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松阿扁叶蜂危害防治试验初报

松阿扁叶蜂危害防治试验初报
蓝紫色 , 既可观 叶 , 又可赏果 。适应 范围广、 抗污染 力强 ,
家具、 车辆、 农具、 雕刻等用。 ● I
参考文 献
既可 以成群 成片地种植 ,也 可配置于 园林 中作背景 、 伴 景用 , 其美化彩化效果极好 。
52 生 态环 境价 值 .
【】 l 藏德奎・ 叶树种选择 与造 景【 _ 京 : 彩 M】b 中国抹业 出版社 ,038 | 20.・
织开展了专项调查研究及防治 , 取得 了良好效果 。
1 危 害 程度

虫 口密度 4 0头 / ; 6 株 单株最高纪 录达 1 2 头 , 8 1 株
2 发 生 规律 及 预测 技 术 。
根据 2 0 年对 涉及 发生 区域 的 个 乡( ) 1 01 8 镇 和 个
经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鉴定 , 区发生 的松叶蜂种类 我
高雅清新 , 给人 以赏心悦 目的景 观效果 O春萌红芽 、 夏披 癣 , 也可食用 , 可作 饲料 和肥料 。树皮含单宁提取烤 油饼 果 叶亦可做黑色染料 。 树皮 、 叶可人药 , 、 、 根 枝 叶皮 浓绿 、 秋着 红 叶 冬挂 白籽 , 秋 叶又多变 , 为深红 或 胶 。 、 人 多 橙黄色 , 红色 的雌花序也极美 观。此外 , 加之果实红色或 也可作农药 。鲜叶可提芳香 油 , 可制茶 。木材可供建筑
- 连木尺蠖幼 龄幼虫抗药性 弱并分 散在树冠 外 围取食 , 有 53 观 赏价 值
利于喷药 防治 ,所 以此时为 防治 的最适 时机 ,掌握在 3
在 园林 中植 于草坪 、 坡地 、 山谷或于 山石 、 阁之旁 亭
若要 构成大片秋色红叶林 , 可与槭类 枫 龄 以前 防治效果更好 。 ③生物防治 。 护和利用天敌 , 保 如 配植无不相宜 。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 1 将各个 无 性 系 混 合起 来பைடு நூலகம்进 行 造 林 。优 点 是
每个造 树 地段都 有较 多 的基 因型 。这样 未来 的林 分 适 应性 强 、 轻稳 定 , 各 个无 性 系 间 的生 长 速 度 、 但 冠 形 、 幅差 异大 , 闭成 材后 林 木 间竞 争 激 烈 , 化 冠 郁 分 明显 , 且难 于识 别各 株树 的来 源 。 ( ) 性单 系 的插 花或 块 状 式 造林 。从 全 局看 2无
营 方式 、 树种 的生 物学 特性 等为 转移 。
是 多系 造林 , 从 局 部看 却 是 单 系 造林 。优 点 是 能 但 够 把各 种类 型和 不 同适 应 性 的无 性 系分 开造 林 , 充
参考 文 献 :
[]李贻格. 1 中国杉木栽培史考I / 中国林学会 林业史 学会. t] / 林史

该虫 1年 发 生 1代 , 虫 态 发 育 相 对 整 齐 。5 各 月 中下旬 幼虫 大量 孵化并 进 入危 害期 。幼虫 危 害时
间 3 ~4 d 6月下 旬 幼 虫 老熟 下 树 , 树 冠 下 土 层 5 0, 在
中越夏 越冬 。
2 2 2 生 活 习 性 ..
般 , 重影 响树木 生长 。 严
1 引 言
松 扁 叶 蜂 ( a toy a p si l t mu Ac nh l d ot ai Mas c s u —
较 扁 , 缘卷 起 , 央有 一 个 “ 字 隆 起 , 末 节 两 边 中 V” 体 侧有 一对 尾 足 。蛹 为 雌蛹 棕 黄色 , 1 ~ 1 rm, 长 5 9 a 雄
河 南 栾 川 4 10 ) 7 5 0
摘要 : 通过 对松 扁 叶蜂 的 调 查研 究 , 析 了松 扁 叶蜂 在 河 南省 的 发 生 与 危 害 规 律 , 出 了监 测 调 查 办 法 分 提 与 综 合 防治 技 术 , 为松 扁 叶蜂 的 防 控提 供 了科 学 依 据 。 关 键 词 : 扁 叶蜂 ; 物 学 特 性 ; 松 生 综合 防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7 3 ¥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9 4 ( . 1 0 — 1 90 1 7 — 9 4 2 l ) 80 2 — 2 O

