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 2

合集下载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2)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2)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2)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篇二《试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论文摘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关系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状态。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建设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领域正处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不断解放,导致传统道德体系逐渐瓦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别上模糊不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趋于弱化,甚至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

高校的这种状况表明,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在价值观上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核心,引导广大师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毛概论文(2)

大学生毛概论文(2)

大学生毛概论文(2)毛概课程论文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分析》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四个方面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之下,笔者再次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011年10月,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之下,再次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发达国家,是在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0年前辛亥革命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以及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从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自觉担负起了传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地解决中国革命道路、前途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众多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毛概论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毛概论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毛概论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毛概论文篇二《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摘要:随着改革大潮的推进,我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全得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尽快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丰硕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面学习深入探究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新的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一、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国刚粉碎“_”,“左”倾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处于徘徊状态。

而此时,世界的主题已由革命和战争变为和平和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思考并着手进行改革。

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勇于突破“左”的思想束缚,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使我党的思想路线又重新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轨道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概第二次论文

毛概第二次论文

毛概第二次论文外国语学院日语31 张雯2131002007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做出的巨大贡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成功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是毛泽东的卓越贡献。

中国革命从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转移的认识, 首先是毛泽东独立思考的结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在其中起了杰出的历史作用。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一定是正确的吗?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会栽跟头吗?关于这些问题我相信就算是我们的党也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企图走苏联的道路,首先夺取几个大城市,然后取得全国的胜利.但而当时全国的形势是,大部分也可以说几乎全部大城市都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想通过这种方式取胜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当时左倾错误在中央占主导,所以发动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及其它一些地区的城市暴动。

但是在经过这两次大的起义之后,共产党人认识到:1 想守住大城市是不可能的(共产党在当时几乎没有军队,而国民党号称500万大军,共产党一旦占领了大城市比如广州,国民党就会调重兵来围剿)从当时看来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无疑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篇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要: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的转换,并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发展阶段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包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在实践拓展中提供新路径、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

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旨在重新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现代意义; 前进方向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时期。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

这就有了一个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正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国情基础上,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不能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案。

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依据时代要求,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质的规定,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其具体要求。

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

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

大学毛概论文2000字(2)

大学毛概论文2000字(2)

大学毛概论文2000字(2)大学毛概论文2000字篇二《论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时代担当》摘要: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寄托了国人自近代以来不断追求伟大复兴的民族理想。

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特别是需要青年人的努力。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如何通过正确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指引,让当代青年大学生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国梦”,是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时代担当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1中国梦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1.1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进步的关键时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在于青年人。

而当代青年大学生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息息相关,也与大学生自身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直接相关。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和现今社会现实,密切关注现今社会的变化,更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去努力拼搏锲而不舍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持实干兴邦,不断为人民服务,逐渐实现“中国梦”,去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有利于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念世界经济蓬勃发展,而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往来也越来越密切,伴随着各种文化思潮和一些良莠不齐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潮似水般地涌进国门,冲进校园,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先进民族奋力向前的向导标识,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

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要求青年勇敢走在时代前面,不断奋斗,开拓,奉献。

大学毛概参考论文2000字(2)

大学毛概参考论文2000字(2)

大学毛概参考论文2000字(2)大学毛概参考论文2000字篇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国共合作思想》[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国共合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将挽救民族危亡视为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将互助互让与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视为两党长期合作要坚持的政策,将坚持独立性和争取领导权视为维持合作的原则。

这些思想对当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实现国家统一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国共合作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围绕国共为什么能合作、国共怎么合作、国共合作过程中共产党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问题做出相应回答,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国共合作思想。

这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和成功经验”[1]p1013,对当今正确处理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挽救民族危亡是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归结为严峻的民族危机。

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我们,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成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据。

民族危机迫使两党调整政策应对共同的全民族的敌人。

1937年5月,毛泽东明确指出:“最主要的是两党共同政治纲领,这是两党合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共同遵守的政治纲领,则不能很好地合作。

”[2]p497虽然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的政治纲领,但面临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间的矛盾降到从属地位。

毛泽东认为只要民族矛盾起决定作用,只要中日矛盾继续尖锐存在,国民党或者他们即便全部投降叛变了也不会造成共产党的灭亡。

因此,国共是有合作的基础的。

共产党要联合国民党及其他一切爱国党派,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而为了实现与国民党携手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经过了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艰难阶段,最终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其中的原因在于两党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即驱逐日寇出中国,挽救民族危亡。

