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合集下载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9.洗手,记录
5
5
5
15
10
5
5
5
5
未核对扣3分,未解释扣2分
一项未做扣2分
检查缺一项扣五分
未夹闭扣3分,未消毒扣10分(消毒不规范扣10分)未用无菌纱布包裹扣2分
一项错误扣5分
未固定扣2分,高度不正确扣3分
一项未观察扣1分
未交代注意事项扣3分,用物未整理扣2分
未洗手扣2分,未记录扣3分
效果评价20分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20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脉搏、伤口辅料及有无头痛、呕吐情况;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波动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3.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引流袋、棉签、碘酒、酒精、无菌纱布及治疗巾、血管钳1把、别针
5.断开原引流袋放于弯盘,连接无菌引流袋
6.固定引流袋于床头,调整引流管,高度高于脑室平面10〜20cm
7.松开血管钳,观察是否引流通畅、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引流速度
8.交代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不能随便移动引流袋位置,保持伤口辅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等安全防范措施,整理用物
1.操作正确熟练、正确
2.体现关爱患者、严密观察病人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5
2
5
8
不熟练扣5分
未体现关爱患者扣2分
无菌技术不严格扣5分
固定不妥扣4分,引流不畅扣4分
4.环境准备:安静、减少人员流动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后引流监测:术后的成人患者需每小时测量引流液的量,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浑浊度和血液的有无。

婴幼儿或小儿患者每4-8小时测量引流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2.引流装置的维护:保持引流装置的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更换。

在更换之前,用无菌盐水清洁引流管皮肤穿刺口周围,然后用无菌消毒剂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

更换引流装置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其被拉扯或移动。

3.引流管的悬挂和固定:引流管一般通过帽子或脚手架固定在患者头部。

引流管应该保持无扭曲或拉力,确保引流管畅通。

悬挂的高度应使引流液能顺利流入收集器。

4.皮肤的护理:引流管穿刺口周围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无菌盐水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涂抹透明创可贴或防水敷料保护创口,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穿刺口和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5.防止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更换引流装置或进行护理时都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在引流管的穿刺口周围使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清洁,防止感染发生。

6.患者的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如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

7.引流液的管理:将引流液放入透明收集器中,每天记录引流液的总量和性状的变化。

注意观察引流液中是否有血液或其他异常成分的出现。

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以便及时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或出血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8.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意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并告知他们需要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干燥,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护理教育。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哦,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 引流液<500ml/d或遵医嘱。
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补充电解质。 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
整理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宣教 1.引流管:翻身活动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成角。 2.病人头部:活动范围适当受限。 3.治疗护理: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 4.引流液: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意外拔管的处理: 1)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 引流管,然后常规更换引流瓶。 2)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 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宣教与指导: 1)住患者不要拔除引流管以保持密闭性。 2)嘱患者带管活动时,引流管要低于伤口位置,防止 逆行感染。翻身活动避免牵拉、打折、脱出。 3)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训练,禁烟、锻炼肺功能。 4)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气,以免拔出引流 管时管端损伤肺脏。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 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 流瓶每周更换,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若体温升高、畏寒、胸部剧痛,常提示发 生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9》宣教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 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2)告知患者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整理课件
胃管的护理
目的: 胃肠减压 鼻饲饮食
适应症: 胃肠减压: 1.术前准备 2.肠梗阻 3.减轻腹胀 4.协助诊断 鼻饲饮食: 1.昏迷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 3.不能张口患者 4.其他:早产儿、病情危重、拒绝进食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引流原理是利用管 道将脑脊液从高压区域引流至低
压区域,从而降低颅内压。
引流过程中,医生会将引流管插 入脑室,通过管道将脑脊液引流
至体外收集装置。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调整引流 速度和引流量,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02 脑室引流管种类与选择
常见脑室引流管类型
硅胶脑室引流管
聚氯乙烯脑室引流管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相关知识
解释脑室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脑室引流管的功能,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帮助他们理解这 一治疗手段的意义。
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阐述脑室引流管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如保持管道通畅、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等,以确保 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
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弹性,可长期留置。
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价格相对较低, 但易引发感染和组织反应。
聚氨酯脑室引流管
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 和耐磨性,适用于短期引流。
不同类型引流管优缺点比较
硅胶脑室引流管
01
优点在于生物相容性好、弹性佳、可长期留置;缺点在于价格
相对较高。
考虑患者经济能力
在满足患者病情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选择价格 合理的脑室引流管。
03
注意引流管的品牌和质量
选择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脑室引流管,可降低感染和组织反应的风险。
03 脑室引流管置入术操作规 范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检查
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和性
脑室引流管护理
contents
目录
• 脑室引流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 脑室引流管种类与选择 • 脑室引流管置入术操作规范 • 脑室引流管日常护理要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

