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班会课:学会理解与宽容
有关宽容的班会教案初中

有关宽容的班会教案初中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矛盾和冲突中运用宽容,化解纠纷,共建和谐班级。
二、教学内容
1. 宽容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宽容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3. 如何在班级中实践宽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引出宽容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宽容的定义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宽容的正面案例,让学生学会宽容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班级中实践宽容,化解矛盾和冲突。
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6. 总结提升: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宽容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宽容。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与重要性,分享案例。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如何在班级中实践宽容,化解矛盾和冲突。
3. 分享法: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宽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情况。
3. 班级氛围的变化,是否更加和谐。
六、教学资源
1. 相关书籍和文章。
2. 网络资源关于宽容的案例。
3. 班级里的真实案例。
七、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会宽容,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共建和谐班级做出努力。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课 学会宽容|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课学会宽容|北师大版一、教育目标1.了解宽容的含义。
2.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3.学会宽容:学会包容别人的不同,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健康心态。
二、教育内容(一)宽容的含义1.宽容是指包容别人的不同,尤其是在意见、言语和方式上的差异。
2.宽容不是放任,而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尝试理解和接纳。
(二)宽容的重要性1.宽容可以促进人际关系。
2.宽容可以降低冲突和纷争,维护家庭和谐。
3.宽容可以培养健康心态,缓解紧张和压力。
(三)学会宽容1.培养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缺点,并尝试接受自己的不足。
2.尊重他人。
理解和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
3.学习沟通技巧。
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想法。
4.换位思考。
尝试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谅别人的困难和痛苦。
三、教学活动(一)游戏:学会包容游戏过程: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每组选出一名“领袖”。
2.领袖在规定时间内要解答其他三位组员提出的问题,但领袖只能用两个字回答问题。
3.其他三位组员可以一起出题,但必须随机地选出一人提问。
4.若组员发现领袖回答的问题有误,可以“逼问”一次。
游戏目的:1.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2.让学生体会到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
(二)情境剧:宽容别人的不足情境剧的故事设定: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他们关系一直很好。
但这天小明看到小华在画画时一直画得很丑,觉得很没劲,于是就对小华嘲笑起来。
情境剧的表演:小华:(一边画画,一边嘟囔)这个画怎么那么难看呢?小明:(走过来)哇,你画的可真难看啊!小华:(不高兴)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小明:(得意洋洋)因为呀,我的画可比你的好看多了。
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师走了过来。
老师:小明,你为什么要嘲笑小华的画画呢?小明:(不好意思)我只是觉得她画得不好。
老师:这是你的看法,你可以不喜欢她的画,但你也应该尊重她的努力和创造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所以我们要宽容地看待别人的不足。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精选7篇)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
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以下由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篇1【主题分析】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与同学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摩擦。
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某句话,某件小事而产生不愉快,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只要有矛盾,只要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怀恨在心,从此再也不理这个人,那么,恐怕与学生相处得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宽容地待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宽容本身意味着原谅,而原谅又是与极大的忍耐和谦逊联系在一起的,原谅别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体现自己坚强、忠厚的品行了。
宽容是可以学习的。
教师应在教学、平时的事件处理中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特别是做好具体的指导工作,鼓励孩子要主动解决矛盾,千万不要记恨在心,更不要时时伺机报复。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形式】表演法、讨论法【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1、每人一棵心愿树剪纸。
2、准备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
3、学生座位按马蹄形小组排列,马蹄形开口朝黑板。
4、学生自备彩色笔。
【活动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宽容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是一种人类精神。
宽容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
只有善良的心胸中才有宽容,只有慈悲的心灵才能放下宽容。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宽容,学会宽容。
2、活动:“真正的原谅”请学生进行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表演前,讲述发生背景、简介人物)。
然后分小组讨论:“后来,这个学徒为什么能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交流面要广。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反思自己的行为: 是否对他人宽容, 是否善待他人
反思自己的态度: 是否对他人尊重, 是否对他人友善
反思自己的言语: 是否对他人礼貌, 是否对他人尊重
反思自己的行为: 是否对他人宽容, 是否善待他人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将宽容善待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班会背景:现代 社会竞争激烈, 人际关系紧张, 需要学会宽容和 善待他人
班会目标:通过 班会活动,让学 生学会宽容和善 待他人,提高人 际关系质量。
目标设定
提高学生的宽容意识,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是一种美 德,能够促进 人际关系的和
谐
宽容的方法: 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他人的感
受和需求
宽容的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 要积极实践宽 容,善待他人
反思与改进: 通过反思自己 的行为,不断 改进,提高宽
容能力
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宽容善待他人
社会中的宽容与善待
公交车上让座:年轻人主动给老人、 孕妇、残疾人让座,体现宽容与善 待
捐款捐物:社会各界为灾区、贫困 地区捐款捐物,体现宽容与善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志愿者服务:志愿者为孤寡老人、 留守儿童、残疾人提供帮助,体现 宽容与善待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信仰、习俗、 生活方式,体现宽容与善待
添加副标题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学会宽容主题班会活动教案(5篇)

