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井通风与安全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度 呼吸空气量(L/min) 氧气消耗量(L/min) 休 息 6-15 0.2-0.4 轻 劳 动 20-25 0.6-1.0 中度劳动 30-40 1.2-2.6 重 劳 动 40-60 1.8-2.4 极重劳动 40-80 2.5-3.1
矿井空气成份
定义: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惰性稀有气体氦、 氖、氩、氪、
二氧化碳(CO2)
0.04
0.06
氙等计在氮气中
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1.氧气(O2)
3.氮气(N2)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是新鲜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本身无毒、
不助燃,也不供呼吸。但空气中含氮量升高,则势必造成氧含量相 对降低,从而也可能造成人员的窒息性伤害。正因为氮气具有的惰 性,因此可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 层中也有氮气涌出,灭火人为注氮。
分区通风优点:
1)降低矿井总风阻;
2)避免巷道通风中污风串联现象;
3)易于隔绝事故。
四、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 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 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
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一章 矿井空气
第一 节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 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定,其主要成分如下。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气体成分 氧气(O2) 氮气(N2) 按体积计/% 20.96 79.0 按质量计/% 23.32 76.71 备 注
矿业通风与安全

矿业通风与安全一、矿井通风的重要性矿井通风是矿井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风定产,良好的通风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前提,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保证井下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
所以,更好的构建和维护通风设施是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的前提基础,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
二、矿井通风的种类现阶段矿井通风方式主要有三种,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
上榆泉煤矿采用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安装两台主通风机其中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副平硐主进风,主平硐辅助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抽出式通风是使整个通风系统在抽出式主扇的作用下,形成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
抽出式通风排风集中,排风量大,污风排放速度快,风流调节控制设施设置控制方便有效。
缺点是当排风系统不严密时,容易造成短路吸风现象,抽出式通风在冬季要考虑防冻问题。
三、通风构筑物及漏风(一)上榆泉煤矿所采用的通风构筑物矿井通风系统网路中适当位置安设的隔断、引导和控制风流的设施和装置,以保证风流按生产需要流动。
这些设施和装置,统称为通风构筑物。
上榆泉煤矿所采用的通风构筑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风流的通风构筑物,如主要通风机风硐、反风装置、风桥、导风板和调节风窗;另一类是隔断风流的通风构筑物,如井口密闭、挡风墙、风帘和风门等。
(二)漏风的分类及原因1、漏风的分类上榆泉煤矿漏风按其地点可分为:1)外部漏风地面主通风机附近的井口、防爆盖、反风门、调节闸门等处的漏风。
2)内部漏风(或称井下漏风)是指井下各种通风构筑物的漏风、采空区以及碎裂的煤柱的漏风。
2、漏风的原因当有漏风通路存在,并在其两端有压差,井下控制风流的设施不严密,采空区顶板冒落后未被压实,煤柱被压坏或地表有裂缝,都能造成漏风。
四、矿井风量计算(一)全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全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并且必须取其最大值: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风量:Q矿进=4×N×K矿通(m3/min)式中:Q矿进--矿井总进风量,m3/min;4--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m3/min.人;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K矿通--矿井通风需风系数(抽出式取K矿通=1.15~1.20)。
【专业解读】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描述

【专业解读】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描述
随着煤矿安全越来越被重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被需要,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通风技术以及安全管理,比如防治瓦斯、煤尘、防灭火等,风险和安全责任都较大。
但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属于主体专业,就业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属于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中矿业工程类专业,毕业授予资源开发与测绘学士学位。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培养矿山急需的具有矿井通风、灾害防治等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制定消除、预测或减弱矿山事故安全技术及管理对策措施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矿井通风与安全
专业
专业
:矿业工程、矿业工程、采矿工程。
1与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相似的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非金属矿开采技术、固体矿床露天开采技术、沙矿床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运输与提升、冶金工艺与设备、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等。
1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有关工作岗位所推荐:
矿山通风技术员、安全监察技术员、安全专家、通风工程师等。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件

通风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定期检 查通风设施、通风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等,都可能造成风 流不稳定,增加事故风险。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也是导致 通风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矿井通风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正 常运行。
