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资料讲解共36页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概述上传-精品文档

耳穴压豆概述上传-精品文档

1、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如电针、 放血等。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 可用耳穴压贴法。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治疗者,可 轻刺激,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炎症、感染、湿疹、过敏、 冻疮破溃时,不宜采用贴压法。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与经络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络脉、经 别均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 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也通过 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联系。 五脏之中,耳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心、 肺。 当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时,常会 在耳穴出现“阳性反应”,如压痛、变形、变色、 结节、丘疹、凹陷、脱屑、血管、电阻降低等, 这些反应点都是耳穴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本课件: 由整理各位老师的课件、 阅读书本、加入自己见解, 精心编写而成,仅供大家更 好的学习耳穴压豆,希望大 家喜欢,有所收获。
(一)耳穴 的概念和发 展
(二)耳廓的 解剖结构 耳穴压豆 相关知识 (四)耳穴压豆 治疗常见病症
(三)耳穴压豆 疗法
耳穴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耳郭上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特定区域(典型的全息现 象)。 能反应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可诊、治、 防疾病。
①疼痛性疾病: 牙痛、肩颈痛、痛经、扭伤。 ②急性炎症:咽喉炎、肠胃炎、牙周炎。 ③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哮喘、鼻炎 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⑤精神、神经性疾病:神经官能症。 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 ⑦其他:便秘、肢体麻木等。 总之,内外妇儿等病症200余种,有效率83~99% 尤其对急性炎症和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

(医学)中医护理耳穴压豆-2022年学习资料

(医学)中医护理耳穴压豆-2022年学习资料

选穴-大-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胃病取“胃”-按循经辩证选穴-偏头痛属足少阳胆-按脏腑辩证选穴-经循行部位,-脱发、遗精-选“胆”-选“肾”-按现代 学理论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月经不调-“神门”有镇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分泌”-镇痛作用,可治疗-失眠、痛经等病-21
22(医学课件)中医护理耳穴压豆PPT幻灯片
常用耳穴治疗方法-首先用耳穴压痛棒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投射区认真寻找压痛点,再选下法进行治疗:-一点按法一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性、-功能 病症多能立即见效;-仁贴压法一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3次/日,贴压物放置3-7天取下更换穴 ,贴5次为一疗程。休-息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12
直压法-对压法-操作方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秒钟,停歌10秒钟,再-按20秒钟。重复压主穴610次,配穴46 。-适用于实证、痛证、瘀证。-24
点压法-操作方法-指腹(或指尖按压丸药,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0.5秒钟的速度间歌地按压12分钟。-适用于一般体质或虚实不显者。如失眠、头昏。5
当人体某一部位有病时,在耳朵的相应部位上会产生阳性反应-16
17-科压占至耳垂8区可贝线形凹陷-升压点至耳垂8区可见线形凹陷
18-乡断:慢性病.遗传病。肿瘤,痔疮、痛风等
准备物品:治疗盘,探针,75%的酒精,干棉签,-血管钳,王不留行籽耳贴。-75%酒精-19
注意事项-LOGO-公司名称-评估要到位,查看舌苔脉象,-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一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是否处于饥饿 态。-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辩证选穴、配穴,一般选5-7-按压时,应根据病症及患者-穴为宜,主次搭配;定穴时-耐受程度,选用不同的按压-应先观 耳廓有无阳性点,-手法,切勿揉搓。-然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逐一寻找压痛点。-时间:一般留籽3-5天,湿热-天气,宜2-3天。每4小时按-消毒范 视耳廓大小和所选-压一次,每日按压3~5次,-的穴位而定。-每次1-2min。-20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概述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

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

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耳穴压豆的关键是选准穴位,即耳廓上的敏感点,常用的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观察法。

对耳廓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出现以上变形、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

2.压痛点探查法。

当身体患病时,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而这些压痛点,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

方法是,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或火柴棍,以近似相等的压力,在耳廓上探查,当探捧压迫痛点时,病人会呼痛、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

耳穴定位耳廓上布满了耳穴,从穴位全息律来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廓上的排列,就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对应于人体头面部;对耳屏对应于头和脑部;轮屏切迹对应于脑干;耳屏相应于咽喉、内鼻、肾上腺;屏上切迹对应于外耳;对耳轮相应于躯干;对耳轮下脚对应手臂部;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耳舟对应上肢;三角窝对应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对应膈肌;耳轮脚周围对应消化道;耳甲艇对应腹腔;耳甲腔对应胸腔;屏间切迹对应内分泌腺。

