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超闲小区带宽减容及网络影响研究.doc
TD—LTE网络优化关键问题的研究

重 叠覆盖 系数 进行计算 ,从 而定位 高重 叠覆盖 系数和高干扰 的区域 ,
Hale Waihona Puke 设备 抗阻 塞能力 不足造 成 ,解决 方案包 括 :干扰 区域 内的 D CS适 当
退频; F 频段老设备软件进行升级; 干扰特别严重的小区考虑使用 D 1 、
D 2频段 [ 3 :伪 基 站 的 存 在对 于 移 动 通 信设 备 的 干 扰 等 。
扰进行 表示。由于 T D —L T E属同频组网 ,所 以重叠覆盖对其 的影 响更
在 任何一个 移动通信 系统中干扰都 是不可避免 的 。它对 网络 的质
量 有着非常重要 的影响。更 因为 T D— L T E采 用 的是 同 频 组 网 ,所 以 干
3 . 4 参数优化 参数优化需 要与实际的环境相 协调 ,是精细化 网络优化 内的重 要
内容 。在 T D— L T E内需要进行优 化的参数主要包括小区选 择重选参数、 切 换参数 、功率 控制参数和定 时器参数等 。参数优 化需结合路 测数据 和 OMC数据分析后方可微调 ,全网的参数调整应该慎重。
T D— L T E是 通 信 产 业 变 革 期 的 重 要机 遇 ,其 中 包含 大 量 中 国 的 专
利 ,由中国主导 ,同 时得到 了广泛 国际支持 ,成为 了国际标 准 ,这是
技 术来对干扰进行处理 ( 消除 、 抑制 、 协 调等 ) 。 在处理措施的选择上 ,
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TD-LTE网络优化方案设计TD-LTE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种,相比于传统的2G和3G网络,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
然而,在实际网络部署和使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容量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个TD-LTE网络优化方案,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首先,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
根据网络需求和覆盖范围,合理确定基站的位置、天线高度和方向。
利用相关的规划工具进行网络模拟和仿真,优化网络覆盖及天线配置,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强度的均衡,避免盲区和覆盖重叠。
此外,还要考虑网络容量规划,根据用户密度和流量需求,设置适当的基站数量和小区划分方案,以提高网络容量和负载均衡。
其次,进行信道优化。
利用信道测量工具,监测信道质量和干扰情况。
根据测量结果,对网络进行频率规划和功率控制,避免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此外,还可以通过手动优化或自动配置工具,调整小区参数,如射频功率、PRACH配置、SRS配置等,以优化信道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性能。
第三,进行干扰管理。
通过干扰捕捉工具和干扰分析工具,对网络中存在的干扰源进行定位和分析。
根据干扰的特征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干扰管理措施,如调整小区参数、改变天线方向、加装滤波器等。
此外,可以利用干扰协调工具,进行干扰的预测和调度,提前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干扰问题。
此外,在TD-LTE网络优化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案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
例如,引入MIMO技术,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还可以采用小区间和小区内的载波聚合技术,将多个载波进行聚合,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
另外,可以引入跳频技术,自动调整载波频率,避免干扰和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TD-LTE网络优化方案,需要从网络规划、信道优化、干扰管理和引入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优化信道和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实现更好的TD-LTE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本文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TD-LTE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干扰的分类、处理流程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检查、定位和处理干扰。
标签:TD-LTE;干扰;排查;定位;流程1 概述随着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4G发展速度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建设的是4G网络,但是系统中并存着2G、3G系统,即GSM、TD-SCDMA和TD-LTE同时并存运行。
TD-LTE作为最新部署的高速数据无线接入网络,在建设时基于成本等因素一定要考虑系统间共存、共址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共存和共址情况下的干扰问题。
干扰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严重时系统甚至无法工作,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干扰是组网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意义就不言而喻。
2 TD-LTE干扰的分类尽管TDD的频谱资源丰富【TD-LTE可用频段有2300 ~2400MHz (Released)、2570 ~2620MHz (Released)、2500 ~2690MHz (China/U.S.A.)、1880 ~1920MHz (2011Q3)、3400 ~3600MHz、3600 ~3800MHz】,但是日常使用中还是会遇到掉话/掉线、无法接入、业务速率低、话音/画面质量差、切换成功率低等等网络质量下降的干扰现象。
从TD-LTE系统的机制原理来分析,干扰可分为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系统外部的干扰。
LTE的同频组网时通常会出现小区内的干扰和小区间的干扰。
LTE特有的OFDMA接入方式,使本小区内的用户信息承载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载波上,从而发生小区内的干扰。
而小区间的干扰是指所有的干扰来自其他的小区,LTE同频组网时,小区间干扰比较严重,导致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数据吞吐量急剧下降,用户感受差。
可见小区间的干扰是LTE同频组网面临的显示问题,示意图如下图1:系统内的干扰通常是由于设备故障、覆盖问题以及不合理的PCI规划所引起的。