松扁叶蜂防治技术和效果对比分析

松扁叶蜂防治技术和效果对比分析

松扁叶蜂防治技术和效果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本辖区内松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以及近几年通过采取两种不同防治技术,形成效果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本地且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法。

【关键词】松扁叶蜂特性;防治技术;效果分析松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膜翅目,广腰亚目,扁叶蜂科,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以预蛹越冬。

主要危害油松、赤松、樟子松针叶,严重时树冠呈火烧一般[1]。

2006年以来,松扁叶蜂在黑龙江省桦南县金沙林场部分樟子松林内发生,对樟子松林造成了严重危害。

近几年,桦南县在防治松扁叶蜂上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开展及时有效防治,通过实践,我们应用施放烟剂和地面喷洒触破(即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水悬浮剂)的防治方式开展防治,并进行了防治后的效果调查,作进一步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地面喷洒触破为本地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可以推广使用。

1.生物学特性松扁叶蜂在桦南县1年发生1代,各虫态发育相对整齐。

树下越冬幼虫4月下旬(22日前后)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17天。

5月上旬(8日前后)成虫大量羽化,并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每个雌虫平均产卵36.8粒,最多达42 粒。

卵期14-18天,6月上旬幼虫大量孵化并进入危害期。

幼虫危害时间35—40天,6月上旬至下旬为危害盛期,7月上旬(3日前后)幼虫老熟下树,在树冠下土层中越夏越冬[2]。

2.危害特点经过近几年的调查观测,该虫在桦南县域内主要危害樟子松,并且主要危害中龄林以上林分,已连续4年在部分樟子松林内发生。

危害从树木下部叶片开始,逐步上移,在针叶上取食形成小缺刻,幼虫一直在结网内取食,使被害林木笼罩在丝网中。

大发生时针叶受害率达85%以上,在枝梢上布满残渣和粪便,林分似火烧一般。

能将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3.具体防治技术操作3.1人工施放烟剂根据防治作业区的地形、地势、林木分布情况及山风、谷风,布置烟点、烟线。

山西阳泉地区松阿扁叶蜂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山西阳泉地区松阿扁叶蜂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山西阳泉地区松阿扁叶蜂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郭存珍
【期刊名称】《中国森林病虫》
【年(卷),期】2009(28)6
【摘要】@@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是近几年发生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庄头林区油松上的主要食叶害虫,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危害.该虫种群数量大,扩散蔓延迅速,习性特殊.幼虫吐丝做巢,咬断针叶拖入巢内取食,但仅取食少量针叶使大部分针叶落地损失.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郭存珍
【作者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林业处,山西,阳泉,0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38
【相关文献】
1.沈阳地区玉米旋心虫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J], 刘大军
2.安康地区桑树紫纹羽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J], 张会香;高贵田
3.柚巾夜蛾[Dysgonia palumba (Guenee)]在惠州地区柑橘上的发生情况初报 [J], 杜育映;岑伊静;邓文胜;陈枚生;唐永林;梁国成
4.冀东地区梨潜叶壁虱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J], 张新生;王之岭;邢永才;陈湖;陈景顺
5.林芝地区麦类黄矮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初报 [J], 旺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应用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应用

了严重 损 失 。松 阿 扁 叶蜂 是 为害松 树 的 主要 害虫 之
半 月形 ,初产 时乳 白色 ,有光 泽 ,孵 化 前 变 成浅
一 , 该虫为害面积达到松林保存面积 的 60%,在为 灰 色 。
害盛期 ,可使整个树冠全部被其网缠绕 ,针叶几乎全 1.3幼 虫
被咬断,造成一片枯黄景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 、
概 5龄 ,末龄幼虫停食排出体内粪便后 ,便人土休眠 树形 高 大 、地 形复 杂 ,郁 闭度 0.7以上 的林分 ,特别 是
越夏 越冬 _2I。
郁 闭度大 的飞 播林 和人 工纯 林 ,选择 无风 或 微风 天
4 防治方法
气 ,在 上午 1O时 以前 或下 午 4时 以后 ,根据 林 分 状
关 键 词 :松 阿扁 叶蜂 ;生物 学 ;防 治 中 图分 类号 :¥763.3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号 :1003—6997(2018)07—0097—02
油 松 、华 山松属 于松科 松 属针 叶常 绿乔 木 ,四季 柄 节背 面 黑色 ;中胸 盾 片及 小 盾 片 黑色 ;颈片 、中胸
害 的预测 预报 ,从 源头 上控 制病 虫 害 的传 播 与蔓 延 , 15 kg/hm 。放 烟 时将 烟包 竖立 在 没有 枯枝 杂 草 的空
林业 科技
V Li nyeKei
产 卵 ,经孵 化 幼虫 出壳 后 ,群居 在新 生嫩 枝 与 旧有老 4.3.2 喷 冠 防 治 5月上 旬 ,松 阿扁 叶蜂 幼 虫孵 化
枝 交接 处 (若 无 新 枝 则在 旧枝 顶 端 ),吐丝 结 网隐蔽 盛期 是 防治 初孵 幼 虫 的最佳 时期 ,用 25%灭 幼 脲 3
物学特性和为害情况开展 了进一步的研究 ,提 出了

