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高三西城期末讲评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讲评版)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 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 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 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解析】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 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可知,D项符合题意。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 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2020/9/30
2018.1
讲评前,问问自己
1、关于这道题,命题人想考什么? 2、关于这道题,我储备了哪些知识点? 3、关于这道题,有没有对应的答题模式? 4、关于这道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5、关于这道题,你能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2020/9/30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 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020/9/30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
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 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2020/9/30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 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 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 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 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 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 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 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 景德镇瓷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 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 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历史期末试卷整体解析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历史期末试卷整体解析2018.1 2018年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北京东西海朝四城区的期末考试告一段落,本次历史试卷仍然继续强调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多元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试卷以较易、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总体难度适当。
总体来说,本次西城高三期末试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对知识进行全方位考查西城期末考试范围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即高考考纲中全部考点。
【2】考查内容重点突出试题中,以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为主,这部分占的分数比重较大,中国古代史28分、中国近现代46分,世界史26分。
充分体现了题目知识广泛,重点突出的特点,考查通史体例下各个章节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对考生后续复习有重要指导作用。
【3】充分体现当下热点专题此次考试内容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东西方史实对比、中国传统文化、“砥砺奋进的五年”、民主法制建设等多个热点问题,充分考查学生对热点的敏锐把控力、结合历史分析现象本质的能力、“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
但整体材料考查知识仍然较为基础,所以考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要多了解时政内容,但不能盲目的只关注时政,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仍是重中之重。
【4】突出对考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从图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历年来考试都重点考查的内容。
本次西城期末试卷大多数题目多通过图片、表格、小材料进行考查,且图示类型更为丰富完善,涉及知识面广,图片涉及了博物馆文物、照片、地图、漫画、数据表格等,学生需要有较为深厚的读图能力,才能完成信息读取。
在这里,必须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增强读图和审题能力的锻炼,这对答题非常重要。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分依据高考考试说明,在加强对期末考试范围内知识的复习外,利用寒假进行查缺补漏强化中国古代史部分,寒假是对一轮复习总体查缺补漏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提前开始二轮复习、提前预热熟悉文综综合考试的最佳时机。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化学期末试卷评析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化学期末试卷评析本试卷共有16道选择题,6道大题,题型与往年一致。
西城区期末考试是全区统一考试,继期中考试之后,持续进行知识全面性诊断与检测。
本卷主要考察学生一轮复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化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落实情况;检验高三一轮复习的化学教学状况,发现知识漏洞、能力缺陷、解题方法问题。
本次考试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化学与生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反应热、化学平衡、电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期末后学校将安排复习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
本试卷总体难度,相比往年稍微增加,没有偏题、难题。
期末考试涉及多角度关联,系统、动态分析,侧重关键能力提升,送分题较少。
同时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加大了对分析、解决、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的考察。
这就要求学生要提高提取信息能力,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化学实验因还没有系统复习,探究实验部分主要注重反应现象的推理以及实验目的的把握,情境较为陌生,但难度并不大。
