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一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上期中-商丘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奥赛班)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上期中-商丘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奥赛班)历史试题及答案

商丘一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重点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下列选项与其体现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A.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B.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C.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 在孔子看来,“为人应处事冷静而稳重,并且通过自己言行影响别人”。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认为的人应该是一个A. 圣人B.仁者C.智人D.君主3.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 法家、道家C.墨家、道家D.儒家、道家4.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史实是A.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B.周代的“授民授疆土”C.仁政D.秦“四海之内,皆为一统”5.《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在此,朱熹A.重申君臣父子等级观念B. 强调道德纲常即天理C.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D. 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6.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D.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规律7. 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

”其比卢梭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A. 反对君主专制B.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C.倡导言论自由D.主张法治8. 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奥赛班)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奥赛班)

商丘一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重点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下列选项与其体现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A.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B.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C.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在孔子看来,“为人应处事冷静而稳重,并且通过自己言行影响别人”。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认为的人应该是一个A.圣人B.仁者C.智人D.君主3.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 法家、道家C.墨家、道家D.儒家、道家4.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史实是A.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B.周代的“授民授疆土”C.仁政D.秦“四海之内,皆为一统”5.《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在此,朱熹A.重申君臣父子等级观念B. 强调道德纲常即天理C.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D. 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6.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D.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规律7. 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

”其比卢梭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A. 反对君主专制B.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C.倡导言论自由D.主张法治8. 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2、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 .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试卷第2页,共14页C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3、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原因方面说明了 A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 .霸权主义愈演愈烈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立主要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势头暂时受挫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重大进展 C .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D .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受害者5、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 .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 .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 .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6、有一个关于苏联的段子称: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苏联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3. 请从第21题开始涂卡。

第I卷(共60小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四篇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Men are spending more and more time in the kitchen encouraged by celebrity (名人) chefs like Gordon Ramsay and Jamie Oliver, according to a report from Oxford University.The effect of the celebrity role models, who have given cooking a more manly picture, has combined with a more general drive towards sexual equality and men now spend more than twice the amount of time preparing meals than they did in 1961.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Prof. Jonatahn Gershuny, who runs the Centre for Time Research at Oxford, men now spend more than half an hour a day cooking, up from just 12 minutes a day in 1961.Prof. Gershuny said, ―The man in the kitchen is part of a much wider social trend. There has be en 40 years of sexual equality, but there is another 40 years probably to come.‖Women, who a generation ago spent nearly two hours a day cooking, now spend just one hour and seven minutes—a great fall, but they still spend far more time in the kitchen than men.Some experts have named these men in aprons as ―Gastrosexuals (men using cooking skills to impress friends)‖, who have been inspired to pick up a kitchen knife by the success of Ramsay, Oliver as well as other male celebrity chefs such as 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 Marco Pierre White and Keith Floyd.―I was married in 1974. When my father came to visit me a few weeks later, I was wearing an apron when I opened the door. He laughed,‖ said Prof. Gershuny. ―That would never happen now.‖Two-thirds of adults say that they come together to share at least three times a week, even if it is not necessarily around a kitchen or dining room table. Prof. Gershuny pointed out that the family meal was now rarely eaten by all of its members around a table—wit h many ―family meals‖ in fact taken on the sofa in the sitting room, and shared by family members. ―The family meal has changed a lot, and few of us eat—as I did when I was a child—at least two meals a day together as a family. But it has survived in a dif ferent format.‖21. What is one reason behind the trend that men spend more time cooking than before?A. The improvement of cooks‘ status.B. The influence of popular female chefs.C. The change of female‘s view on cooking.D. The develop ment of sexual equality campaign.22.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about the time men and women spend on cooking?A. Men spend more time cooking than women nowadays.B. Women spend much less time on cooking than before.C. It will take 40 years before men spend more time at the stove than women.D. There is a sharp decline in the time men spend on cooking compared with 1961.23. How did Prof. Gershuny see the family mea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It has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B.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it used to be.C. It shouldn‘t be advocated in modern times.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family.24.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The Changes of Family MealsB.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C. Cooking into a New Trend for MenD. Cooking—a Thing of the Past for Women 【答案】21.D22.B23.B24.C【解析】试题分析:牛津大学的一篇报道提到,男性下厨的时间比以前多多了。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共4页,48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本卷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A.北宋时期江南的农民生活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专制社会苛捐杂税沉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所以本题答案选C 项。

A项不,看不出是北宋时期;B项错在“促进”;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小农经济2. 我国古代民众穿着衣物使用的原材料,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长时段历史问题的题目,综合性强,涉及从原始社会到宋元时期的若干个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史实的识记、分析、概括的能力.其中,麻半坡人衣着织物的原料,而汉代,随着纺织业提花机的使用,其丝织品种类繁多且成为衣着织物的原料,汉代的“丝绸之路”即是最好的证明.棉纺织业则兴起于南宋时期,到元朝则已成为南方主要的手工行业,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推广棉花的种植.说明棉布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衣料。

经过这一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故本题答案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手工业·棉纺织业3.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

左右系,以乎轭也。

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材料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1. 分封制下,“中心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由此可知分封制( )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B. 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C. 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D.促成了中心集权式统治2.王符在《潜夫论•考绩》中写道:“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贪得无厌)应廉吏……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

”这说明( )A. 世官制限制人才选拔范围B. 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允性C. 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政D. 科举制冲击传统门阀制度3.1938年7月6日,国共两党在武汉召开国民参政会,会上要求全国军民“一切的奋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成功为目标”,要保卫武汉,坚持抗战。

