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
前往禽流感疫情高发地区的游客应提前了解当地 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禽类及其产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流感季节
流感季节时,禽流感和其他流感病毒可能同时传 播,需特别注意防护。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禽流感?
如何预防禽流感?
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生病或死去的禽类,处理禽类时佩 戴手套和口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高风险人群
禽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养禽业工人、兽医、 家禽市场工作人员等。
这些人群因接触感染禽类而面临较高的感染 风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一般公众
虽然一般公众感染风险较低,但在疫情爆发 时,接触感染禽类的风险仍然存在。
遵循卫生和防疫措施对于所有人都非常重要 。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禽流感? 2.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3.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4. 如何预防禽流感? 5.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什么是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定义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影响鸟类,但也可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1和H7N9 是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亚型。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 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禽流感? 食品安全
确保禽类及其产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防禽流感?
公共卫生措施
积极配合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防疫措施,及时 报告可疑病例。
公众参与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播 风险。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特殊人群
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更易 出现严重症状。

H7N9禽流感专题讲座课件

H7N9禽流感专题讲座课件

2 禽流感简介
禽流感是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在禽类间传播的 一种从呼吸系统疾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 病症,通常只感染鸟禽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H1N1)。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亚型。迄今甲型流感病毒H有16 个亚型,N有9个亚型。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 感染禽类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低致病和非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1 H7N9禽流感动态
至四月五日中国已发现14例H7N9禽流感病例 4人 死亡。
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4日的通报,截 至21时,上海共确诊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死亡4例,另外2例正在救治,其中一例是幼托儿 童,病情轻微,正在康复中。
其他8例感染H7N9禽流感的是江苏4例、安徽1例、 浙江3例。
➢带毒的禽鸟羽毛、排泄物、 分泌物 ➢ 被病毒污染的飼料和运输工具
禽流感传播途径
➢ (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 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 禽流感。
➢ (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 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 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 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暴露者
• 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 员;
• 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 防护措施的人员;
• 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 其他相关人员。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 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禽流感培训课件

禽流感培训课件
季节流感 H1N1 2009H1N1 季节流感 H3N2 禽流感H5 禽流感H7 禽流感H9 SARS-CoV 新型冠状病毒
咽拭子
-
-
痰液
-
-
血液 甲型流感IgM
阴性 (OD=0.117)
甲型流感IgG 强阳性
(OD=2.057)
李大儿子(治愈出院)实验室检测结果
病毒核酸检测项目 甲型流感通用引物
易感人群 :现有确诊病例主要为成人 (也有老人和儿童)
高危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 加工业者,;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
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发展迅速为重症肺炎,(≥39℃),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PB2 PB1 PA HA NP NA MP NS
一个新的重配禽源性病毒: 6个内部片段来源于
H9N2 新型传染病,人类无抵抗性
禽流感病毒图解
流行病学
传染源:推测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 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 :推测为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 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排泄物)、经受病 毒污染的水感或直接接触病毒被感染。
迫综合征 ;2. 慢性气管炎;3.高 血压病 患者因“咳嗽咳痰1周,发热3天” 入院。
入院查体
神志清,口唇红润,气管居中, 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叩诊呈清音, 听诊呼吸音两肺粗,可闻及少许 干湿罗音。右位心,心率85次/分, 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 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 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 禽流感病毒。
胸部影像学检查

禽流感讲课PPT课件

禽流感讲课PPT课件

03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措施
典型临床表现
咳嗽
干咳或伴有痰液的 咳嗽,严重时可出 现呼吸困难。
肌肉酸痛
全身肌肉酸痛,尤 其是背部和腿部。
发热
患者体温急剧升高 ,通常超过38°C, 持续数天。
喉咙痛
咽部充血、水肿, 导致喉咙痛。
其他症状
头痛、乏力、食欲 减退、恶心、呕吐 、腹泻等。
实验室诊断方法
病毒分离
住口鼻。
避免接触病禽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其粪便; 购买有检疫证明的禽类产品。
注重饮食安全
禽肉和禽蛋要煮熟煮透再食用 ;避免食用病死禽肉。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 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社区和单位防控策略部署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讲座等 形式,向居民和员工普及禽流
感防控知识。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种 亚型,可引起禽类及人类感染 。
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也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间 接传播。
禽类感染后可出现呼吸道、消 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人类感 染后可出现流感样症状,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诊断需结合流 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检查结果。
加强禽类养殖管理,提高生物 安全水平;加强人员防护,避 免接触病禽及污染物;加强疫 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
宿主免疫压力、病毒间基因重配、抗 病毒药物使用等均可影响禽流感病毒 的变异。
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比较
01
02
03
A型流感病毒
广泛存在于禽类中,可引 起禽类严重疾病和人类感 染。具有高变异性,可感 染多种宿主。
B型流感病毒