有机推断题信息虽跟去年高考一致,但反应涉及成环,难度略微增大。
一、内容较常规各模块分值分布:从卷面看,各模块的考查特点如下:1.基本概念:分值略有提高,考查依然侧重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基本理论:较 2017 年分值有所减少,但分值依然很高,重难点的考查基本不变。
在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3.元素化合物:分值与往年基本持平,知识较零散,在理综试卷中的考查综合性很强,是实验题的基础,为避免知识漏洞,需要形成知识体系并加强综合应用。
4.有机化学基础:分值变化不大(14+9分),3个选择和1个推断大题,推断大题虽然结构较为复杂,但分解起来难度不高,虽考察陌生信息反应的逆推过程,但正推所学内容的推断思路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有机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机基础的掌握,考察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以及逆推思维。
5.化学实验基础:实验题目的考查分值有所增加,注重了化学学科思想的重要性,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分析能力、一定的化学思想及把握实验目的。
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英语(上)期末试卷

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英语2018.1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A. A newspaper.B. A magazine.C. A book.答案是A。
1. How will they go to the city center?A. By taxi.B. By subway.C. By bus.2.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Eat outside.B. Buy a sandwich.C. Listen to music.3. How did the man feel after seeing the movie?A. Excited.B. Sad.C. Frightened.4.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Read the notice.B. Donate money.C. Go back home.5. Why is the woman worried?A. Her mother doesn’t know Jack.B. Something private is in the message.C. The message is sent to the wrong person.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高三语文2018西城期末考试答案及主观题部分评判依据

2018西城期末答案解析一、(24分)1.(2分)D 2.(3分)B 3.(2分)C 4.(3分)A 5.(3分)D 6.(3分)C7.(2分)B8.(6分)【答案示例】①立足传统文化,蕴涵传统审美,彰显民族特色;②关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③在技术上刻苦研究,精益求精;④注意吸收他人的技术成果;⑤推陈出新,具有创新精神;⑥扩大市场;⑦宋真宗赐年号给景德镇。
【评分标准】每条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第①条中,“传统”和“民族”两个关键词,不必兼具,单有即可;如果多于三条,则只看前三条。
如果不同的要点合并于1条中,则算作1条。
二、(23分)9.(3分)B 10.(3分)D 11.(3分)C12.(6分)【答案示例】①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今天)怎么能说出这种明白人(或“通达的人”)的话?”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从哪里得知这种明白人(或“通达的人”)的话的呢?”②老师将所教之书考问(进士公),(他)立即就能够记忆背诵,于是(老师)极为震惊,赶紧和(他)一同返回。
【评分标准】①3分。
“矍然”“安得”“达者”各1分,有其它错误酌情扣分。
②3分。
“状语后置”“叩”“辄”“亟”各1分,错1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如果没有补充省略部分,句子结构不完整,人物关系不清,整体扣1分。
13.(3分)A14.(5分)【答案示例】愚山子悲观地认为不可行。
原因在于该换心的人太多“换”不过来;而且由于社会黑暗,人们整体素质不高,“好心源”短缺。
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
因为心可以分为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
【评分标准】愚山子的观点1分,理由2分(“该换心的人太多”1分,“好心源短缺”1分)。
张潮的观点1分,理由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万历年间,徽州进士某某的父亲,性子急躁,家中本来财货富足,但与族人不和。
他的两个腿肚瘦削无肉,有人嘲笑他说:“这种相貌日后肯定当乞丐。
北京市2018年西城高三英语英语试题总评

北京市2018年西城高三英语英语试题总评2018年西城期末如约而至。
本套试卷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对高三阶段学生的一次年末检测。
本套试卷沿袭了2017年北京卷的出题模式。
但是考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阅读篇幅增长,情景作文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时代性等。
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出高考英语未来的命题趋势。
下面我们就试卷的板块逐个进行分析:单项选择:2018年北京西城区高三英语期末的语法部分延续往年考查方式,重点考查了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等考点。
其中,时态和语态4题,非谓语动词4题,三大从句4题,代词1题,情态动词1题,虚拟语气1题,难度与去年持平。
该部分考生应学会识别考点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步骤。
完形填空:文章题材围绕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体验。
文体为记叙文。
讲述的是“完成社区服务任务的经历”。
题目中考点考查数量为动词7题,名词6题,形容词4题,副词1题,介词1题,连词1题。
考生在答题时,名词类题目需重点关注复现及上下文对应,如为抽象名词则考虑情感色彩和主旨。
动词题需关注动作的先后顺序及主谓动宾搭配,如形式为非谓,还需关注和其逻辑主语的搭配。
形容词与副词题需关注对应的感情色彩,连词需看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重点关注转折。
介词题需看介词本意。
阅读理解:A篇为应用文,讲的是一款叫做PayQwiq的软件,介绍了它的功能并进行推广;B篇为记叙文,文章先讲了通常人们在乘坐飞机时糟糕的紧张情绪是由坏脾气的乘客引起的,但是通过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青少年在飞机降落时变得焦躁不安而且也不回自己的座位,导致飞机无法降落。
这时,一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Murphy 老师,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地和这个青少年进行了沟通,最后使得飞机成功降落,而且机上的乘客因为受到了Murphy的影响,对待孩子以及孩子的家人也变得耐心起来;C篇为说明文,说明的现象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通过举例对于此现象进行说明。