TD—LTE网络上行干扰小区的优化分析处理

TD—LTE网络上行干扰小区的优化分析处理作者:夏宝平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第10期摘要:现在LTE网络规模持续增加,LTE基站的加快建设,现网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增加。
存在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G小区或其他运营商LTE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等干扰。
综上所述,该文将针对TD-LTE网络上行干扰小区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LTE;干扰;整治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0-0043-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 干扰类型LTE网络按照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内部干扰:系统内干扰包括同频干扰、MOD3干扰、越区干扰、重叠覆盖干扰、GPS故障干扰和设备故障等,一般是同频用户信号加扰效应的底噪抬升。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包括系统间干扰和异频干扰。
系统间干扰可以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干扰、互调干扰和干扰器干扰等类型。
阻塞干扰: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
现象上是与同频干扰一样的影响,是系统间天线安装的隔离度不够导致RRU接收机接收灵敏度受损的现象;杂散干扰: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
当这些发射机产生的干扰信号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带内时,抬高了接收机的噪底,从而减低了接收灵敏度;互调/谐波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底噪,降低接收灵敏度。
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干扰器干扰:是私自安装的干扰器对LTE系统的网络干扰。
产生上述干扰的主要因素包括频率因素、设备因素和工程因素,对干扰小区情况进行分析,定位干扰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TD-LTE网络建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

TD-LTE网络建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TD-LTE网络建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在高速无线通信、大容量数据传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在TD-LTE网络建设优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研究。
首先,TD-LTE网络建设涉及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频段规划与分配。
不同频段的选择对于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地理环境、用户分布、网络负载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分配频段。
此外,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增加,频段资源可能会变得紧张,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频段分配,成为了TD-LTE网络建设的重要问题。
其次,TD-LTE网络建设中的网络拓扑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网络拓扑的合理设计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质量。
在TD-LTE网络建设中,需要考虑基站的布设位置、天线的高度和方向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网络中不同基站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TD-LTE网络建设中的干扰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频段资源有限,不同基站之间可能会出现信号干扰的情况。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干扰监测和管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TD-LTE网络建设的难题。
同时,在移动通信业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减少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用户体验,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TD-LTE网络建设中的网络优化与容量扩展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业务量的增长,网络容量可能会成为瓶颈制约因素。
因此,在TD-LTE网络建设中,如何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升级和扩展的问题,使得网络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TD-LTE网络容量优化方法研究

TD-LTE网络容量优化方法研究【摘要】随着TD-LTE网络的商用和市场发展,中移动4G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77亿户,数据业务也逐步由2/3G网络向4G网络迁移,TD-LTE网络在业务承载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但随着网络负荷的增加,局部区域也出现了容量瓶颈,4G业务快速发展对运营商网络的容量优化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TD-LTE网络容量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分析了影响TD-LTE网络容量的因素,总结了常用的网络容量优化方法,对实际的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TD-LTE 容量扩容优化一、概述LTE网络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分为TDD模式和FDD模式。
TD-LTE网络上下行共用一段频谱,同等20M带宽下TDD模式相比于FDD模式更容易出现容量瓶颈,因此各运营商应尽早研究热点区域TDLTE网络容量优化方法,以提升基站吸收业务的能力,保障用户业务感知。