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

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同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压药
物。
02
调整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控制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量。多食用
富含钾、镁等元素的食物。
03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
糖尿病患者护理
控制血糖
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避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颅内引流管
通过手术将引流管放置在颅内,适用于 颅内手术。
03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维持引流通畅
01
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或打折,保持引流管通畅。
02
定时挤压引流管以排出管腔内的堵塞物。
对于血性引流液,若出现分层或凝固现象,应及时更换。
03
防止感染
0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引流瓶及接头。
02
维持脑室形态
02
引流管可以维持脑室的形态和功能,防止脑室塌陷或扭曲。
促进脑室恢复
03
通过引流,可以促进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的循环,有助于脑室
的恢复。
引流管的类型
单侧引流管
只引流一侧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适用 于单侧脑室手术。
双侧引流管
同时引流两侧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适 用于双侧脑室手术。
脑室外引流管
通过手术将引流管放置在脑室外,适用 于脑室外手术。
THANK YOU.
02
感染预防
术后应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定期换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颅内感染。
03
感染治疗
如发生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取出引流管并进行抗
感染治疗。
出血

脑室引流护理措施

脑室引流护理措施

脑室引流护理措施
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积水等疾病。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脑室引流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需要保持患者的头部低垂位,以促进脑脊液的引流。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避免引流管被压扁或堵塞,以免引起脑积水。

注意术后伤口护理。

术后患者的引流管会穿过头皮进入脑室,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引流管周围组织。

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引流管脱落或伤口裂开。

在康复阶段,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护士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治疗,如头部转动、颈部运动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脑室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还应给予患者关怀和安慰,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 、扭曲、打折、 成角
在给患者翻身、 治疗及护理操作 时,动作要轻柔 缓慢,夹闭并妥 善固定好引流管 ,避免牵拉引流 管,防止引流管 脱落及气体进入
拔 管护理
一般术后 3-4d ,脑水肿期将过,颅内
压以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
最长不超过7d。 拔管前1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 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 否升高。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的变化,如发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
脑室引流高度
4、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
3、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 2、儿童5-10cm
1、成人10-15cm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 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管的位置或暂时夹闭引 流管以控制引流量。 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
观察引流物的性状
1
3
4
正常脑 脊液无 色透明无沉淀
如术后脑脊液中 术后1-2d脑脊 有大量鲜血,或 液可略带血性, 术后血性脑脊液 以后转为淡血 的颜色逐渐加深, 性。 并出现血压波动, 则提示有脑室出 血,出血量过多 时应急诊手术止 血。
发现脑脊液混 浊,呈毛玻璃 状或有絮状物, 并且临床出现 高热、呕吐、 抽搐等症状时, 应马上将脑脊 液送检。
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的处理
0 1
防止引流管曲折,护士应随时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 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如发现 曲折应及时纠正。 防止引流管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
防止引流管脱出是脑室引流成功的关键,对于清醒者应向 其解释与指导取得主动合作,对于意识障碍者可使用约束 带在其胸部或四肢适当加以约束。 引流管脱出切不可将其插回脑室内,应立即用无菌敷料 覆盖伤口并协助医生处理。若为连接管接头处脱出,应 及时关闭引流管上端,在无菌操作下迅速更换一套脑室 引流装置。
脑室引流临床意义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脑内高压危机状态
脑室检查已明确诊断和方位
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
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
经脑室引流冲药控制颅内感染 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 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
脑室引流的护理
a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b脑室引流高度
c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d观察引流物的性状
e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f 拔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 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 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 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 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 免造成污染。 我科原则上不是每日更换引流袋 ,以减少人为操作而并发的感染 。在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
0 2 0 3
0 4
LOG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乌达中心医院ICU 张鸿瑛
LOGO
学习内容
1


2
脑室引流临床意义
3
脑室引流的护理
3
概 述
1
脑室引流 是指颅骨钻孔 穿刺侧脑室, 放置引流管将 脑脊液引流至 体外
2 是颅脑术 后常用的降低 颅内压、排出 脑室积血、降 低伤口脑脊液 漏的治疗措施 之一
3 可用于各 种脑室内出血 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