本文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于“false causality”有准确的认知;D 篇为议论文,讨论的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的选择不同”这一话题,总体来讲,今年的D篇阅读篇章语句难度偏易,结构清晰简单,没有偏题或者怪题出现,三道题考查细节题,最后一题考查主旨题,题目设置较为简单。
2018.1西城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8.1.18
2018.1西城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8.1.18D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繁荣的写照。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3.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D.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材料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停产,景德镇陶瓷产业随之下滑。
景德镇一度出现了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市场主导品牌、以落后的小型手工作坊为生产模式的分散经营状态,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发展空间的商业品牌。
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创建了占地七万五千多平米的法蓝瓷工艺品陶瓷生产基地,如今已经打入5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全球,达到6000多个卖点。
法蓝瓷的外形充满浮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在传统工艺中,这种有倒勾倒角的外形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产。
法蓝瓷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造,终于琢磨出“倒角脱模工法”,坯体表面密布短小倒角,使突出的造型能够通过模具生产,并实现量产,千百年来陶瓷量产的形状限制得以突破。
北京市2018年西城高三英语英语试题总评
北京市2018年西城高三英语英语试题总评2018年西城期末如约而至。
本套试卷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对高三阶段学生的一次年末检测。
本套试卷沿袭了2017年北京卷的出题模式。
但是考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阅读篇幅增长,情景作文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时代性等。
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出高考英语未来的命题趋势。
下面我们就试卷的板块逐个进行分析:单项选择:2018年北京西城区高三英语期末的语法部分延续往年考查方式,重点考查了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等考点。
其中,时态和语态4题,非谓语动词4题,三大从句4题,代词1题,情态动词1题,虚拟语气1题,难度与去年持平。
该部分考生应学会识别考点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步骤。
完形填空:文章题材围绕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体验。
文体为记叙文。
讲述的是“完成社区服务任务的经历”。
题目中考点考查数量为动词7题,名词6题,形容词4题,副词1题,介词1题,连词1题。
考生在答题时,名词类题目需重点关注复现及上下文对应,如为抽象名词则考虑情感色彩和主旨。
动词题需关注动作的先后顺序及主谓动宾搭配,如形式为非谓,还需关注和其逻辑主语的搭配。
形容词与副词题需关注对应的感情色彩,连词需看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重点关注转折。
介词题需看介词本意。
阅读理解:A篇为应用文,讲的是一款叫做PayQwiq的软件,介绍了它的功能并进行推广;B篇为记叙文,文章先讲了通常人们在乘坐飞机时糟糕的紧张情绪是由坏脾气的乘客引起的,但是通过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青少年在飞机降落时变得焦躁不安而且也不回自己的座位,导致飞机无法降落。
这时,一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Murphy 老师,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地和这个青少年进行了沟通,最后使得飞机成功降落,而且机上的乘客因为受到了Murphy的影响,对待孩子以及孩子的家人也变得耐心起来;C篇为说明文,说明的现象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通过举例对于此现象进行说明。
本文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于“false causality”有准确的认知;D 篇为议论文,讨论的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的选择不同”这一话题,总体来讲,今年的D篇阅读篇章语句难度偏易,结构清晰简单,没有偏题或者怪题出现,三道题考查细节题,最后一题考查主旨题,题目设置较为简单。
2018高三语文西城一模散文讲评
形象描述转为抽象概括,如《白蛇传》 “一切都在微小处 展开”意为戏剧艺术有限性,“牵动我的神经”意为戏剧艺 术引人思考、遐想,“浓墨一滴,剩余处全部是空白”“奔 向空白处千山万水”意为引人走向广阔生活,概括为内涵丰 富。
• 第二个问考查对“构思匠心”的赏析
• 4、“匠心”中对主旨理解弱化或偏离。
作者感受,非戏剧认识
“匠心”中对主旨理解弱化或偏离。
• 23题: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结 合相关内容对该手法加以赏析
【试题解析】
• 本题考查手法赏析。思路为手法使用和表达效果。避免 套话,重在结合语境解释清楚。
【评分细则】
• 1、手法使用:花云一路赶来,挑落紫金冠,采分点“挑落紫金 冠”,给2分
【评分细则】
• 1、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给1分;
• 2、戒律是前人根据错误总结出来的(或者戒律是前人 经验教训的总结),给1分;
• 3、避免错误,得到饭碗(或能够生存)和尊严,答出 其中一点即给2分;如果答“使戏演得好”,给1分。
• 【优秀示例】:点评:要点全面,表达简洁,逻辑清晰
【主要问题】 • 1、脱离语境,任性拔高或发挥,0分~1分。
• 2、手法效果:
• ①形式上,生动、形象、细致,有画面感,有文学感染力,给1 分
• ②内容上,使读者感受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 给1分,此点也可以和第一点手法使用结合起来,如威风凛凛 的花云,怒挑紫金冠,可给3分;也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 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酣畅淋漓,采分点在于“对缺乏敬畏、 胡乱改编者”,“愤怒之情”(或者批判、失望),各1分。
•
D项:“肯定”有误
2018.1高三西城期末讲评
微写作
三道题目赋分要均衡,总体有原则。
• 整体分为三类—— • 一类:9-10分 阅读和思考深入,针对 要求叙述,点评到位,语言精当。 • 二类:5-8分 符合题目各项要求,没有 明显缺陷,评定为5-6分;在此基础上 某一方面有“亮点”,评定为7-8分。 • 三类:1-4分 有“硬伤”,与原著不符 或与题目要求不吻合。
• 17题:是什么(结合诗句说清楚即可), 为什么;怎么样(情感,体验)
第四大题
• 最重要的是读懂文章
标题
• • • • 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 液体:人,改变,我和他们 西海固:繁华与贫瘠 是关于“改变”的,改变的我希望能改变 他们(希望他们能改变)
文段
• • • • • • • 1段。变,穷,懒。 2段。一言难尽 3段。我变(宽度) 4段。希望他们变(有宽度) 5、6段。穷? 7段。懒? 8、9、10段。怎么办?
