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干预老年高血压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2 治疗方 法
32 1 两组治疗前后 临床疗效比较 ..
( 见表 1 )
25
维普资讯
第1 3卷第 7期
Vo . 3 1 1 No 7 .
6 O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 均来 自
检验 。
我 院门诊 和 住 院病 人 , 随机 分 组 原 则 分 成 两 组 。 3 疗效观 察 按 . 现 治疗组 3 例中 , 1 例 , 1 ; O 男 7 女 3例 年龄 6 9 O一 2岁, 3 1 疗 效 标 准 参 照 《 代 中 西结 合 实 用 内科 手 关于高血压病的疗效标准 。治愈 : J 血压恢复正 平均 7 岁 ; 5 高血压 I 8 , 级 1 级 例 Ⅱ 5例, Ⅲ级 7例; 册》
邓 立 兵
( 双峰 县 中医院 , 湖南
双峰
47 0 ) 1 7 0
[ 要] 目的: 摘 观察 自拟降压方合 西药治疗老年 高血压病的临床 疗效。方法: 6 老年 高血 压患者 随机分 为 2组 , 将 0例 治 疗组(0例 ) 3 采用西药和 降压方 治疗; 对照组( 0例 ) 3 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 总有效率治 疗组为 9 .0 , 照组 为 6 .7 , 00% 对 6 6 % 治
I 临 舒张压下降 ≤2 m H Om g 对照组 3 例中 , 1 例 , 1 ; O 男 6 女 4例 年龄 6 9 岁, 常 , 床症状 消失 。显效 : O一 1 症状减轻或消失。好转 : 舒 平均 7 岁 ; 6 高血压 I 8 , 级 1 例 , 级 例 Ⅱ 6 Ⅲ级 6 。 或下降达到临界高血压 , 例 两组年龄、 性别、 病情资料经统计学处 理, 差异无统 张压下降 ≤1 m g 0 m H 或收缩压下降≤2 m H , 0m g症 状稍有减轻。无效 : 血压无下 降, 或舒 张压下降 ≤ 5 计学 意义 ( 00 )具 有可 比性 。 P>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组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病提供一个思路或方法。

方法:将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给予自拟中药活血化瘀组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血脂变化、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显著改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活血化瘀组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单纯西药治疗降压作用更显著,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活血化瘀组方;厄贝沙坦;安全性【中途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47-01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是冠心病、脑卒中确定的危险因素。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nternational society hypertension,ish)是指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降低者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的高血压,本研究观察采用中药活血化瘀组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20例,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内科、老年病科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瘀血内阻型)门诊和住院患者120例。

采用excel产生随机数字表,区组随机双盲对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1~75岁,平均66.76±7.58岁;平均病程9.61±7.26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3 临 床 研 究
病” 的病 名 , 根据 其 头痛 、 眩晕 伴 恶 心 、 吐 、 鸣等 呕 耳
临床 表现 , 辨证 属于“ 眩晕 ” “ 、 头痛 ” “ 阳” “ 、肝 、 肝风 ” 等疾 病 的范畴 。 目前 大部分 中 医专家认 为高 血压病 病 位以肝 肾心脾 为重 点 , 中又 以肝 肾为 主 , 其 大都 有 肝 肾阴虚 。高血 压 病会 导 致 心 、 、 眼 底 和血 管 脑 肾、 等靶 器 官损害 , 常并 发 或 合并 冠 心 病 、 肌肥 厚 、 故 心 心律 失常 、 尿病 、 糖 脑梗 死 以及老 年 性 痴呆 症 等 , 于 是 能否有 效地控 制 、 疗高血 压病 , 治 已经 成为 老年病 学 工作 的重 中之重 。
维普资讯
世界 中西 医 结 合杂 志 2 0 0 7年 第 2卷第 2期
Wo l o r a o n e r tdTr dt n 1 n et r dc e 2 0 , 12 N . ・ 1 r J u n l f tg a e a io a a dW se n Me i n 0 7 Vo. , o 2 d I i i 21 ・
湿 壅盛 4型 。据 谭 元 生 等 报 道 , 学 者 通 过 对 1 有
目前主要疾 病 , 随着人 口老龄 化社会 的到来 , 如 何 有效而 经济地 预 防 、 疗 心 脑 血 管疾 病 已经成 为 治 目前 国内外 研究 的重点 。祖 国 医学 中没 有 “ 高血 压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老 年 性原 发 性 高 血压 病 的研究 进 展
郭 志 红 房 立 岩 1 第 二 炮 兵 总 医 院 , 京 1 0 8 . 北 0 08
2 北 京 中医药 大学 , . 北京 1 0 2 0 09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高血压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几率更高。

一旦患有高血压,患者就必须要每天服用降压药,虽然降压药能使患者血压维持基本稳定,但却是治标不治本,而通过有机结合中西药,却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中西药结合如何治疗高血压呢?下文进行简单的介绍!1高血压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高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要高于正常值,若连续三天检测发现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则可以断定自身患有高血压疾病。