学会宽容主题班会活动教案(5篇)学会宽容主题班会篇一一、辅导设计理念1、相关年龄特征阐述:高中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很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心胸开始变得狭窄。
这会严重影响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学习。
只有使他们学会宽容,才有可能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2、活动重要性阐述:人际交往的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极其重要内容之一。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保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家舒茨对大量的有关社会行为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包容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并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的需要。
舒茨还指出这三种人际需要之间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辅导中,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宽容,有能包容他人的广阔胸襟。
二、辅导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堂课,让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当摩擦出现时需要我们怀有宽容的心去对待。
2、情感目标通过“情景再现”栏目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宽容他人之后的愉悦心情,领悟到宽容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3、行为目标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学会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即使有时是对方的错,也试着主动与对方握手言和;人无完人,学会用放大镜将他人的优点放大,用缩小镜将他人的缺点缩小。
三、辅导重点认识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人际摩擦时,能够真正地学会宽容他人。
四、辅导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时刻用宽容的原则来对待他人,从而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课前准备1、阅读德育读本《我是他人的天使》(校本教材)“宽容仁爱”篇,找出其中最打动你的一个人、一个场景或一个细节、一句话,写一段感想。
2、用一段话概括“什么是宽容”。
3、收集有关宽容的故事、格言。
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大家都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都想学业有成,人生辉煌!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然而现实却让我们很多同学陷入了迷茫,我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因为一句话和朋友形同陌路,因为一点伤害而和老师、父母无声地冷战!有没有解决的良方?有,那就是——宽容!有人说,宽容是和煦的春风,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有人说,宽容是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中的坚冰;也有人说,宽容是绵绵的细雨,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宽容是动听的音乐,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今天,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心有他人天地宽”,带你走出人生的泥淖,走上前进的快车道!人们给宽容赋予了众多美丽的光环,同学们,你们到底是怎样认识宽容的呢?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学会宽容(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

学会宽容(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宽容的表现形式;
3.意识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宽容;
4.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宽容;
2.宽容的重要性;
3.宽容的表现形式;
4.如何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老师通过回忆班里发生的宽容的事情或者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宽容的经历,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
2.引用诗歌、故事或漫画等来渲染宽容的美好。
讲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1.通过解释宽容的含义,对学生进行宽容的初步认知;
2.老师通过讲述故事、引用名人名言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宽容在我们日常社交中的重要性。
宽容的表现形式
1.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宽容的表现形式,如:宽容别人的过错、接受不同的意见、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等。
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1.通过手工、绘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宽容的思考、沟通和交流;
2.引导学生从行动和语言两个方面体现宽容,提高学生在交往中的宽容度和容错性。
课后延伸
1.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宽容手册,每天任选一条进行实践;
2.结合课堂中宽容的案例,让学生在写作、朗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深度探究。
总结
本节课主要教授宽容及其重要性、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我们要学会宽容,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落实宽容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
宽容班会4篇

宽容班会4篇宽容班会第1篇本次主题班会课的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对宽容宽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理解,并能学习运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到的困难与烦恼,以更积极,更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组织形式:学生座位按学习小组坐,每组4—6人,便于分组讨论问题。
地点:本班教室参与人员:九四全体学生及所有科任老师主持人甲,乙:同学们,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本次班会课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宽容与理解。
主持人甲:宽容是什么呢大家请看大黑板!“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
“宽”字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象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
主持人乙:“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利。
主持人甲:国际上每年的11月16日还有专门的“国际宽容日”呢!可见世人对宽容的重视啊!主持人乙:同学们,宽容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接下来就进入本次班会课的第一个环节:宽容故事大搜索。
首先是()给大家带来的《仇恨袋》的故事,大家欢迎!附1:《仇恨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
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
因此,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唯一的遗憾就是找不到对手。
有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绊脚,海格力斯猛踢了一脚,那只袋子非但丝毫不动,反而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
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海格力斯无计可施,只好坐在路边唉声叹气。
不一会儿,一位智者见到此情景,困惑不解。
他对圣人说:“这个东西很可恶,存心跟我过不去,把我的道给堵死了。
”智者说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
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去路,与你敌对到底!”主持人甲:接着有请()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故《宰相肚里能撑船》,掌声有请!附2:宰相肚里,可以撑船李文靖公(原名李沆)当宰相时,有一位很狂的书生叩马献上书状,批评李文靖公的缺点。
学会包容(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