1.耳垂部相当于人体头面部,为准确定位,将耳垂分成九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水平线,再从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分成1~9区。

(1)牙定位:位于1区中央。

主治;牙痛,拔牙麻醉等。

(2)升压点定位:在屏间切迹下方。

耳穴压豆资料

耳穴压豆资料

常用耳穴定位耳穴分布规律:(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二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一、耳甲腔部:心:耳甲腔正中最凹陷处(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等)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处(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肺(又称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耳甲腔内,心上下呈马蹄形区域(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咳喘等)三焦: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痛)二、耳屏区:上屏:耳屏外侧面上1/2处(主治糖尿病、尿崩症、口干多饮等)下屏:耳屏外侧面下1/2处(主治多食、糖尿病,甲亢等)屏间(又称珠顶):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发热、牙痛)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肾上腺: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低血压、咳嗽、哮喘、晕厥、感冒、腮腺炎等)三、对耳屏部位:头痛穴(主穴:神门、皮质下)配穴: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屏间(又称平喘、腮腺):对耳屏的尖端(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等)缘中(又称脑点、遗尿点):对屏间与轮屏切迹之间(遗尿、内耳眩晕)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失眠、多梦、疼痛、眩晕、耳鸣)脑干:轮屏切迹处(癫痫、中风、抽搐等)耳垂区:垂前(又称拔牙麻醉点。

神经衰弱点):耳垂正面前中部(神经衰弱、牙痛)内耳:耳垂正面后中部(耳鸣、内耳眩晕症,听力减退)面颊:耳垂正面。

眼与内耳之间(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等)四、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胰胆: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肝: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在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等)脾:肝穴的下方,耳甲腔的后上方(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内耳眩晕等)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痛经)五、耳轮脚周围:胃: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胃溃疡、失眠)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外1/3处(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食道炎、食道痉挛等)口:在耳轮脚下方内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外1/3处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腹泻、便秘)六、耳轮部:耳中(又称零点、膈、神经官能症):在耳轮脚上(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直肠(又称直肠下段):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一水平(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尿潴留)七、三角窝部:角窝上(又称降压点):三角窝前上方(高血压)内生殖器(又称子宫、精宫、天葵):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等)角窝中(又称喘点、肝炎点):三角窝中1/3处(主治哮喘)神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三角窝后1/3上部(主治失眠、多梦、痛症). 盆腔(又称腰痛点):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在神门下(主治盆腔炎)其他耳尖:耳轮对折顶端处(发热、高血压)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内1/2处(坐骨神经痛)耳背沟(又称降压沟):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背面呈Y字形凹沟部(高血压、皮肤瘙痒等)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等耳边屏面三的起相角中面形当点的于中点人体的 咽喉、内鼻鼻咽部
上屏—咽炎,单纯 性肥胖
下屏—鼻炎
肾上腺—低血压、 风湿性关节炎、休 克、过敏性皮肤病
对耳轮穴位
对耳轮体相当于人 体的躯干
颈、颈椎—落枕、 颈椎病
胸椎—乳房胀痛、 产后乳少
腰骶椎—急性腰扭 伤、腰椎间盘突出 症、腰骶部疼痛
变 形
脱 屑




血 管 异 常
耳前控制人体的前 面,五脏六腑、组 织器官和五官七窍 。
耳背控制人体的背 面,神经系统、骨 骼肌肉运动系统。
三、耳穴的分布规律


内脏器官在耳廓代表区的形态与
器官自身的形态颇为相似,往往呈“投
影”的对应关系。
耳垂穴位
耳垂相当于人体的头 面部
1区—牙痛、牙周炎 2区—舌炎、口腔炎 3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4区—神经衰弱、牙痛 5区—假性近视、迎风流泪 6区—耳鸣 7、8、9区—扁桃体炎、咽炎
耳尖—发热、高血 压、失眠
肛门—痔疮、肛裂
直肠—便秘、腹泻 、脱肛、痔疮
直起 肠始结 血:部节 压对,耳 连、—轮接头头晕痛 、高
屏上切迹处
观耳辨病法
一、瞧一瞧

耳廓的大小、厚薄反映先天肾气的
强弱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微黄而红润,不
健康人的耳廓则枯燥而不润泽
观耳辨病法
二、摸一摸
大肠—腹泻、便秘
肝:耳甲
艇的耳后下甲穴位

