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习题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九)(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1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管理”。

这种观点空想性体现在()A、没有选择正确阶级斗争对象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领导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D[材料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斗争对象指向“贵族、军人、法官、富人”,这正是无产阶级斗争对象,故A项错误;当时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阶段,还未形成无产阶级政党,故B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还处于上升阶段,因此无产阶级夺权运动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故C项错误;材料中“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唯一方法”说明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等抱有不切实际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善无产阶级生活状况,这显然是空想,故D项正确。

]2、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和有智慧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贫富分化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指导思想C[材料不涉及英国社会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联合斗争必要性,故B项错误;材料“劳动是财富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支持者”“要建立一种新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和有智慧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工人阶级逐渐形成了共同组织,努力争取政治权利,这说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自我觉醒,故C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D项错误。

]3、马克思认为,在未来民主制中,社会中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作品、表达和决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固基题组]1.[2016·广西钦州月考]“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

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

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自由主义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 D.马克思主义者答案 C解析由“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并根据所学可判断“他们”是指空想社会主义者。

故C项为正确答案。

2.[2015·烟台联考]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应该选择( )①1825年经济危机的状况②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③圣西门的论著④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A.①②③④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它包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个人的努力,而①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②体现的是马克思个人的努力,③体现的是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以C项正确;而④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正确。

3.下列事件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欧洲,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②普法战争爆发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④巴黎公社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 D.③②①④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19世纪70年代初期法德的相关史实。

①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在1871年1月18日;②普法战争爆发在1870年7月19日;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在1870年9月4日;④巴黎公社运动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

故B项正确。

4.[2016·烟台段考]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教版练习: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教版练习: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江淮十校高三联考)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A.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解析:选B。

根据材料“1825年……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可知,当社会矛盾激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于是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困难,故B项正确。

2.(2019·湖北省百所重点学校联考)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

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A.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B.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D.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B。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的内容非常全面,是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故B项正确。

3.(2019·乐山模拟)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

《宣言》修正观点的依据是()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德国立宪政体的完善C.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D.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解析:选A。

理论著作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据材料反映的《共产党宣言》的不同版本可知,《共产党宣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而完善,故A项正确。

4.(2019·河北九校高三联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他们(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后来,恩格斯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已大都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含答案)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选择题1.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解析本题以巴黎公社为切入点,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体现了高考注重周年热点考查。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

答案 D2.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包括两方面含义,即一方面“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和另一方面“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其中①是前者的体现;②③④则是后者的体现。

故选①②③④。

答案 D4.《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

全国通用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精准培优练习(精品解析)

全国通用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精准培优练习(精品解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精准培优专练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排除;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

2.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了35万人的大党。

由此说明当时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C.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答案】B【解析】由题干来看,“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是得民心的,正是因为这些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这为十月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故选B;当时俄国并没有退出一战,故A不符合史实,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故排除CD。

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0课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单

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0课时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单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检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举行起义。

起义领导机关发布告市民书,宣布将成立“普选的初级代表大会”,并组织“新的国民自卫团”。

这表明工人阶级的运动( )A.已明显地触及政权问题B.已明确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C.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D.已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运动指导思想【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普选”“国民自卫团”都涉及国家的政权问题,这表明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已明显地触及政权问题,但对新政权的性质尚不明确。

2.“圣西门的社会主义理想在法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一度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他最终并没有给法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圣西门的理论不能“给法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缺乏广泛的社会实践B.是脱离实际的空想C.不符合工人阶级需要D.得不到政府的认可【答案】B【解析】圣西门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其理论不是来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因此,这种理论无法改变社会现实。

3.1830年,英国棉纺织工人成立了“全国劳工保护协会”。

1831年建立了“工人阶级全国联合会”。

稍后,一些工会团体,如“建筑工人工会”“纺织工人工会”等相继出现。

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英国工人运动最为激进B.英国工人运动水平最高C.英国工人开始走向联合D.英国政党政治日趋完备【答案】C【解析】工人团体的建立,表明工人阶级已日益意识到他们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走上了工人阶级联合斗争的道路。

4.1841年,法国人路易·勃朗发表《十年史:1830—1840》,他主张由国家投资建立“社会工场”以取代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从而使资本主义逐步让位于社会主义。