一般网络容量优化工作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研究网络容量影响因素、制定网络容量评估标准、优化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网络优化调整和优化后的测试评估。
二、TD-LTE网络容量影响因素TD-LTE网络容量有很多表征指标,如小区吞吐量、用户吞吐量、激活用户数、非激活用户数、VoLTE容量、最大在线用户数和最大并发用户数等。
与网络优化水平相关的主要是小区吞吐量、用户吞吐量和VoLTE容量等;其余指标主要与设备性能相关,一般在节假日保障时需重点考虑,本文主要讨论小区吞吐量的提升。
TD-LTE网络的容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系统总可用带宽、频率复用方式、时隙配置、MIMO技术、CP长度、网络结构、网络负荷情况、业务模型和用户行为、设备性能、调度算法和资源分配方式等等。
以上影响因素中有些在站点开启后就固定下来,并不建议频繁做复杂的优化调整,日常容量优化中应重点关注总带宽、网络结构、网络负荷情况和新技术的应用。
三、TD-LTE网络容量评估标准由于TD-LTE网络通常采用同频组网,属于自干扰的网络,当小区内用户数和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小区吞吐量和无线资源利用率会出现拐点,即网络负荷达到一定程度且未有效分流时网络容量会恶化。
LTE高负荷小区的优化解决方案

LTE高负荷小区的优化解决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回忆起过去十年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的点滴。
今天,我要写一份关于“LTE高负荷小区的优化解决方案”的方案,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一、问题分析1.用户密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商业区、住宅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用户数量激增,导致网络负荷加重。
2.业务发展:4G、5G等高速网络的推广,使得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视频、直播、游戏等业务占用大量带宽,加剧了网络负荷。
3.覆盖不足:部分小区由于基站建设不足,信号覆盖不均匀,导致用户在室内无法正常使用网络。
二、解决方案1.增加基站数量:在用户密集区域,适当增加基站数量,提高信号覆盖范围,降低网络负荷。
2.优化基站布局:合理调整基站位置,使信号覆盖更加均匀,避免出现覆盖盲区。
3.提升基站容量:采用更高性能的基站设备,提高基站容量,满足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需求。
4.采用新技术:利用载波聚合、多天线等技术,提高网络传输速率,降低网络延迟。
5.室内覆盖优化:针对室内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采用室内分布系统,提高室内信号质量。
6.网络切片:根据用户需求,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为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
7.业务优化:针对不同业务特点,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确保关键业务优先保障。
8.用户引导:通过用户教育,引导用户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高峰时段过度占用网络资源。
三、实施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高负荷小区的网络数据,包括用户数量、业务类型、网络负荷等。
2.问题定位:分析数据,找出网络负荷过载的原因,确定优化方向。
3.方案制定:根据问题定位,制定具体的优化方案。
4.实施优化:按照方案,调整基站布局、提升基站容量等。
5.监测效果:优化后,持续监测网络负荷、用户满意度等指标,评估优化效果。
6.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优化方案,确保网络持续稳定。
四、预期效果1.网络负荷降低:优化后,高负荷小区的网络负荷明显降低,用户上网体验得到改善。
最新(完美版)TD-LTE无线优化参数说明文档

TD-LTE无线优化参数说明文档场景无线参数目录1前言 (4)2小区选择与重选相关参数 (4)2.1 场景描述 (4)2.2 参数分析 (4)2.2.1................................. 小区选择参数表42.2.2................................. 小区重选参数表53切换相关参数 (6)3.1 测量相关参数分析 (7)3.1.1....................... U E测量配置基本信道参数表73.1.2.............................. A3事件上报参数表73.1.3................................. 切换算法参数表93.1.4............................ UE定时器及常量分析103.1.5............................. ENB协议定时器分析133.1.6............................. ENB实现定时器分析164覆盖相关参数 (16)4.1 参数分析 (17)4.1.1................................. 小区配置参数表174.1.2................................. 信道过程参数表211前言本文档对TD-LTE无线组网中常用的一些参数进行汇总,并对各参数的含义和取值作分析,为LTE实际组网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
本文档个各参数的取值只作为参考,由于实际组网时场景和应用不同,参数实际取值也会做相应调整。
2小区选择与重选相关参数2.1场景描述小区选择一般发生在PLMN选择之后,目的是使UE在开机后可以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当UE选择小区驻留以后,会继续进行小区重选,以便驻留在信道条件更好的小区。
网络通过设置不同频点的优先级,可以带到控制UE驻留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LTE超闲小区带宽减容及网络影响研
究-
【摘要】为解决超闲小区资源浪费问题,探索了利用带宽减容优化TD-LTE超闲小区的方法。
通过将系统带宽由现用的20MHz降低至10MHz,平衡超闲小区4G用户数和资源利用率的关系,并通过4种分析方法,共分5种场景对比,对方案进行了验证。
通过带宽减容可以在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提升TD-LTE频谱利用率,减少超闲小区数量,并可提供更加灵活的组网方式,降低现网频率干扰。
在RRU最大发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配合RS功率调整,可提升F频段约20%的覆盖。
【关键词】TD-LTE超闲小区带宽减容RS功率调整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05.013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05-0060-05 引用格式:李国强,刘珂. TD-LTE超闲小区带宽减容及网络影响研究[M]. 移动通信,2016,40(5):60-64.