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2)

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2)

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2)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篇二《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价值观之间的相互激荡,西方思潮在我国大众生活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必需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唯一性。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需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进行,要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精神旗帜警惕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渗透社会思潮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古往今来各个阶级都是以思想文化的形式奏响社会变革序曲,因此,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资源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更有赖于软实力。

软实力主要包括社会思潮的影响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意识形态的力量。

当今世界,看似和平的氛围下暗流涌动,超级大国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包装后在全球兜售,以达到颠覆别国政权、控制世界的目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认为:“进入21世纪,武力征服的代价愈加高昂,文化和经济的吸引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1983年,美国政府智囊团谋士理查德・加得勒也认为:“决定美国资本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武装力量,在意识形态取得的战利,远比最现代的飞机大炮更见成效”。

碉堡最容易从里面攻破,西方国家将包含着政治意图的价值观美化后向全世界散播,占据了别国意识形态高地,导致一连串的地区动荡,政权瓦解,社会崩溃。

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推行“新自由主义”,不仅没有像他们鼓吹的那样带去福音,而且它推行到哪里就把风险和灾难带到哪里。

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普适性价值观”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意图的工具。

他们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合和时机来宣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甚至不惜巨资兴建数不清的博物馆、纪念堂,资助各样各种的庆典活动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增强其信奉的社会价值观的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摧残我们青春的中国式教育
卢勇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教育模式主要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单独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当两者相结合,就变成中国式的教育,素质教育结合应试教育,摧残青春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个体制。

关键字: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The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of our youth
LuYo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 310023,China)Abstract:Education mode is mainly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what kind of education mode both single us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But when the combination, become Chinese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try education, destruction of youth education mode.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ystem.
Key word: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前言: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

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定义上我们看到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好得多,理论更加合理、完善。

但是理论归理论,实践才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

1.小学到高中
在中国,小学到高中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名义上也是素质教育,但是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考试时学习的全部,整个学校这个团体无不为了考试这件事费心费力,一切为了考试,教职工会议上最重要的文件就是各个班级最近的考试情况,最后会弄出一个排名,按平均分排名的,还有看最高分在哪个班。

最后会评出优秀班级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考核项目,但是那些都是其次的,形式上走走就好了。

成绩就是一切,成绩是评定一个人好坏的唯一标准。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分数是最重要的,谁的成绩好,老师就会喜欢,上课时候老师说话都喜欢对你这你这边多看一眼,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被视为坏学生,即使有的学生很努力、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对于这么一些人,也被放在差生这个行列中,这对他们的自尊心有很大的打击。

设想当你不断地努力不仅还得不
到应有的成功,还要面临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质疑,如果大家都看到你的努力却看不到你的成效,别人就会说你看书不认真,更伤自尊的是说你比别人笨,谁都接受不了别人说自己笨。

其实只是因为个人天赋问题,不擅长于考试,但是还有更多方面的优点。

这好比你用一块黄金去打造利剑,你怎么可能让它无坚不摧。

课堂属于老师,学生的发言时间比上老师的几乎等于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我们一进学校,大家都是一样的教科书,有用没用的都强加给学生,下课之后老师给我们安排作业,叫我们今天做什么,我们只要乖乖的按照他的安排去做就好了,我们什么都不用想,如果做不好,老师就会批评。

因为害怕被批评,我们都很认真的做好老师安排的作业。

学生有想法,说出来了老师说不对,然后接着告诉你所谓的正确答案。

对于初中生来说,想法很多,有很多人具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和思维,有时候甚至是老师不能理解的想法。

有时候很奇怪,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人家说出来的时候老师又说不对,应该是这样的。

这无意中是在磨灭学生的积极性,慢慢的,谁也不愿意去想为什么,因为老师有“正确答案”,想不想答案最终会是被公布的。

这样的环境,你让学生发挥的空间从何而来,创造力怎么得到培养。

从小学到高中,学校教会学生学会忍耐,不管你喜不喜欢,都要接受,要不然会受到惩罚。

这段时间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培养了学生一种安于现状,接受一切你强加给他的东西,很少去想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一种奴隶性的思维,上面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要越界,不要问为什么,更不要想着去改变它,上面的永远是对的。