肾:对耳轮上
下方分的耳叉耳甲处甲直 艇艇下处相当于人体 腹腔
肝—月经不调、更 年期综合征、高血 压病
肾—腰痛、耳鸣、 脾:耳神甲经腔衰外 弱、遗精、 上方在阳耳痿轮脚 消切失迹处连脾与线—轮的腹屏中胀、腹泻、

耳穴压豆资料

耳穴压豆资料

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概述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

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

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耳穴压豆的关键是选准穴位,即耳廓上的敏感点,常用的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观察法。

对耳廓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出现以上变形、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

2.压痛点探查法。

当身体患病时,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而这些压痛点,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

方法是,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或火柴棍,以近似相等的压力,在耳廓上探查,当探捧压迫痛点时,病人会呼痛、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

耳穴定位耳廓上布满了耳穴,从穴位全息律来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廓上的排列,就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对应于人体头面部;对耳屏对应于头和脑部;轮屏切迹对应于脑干;耳屏相应于咽喉、内鼻、肾上腺;屏上切迹对应于外耳;对耳轮相应于躯干;对耳轮下脚对应手臂部;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耳舟对应上肢;三角窝对应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对应膈肌;耳轮脚周围对应消化道;耳甲艇对应腹腔;耳甲腔对应胸腔;屏间切迹对应内分泌腺。

1.耳垂部相当于人体头面部,为准确定位,将耳垂分成九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水平线,再从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分成1~9区。

(1)牙定位:位于1区中央。

主治;牙痛,拔牙麻醉等。

(2)升压点定位:在屏间切迹下方。

(医学)耳穴压豆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医学)耳穴压豆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观耳辨病法-一、瞧一瞧-耳廓的大小、厚薄反映先天肾气的强弱-健康人的耳廓颜色微黄而红润,不健康-人的耳廓则 燥而不润泽
观耳辨病法-二、摸一摸-主要注意局部有无隆起、凹陷、压痕的改变-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右后左
观耳辨病法-三、压一压-压痛敏感程度分四级,以+表示-+呼痛,但表情无变化-++同时出现皱眉、眨眼等-++ 有躲闪等动作-++++不能忍受的剧痛,并有汗出等
耳穴结构口决-耳前:-一舟一垂一结节-二轮二屏三切迹-三脚三窝十六步
耳穴结构口诀-耳背:-耳轮背面-角疯后泽起-三个面-对耳轮下脚后沟-四个沟-耳舟后隆起-耳甲艇后隆起-对耳 后沟-耳轮脚后沟-四个隆起-年甲控后径起-耳廊背面解剖名称-耳轮尾青而-对耳屏后沟-耳垂育面
(医学课件)耳穴压豆ppt演示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对耳屏穴位-材-额-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体的-一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枕一头痛、眩晕、神-脑干-象 -经衰弱-对屏尖-皮质下一神经衰弱、-颞-屏间前-胃溃疡、高血压病-屏间后-冠心病、心律失常
耳屏穴位-外屏-肾上腺:耳屏外侧面-耳肾-1/1下1/2隆起面的中点-喉-邵-咽炎,单纯性-心胖-屏尖-下 一鼻炎-外鼻-肾上腺一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休克、-屏间前-过敏性皮肤病
一、什么是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的一种方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绿豆、小米、磁珠-等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
耳轮-对耳轮上脚-耳轮结节-耳廊正面解剖图-三角窝-对耳轮下脚-耳舟-耳轮脚-屏上切迹-耳甲艇-耳屏-耳甲 -对耳屏-轮屏切迹-耳轮尾-屏间切迹-耳垂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神,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的浩瀚深远,一种物理疗法----耳穴压豆,在我们身边广泛实施,通过对耳部穴位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的作用。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单纯性便秘、失眠、冠心病、月经不调、痛经腹痛、胆结石、胆囊炎等二十种疾病,现具体列举三项----失眠、高血压病单纯性便秘。

【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穴、配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失眠中医认为,失眠,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亦可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不寐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临床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等。

形成失眠的原因有好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部和等,均可影响心神导致失眠。

主穴:神门、心、胃、皮质下、垂前配穴:三焦、脾、肾、耳尖根据病情选择5--7个穴位压豆,然后轻轻揉按1-2分钟,每日按压3-5次,症状亦可较前好转。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常有眩晕之说,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气血逆乱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压豆资料讲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