1 引言
一般定义上下行日均总流量小于100MB的小区为TD-LTE 超闲小区。
超闲小区的设备负荷和空口资源利用率远未达到设计要求,对硬件资源和频率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过多的超闲小区存在是TD-LTE网络不健康的表现。
本次试验区域TD-LTE现网超闲小区127个,占比12%。
超闲小区的PRB资源利用率不足5%,RRC日均最大连接用户数小于10。
如果能够在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条件下,将用户数极低的小区的系统带宽由现有的20MHz降低至10MHz,预计可以节省
15%~20%的频率资源,同时能够提升基站参考信号功率,增强网络连续覆盖,降低频率间的干扰,优化网络质量。
本次研究在于探索超闲小区的减容方法,通过选取现网满足条件的站点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分析在不同带宽、不同频点情况下超闲小区带宽减容的可行性以及对网络的影响,为TD-LTE 超闲小区减容提供方法和思路。
2 基本原理
TD-LTE信道带宽可变,包括 1.4MHz、3MHz、5MHz、10MHz、15MH和20MHz,系统分别使用6个、15个、25个、50个、75个和100个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支持对已使用的频率资源的重复利用,信道带宽的选择可根据运营商拥有的频率范围以及用户的业务量需求来决定,选择最合理的信道带宽来组网。
在中国移动LTE建网中,F频段(1885MHz―1915MHz,现网使用前20MHz)主要用于农村、乡镇场景,F频段处于TDD 频谱的最低位置,在进行室外宏蜂窝连续覆盖时具有天然优势,有利于增强广域连续覆盖。
偏远的农村及山区4G用户数量相较城市还处在较低水平,可以考虑将特定小区的系统带宽由20MHz 降低至10MHz。
3 实施方案
3.1 站点选择
基于满足用户业务需求为前提的验证思路,选取现网用户数极少、流量极少的F频段站点。
本次验证选取站点为南湖樵业基站,该站点位于山区,覆盖目标为临近乡村,与周围站点站间距在2km以上,用户数和流量极少。
南湖樵业基站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验证方案
本次验证方案分别对如表1所示的5种场景进行业务测试、DT测试、拉远测试、指标监控等4项指标验证,分析超闲小区带宽减容对网络的影响。
(1)各场景下进行如表2所示的业务测试,记录实验站点关键指标。
各场景下,选取好点进行业务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由测试结果可见,在好点时,带宽为10MHz场景的上传均值速率相比带宽为20MHz的场景下降了约45%,带宽为10MHz场景的下载均值速率相比带宽为20MHz场景下降了约51%,由于带宽减半,速率性能下降明显。
其余指标在两种带宽场景下基本一致,波动在合理范围内,用户视频业务没有受到影响。
(2)在各场景下进行DT测试,记录实验站点关键指标。
DT测试内容及记录指标如表4所示:
在场景一、场景三和场景四下,对实验站点及相邻站点周边道路进行DT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在相同参考信号功率条件下,随着带宽减半,邻区间干扰略有降低,SINR有所提升,但业务速率有所降低;在10MHz场景下,实验站频点设置为38544时较设置为38400时,由于频点与相邻站点错开,邻区干扰进一步降低。
由于本次验证只修改一个站点,邻区间干扰降低有限,成片修改的效果幅度有待验证。
场景一、场景三、场景四的DT测试截图如图2、图3、图4所示。
在场景二和场景五下,对实验站点进行拉远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
随着带宽减半,带宽为10MHz时的参考信号功率可以比带宽为20MHz时提升3dBm,即功率提升一倍。
最大参考信号功率在带宽为20MHz时最大可以设置为152,在带宽为
10MHz时最大可以设置为182。
如表7所示,场景五比场景二-110dBm的覆盖距离增加了约21.86%。
场景二和场景五拉远测试截图如图5所示。
在场景一、场景三和场景四下,网管指标监控结果如表9所示。
由网管指标看,带宽减半后对指标无明显影响,小区用户数和流量无明显波动,干扰噪声无明显波动。
在场景二和场景五下,日网管指标监控如表10所示。
由网管指标看,带宽减半和最大功率提升3dBm后,虽然实验站点选址较为偏僻,小区用户数和流量仍有提升。
3.3 验证结果
通过上述验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小区带宽(F频段)由20MHz降为10MHz后,日均用户数和数据流量不会减少,不会对用户业务感知造成影响。
同时带宽减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邻区间干扰,提升了SINR值,改善了用户感知。
(2)小区带宽(F频段)由20MHz降为10MHz后,使用测试软件进行定点上传和下载业务影响严重,速率减半,符合LTE峰值速率规律,对其他指标无影响。
(3)小区带宽(F频段)由20MHz降为10MHz后,参考信号功率可以提升3dBm,小区有效增加覆盖范围约20%左右。
本次试验中的选址虽然较为偏僻,但功率提升后小区用户数有所增长,数据流量增长19%。
综上所述,在特定场景下,如用户较少、流量较低的农村区域,LTE超闲小区可以通过带宽减容,提升基站覆盖范围,节省宝贵的频率资源,减少频率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感知。
4 结束语
随着LTE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
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优化网络质量是提升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
本成果旨在节省频率资源,为超闲小区减容提供优化思路。
目前,中国移动对该课题进行试点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对提高超闲小区网络利用率有积极意义。
从经济投入和网络增益效果来看,该方法值得在用户数少的农村和山区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