松阿扁叶蜂SSR

松阿扁叶蜂SSR

松阿扁叶蜂SSR摘要:以sds-蛋白酶k法提取的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松阿扁叶蜂ssr-pcr反应的主要参数dna模板、taqdna聚合酶、mg2+、引物和dntps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ssr-pcr最优的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1.00 utaqdna聚合酶、3.00mmol/lmg2+、3.75mmol/ldntps、25.00ng/μl dna模板和10.00μmol/l引物。

关键词: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ssr-pcr;正交设计abstract:inordertoestablishthessr-pcramplificationsystemusinggenomicdnaofacantholydaposticalis which was extractedbysds-proteinasekmethodastemplate,orthogonaldesignwasusedtooptimizemainpcrfactorssuchastemplatedna,taqdnapolymerase,mg2+,primeranddntps.theresultsshowedthattheoptimizedpcrsystemincluded 1.00 utaqdnapolymerase, 3.00 mmol/lmg2+,3.75mmol/ldntps,25.00 ng/μldnatemplateand20.00μmol/leachprimerinthetotalvolume25μl.keywords: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ssr-pcr;orthogonaldesign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是松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其1年发生l代,主要为害油松、黑松、樟子松等,常将当年生和二年生针叶吃光,致使被害松林成橘褐色,严重时80%以上的针叶被取食,从而严重影响树木生长[1,2]。

松阿扁叶蜂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松阿扁叶蜂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关键词院松阿扁叶蜂渊粤 糟葬灶贼澡燥造赠凿葬 责燥泽贼蚤糟葬造蚤泽 酝葬贼泽怎皂怎则葬冤曰杂杂砸原孕悦砸曰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院杂苑远猿援源猿曰匝苑愿
文献标识码院粤
文章编号院0439原愿114渊圆园12冤18原4126-03
Optimization of SSR-PCR System for Acantholyda posticalis
第 51 卷第 18 期 圆园12 年 9 月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匀ube北i 粤gr农icultur业al 杂ci科ences学
灾燥造援 51 No.18 S2e0p1援袁2圆年园12
松阿扁叶蜂 杂杂砸原孕悦砸 反应体系的优化
金 娜袁南小宁袁贺 虹
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袁陕西 杨凌 苑员圆员园园冤
摘要院以 杂阅杂原蛋白酶 运 法提取的松阿扁叶蜂渊粤 糟葬灶贼澡燥造赠凿葬 责燥泽贼蚤糟葬造蚤泽 酝葬贼泽怎皂怎则葬冤基因组 阅晕粤 为模板袁利
. A责造l葬贼藻l 阅R晕粤i袁gh栽葬t择s阅晕R粤es责燥e造赠r皂v藻则e葬泽d藻袁. 酝早圆垣袁 责则蚤皂藻则 葬灶凿 凿晕栽孕泽援 栽澡藻 则藻泽怎造贼泽 泽澡燥憎藻凿 贼澡葬贼 贼澡藻 燥责贼蚤皂蚤扎藻凿 孕悦砸 泽赠泽贼藻皂 蚤灶糟造怎凿藻凿
1.00 哉 栽葬择 阅晕粤 责燥造赠皂藻则葬泽藻袁 3.00 皂皂燥造 辕 蕴 酝早圆垣袁 猿援苑缘 皂皂燥造 辕 蕴 凿晕栽孕泽袁 25.00 灶早 辕 滋蕴 阅晕粤 贼藻皂责造葬贼藻 葬灶凿 圆园.00 滋皂燥造 辕 蕴 藻葬糟澡 责则蚤皂藻则 蚤灶 贼澡藻 贼燥贼葬造 增燥造怎皂藻 圆缘 滋蕴援 运藻赠 憎燥则凿泽院 粤 糟葬灶贼澡燥造赠凿葬 责燥泽贼蚤糟葬造蚤泽 酝葬贼泽怎皂怎则葬曰杂杂砸原孕悦砸曰燥则贼澡燥早燥灶葬造 凿藻泽蚤早灶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测报及生命表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 STUDIED ON MANAGEMENT INDEX, METHOD FOR FORECASTING AND LIFE TABLE OF ACANTHOLYDA POSTICALISMATSU【作者】娄巍;侯爱菊;戴玉璋;【机构】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新江实验林场;【摘要】松阿叶峰(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是樟子松、油松的重要食叶害虫。