有家族史、情绪波动大、饮食上重口味、肥胖、压力大人群易患高血压。

在患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四肢麻木、头晕、头痛、胸闷等。

一旦在生活中出现类似症状,就要引起足够警惕,在第一时间内去医院就诊治疗。

高血压患病初期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高血压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随着病情发展,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细小动脉会逐渐硬化,大动脉可能会出现膜脂质沉积,进而形成血栓,若未得到及时治疗高血压就有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中风、心梗、脑出血等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2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意义高血压病不是一种独立疾病,会引发心脑肾并发症,因此必须要做好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工作。

通过西药合理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但西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早已被人们所重视,如利血平这一降压药并不适用于溃疡患者,如溃疡患者服用可能会导致其溃疡发作,甚至出现大出血,同时此种药物也可能会引发抑郁症,因此也不适用精神病患者服用。

虽然西药降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但只是单纯采用西药降压治疗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中医治疗虽然见效慢一些,但却可以达到病情逆转的良好效果,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故建议高血压患者可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

3西医常规治疗方法①利尿剂。

医生一般会建议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这一药物适用于收缩高血压或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服用,对于患有高脂血症、痛风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述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述略

林鎏 将 10例中医辨证属于 阴虚 阳亢 高血压病 患者 , 2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治疗组 1服氨氯地平 5m , 2 1 g 1天 1 次 , 中药平压方 : 配合 钩藤 、 白菊花 、 生地 、 白芍 、 牛膝 、 山茱萸 、 丹参 、 赤芍各 1g黄芩 1g龙骨( 5, 0, 先煎 )牡蛎 ( 、 先煎) 珍珠母 、 ( 先煎) 3 g石决 明( 各 0, 先煎 )0 。随症加减 , 2g 水煎服 , 天 1 1 剂, 2周为 1 个疗程。x N组 口服氨氯地平 5m , 天 1 , , . t g1 次 2 周为 1 个疗程。观察 两组 降压效果及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 治疗组降压显效率 5 % , 5 总有效率 8 . %; 8 3 对照组降压显 效 率 4% , ( 总有效率 7 %。治疗组降压显 效率 、 ) 0 总有效率 与对 照组相比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 中医证候显效率 、 P< .5 ; 总
78 2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20 年第 1 08 8卷第 1 2期
Z e agJ C hj n I WM( o 1 o1 0 8 i T V 1 8N .22 0 ) .


述 ・
中 西医结合治疗高 血压病研 究述略
董海琪 南京 中医药大学 南京 202 109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 .5 。 0 0 )
尹春喜 将 lO 1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 中西
医结合组 ( 结合组) 8例 , 8 西药组 2 2例 , 两组 患者 中医辨 证 均属于阴阳两虚型 。结合组用桂 附地黄汤 加黄芪 、 桑寄生 、
菟丝子 、 怀牛膝 、 杜仲等配合伲 福达治疗 。西 药组采用伲福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高血压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

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措施,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的危害及成因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液供应。

心脏为了克服阻力,需要更用力地收缩,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高血压还会损伤肾脏的小血管,影响肾脏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

此外,高血压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高血压的成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年龄增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某些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引发高血压。

二、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如长期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扰头目,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会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上蒙清窍,也会引发高血压。

劳逸失度,如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失调,从而诱发高血压。

先天禀赋不足,如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肝阳上亢,也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证型有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痰湿内阻型、瘀血阻络型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按 时服药 , 定 时监测 血压 , 如 出现危
- .
-◆
-◆

一 ◆
一◆
_ ◆
_.
-◆

传统 的剖宫产术后 采用 缩宫 素宫体 肌层 注射 和静脉 滴注 , 疗效较为肯定 。但 缩宫素起 效快 , 半 衰期短 , 仅 3~
4 mi n , 持 续时 间很 短 , 并 且 达 到一 定 剂 量 就处 于 饱 和状 态, 即使再增加 剂量 , 疗 效也 不 明显。我们 采用 剖 宫产 胎 儿、 胎盘取 出后宫体 肌层 注入缩 宫素 后 , 随 即臀 部肌 肉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3 治 疗 方 法
1 . 3 . 1 对照组
பைடு நூலகம்
予吲达帕胺片 ( 寿 比山 , 天津力 生制药有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 自拟降压 汤。药物
1 . 1 一般资料
全部 6 0例均为本 院门诊 ( 4 0例 ) 及住 院
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 1 0 8 8 0 0 1 9 ) 2 . 5 mg , 每 日1 次 口服 。
射益母 草注射液 2 5 n a g , 同时辅 以米 索前列醇 4 0 0 I x g 舌 下
1 . 3 . 2 治疗组
( 2 0例 ) 患者 。随机 分为 2组 。治疗 组 3 O例 , 男1 9例 , 女
1 1 例; 年龄 6 0—8 1岁 , 平均 ( 7 0 . 0 9±4 . 4 5 )岁 ; 病 程 ( 1 . 0~1 2 . 5 ) 年, 平均 ( 5 . 9 8±1 . 7 6 ) 年; 高血压 I 级 6例 ,
随着 我国老龄化进程 的加 快 , 老年原发性 高血压 的发 病率呈逐 年上升趋势 , 据统计 目前我 国老年 原发性高血 压 患者 已达 8 3 4 6万 , 严重 危 害 国民健 康 , 如何 有 效控 制 血 压、 提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成 为 广 大 医 务 工作 者关 注 的 焦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2 . 1比较两组 患者护理效 果及干预前后 治疗依从性 ,差异性 明显 。详
见 表1 。
岁。文化程 度 :小学 以下 1 1 N ,中学2 1 例 ,高 中2 8 例 ,中专及 以上6 2 例。 比较两组文化程 度 ,平均病程 ,平均年龄及性 别等一般 资料无明 显性差异 ,因而有 可 比性。