02155_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ppt课件

02155_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ppt课件

疫情监测和预警
目前H7N9疫情监测和预警体系 尚不完善,需要加强。
2024/1/24
2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疫苗研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有效的 H7N9疫苗。
完善防控体系
国家将进一步完善H7N9禽流感防控体系,提高防 控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国将加强在H7N9禽流感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挑战。
型。
2024/1/24
由8个基因片段组成,编 码10种以上的蛋白质。
病毒粒子呈球形或丝状 ,直径80-120纳米。
7
病毒基因容易发生变异 ,导致病毒毒力、传播
能力等发生变化。
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01
02
03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 播。
2024/1/24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老 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 虚弱者。
2024/1/24
24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2024/1/24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 我防护意识。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对H7N9禽流感患者的救治能力,提高治愈率。
推进科研攻关
加大对H7N9禽流感相关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推进科研攻关取得 突破性进展。
略制定提供依据。
15
报告制度及流程
2024/1/24
明确报告责任主体
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为责任报告单位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报告。
规范报告内容和时限
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史等,报告 时限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禽流感培训课件

禽流感培训课件

公众个人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感染源
不要前往疫情暴发的养殖场或者 与感染病毒的家禽接触。在接触 家禽之后,要及时洗手和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
在食用鸡肉等家禽产品时,要选 择经过检验合格的正规产品,避 免食用生肉或者未煮熟的鸡肉。
禽流感疫情的监测
03
和报告
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
01
02
03
疫情监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 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等方式 ,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监测 。
报告系统
建立疫情报告系统,确保 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地向 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数据分析和预测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 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报告的流程和责任人
报告流程
按照规定的报告流程,由疫情发 生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向上一级主管
部门报告。
责任人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人为疫情报
症状
感染禽流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 、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头痛、 肌肉疼痛、疲乏等症状,也可能出现 胸闷、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症状。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禽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此外 ,接触感染病毒的鸟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可能会感染病毒。
易感人群
告的第一责任人。
报告时限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及时报告疫 情,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疫情报告的注意事项和误区
注意事项
报告疫情时,需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瞒报、漏报、迟报的行为将依法处理。
误区
避免将疑似病例误报为确诊病例,或将确诊病例误报为死亡病例等。同时,要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疫情扩散。

2024禽流感防控培训ppt课件

2024禽流感防控培训ppt课件

•禽流感基本概念及危害•养殖场禽流感防控策略•屠宰加工环节禽流感防控措施•流通领域禽流感监测与应急处置目•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及使用方法培训•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禽流感定义与传播途径禽流感定义传播途径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禽类。

此外,接触感染禽类的粪便、羽毛等也可传播病毒。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保障人类健康030201预防措施重要性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要求01020304010204饲料和水源安全控制方法饲料应来自正规厂家,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饲料原料。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饲料中不含有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

水源应保持清洁,避免使用自来水必须要进行消毒处理才能使用。

定期对饮水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病毒在水源中传播。

03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制定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屠宰加工场所卫生标准设置场所选址与布局设施与设备环境卫生原料肉检验检疫流程规范宰前检疫入场查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宰前检疫,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实验室检测产品加工过程监督管理制度加工过程控制确保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

质量检验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防止流入市场。

无害化处理采用高温、高压、化学等方法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废弃物分类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病死动物、粪便、污水等。

资源化利用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生物燃料等。

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流通领域监测网络建设规划明确监测网络布局强化监测技术手段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异常情况报告和处置流程规范制定异常情况报告标准01规范应急处置流程02加强跨部门协作031 2 3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推广健康消费习惯消费者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部署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禽流感疫情。

禽流感培训课件

禽流感培训课件

禽流感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禽流感概述
•禽流感预防措施
•禽流感治疗策略
目录
•禽流感防控政策与法规解读
•禽流感应急处置流程介绍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禽流感概述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能引起禽类从轻微的产蛋量下降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状,甚至死亡。

定义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特点
定义与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和人类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严重症状和死亡的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临床表现与诊断
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寒战、疲劳等。

严重病例可能会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02
禽流感预防措施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减少应激因素对禽群的影响。

保持良好环境
合理饲养密度
饲料和水质管理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提供优质饲料和水源,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防止病原菌污染。

03
02
01
饲养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熱 55°C 1小時 加熱 60°C 10分鐘
➢ 對大多數防腐消毒藥敏感
禽流感专题讲座
3
● 禽流感病毒特徵:
➢ 在乾燥塵埃中可存活 2週 ➢ 在4°C可保存數週
➢ 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 之久
禽流感专题讲座
4
二、流行特徵
●● 傳傳染染源源
火雞 鳥
禽流感专题讲座