为有效地治理该害虫,我们对其防治指标、测报方法及生命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通过林间接虫试验和实际危害,食叶量为35%已达到危害经济阈值,即在长50cm标准枝上有4头幼虫,订为防治指标。

发生期的预报采用历期法、有效积温、物候及温度指标法。

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3.48℃,有效积温为106.72日度。

日平均温度达到23℃时成虫大量羽化,发生量可以通过种群超势指数Ⅰ来预报。

通过生命表研究看出:卵、初孵幼虫死亡及越冬后滞育是种群变动的关键因子。

更多还原【关键词】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发生期;发生量;预报;生命表;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编辑部邮箱,1990年04期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Study on Occurrence Law of Acantholyda posticalis and Its Techniques【作者】武星煜;辛恒;马虽有;【摘要】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7种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93 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分别达91 35%和95 34%;利用2 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 62%;在郁闭度0. 7以上的林分,用22 5kg/hm2林丹烟剂防治树上幼虫,防效达97 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 该虫发生量大 , 习性特殊 , 以幼虫吐丝做巢 , 咬断

致 的植物 , 从 4月起 每 隔一 段时 间进行 观 测记 录 。
针 叶拖 人巢 内取食 , 但 取 食 针 叶仅 为 少部 , 大部 针 叶 3结果与 分析 落地 损失 , 危 害相 当严 重 。短短 2 0 d时 间针 叶便 可 以 3 . 1 形 态特征
经 是该 场优 质林 分 , 现成 为松 阿扁 叶蜂 灾 区 。
2试验 方 法 2 . 1野 外观 测
缘卷起 , 中央有 v字隆起 , 体末节两侧有一对尾足 ;
初孵 时 淡黄 色 , 后 变绿 色 , 老 熟 时背 深灰 绿 色 侧脊 泛
红或 肉红 色 , 人 土后 变 为绿 色 。
【 摘 要 】通过对松阿扁叶蜂的野外跟踪调查研究, 摸清了该虫在 山西省沁水县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
期与榆 树 、 刺槐 的物候 关 系, 对今 后该 虫的测报 和 防 治工作 有 着极 其 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
【 关键词】 松阿扁叶蜂 ; 油松 ; 生物学特性 ; 研究
【 中图分类号 1¥ 7 6 3 . 4 3
件较好 , 土壤 类 型为 山地 褐 土 , 土层 厚 3 0 c m ̄ 5 O c m,
体 扁平 ,胸 足 3对 ,无腹 足 。末龄 体 长 1 7 mm ̄
5 mm, 头部 、 前胸背板红褐色 , 腹末节倾斜较扁 , 边 主 要 地 被有 连 翘 、 黄刺玫 、 樱桃 、 白草 、 羊胡草等 , 曾 2
数 量 ≤花 蕾 总 数 的 2 0 %; 开花 盛 期 : 开 花 数量 > 花 蕾 3 . 2 生物 学特 性

