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指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先后顺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衡量事物变化过程的标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和分析钟面的变化,了解时间是如何流逝的,以及如何读取不同时间点。
(3)时间加减运算的应用: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时间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释:将时间加减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时间差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时间管理观念的培养: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解释: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钟面的认识、时分的读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时间加减运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简易钟面,演示时针、分针的转动。
1.数据分析观念:通过观察钟面,学会读取时间,培养学生分析时间数据的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掌握时间加减运算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空间观念:理解钟面布局,建立源自针、分针、秒针之间的空间关系;4.数学应用意识:将时间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时间管理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提升自律性和责任感;
举例:教师展示不同时间点的钟面,引导学生读取时间,强化整点和半点的读取方法。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知道钟面的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
2. 认识整时、半时,学会看钟表。
3.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重点1. 会看钟表,能认识整时、半时。
2. 知道钟面的结构,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四、教学难点1. 正确区分时针、分针。
2. 认识整时、半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间主题。
2. 新课(1)认识钟面a. 出示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钟面的特点。
c. 教师点评,讲解钟面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
(2)认识整时、半时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间的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间。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整时、半时的特点。
c. 教师点评,讲解整时、半时的概念及认读方法。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钟表,轮流拨动时针、分针,说出时间。
(2)学生分组,每组一张钟表图片,用彩笔标出时针、分针,并说出时间。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钟表图片,学生说出时间。
(2)学生互相出题,拨动钟表,说出时间。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六、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观察家中钟表,说出时间。
2. 画一张钟表,标出时针、分针,并写出时间。
七、板书设计认识时间1. 钟面结构:时针、分针、秒针2. 整时、半时3. 时间单位:时、分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初步认识了钟面,学会了看整时、半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92页的课文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和计划。
时间的概念包括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单位,而在数学中,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小时、分钟和秒。
二、认识钟表1. 钟表的外观钟表通常包括表盘和指针两部分,表盘上有12个数字,分别代表1点到12点,指针则分为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用来表示时、分和秒。
2. 读写时间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读写时间的方法。
当分针指向12的位置,时针指向3的位置时,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时间是3点。
而当分针指向6的位置,时针指向9的位置时,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时间是9点半。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时间表示方法,比如“上午”、“下午”、“凌晨”、“中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认识时间时需要了解的内容。
三、时间的计算1. 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在日常计算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已知的时间来计算未知的时间。
如果现在是3点,那么再过2个小时是几点呢?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一小时等于60分钟,然后再根据这个规律来进行计算。
2. 分钟和秒的关系另外,在进行时间计算时,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分钟和秒的关系。
如果一个活动持续了45分钟,那么它持续了多少秒呢?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
四、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时间知识的巩固和考查是非常有效的。
在练习题中,可以设计一些涉及到时间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小明早上7点起床,早饭用了20分钟,然后步行到学校用了15分钟,问他几点到达学校?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时间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时间概念和时间计算能力。
五、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时间的概念、读写时间的方法、时间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时间相关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时间得到更好地利用。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认识时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认识时间》这一教案为例,详细介绍这些要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时间与钟表》中的基本概念。
具体包括学习钟表的构成、认识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时、分、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独立操作钟表,认识并表达出具体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挂钟、计时器、钟表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钟表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带有时间显示的物品,如电子钟、挂钟等,并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通过电子钟、挂钟等教具,向学生介绍钟表的基本构成,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钟表为例,讲解如何读取和表达时间。
如:1时30分、5分、40秒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操作,互相提问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基本构成:时针、分针、秒针、数字、刻度等。
2. 时、分、秒的概念及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钟表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2)选择题:1时30分表示____小时____分钟。
(3)判断题:1分等于60秒,对错?2. 答案:(1)钟表由时针、分针、秒针和数字组成。
(2)1时30分表示1小时30分钟。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钟面的认识,时分的关系,学会读写时间。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时间的精确理解还不够,对时分的关系、时间的读写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钟面的认识,时分的关系,学会读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钟面的认识,时分的关系,学会读写时间。