学会包容序言在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而学会包容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提供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包容他人的能力,让他们成为有包容心的优秀公民。
因此,编制这一套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学。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包容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识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包容行为。
3.学生能够鼓励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想法。
4.学生能够接受并尊重不同种族、性别和文化的差异。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 1:分享包容的经验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过去的经验,每个人讲述他们曾经遇到过的不好的事情,然后让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是如何包容和接受的。
接下来,小组共同回顾彼此分享的故事,并讨论如何在不同场合包容他人。
课堂活动 2:探究不同的文化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文化和种族,探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同点。
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或民族,并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关于该文化或民族的知识,以及尝试将该文化或民族中的传统语言、食品和艺术等介绍给其他同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课堂活动 3:情境模拟选定一些情境,例如一个新同学来到班上、一个学生受伤,让学生们对这些场景进行模拟,讨论应该怎么做,并尝试将这些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例如,学生会谈到如何欢迎新同学,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等。
课堂活动 4:书法比赛让学生们通过书法比赛表达包容的主题。
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并在画布上书写,同时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探讨其他同学的包容建议。
最后,学生们一起制作大幅的书法画。
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活动需要一些适当地教学方法来实施。
在课堂活动1、2、3中,学生的兴趣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用问题引导的方法,采用一个个问题或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思考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近心灵的距离,学会理解与宽容”
心理班会课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免不了会有与人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问题不恰当,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冲突,有时候甚至会酿成大错。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冲突,学会理解与宽容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本次活动,正是针对理解与宽容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力求学会理解别人,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学会宽容,以便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愉悦的心情,促使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理解别人,并积极寻求消除矛盾冲突的良方。
2、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
[重点]:学会理解别人,站在对方角度问题。
[难点]:如何培养宽容的品质。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活动场地]:室内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方式]:创设情境、小游戏、讲故事、讨论等。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抱团游戏
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教师喊数字,当喊道几的时候,就几个人抱在一起,落单的人受惩罚。
比如可以学动物叫、唱歌、诗朗诵等。
(这是小时候的游戏了,但是活跃气氛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同时一定的肢体接触也令人和人之前不熟悉感消失。
)
二、讲故事,创设情境
1、教师讲故事:(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彬彬本来和晨晨是相处挺好的一对同桌,那天下午第一节课后,晨晨下座位时不小心撞翻了彬彬的文具盒,本来晨晨是想道歉后捡起那个文具盒的,可是当他道歉以后,彬彬却横了他一眼,生气
的说:“讨厌!”晨晨本来认为他既然道了歉,理所当然的应该得到别人的谅解。
彬彬没有马上原谅他,让晨晨很生气,觉得彬彬太小气了,不是个好同桌。
于是他就动手打了彬彬一拳。
彬彬这可气坏了,要知道这是出差很久的妈妈回来后给他买的新文具盒,他十分珍惜,却被晨晨碰到地上弄脏了。
其实当晨晨道歉时,彬彬本来也开始原谅他了,可毕竟心里还有点生气,难免抱怨了一句,没想到居然还因此被晨晨打了……从此两个有好的同桌开始变得矛盾不断了。
2、让学生讨论,谈感受,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三、心理小游戏——撕纸。
知道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学会理解他人,从别人角度看问题:
1、教师者让成员准备一张纸,闭上眼睛。
教师发令,成员按照听到的指令动作。
发令:将纸张对折,再对折,旋转90度,撕掉纸的右上角,再将纸张旋转180度(半圈),撕掉右上角。
睁开眼睛,展开纸张,互相观察纸张,互相交流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在游戏中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们实在太有才了,有一些形状打死我也撕不出来哦!)教师小结。
2、学生讨论、交流:(再次出示刚才的故事)提出思考:通过刚才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悟,现在再看这件事时,你如果是晨晨,你当时会怎么做?你如果是彬彬当时又会怎么做?为什么?
四、从故事中学会宽容
1、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时光不会倒流,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是不是只要理解了别人,就能解决问题呢?(不是)因此,接下来,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有两个朋友,其中一人打了另外一个人的耳光,被打的那个人十分难过,用手指在沙子上写下了“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个耳光”。
在后来的旅程中,被打的耳光的人深陷泥潭,是那个打他的朋友救了他,脱险后,他在石头上刻下了“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一命。
”为什么他把这两件事分别刻在不一样的地方呢?原因是:伤害只能刻在沙子上,让风来吹散它,抚平它,而恩惠则需要刻在石头上,用心来铭记。
多么令人感动的话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见一些有恶意甚至对不起自己的人,但是如果一直耿耿于怀,不但不能改变别人,自己也会变得不快乐的,忘记不开心的记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只记得别人对自己的种种好处,那么朋友之间的友谊才会更加深厚,我们的心胸也会
变得越来越开阔。
2、学生讨论、交流:听了这个小故事,再回到晨晨和杉杉的事件中。
如果你是晨晨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挽回你们的友谊?你是杉杉又会怎么做呢?
3、小结:这里有一首无名小诗,谁来读读?(课件出示)
宽容就是不去计较太多,大度一些。
宽容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容就是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宽容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宽容就是原谅别人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宽容就是胸襟广大,能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侮辱。
要有平和的心境。
遇事冷静,少一些冲动,多一份宽容。
五、总结理解与宽容
教师寄语:法国大诗人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同学们,在人生旅途中,多宽容一次人,多造一次福;多争一次强,多一个敌人;多患得患失,必多困惑与烦恼。
一个遇事不冷静、不理智、不能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人,往往会生活失去平衡,小事酿成大事,矛盾由此更加激化,以致后患无穷。
反之,多站在别人角度想一想,你会理解,进而会原谅会宽容。
宽容大量,和气待人,凡事识大体顾大局,拿得起放得下想的开,就能化大事为“小”,化小事为“无”。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成为一个大度的人
海滨小学田宇
20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