5
鴨 鵝
禽流感专题讲座
● 次要症狀(消化道的症狀)
➢ 噁心
➢ 腹瀉 ➢ 腹痛 ➢ 稀水樣便
禽流感专题讲座
10
● 有些患者有眼結膜炎 ● 患者體溫大多持續在39°C ● 多數患者治癒後良好
● 嚴重症狀(肺炎、急性呼吸窘迫)
禽流感专题讲座
11
四、疫情國家
● 被發現禽流感疫情的國家
韓國 日本 台灣 中國湖南 、湖北、廣西
一旦出現: ● 發燒38°C以上 ● 咳嗽 ● 喉嚨痛
✓ 一定立即戴上口罩
✓ 並通報各縣市衛生局協助就醫
✓ 就醫時也應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
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
禽流感专题讲座
26
七、結 語
禽流感目前雖然無強傳染性, 一旦病毒突變,將造成人流感大流行, 疫情非常可怕,預防工作大家總動員。
祝 闔府平安
肯定不會傳染禽流感,建議 避免購買小商販提供之廉價 羽絨製品
禽流感专题讲座
19
六、如何預防篇

員工篇
遠離家禽的分泌物,儘量避免觸摸活的 雞、鴨等家禽及鳥類
食用禽類製品之前要高溫充分煮熟煮透
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預防流感侵襲
勤洗手,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
避免到禽流感疫區旅行
印度 巴基斯坦 泰國 柬埔寨 越南 印尼 老撾
禽流感专题讲座
13
迄今己有數百萬家禽死 亡 或被宰殺
有數十名禽流感疑似患者 死亡,其中多人被世界衛 生組織認定死於H5N1 禽流
感病毒
● 被傳染禽流感的人是由於接觸了染 病家禽所致
禽流感专题讲座
14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 疫情資料顯示
自去年底至今年九月二十九日止, 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地區, 人類感染禽流感確定病例累計72例, 其中28例死亡。
禽流感专题讲座
一、疾病概述
● 什麼是禽流感?
是一種由家禽(鳥)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
野生鳥類
腸道中攜帶病毒 但一般不發病
流感病毒突變時, 隨時可能在人類 中感染和傳播
家禽
人流感
禽流感专题讲座
造成一些家禽(包 括雞、鴨、火雞) 的嚴重疾病和大 量死亡
2
● 禽流感病毒特徵:
➢ 對紫外線敏感:下列情況之下可被滅活:
禽流感专题讲座
24
如果是在旅行途中或入境時,就出現: ● 發燒38°C以上 ● 咳嗽 ● 喉嚨痛
➢ 一定立即戴上口罩 ➢ 入境時填寫「傳染病防制調查表」 ➢ 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檢疫人員
將提供必要的就醫協助
禽流感专题讲座
25
● 疫區旅行回國入境後應注意篇
入境十天之內,每日早晚各測量一次 體溫

6
● 傳播的主要渠道
➢ 攜帶病毒的禽鳥羽毛、排泄物、分泌物 ➢ 被病毒污染的飼料和運輸工具
禽流感专题讲座
7
● 傳播途徑
➢ 消化道 ➢ 呼吸道 ➢ 皮膚損傷 ➢ 眼結膜
禽流感专题讲座
8
三、人感染禽流感症狀
● 主要症狀
➢ 發熱
➢ 流涕
➢ 鼻塞
➢ 咳嗽
➢ 咽痛
➢ 肌禽流肉感专酸题讲痛座
9
三、人感染禽流感症狀
摘自2005/10/07自由時

禽流感专题讲座
15
五、Q&A
● 人與人之間會傳播病毒嗎?
人與人間無強傳染性
一旦禽流感病毒變化,就 能通過人與人傳播
禽流感专题讲座
16
五、Q&A
● 吃雞鴨鵝肉會被傳染嗎?
禽肉煮熟煮透後,病毒傳播可 能性較小
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 能進入人體
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爆發 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禽流感专题讲座
17
五、Q&A
● 到市場買雞是否就會被傳染嗎?
若環境中病毒濃高,接觸病區家 禽釋放分泌物被傳染的機會高
一般市場病毒在空氣中濃度較低, 往往也不會被傳染。現在暫無需 “宰雞”色變
....中国最禽庞流感大专题的讲座管理资料库下载 18
五、Q&A
● 穿羽絨服、蓋鴨絨被傳染嗎?
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 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 學環節處理,病毒存活可 能性微乎其微
禽流感专题讲座
20
阻止使您和他人患病的細菌傳播!
咳嗽時 o
遮掩
口鼻
當您咳嗽或 打噴嚏時 用紙巾遮掩口鼻
或者 咳嗽或打噴嚏到上 衣袖中而非到手上
用過的紙巾放入垃圾筒
禽流感专题讲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洗 手o
請用肥皂 或溫水洗手
SOAP
或者 用以酒精為主要 成份的洗手液洗手
禽流感专题讲座
22
● 居家或辦公環境篇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每天應開窗通風換氣2次,每次至 少10分鐘
或使用換氣扇保持空氣流通
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牆壁清潔: 可用5%漂白水拭擦
確保排水道去水通暢
禽流感专题讲座
23
六、疫區旅行自主健康管理管篇
● 到疫區旅行中應注意篇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 不要餵食鳥類 如不慎接觸到,也應立即用肥皂徹
底清洗雙手 避免「生食」禽類製品
幸福美滿
禽流感专题讲座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