通风设备选型
根据矿井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 通风设备,如扇风机、局部通风 机等,确保风流能够达到要求的 风量、风压等参数。
通风网络设计
合理规划通风网络,包括风道、 风口、调节设施等,确保风流能 够均匀地流向各个作业点。
矿井通风设备与设施
扇风机
扇风机是矿井通风的主要设备,用于提供风流的动力。根据矿 井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扇风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矿井通风与安全》PPT课件
目 录
• 矿井通风系统概述 • 矿井通风技术 • 矿井通风安全保障措施 • 矿井通风事故预防与处理 • 案例分析
01
矿井通风系统概述
矿井通风的定义与重要性
矿井通风定义
矿井通风是指将空气引入矿井内,供 给井下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出有害 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02
对矿井通风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通风问题。
对矿井通风安全进行定期评估,分析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
03
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04
矿井通风事故预防与处理
矿井通风事故原因分析
通风系统不完善
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设施,如果通风系统 不完善,会导致风流短路、风量不足等问题,从而引发事 故。
解决方案
采用新型通风设备、优化 通风网络布局、加强气体 监测等措施,提高矿井通 风效果和安全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

• 3、加强爆破安全管理
• 4、杜绝其它火源出现
• 井下可能存在的火源有: • 放炮、电器火花、煤炭自燃、明火、静电、摩擦和撞击火花 • 为此,《煤矿安全规程》在爆破、井下烧焊、杜绝电器失爆失保、采用阻
燃材料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禁止穿化纤衣服、携带火种等。 24
第四节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对瓦检员的要求
第三节 通风系统及局部通风
串联通风、循环风、盲巷的危害
第一章
矿井通风
循
被串地点的空气质量无法保证,
环
串 联 通 风
瓦斯、粉尘浓度增大,恶化工作环
风
境。
串联通风的上个地点发生灾变时,
直接影响或波及到被串地点,扩大
了事故范围。
盲 巷
11
掘进工作面的乏风反复进入迎头,导
致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不断增加, 不仅恶化环境,严重时会造成瓦斯爆炸 或炮烟“熏”人事故。
• 循环风:一般发生在局部通风过程中,即局部 通风机的回风流部分或全部再进人同一台局部
统
通风方式等。
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严禁使用循环风
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流动形式是指工作面采用上行 • 盲巷:长度超过6米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
风或下行风。上行风是煤矿采用最广乏的风流流
独头巷道。
动形式,适用范围很广。
10
员工安全培训
1
——XXX煤矿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矿井通风
1
防治瓦斯
2
目录
3
防治火灾
4
防治粉尘
2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章 矿井通风
• “一通三防”基本概念 • 矿井通风的目的与任务 • 通风系统及局部通风 • 通风设施
矿井通风与安全

1.矿井通风:对于矿井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及排出污浊空气的作业过程。
2.矿井通风基本任务:通过输入新鲜空气,排出、稀释、有毒、窒息、爆炸性气体及粉尘。
3.地面空气:干空气(氮气70%、氧气20.96%、二氧化碳0.04%)和水蒸气。
4.矿井空气:新鲜空气(用风地点之前---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进风巷)和污浊空气(用风地点之后,回风巷).5.矿井氧气浓度降低主要原因:a.人员呼吸;b.煤岩氧化反应;c.瓦斯、煤尘爆炸;d.产生的有害气体6.矿井五大自然灾害:矿井火灾、矿井水灾、煤尘、顶板事故、瓦斯突出与爆炸。
7.二氧化碳主要来源:a.煤和有机物的氧化;b.人员呼吸;c.碳酸性岩石分解;d.炸药爆炸;e.煤尘自然、瓦斯爆炸。
8.矿井空气中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氧气(进风流中不低于20%);二氧化碳(进风流中不大于0.5%\回风流中不大于0.75%)。
9.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氢气。
10.矿井气候条件三要素:温度、湿度和流速。
11.人体热平衡关系式:qm-qw=qd+qz+qf+qch(q后边的全是下角标)12.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焓、黏性和密度。
13.空气分子无时无刻作无秩序热运动产生的分子动能一部分转化成能够对外做功的机械能,叫静压能(单位;J/m3)。
静压能分为:绝对静压p和相对静压h。
14.物体在地球重力场中因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一种能量叫重力位能(E。
表示)15.当空气流动时,除了位能和静压能外,还有空气定向运动的动能,用Ev表示;动能所转化显现的压力叫动压,用符号Hv表示。
16.全压:风道中任一点风流,在起流动方向上同时存在静压和动压,两者之和称为该点的全压。
全压有相对全压Hti和绝对全压Pti。
17.矿井通风分为压入式通风(正压通风)和抽出式通风(负压通风)。
18.当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将会受到通风阻力的作用,消耗其能量。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专业前景需要早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什么,好不好找工作等是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个人简历网整理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供大家参考。
1、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简介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培养能从事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设计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2、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主要课程
流体力学、地质学、采矿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矿井瓦斯防治及防尘、矿山灾害防治、计算机应用、矿山安全系统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通风课程设计、开采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3、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培养能从事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设计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培养技能
矿井通风、瓦斯、防尘设计与安全技术管理能力。
4、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矿山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察与管理部门。
