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时设计)学案电子版稿纸
教学设计用纸(副业)

(3)做练习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部分的练习。
继续练习字母的书写,听音跟读单词,说说你看到的颜色。
第2课时
白旗中心校教学设计用纸(副页)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教学方案设计
1.Warm-up
Review
2.Presentati
17分
15分
1分
(1)唱ABC song歌
(2)"接力活动":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对答,要求又快又好。如:
A: Hello! B!B: Hi! A! Hi! C!
C: I'm Sarah. What's your name?D: My name's Mike.
E: Goodbye!F: Bye-bye.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上册)
白旗中心校
王金辉
2013.9
白旗中心校教学设计用纸(副页)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教学方案设计
1.Warm-up
2.Presentation
Practice
3.Extension
4.Homework
5分
24分
10分
1分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知道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补充材料:关于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知道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古代书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引出纸的发明。
2. 新课导入:播放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并记录重点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讨论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 活动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张纸,体验纸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纸的发明过程的理解。
7. 总结提升:通过PPT展示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重点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纸的发明过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搜集关于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知道了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了课文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纸》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纸》教案范文《纸》本篇课文使了解纸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纸》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纸》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正确认1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认识三个多音字“重”、“便”、“了”。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
学具准备搜集各种各样的纸教具准备:有关纸的课件板书设计: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
2、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纸的文化。
3、教师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5、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小组互相读课文。
三、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
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四、课内延伸1、把自己知道有关纸的常识下在小本本上。
2、办一次有关纸的板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整理与搜集,更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小学二年级语文《纸》教案范文二教学目的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纸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3、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难点:在纸的发展过程中体会书写材料在不断完善进步。
板书设计:30 纸龟甲兽骨竹片丝织品纸青铜器石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画画都离不开纸,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没有纸的,你们知道它是怎们发明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纸》这篇课文,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纸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纸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的测量”,详细内容为第三、四节,主要围绕纸张的折叠与剪裁进行实际操作,探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纸张的折叠与剪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面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纸张、剪刀、直尺、圆规等。
学具:纸张、剪刀、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的纸张折叠与剪裁方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平面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PPT上展示的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纸张折叠与剪裁,计算所得到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分享各自的结果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几何图形的测量2. 内容:(1)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3)实际操作:纸张折叠与剪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矩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和周长。
(2)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答案:(1)根据公式计算得出。
(2)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如探索更多纸张折叠与剪裁的方法,提高其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开放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确定。
小学二年级语文《纸》优质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纸》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纸》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以及口语交际训练。
具体章节内容为《纸的由来》和《纸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了解纸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流利的语言介绍纸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纸的制作过程,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纸样本。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纸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3)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3.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纸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生字词。
(2)小组合作,讨论并介绍纸的用途和优点。
5. 口语交际训练(1)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2)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口语表达能力。
(2)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纸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以及如何保护森林资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2. 生字词:造纸、发明、蔡伦、竹子、纤维、过滤、干燥、用途、环保。
3. 课文结构:纸的由来、纸的制作、纸的用途、保护森林资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编写一段关于纸的介绍。
(3)思考:如何保护森林资源?2. 答案:(1)见作业本。
小学教学设计稿纸

主备人 课 题 上课时间 11、小手拉小手 5.29-6.2 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及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爱同学、爱 集体的思想感情。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学会求助时要用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谨慎,养 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儿歌学习和小品表演,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 4、活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发方法开展与同学的互助古活动,探究 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求助时要用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谨慎,养成乐 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并学会求助时要用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谨慎,养成乐 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方案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 (教师故意把两支削好的铅笔不小心掉在地上,铅笔摔断了。 ) 导语: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不小心把铅笔摔断了,可又没带小刀,你们 有碰到这种情况吗?那么,当你遇到这个困难时,会怎么办呢?(学生发言 讨论)那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亮亮同学遇到这个困难时又是怎么样的呢。 2、小品《亮亮铅笔断了》 ,讲述做作业时,亮亮不小心把铅笔摔断了, 又找不到小刀(讨论这时亮亮怎么想?)就在这时同桌芳芳来了,亮亮就就 大声对她说: “借我一支铅笔。 ” 可芳芳认为亮亮不是自己的好朋友, 拒绝了。 个人复备
1、老师:今天我也要为你们的成功喝彩,我要为大家献一首歌。(老 师唱歌) 2、这首歌好听吗?我带大家来学一学。 让我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边表演。 投影出示: 伸出我的手,拉起你的手,小手小手拉起来,都是好朋友。 我向你求助,你来帮助我,爱心爱心连起来,我们真快乐。 3、全体起立,再次表演。 学生跟着音乐边表演边唱一遍。 活动(五)--成立手拉手互助中心 老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合作交流,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十分的活泼可爱、十分的热情大 方,我要恭喜各位正式成为我们手拉手互助中心的会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 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小手拉小手,共同成长,一同 进步! 老师:让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在《手拉手》的乐曲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教师纸质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名称:《XX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XX知识点;(2)XX技能。
2. 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2)XX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导入方式:图片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
2. 导入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教师讲解:(1)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点;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总结优点和不足;2.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板书设计:1. 课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难点;4. 教学过程;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写字教学设计17课时(word表格版)

教学反思
课时内容容
7 三点水、马字旁
教学目标
1.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点水、马字旁,了解偏旁时书写结构。
2.掌握偏旁的书写时的变化。
3.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4.通过例字的练习熟悉书写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做为偏旁时他们的变化。
3.正确规范地书写带有三点水、马字旁的字。
3 食字旁、金字旁
教学目标
1.认识食字旁、金字旁,了解偏旁时书写结构。
2.掌握偏旁的书写时的变化。
3.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4.通过例字的练习熟悉书写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做为偏旁时他们的变化。
3.正确规范地书写带有食字旁、金字旁的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时内容容
9 戈字旁、反文旁
教学目标
1.认识戈字旁、反文旁,了解偏旁时书写结构。
2.掌握偏旁的书写时的变化。
3.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4.通过例字的练习熟悉书写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做为偏旁时他们的变化。
3.正确规范地书写带有戈字旁、反文旁的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五、课前交流,直接导入
1、交流这两个偏旁的名称和写法。
2、强调双姿,做好课前准备。(三个一)
二、探索发现,学习正确笔画
1、出示本节课偏旁,观察写法。(三点水、马字旁)
2、书空按正确的笔顺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偏旁的书写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