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72课测试卷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七十二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七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传说中教人养蚕缫丝的先人是( )
A、黄帝
B、炎帝
C、嫘祖
D、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生活在约6000 年前的圩墩原始居民应该( )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过着定居生活
C、使用铁制工具
D、实行禅让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火的使用
B、会使用打制石器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国家的出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最早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答案】:。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三课 西汉的兴盛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三课 西汉的兴盛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7cfa62a1aeaad1f346933f7d.png)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三课西汉的兴盛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
为形成这套价值体系,汉武帝( )A、燔诗书,明法令B、罢百家,尊儒术C、立中正,定九品D、正君心,致良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A、设司隶校尉和刺史B、实行“推恩令”C、北击匈奴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反复强调要采取措施反腐倡廉胜取信于民。
那么,在汉武帝时,为防止官员为非作歹,监督和检举京师高官和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推恩令B、设立司隶校尉C、独尊儒术D、削弱封国【答案】:【解析】:第5题【问答题】【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而我国已成世界高端人才流失最大国,令人担忧。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教育有何关系?(2)汉武帝时代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与当时涌现出的大批人才密切相关,试列举两人。
(3)“大唐盛世”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4)日本历史上两次崛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相同的做法是什么?(5)对于中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案】:【解析】:第7题【材料分析题】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七十二篇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西周经济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B、各级贵族可以转让和买卖土地C、普遍使用人工灌溉D、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B、丙C、甲、乙D、甲、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尚书》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B、殷人的“典、册”是用金文书写的C、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D、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A、部落之间的战争B、民族战争C、反暴政的正义战争D、反侵略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曾经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秦穆公D、晋文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根据商鞅制定的法令,秦国有很多人获得国君奖赏的爵位和土地。
这些人获得奖赏时的身份应该是( )A、农民B、军人C、商人D、铁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孙子兵法》D、《孟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二册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设置了()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驻藏大臣D.台湾府
2. 如果你生活在16世纪的中国,你可能做的事是()
A.参加抗元斗争B.跟随玄奘西行C.目睹明朝建立D.反抗欧洲殖民者
二、综合题
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代)《韬铃深处》
(1)一这句诗是我国明代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倭时期写下的诗作。
请写出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并指出他统领的军队在哪里“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2)清初,台湾处于殖民统治中。
材料二是当时我国一位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前,在致殖民统治国家总督的招降书中说的一句话。
请写出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并写出他的历史功绩?并指出材料中的“贵国”是哪个国家?清初统治者是如何管理台湾的?有何意义?
(3)材料一、二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对华侵略的据点。
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清政府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当时,组织雅克萨之战的清朝皇帝是谁?最终,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
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把毛泽东思想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一大”
B、50年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 )
A、9月18日
B、12月13日
C、9月3日
D、9月9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第七十二篇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
【解析】:
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
A、东晋
B、西晋
C、陈朝
D、隋朝
【答案】:
【解析】:
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件事发生在( )
""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唐朝大诗人中享有“诗仙”“诗圣”美誉的分别是谁?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杜甫《忆昔》
【技术创新】
材料二:两幅图片
【和同一家】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对外友好】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七二历史试卷答案

31题
(1)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2)图中符号F代表 香港岛 (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 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4)“落后就要挨打”;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 ,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尽到自己的 力量。
34题
(1)天京变乱后由盛转衰。面对的敌人是清 政府和西方侵略者(或中外反动势力。)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5题
(1)洪秀全. (2)《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主义倾向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 封建统治.
32题
(1)坚持到底,顽强抵抗。反侵略性质 (2)闭关锁国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3)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变化: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33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2)综合国力落后;主观原因是清政府腐败和软 弱,一再的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3)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推翻清政府的 统治.尽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பைடு நூலகம்最终被中 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二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名医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姓。
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伟人对湖南的源源遗泽。
以下古代医学巨著与他有关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春秋》B、《楚辞》C、《诗经》D、《史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印刷术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制成罗盘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积极作用是( )① 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② 确立了儒家学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③ 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④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B、221年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070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自从有了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第七十二课测试卷
姓名:日期:分数:
课题:民族工业短暂发展和军阀割据纷争
一、多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面粉业B.纺织业、造纸业
C.面粉业、火柴业D.纺织业、化工业
2.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②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
3.“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部分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宣传B.受辛亥革命的鼓舞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政府对发展社会经济的高度重视4.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6.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贷款给北洋政府的目的是()
A.加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B.怂恿中国对德国宣战
C.帮助中国恢复经济D.扩大日本在中国的投资
8.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的目的是()A.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B.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替中国收回胶济铁路D.替中国收回胶州湾
9.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
C.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D.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10.日本政府在《二十一条》中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目的是()A.欺骗国际舆论B.立法形式保障中国领土不被列强占领C.充当北洋军阀统治的靠山D.妄图独霸中国,排斥列强
11.制造非法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的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拉萨B.西姆拉C.孟买D.新德里12.袁世凯统治时期,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有()
①沙皇俄国控制外蒙古;
②英国策划西姆拉会议和炮制“麦克马洪线”;
③日本占台湾,澎湖列岛;
④日本提出灭之中国的“二十一条”;
⑤德国强占胶州湾;
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13.扶植直系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法国B.俄国、法国C.美国、日本D.英国、美国14.北洋军阀中,皖系军阀控制的地盘包括()
①黑龙江;②湖北;③安徽;④山东;⑤浙江;⑥福建;
A.①③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15.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英美帝国主义国家极力扶植直系、滇系、桂系等派军阀,主要是因为()
A.侵略利益集中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B.直、滇、桂系军阀长期掌握中央政权,控制全国局势
C.日本大力扶植皖、奉、晋系等派军阀
D.直、滇、桂系军阀长期投靠英、美帝国主义
16.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①始终打着维护共和制度的旗号;②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③以分散性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④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袁世凯死后,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展开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的实质是()A.黎元洪与段祺瑞争权夺利B.美国、日本在中国争夺控制权
C.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严重分歧D.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的斗争
18.下列关于张勋复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张勋复辟与段祺瑞的怂恿有关B.黎元洪支持张勋发动复辟
C.张勋复辟发生后段祺瑞予以支持D.黎元洪领导了挫败张勋复辟的斗争19.孙中山强调“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争生存,且为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这次“讨逆”是指()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反张勋复辟20.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本怂恿段祺瑞对德宣战;②府院之争;
③“讨逆军”攻入北京;④“辫子军”进京;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二、材料解析题(1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在新时代,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
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
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荣氏家族百年神话》(1)根据材料第一段,回答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第二、三段,回答荣氏企业为什么能复苏并走向辉煌?分析影响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问答论述题(1题,共20分)
22.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曾称颂段祺瑞是“三造共和”的功臣,“三造共和”指的是段祺瑞做的哪三件事情?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