 能,故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多少。
4.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 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 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 估。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5.Apo AI
正常人群血清apo AI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 高于男性。HDL颗粒的蛋白质成分(载脂蛋白)约占50%, 蛋白质中apo AI约占65%~75%,其他脂蛋白极少,所以 血清apo AI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 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但是,HDL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 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组分及其组成成 分常会发生变化,故apo AI的升、降也可能与HDL-C变化 不完全一致
血Hale Waihona Puke 脂蛋白1.CM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TG近90%,因而其密 度也最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 时,血清中无CM。餐 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M时,因其颗 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血液外观混浊。将含有CM的血清 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表面,状如奶油,此 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
5.Lp(a)
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的脂蛋白。 Lp(a)的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所含的载脂蛋 白部分除一分子apoB100外,还含有另一分子 apo(a),有关LP(a)合成和分解代谢的机制目前了 解尚少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1.TC:TC是指血液申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 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 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 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 入可造成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 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2.TG: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TG 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 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 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的正偏态 分布。
3.LDL
LDL由VLDL转化而来,LDL颗粒中含胆固醇酯40%、游离胆固醇 10%、TG6%、磷脂20%、蛋白质24%,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 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约60%是 在LDL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 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 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apoB100。根据颗粒大 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LDL将胆固醇运 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 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