想得、 感受得 如何
感染力
理解,运用
论语,现状
自圆其说
读得如何
写得 如何
大作文
• 议论文:二难选择,把抽象概念放到具体 情境中去理解、思考,关注说理的能力。 • 记叙文:题目层次、角度、价值的多元, 题目中的材料是提示,不是限定,关注认 识、构思(想象力、创造力等)、表达
• 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 情。 •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 《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 •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 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 《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 写到了“柴门关闭”。结合相关诗句,分 析这一描写在两诗中的内容有何不同。 •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一描写在两诗 中的内容与情感有何不同。 • ……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 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几点说明——
• • 1.不到150字酌情扣分,超字不扣分。 2.错别字、病句不扣分,如果影响表意 酌情扣分。 • 3.整体符合但个别地方内容有违原作的 酌情扣分。 • 4.“点评” 针对“转变”,“理由” 自圆其说,“意图”体现理解。
名著
写作
情节 不甘心
特定(人物, 内心感受 情节,环境)
叙述 相关情节, 条理清楚 认识 描写 抒情 议论 认识
第二大题
• 读懂:故事,思想(愿意改变的人更容易 改变) • 想象作文与对本文观点的再思考 • 易心与化心,欲换与能换,一心与众心
• 12题 • 13题:要不要换与能不能换,命题的开放 与聚焦
第三大题
• 读懂:景象,情感,意图,关系 • 17题命题:内容与情感
•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 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 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 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 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2016)
想得、 感受得 如何
感染力
理解,运用
论语,现状
自圆其说
读得如何
写得 如何
大作文
• 议论文:二难选择,把抽象概念放到具体 情境中去理解、思考,关注说理的能力。 • 记叙文:题目层次、角度、价值的多元, 题目中的材料是提示,不是限定,关注认 识、构思(想象力、创造力等)、表达
文本
• 有见地,有真情,有针对性,有批判力
命题
• “一言难尽”?(20题B) • 在构思上有何匠心?
评分
• 21题。表与里,我与他们,语境 • 22题。他说与你说,探究的范围,探究: 自己,他人,社会,一两条皆可,关键看 质量,讲评指导要到位 • 23题。逃离的两层意思,“对宁静生活的 向往”
微写作
三道题目赋分要均衡,总体有原则。
• 整体分为三类—— • 一类:9-10分 阅读和思考深入,针对 要求叙述,点评到位,语言精当。 • 二类:5-8分 符合题目各项要求,没有 明显缺陷,评定为5-6分;在此基础上 某一方面有“亮点”,评定为7-8分。 • 三类:1-4分 有“硬伤”,与原著不符 或与题目要求不吻合。
• 17题:是什么(结合诗句说清楚即可), 为什么;怎么样(情感,体验)
第四大题• 最重要的是读来自文章标题• • • • 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 液体:人,改变,我和他们 西海固:繁华与贫瘠 是关于“改变”的,改变的我希望能改变 他们(希望他们能改变)
文段
• • • • • • • 1段。变,穷,懒。 2段。一言难尽 3段。我变(宽度) 4段。希望他们变(有宽度) 5、6段。穷? 7段。懒? 8、9、10段。怎么办?
• 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 情。 •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 《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 •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 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 《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 写到了“柴门关闭”。结合相关诗句,分 析这一描写在两诗中的内容有何不同。 •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一描写在两诗 中的内容与情感有何不同。 • ……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 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西城期末测试评分标准说明
2018.1.17
• 命题说明:阶段教学实际与2017高考要求 • 评分说明:答案示例与评分标准 • 教学建议:阅读与做题,想与写
第一大题
• 读清楚:瓷的(
﹖ )
• 示例:注重规模,集中生产 • 具体与概括:迎合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 潮 • 并集与交集:共同原因? • 不少于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