这就是这段时间教会我们的。

2.大学
经过激烈而残忍的高考之后我们步入了大学,大学是每个高中生的梦想,原本以为这里是一个天堂,比起高中的紧张、忙碌,大学有的是课余时间,你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课余时间自己安排。

但是到了大学才知道,没有人管你的学习,一切都要靠自己,学习都好坏完全取决于你的自觉性。

但是对于习惯被人管,对于习惯了从小一切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我们,突然间叫我们什么都自己做决定,不再有人督促我们,就像一个刚从监狱里放出的犯人一样,突然得到了自由,却要求我们把自己关起来,这不可能。

很多人内心深处不喜欢被压迫,但是又已经习惯了被压迫,这是一种复杂而扭曲的状态。

没有人管的大学生缺乏自觉性。

想想以前高中以前的我们,每天习惯了忙碌,老师压得很紧,自己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当时怀揣着鸿鹄大志,将来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每天六点过就起床,背单词,然后上课,中午时间有时候因为某个数学题没有算好在不断的演算,连午觉都不睡,晚上到很晚的晚自习之后回到寝室里还自己开着台灯学习。

现在回想高中时候真的觉得过得很充实。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没有老师管,考试也含有很多水分,上课听课听不听课老师都不会说你,甚至你还可以不去上课,早上睡懒觉不去上课。

对于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也可以相互拷贝一下上交,其他时间用在看电视剧或者玩游戏上。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很多人还是能通过考试,考试只要通过就行了,分数高低无所谓。

这就是一群习惯被人管但又不喜欢被人管的孩子从一个被人管的环境到没人管环境的变化。

看到大学生如此学习,试问国家投入再多的钱在大学的建设上又有什么用,升学率这么高,目的难道就是为了方便统治吗,把学校变成一个圈圈,只要能把学生圈起来就达到目的了吗,请问这还叫教育吗?
3.分析
大学生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这两种教育模式混合所酿造的恶果,学习环境的冰火两重天,你让学生怎么适应,我不知道,教育部的人难道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教育吗,为什么他们就不为此做出行动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实践才是证明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实都已经摆在了眼前,目前国家对大学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陪样人才,但是结果呢,真正的所谓人才在哪里,目前顶尖的科学巨子中国又有几个。

大张旗鼓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我们的创新思维早已被你们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只是活在一种被固化的思维模式中下。

你叫我们创新我们不会,然后你们强逼我们做出成果,我们只能怎么办,我们只能盗版,拿别人的东西来稍加修改变成自己的。

你说我们国家盗版怎么不严重,因为整个教育体系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各种盗版高手,各行各界的盗版。

有人问‘假如没有盗版,中国将会怎样’,我的回答是如果没有盗版,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怎么养活自己。

现在毕业大学生很多找不到工作,不仅是本科生,更高学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

原因是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时间越长,人的眼界就越狭窄,思维越是僵化,但是社会却是一个多元,灵活的,适者生存的竞技场。

僵化对灵活,这场仗没法打。

很多人就是因为优秀难以卓越。

相反我们会发现很大企业老板他们的文凭都不是很高,而他们却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对于那么些人,他们在学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考不上大学,甚至有的连高中都考不上,但是他们有一颗执着的心,相对来说他们受这种教育体制伤害比较小,他们更适应那复杂多变的社会,同时他们还更有创新意识,不拘泥于某个想法或某个模式。

所以他们能够成功。

4.总结
对于这种状况,解决的方法就是取消掉这种混合教育的体制,要么全应试教育,要么全素质教育!理论上来说应该全程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是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改变,小学到高中还是应试教育。

既然素质教育实行不开,那就把大学也变成像高中一样的学校,让加大管理力度,逼着他们去学习,即使培养不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真真切切的学到了东西,即使普通,却很实用。

不像现在大学读下来,什么都不懂,读和不读没什么两样,那才是浪费青春,如果把大学变成一个人间炼狱,锻炼出各种强刚劲铁也不是件坏事。

更好的还是全程推行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去改变这种教育体制,不要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让学生觉得去学校读书不是为了在期末考试结束的时候能拿到奖状,而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创新,一旦有新的想法出来就要给与鼓励,先不要忙着去辩解对与错,因为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