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井下为什么要进行[1]??不进行通风不行吗?经过实践证明,不进行通风是不行的。
因为井下要生产就要有人,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
其次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沼气等,如果不排除这些气体人们也无法生产。
井下由于受地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井下恶劣气候条件进行调节。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
故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编辑本段矿井通风的类型矿井通风系统由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所决定。
根据相关因素把矿井通风系矿井通风阻力参数智能检测仪统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瓦斯、煤层自燃和高温等影响矿井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为了便于管理、设计和检查,把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一般型、降温型、防火型、排放瓦斯型、防火及降温型、排放瓦斯及降温型、排放瓦斯及防火型、排放瓦斯与防火及降温型几种,依次为1-8八个等级。
编辑本段空气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地面大气,它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正常情况下干空气由下列几种成分组成:气体名称体积浓度氮(N2)78.13%氧(O2)20.90%二氧化碳(CO2)0.03%氩(Ar)0.93%其它0.01%井下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发生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使其成份和浓度发生改变。
1、物理变化:气体混入:煤层中含有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气体便混jfy-2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入井下空气中。
固体混入:井下各作业环节所产生的岩、煤尘和其它微小杂尘混入井下空气中。
气象变化:由于井下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引起井下空气的体积和浓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型
Y型通风方式指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端各设一条进风道, 另在采空区一侧设回风道,其优点为: ①采空区的瓦斯,通过巷旁支护流入回风平巷,较好地 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之患; ②工作面上、下端均处于进风流中,改善了作业环境; ③实行沿空留巷,可提高采区回收率。
a-X型,b-H型,c~f-双Z型
一、专用回风巷的形式 所谓专用回风巷即指在 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 回风,不得用于运料、 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 在煤(岩)与瓦斯(二 氧化碳)突出区,专用 回风巷还不得行人。
二、专用回风巷布置的原则 (1)在采区专用回风巷布置设计时,要真正体现专巷专 用。 (2)在实施时,布置的采区专用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 区的长度和高度。严禁将一条专用回风巷分为两段,一段 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
c~f-双Z型,g-偏W型,h-偏Y型
回采工作面风向的分析
1 上行风的优缺点
上行风的主要优点是: (1) 瓦斯比空气轻,有一定的上浮力,其自然流动的方 向和上行风流的方向一致利于带走瓦斯,在正常风速(大于 0.5~0.8m/s)下,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可能性较小。 (2) 采用上行风时,工作面运输平巷中的运输设备位于 新鲜风流中,安全性较好。 (3) 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发生瓦 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 (4)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风流 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 对通风有利。
4、 按工作面气温计算
Q pi = 60υ S
5、按工作面风速计算
按平均控顶距算 得工作面平均断 面积,m2
Qp i min ≥ 15S
Q p i max ≤ 240S
最低风速0.25 m/s 最高风速4 m/s
6、备用采面需要风量计算 备用采面的需风量通常取为产量相同的生产采面的需风 量之半。当采区风量不富裕时,也可以按工作面不积聚瓦 斯为原则配风,但工作面风速不应小于15 m/min。
7.3 采区风量计算
采区所需总风量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之和, 并乘以适当系数。
Qm = ( ∑ Q pi + ∑ Qei + ∑ QBi + ∑ QOi ) • K m
采煤
掘进
硐室
其他
采区风 量备用 系数
一、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pi = K CH 4 • QCH 4
1 − C1 100
Qm − QR QLi PLi = × 100% = Qf Qf × 100%
矿井的总 漏风率
Q f − QR QL PL = ×100% = Qf Qf
×100%
矿井的有效风 量率
QR PR = ×100% Qf:风机风量 Qf
QL:总漏风
QR:有效风量
Qm:井下回(进)风
三、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的途径 1、经验证明,对于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选用漏风少的开 拓方式和开采方法尤为重要。 2、采区内外所有通风构筑物的漏风,一般是矿井总漏风的 主要组成部分,故必须如前所述,除了认真设计选型,正 确选择位置,保证施工质量外,还要加强日常检修,严格 管理制度。
3、要注意减少前进式回采的采空区漏风。 4、使用箕斗井提煤的矿井日益增多,但箕斗井一般不得兼 做进风井或回风井。箕斗井兼作回风并时,井上下装、卸 装置和井塔都必须有完善的密封措施,其漏风率不超过 15% 15%。 5、抽出式通风的矿井,要注意减少地表塌陷区或浅部古窑 向井下漏风。为此,必须查明塌陷区或古窑的分布情况, 及时填堵它们和地表相通的裂缝或通道。
8、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9、倾斜运输巷道,不应设置风门。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 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 10、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应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
布置两条上山:一条是运煤上山,另一条是轨道上专 用的回风上山。布置两条上山时,可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 机上山回风;也可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在需要堵截风流和交通的巷道内,须设置密闭。按服 务年限长短,密闭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三、风门
在人员和车辆可以通行、风流不能通过的巷道中,至 少要建立两道风门,其间距要大于运输工具长度,以便一 道风门开启时,另一道风门是关闭的。风门分为普通风门 和自动风门。
7.5 采区专用回风巷