年 ,最长者 达二 十多年 ,平均病程 ( 1 1 . 5 ±8 . 4 )年 。年龄 在3 0  ̄ 7 9
采用统计学 软件S P S S 1 2 . 0 进行统计 分析处理 ,组间计数资料 比较 采用检验 ,计量资料 比较采用啦 验 ,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 <O . 0 5 。 2结 果
予 中西 医结 合 健康 教 育 。比较 两组 的护 理 满意度 ,收 缩压 、舒 张压 控 制 情 况及 治疗 依从 性 。结 果 实验 组收 缩压 、舒 张压 均 低 于对 照 组 ,
且 差 异明 显 , 因而有 统 计 学意 义标 准 <O . 0 5 ) 。 实验 组 的护理 满 意度 , 治疗依从 性 均优 于对照 组 ,且差 异 明显 ( P<O . 0 5 ) , 因而有 统
参 考 文献
[ 4 ] 贲 立军 . 参芎 葡 萄糖 注射 液治疗 急性 脑梗 死 的疗 效观 察【 J ] . 宁夏
医学 杂志 , 2 0 1 2 , 3 4 ( 3 ) : 2 4 3 — 2 4 4 .
中西 医结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 的效果观 察
王 国 荣
( 北京市顺义 区北小营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北京 1 0 1 3 0 5 )
司眶|函啊|匿一 2 0 1 4年 2月第 1 2卷 第 5期
胆碱 进行基础 治疗 ,其 中5 O 例患者 ( 研 究组 )同时使 用参芎葡萄糖 、 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干预老年高血压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0T15:08:25.4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9期作者:温丹枫1 高春燕2 费劲松1 [导读] 证实在原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茶饮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更好的控制收缩压、舒张压,可显著降低血压长时变异性,获得更好的疗效。

(1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筹)上海 214200)(2闵行区吴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1420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维持原西医降压治疗方案不变。

治疗组在原西医降压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茶饮。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对血压的长时变异性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中药茶饮;老年高血压;长时变异【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153-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大于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1%[1],而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高血压的致死致残率均较高。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

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受试对象均为年龄大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

符合《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高血压诊断标准,经过西医治疗后OBPM达标,且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配合测量血压者。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

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9岁,平均(81.66±4.945)岁。

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5~92岁,平均(8
2.00±4.285)岁。

两组年龄等基础数据无显著性差别(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西医治疗同时,予中药茶饮,中药茶饮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腾教授根据古方化裁,在前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显示良好的降压、稳压的疗效。

主要成分为黄精、黄芩,委托安德大药房加工为成品袋泡茶(10g/袋)。

服药方法: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泡15分钟后饮用,疗程24周。

1.3 观察指标家庭血压监测选择经过EHS标准化验证的有记忆功能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入选患者经过血压测量的培训。

在治疗期内,每4周随访1次,连续测量5天,每日早(起床后)、晚(睡觉前)各测量2~3个读数,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随访观察1年期间每周测量1天,方法同上,记录血压的测量值。

分析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均值和标准差。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后的变化见下表。

表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x-±s,mmHg)
注:与治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老年性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的临床特点包括: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血压变异性增大;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当前血压管理的理念正从注重量向同时注重质转变,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使诊室血压(OBPM)达到目标值,还使动态血压(ABPM)24小时血压均达标,通过家庭血压(HBPM)使得血压数季度长期达标,以期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降压治疗,能增效、减毒、减量,在控制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中具有独特作用。

涂明锋等的研究表明黄精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血脂、抗氧化损伤和抗炎等药理作用[3]。

贾朝旭的综述中表明黄芩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4]。

韦新宇研究结果显示,黄精益阴汤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5]。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在原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茶饮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更好的控制收缩压、舒张压,可显著降低血压长时变异性,获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7):689-701.
[3]涂明锋,叶文峰.黄精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8,40(9):27-31.
[4]贾朝旭.黄芩治疗高血压的最新进展及评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2):143-145.
[5]韦新宇.黄精益阴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9):8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