4 5 —
山西 林 业
3 . 2 . 1 生 活 史
1 9 8 0年 创 刊
2 0 1 5年 第 1 期
总第 2 3 4期
差悬 殊 。主 要有 以下 特点 : 一 是 立地 条件 好 、 郁 闭度
在 大 尖 山林 场松 阿扁 叶蜂 发 生 区内 ,设 置 4个 3 . 1 行 观 测调 查 , 并在 每个 样 地 内 害 等情况 。
2 . 2物 候 观 测
绿 色 或黄 色 , 离 蛹 。雌 蛹 长 1 5 mm ̄ 1 9 mm, 雄 蛹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 l 1 o 0 5 — 4 7 o 7 ( 2 0 1 5 ) 0 卜0 4 5 ~ 0 2
松 阿扁 叶蜂是 近 两 年发 生 在 沁水 县 大尖 山林 场 总数 2 0 %; 开 花末 期 : 花 朵 凋谢 数 量 > 花朵 总数 5 0 %。 油松 上 的一 种 主要 食 叶 害 虫 ,每 年 6月 前后 爆 发 危 根 据 上述 标 准 , 选择榆 、 刺 槐 两种 花期 和该 虫发 生 期
. 1 . 2卵 区, 为该场 2 0 1 3 年 中幼林抚育地块 , 全部为 2 0 世纪 3
8 0 年代前后营造 的油松人工纯林 ,坡向各个方向都
半 月 形 或 舟形 , 初 为 浑 白色 , 长 3 . O mm, 后 变 为
孵 化前 变 为深灰 色 或灰褐 色 。 有 ,林 龄 在 3 0 a  ̄ 3 5 a 之 间 ,郁 闭度 0 . 7 0 左 右 ,胸 径 肉红 色 , 1 1 c m ̄ 1 5 c m之 间, 平 均树 高 6 . O m 左 右 。该 区 立地 条 3 . 1 . 3幼虫
罩 网, 观测 统 计幼 虫化 蛹 、 羽化 、 出土 、 产卵 、 孵化 、 危 长 l O mm ̄ l l m m, 羽化 前 呈黑 色 。
3 . 1 . 5土室
椭 圆形 , 内面 光滑 , 长 1 0 mm ̄ 1 5 mm, 宽5 . O mm ̄
8. O mm 。
现蕾期 : 出现花蕾但 尚未开花 ; 开花初期 : 开花
. 1 . 1 成虫 被蚕食一空 , 树 冠 枝 梢 被 丝 网缠 绕 , 只 留虫 巢 累累 , 3
形成 一 片枯 黄 , 严 重影 响 油松 的树 势 和生 长 , 甚 至 造
雌虫体长 1 3 mm ̄ 1 5 mm, 体黑色 , 具光泽 , 翅 淡 前胸 背 部隆 起呈 心 脏 形 , 中胸 有 2个 、 后胸有 1 个 黄 褐色 三 角形 小斑 ; 腹 部 两侧 较 扁 , 黄 褐色 ; 雄 虫 较小 ,
上旬 为化 蛹盛期 , 蛹期 5 d  ̄ 9 d 。4月 上旬开 始 羽化 , 中 沟 里土层 深 厚处 密度 最 高 ;三是 透 光好 的松林 重 于 旬 为 羽化 盛期 并开 始 产卵 ,下 旬 为产 卵 盛期 ,卵期 郁 闭度 大 、 通透 性 差 的松林 ; 四是 同一 林 分 中 , 枝 下 2 0 d  ̄ 2 5 d , 每雌 平均 产卵 3 6 . 8 0粒 , 最 多达 4 2粒 。5 月 高 3 . 0 m ~ 4 . 0 m 的松 树受 害最 重 。 上旬 卵开 始 孵 化 , 5月下 旬 当新 针 叶 仅 长 出 2 . 0 c m~ 3 . 2 . 4发 生期物 候观 测
该 虫 在沁 水 县每 年 发生 1 代 ,各 虫 态发 育 相对 小 、 枝下 空 间大 的林 分受 害较 重 , 郁 闭度 大 和立 地 条
整齐 , 以老熟 幼虫在 树 冠投 影下 5 . 0 c m ̄ 1 5 c m 深 土室 件差 的地 方受 害较 轻 ;二是 山 口风 大 的地 方及 山梁 中越夏 越冬 。越 冬幼 虫翌 年 3月下旬 开 始化 蛹 , 4 月 处 土壤瘠 薄 的地 方虫 口密度 较小 ,阳坡 避 风处 及 山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防治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4 7 0 7 . 2 0 1 5 . 0 2 . 0 2 0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 燕
( 沁水 县 大尖 山林场 , 山西 沁水 0 4 8 2 0 0 )
透明 , 翅脉黑褐色 ; 头部 褐 色 , 有 6个 黄 斑 ; 成整 株死 亡 。 为此 , 笔者 于 2 0 1 3年 一 2 0 1 4年对 该虫 进 灰 黄 色 ,
行 了野外 跟 踪调 查观 测 和系统 研究 , 现 总 结如 下 。
1 试验 地概 况
顶黑 色 。 以 大 尖 山林 场 张 庄 林 班 6号小 班 为 中心 的林 头部 正 面和侧 面 黄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