《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规定:“高瓦斯矿井,有煤 (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 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至少布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 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一 条专用回风巷。”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 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第19条再次明确指出“……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区必须设专用回风巷……”。
三、布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重要意义 1 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2 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 3 增强矿井抗灾能力
7.6 减少漏风的措施
漏 风 地 点 一、矿井漏风的分类 外部漏风 地表与井下之间的漏风,例如主通风机附近、箕斗井口 等处的漏风 内部漏风 井下 处的漏风
漏 风 形 式
局部漏风 局限在一个地点的漏风如风门、风桥、挡风墙等的漏风 连续分布漏风 在一个区段内风流沿途不断的漏风和采空区,掘进通风 的风筒、纵向风墙、隔离煤柱等漏风 、 漏风 风
E型
与U型通风方式相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 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 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涌出,使该处时常 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井。
Z型
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方式的改进,为前进式Z型,其 进风巷随回采工作曲推进而形成,回风平平巷则为沿空 留下的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为: ①与前进式U型相比,巷道的采掘工程量较少; ②进、回风巷只需在一侧采空的条件下维护; ③采区内进、回风巷的总长度近似不变,有利于稳定 风阻、改善通风。
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 使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及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度增大。 (2) 煤炭运输过程中放出的瓦斯进入工作面,使进风流 和工作面风流瓦斯浓度升高,影响了工作面卫生条件。 (3) 采用上行凤时,进风风流流经的路线较长,且上行 风比下行风工作面的气温要高些。
此图是联合开采两 个近距离煤层的采区 通风系统,进风上山 (轨道上山)和回风 上山(输送机上山) 都布置在下煤层中和 采区的通风网络图。
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2、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它 巷道。 3、高瓦斯矿井、有煤与瓦斯(CO2)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 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 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 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工作面瓦斯 工作面瓦 (或二氧化 斯或二氧 碳)涌出量 化碳的绝 不均匀系数。对涌出量
工作面 入风流 瓦斯浓 度
2、按炸药量计算
Q pi = 25 Api
以炸药量(kg) 为计算单位的供 风标准
第i个回采面一次 爆炸所用的最大 炸药量,kg
3、按人数计算
Q pi ≥ 4 N
表示回采面同时工 作的最多人数 每人每分钟应供给 的最小风量
优缺点比较
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容易 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 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浓度增高,影响工 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输送机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使进风 流温度升高。 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虽能 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于回风流中,轨道上山 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要安装风门,风门数目较多。
矿井通风与安全
安全文化网
第七章 采区通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采区通风系统 工作面通风方式 采区风量计算 通风构筑物 采区专用回风巷 减少漏风的措施
7.1 采区通风系统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 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 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布置方式,采区通 风路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的通风设备和设施等基本 内容。
7.2 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U型 型 Y型 型 E型 型 W型 型 Z型 型
U型
1)煤炭自燃威胁较大。 2)上隅角瓦斯浓度高。
W型
①减少了巷道的开掘和维护费用。 ②风阻小,风量大,漏风量小,利于防火。 ③便于回收安装维修采煤设备。 ④当中间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既保证了运输设备处于新 鲜风流中,又保证了进、回风巷的总断面比较接近,故在 近水平煤层的综采工作面中应用较广。
2 下行风的优缺点
下行风的主要优点是: (1) 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煤尘、瓦斯浓度相对较 小些。 (2) 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空气被加热的程度较小。 (3) 下行风流方向与瓦斯自然流向相反,不易出现瓦斯 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现象。
下行风的主要缺点是: (1) 运输设备在回风巷道中运转,安全性较差。 (2) 工作面一旦起火,产生的火风压和下行风工作面 的机械风压作用方向相反,使工作面风量减少,瓦斯浓度 升高,下行风在起火地点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上行风 要大些,灭火工作困难一些。 (3) 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区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 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降低了矿井 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 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或逆转)的可能。
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和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方 法基本相同。 三、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采区内独立通风的每个硐室所需风量,应根据各类硐 室分别计算。
7.4 采区通风构筑物
一、风桥
在进风与回风平面相遇的 地点设置风桥,构成立体交 叉风路,使进风与回风分开, 互不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