由此可见路易·勃朗应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B.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捍卫者C.科学社会主义者D.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信奉者【答案】A【解析】把资本主义国家开设的“社会工场”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虽然其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其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是空想的。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人民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人民版(2021年整理)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人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人民版第四单元社会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中国政治单元宏观概览内容社会主义的兴起理论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践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成功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历程内容现代中国的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奠基在民主政治建设上,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建立了根本的政治体制、统一战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革”民主法制在政治上,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时期遭到践踏党内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开展改革开放时期民主法制、祖国统一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祖国统一方面,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主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国家统一政策,在民主政治、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人民版)1轮讲解及练习: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2)

(人民版)1轮讲解及练习:第10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2)

板块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5·上海高考]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A.俾斯麦B.马克思C.圣西门D.列宁答案 B解析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一项信息就可知答案为B项。

2.[2014·广东高考]“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答案 B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据此可知此文件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故B项符合题意。

A项虽然也是指导工人运动的文献,但仅局限于俄国,而材料中的“某国”不仅仅指俄国,故可排除A项。

C、D两项均不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排除。

3.[2014·海南高考]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答案 A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正确;B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错误。

4.[2014·四川高考]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从这一调查本身来看,①是正确的;从表中所列的5个方面及其所占的比例来看,②不正确;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后来的苏联,所以这一调查本身就反映③,故③是正确的;④是最大的干扰项,从表中选项可以看出关于经济影响的方面所占比例没能占到绝对优势,④不正确,所以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习题人民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5·甘肃联考]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

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A.浪漫主义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想社会主义。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的欧洲出现的“批判”的“主义”,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这只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当时进行示范的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欧文“新和谐公社”),故C正确。

浪漫主义是当时一种对现状强烈不满、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学流派,未进行示范,排除A项。

自由主义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不可能批判资本主义,排除B项。

科学社会主义主张以暴力革命来实现其主张,故排除D项。

2.[2015·烟台联考]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应该选择( )①1825年经济危机的状况②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③圣西门的论著④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它包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个人的努力,而①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②体现的是马克思个人的努力,③体现的是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以C项正确;而④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正确。

3.下列事件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欧洲,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②普法战争爆发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④巴黎公社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③②①④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19世纪70年代初期法德的相关史实。

①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在1871年1月18日;②普法战争爆发在1870年7月19日;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在1870年9月4日;④巴黎公社运动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

故B项正确。

4.[2016·烟台段考]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B.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C.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D.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即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需要必要经济、社会条件,否则必然遭到失败。

这正反映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5.[2016·大庆质检]“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C.达尔文和其进化论D.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

注意关键词:阶级的引领者、新型社会的预言者、抛弃了空想的成分、无产者的前程等,可知这是指马克思和他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故D 项正确。

根据“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可排除A、B、C三项。

6.[2015·哈尔滨模拟]以下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重大事件,排序符合当时俄国历史进程的是( )①列宁提出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②资产阶级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共同发动起义③彼得格勒的一次群众集会被临时政府军队开枪驱散④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重大事件。

此题为排序型选择题,采用排除法。

从选项特征来看,①②③都在十月革命前出现,比较①②③,②是二月革命,而①③都是二月革命后的史实,故排除A、C、D项,B项正确。

[提能题组]7.[2015·山西诊断]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

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B.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答案 D解析法国人“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说明其肯定巴黎公社对投靠外国的临时政府的打击。

法国主流文化代表的应该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A、B、C都触犯其利益,不可能肯定。

8.[2016·山东德州模拟]《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

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答案 D解析题干中“电报革命”是指“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实”,恰恰说明彼得格勒的革命代表了其他各地的政治诉求,说明了沙皇统治不得人心,故选D。

9.[2015·余杭联考]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宪章运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答案 D解析A、B、C所述事件都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D项巴黎公社出现在1871年,与乙点相符合。

故选D。

10.[2015·云南昆明模拟]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经验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四月提纲》的内容,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不符;B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C项是二者的共同点;D项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C项。

11.美国学者齐格勒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的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前的社会主义者( )A.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奋斗B.与其他政党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推动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善D.保障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齐格勒认为社会主义者与当时的保守者、自由主义者共同推动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改革,为工人阶级争取了合法权益,故答案为C。

12.[2015·河南驻马店期中]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答案 D解析材料认为,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等都是俄国的自身的矛盾造成的,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A项明显错误,材料并非只是说明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一战的刺激之下发生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3题26分,14题26分)13.[2016·衡阳月考]“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7分)(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6分)(3)材料三中图四、图五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原因。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13分)答案(1)事件: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

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2)方法: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原因: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3)差异: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解析第(1)问,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知识点,分别从性质和背景分析。

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苏联与中国不同的革命道路,图四是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而图五则是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两国国情来分析原因,认识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总结。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