2.教学难点:时分的关系,时间的读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理解时间。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时间。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钟面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钟面模型、时间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起床、上学、放学等,引导学生认识时间。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现在几点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提问:“你们能看到钟面上有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然后教师讲解钟面的认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时间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认读时间。
教师提问:“你们能读出这个时间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1、第91页例2及练习二十三相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利用钟表学具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感受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几或者接近几,掌握时间的认读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一年级的时候,大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一认。
生:9:00和5:0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二、直观演示、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
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的过程。
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3、认识时、分的关系。
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几?(又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几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板书:1时=60分。
4、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学生看时针从4开始数,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让学生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
三、巩固练习(1)同桌两人合作利用学具钟表拨一拨(2)用投影仪教学练习二十三第2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课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具体包括: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认识、时钟与日历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分、秒,掌握钟面的读数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写,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
难点: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挂图、卡片、小奖品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图,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时间,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打开学生用书,自主学习关于时间的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写,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
通过示例、讲解、互动,使学生掌握时间知识。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制作钟面、换算时间等。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5. 巩固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写时间单位及换算时分秒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画笔和剪刀制作一个钟面,标出时刻。
2. 请家长协助,观察一天中家里钟表的变化,记录下时刻,并尝试换算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动手操作、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时间知识。
但在时间单位换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PPT课件(6篇)全文

复习导入
3:00
8:00
7:00
6:00
复习导入
你能读出这 个钟面上的 时间吗?
钟面结构
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
有12个数,每相
邻的两个数中间 有一个大格,一
钟面上有时
共有12个大格。
针和分针。
钟面结构
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
每大格有5个小 格,一共有60 个小格。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1时 = 60分
12:00
12
11
1
10
9
8
4
7
6
5
12:30
1.易错题
1时35分=( 95 )分
2.拓展题
(1)钟面上,时针从3走到6是( 3 )小时,分针从3走到6是 15 ( )分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 B )形成直角。
A.3:30
B.9:00
C.12:15
8∶35 3∶20
1.易错题: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6:50
2.拓展题。
过10分是(12:20)
过半小时是( 6:20 )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7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
猜谜导入
小小骏马不停蹄, 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 提醒人们争朝夕。
——打一日常用品
时钟
旧知回顾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 的老朋友——钟表。
7 认识时间
第2课时
÷
复习导入
说一说,星期六的这些时间点你一般都在干什么?
探究新知
3
知道了什么?
7:15
我做完作 业后才去 踢球。
明明,10:30 我们还要一起 去看木偶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1 10 9
12
1 2 3
10
15
4:30
8 7 6
30
4 5
25 20
4时30分或4时半
2 从四时开始数。
5
11 10
45
12
1
10
9 8 4 7
35 30
3
15
4:45 4时45分
40
6
5
25
20
小结: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多了多少分, 再看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2、认识时间,会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猜谜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 嘀哒嘀哒不停走, 叫我学习和休息, 真是我的好帮手
闹钟
11
10
12
1 2 3
4
3时
9
8
7
6
5
1
上课。
分针走一圈 走了( 60 ) 个小格,是 (60 )分, 同时时针走 了一个大格, 是( ) 时。 1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2 从四时开始数。
11 10 9 8 7
12
1
3 4 6 5
2 从四时开始数。
5
11 10 9 8 7
12
4:05 4时 5
四、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做一做。
7:30
7:40
8:00
1:20
10:45
9:55
6:05
问题:你能准确写出每个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吗?
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是几时开始上课的? 还记得吗?请在钟面上拨一拨。
时间滴答滴答过得真快,40分 钟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面, 你学到了什么呢?
一共有( 钟面上
)大格
1大格有( 一共有(
)小格 )小格
一共有( 钟面上
)大格
1大格有( 一共有(
)小格 )小格
( (
) )
一共有( 钟面上
)大格
1大格有( 一共有(
)小格 )小格
时针从一个 数走到下一 个数经过的 时间是1时。
分针走1小格 经过的时间 是1分,走几 小格经过的 时间就是几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