这场战役( ) A.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B.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C.国共合作取得首次成功D.实现国民参政会的目标4.某同学的笔记中有如下一段内容:“3.为中国革命的接着前进打算了新起点。

因为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党组织的影响扩大了,也起先驾驭一部分军队”。

据此可知,这位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C.南昌起义的意义 D.红军长征成功的影响5.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法典编纂委员10人,并派人赴希腊考察法制,至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其次年又补充二表,这就是闻名的《十二铜表法》。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解读的正确信息有( )①制订该法的起因是平民和贵族的斗争②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③该法的颁布与梭伦改革同时进行④该法借鉴了古希腊法制的成果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 D.①④6.据金色财经2024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河南省商丘市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商丘市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商丘市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商丘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以“耕织”为业,百岁不履“城”“市”,说明当时小农经济条件下的自给自足状态。

“甲第连云”说明当时热衷于科举,故排除C2.B3.C “所税非所出”表明当时税收征银,不征收农民的劳动产品,故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民为交税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承受商人盘剥,负担加重,故排除B4.C 5.B6.D 见人民版教材11页“知识链接”7.B 该诗用以形容重农抑商政策下工商业的发展较为妥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和表现!8.C9.C 该建议为允许民间设厂,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是甲午战后,其主要目的是扩大财源。

其时“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排除A10.B 11.C 12.A 13.D 14.A 15.B16.C 1960年的比例显示重工业畸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C。

其他选项与史实不符。

17.B 材料显示改革依然受到“左倾”教条主义影响,故选B18.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21世纪初。

故选A19.A 民国以后中国改用阳历,把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这是政府决策的结果,故选A20.B 21.A 22.A 23.D 24.A 25.D 26.C 27.A 28.B 29.A30.B 胡佛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罗斯福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结果是一个杯水车薪,一个效果显著。

故选B二、非选择题31.(1)变化:铁犁牛耕出现。

(1分)影响: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分封制宗法制逐步衰亡;推动各诸侯国变法等。

(4分)(2)特点:高产作物引进并广泛种植。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分)影响:推动农业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提高;推动人口激增;土地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任3点即得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但不超过3分)(3)现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塑胶钞票防尘、防水、撕不破,在洗衣机里被90度的热水洗一遍也不会坏,可以用6年。

印制5英镑、10英镑的塑胶钞票,每十年可以省下1亿英镑的旧钞回收、销毁费用。

为此,英国中央银行宣布将在三年后发行5英镑和10英镑的塑胶钞票。

由此可见①塑胶钞票被赋予比纸币更多职能②塑胶钞票经久耐用,使用成本更低③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本质发生变化④塑胶钞票仍具有货币的一般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五一长假,王先生一家去北京旅游。

去北京之前,他们用支付宝从网上成功订购了往返本地的高铁车票,并预定了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储蓄卡中扣除。

这一过程包含的经济现象有①现金结算②信用透支③电子货币④转账结算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下表为2013年至2015年甲国货币与乙国货币的汇率变化情况。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①有利于甲国对乙国投资②有利于乙国偿还甲国的外债③甲国货币兑换乙国货币的汇率升高④有利于甲国对乙国的商品出口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假设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

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60元的商品今年在理论上应为A.90元B.80元C.75元D.60元6.日前,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459.76万辆,同比增长4.68%,预计2016年有望保持连续平稳增长势头,汽车价格会稳中下行,全年呈量升价跌的走势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一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是在A.黄帝时期 B.舜时期 C. 大禹时期 D.启时期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3.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4.《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制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的制度已经形成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6.《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问鼎中原 B.一言九鼎 C.三足鼎立 D.革故鼎新7.下列地方行政区划分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8.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传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汉书》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C.史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10.雍正年间,清政府在西南少数名族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主要是指A.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制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的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进行直接管制11.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一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的公正12.清朝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A.都察院B.刺史C.宣政院D. 理藩院13.“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A.元朝 B.宋朝 C.唐朝 D.秦朝14.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了A.科举制 B.察举制 C.征召制 D.九品中正制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16.中国古代以下机构由最初是一个临时性军事机构演变为一个常设的政务机构的是A.汉代的外朝 B.唐朝的中书省 C.宋代的枢密院 D.清朝的军机处17.《明史·刑法志》记载:“……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

骂未讫,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

三人魂丧不敢动。

”这突出反映了A.明朝社会民主风气浓厚 B.君主专制趋向于极端腐败C.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强化 D.明朝法律严明,轻罪重刑18.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19.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河南、山东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20.“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李大钊《圆明园故址》)“两度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1.“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外敌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说明中国人惧怕竹枪火炮C.说明吸食鸦片使中国人民内部相互残杀D.揭示了鸦片输入巨大危害2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它们由南向北依次是①广州②宁波③上海④福州⑤厦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④②③23.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政府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

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24.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A.洋务派 B.顽固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25.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成为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6.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顽强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7.“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门户开放”政策28.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A.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B.党的一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C.党的一大、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D.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29.1921年中共的诞生表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地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30.“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31.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32.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

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33.2012年7月16日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诞生90周年纪念日,上海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共“二大”遗址再次迎来参观高潮。

民主革命纲领与“一大”纲领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C.正式作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正确决策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34.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材料中的“书”应为A.《各国律例》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35.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

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

”此话针对的是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C.军阀之间的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36.洪仁玕、康有为、孙中山思想的相同点是A.主张推翻清政府 B.主张君主立宪C.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7.探究历史真相,需要分辨史料真伪,之后才能作出阐释评价。

下面是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史料分辨该段史料的横线部分,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38.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2010年则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39.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C.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调动各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40.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现在已成为台湾人民的“开心果”。

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全国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41题15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3分;答案必须写在规定区域,否则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