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
高中物理_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品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讲解

人
教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版 必 修
电源性质
6V以下交流电源
220V交流电源(频率 50Hz)
一 新
打点频率
打点时间间隔 0.02s、频率50Hz
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 率50Hz
课 标
打点方式
振针通过复写纸在 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
纸带上打点
上成点
·
·
物
纸带与限位孔、限
理
阻力来源
位盘的摩擦;振针 纸带与限位孔、限位盘 与纸带打点接触时 的摩擦
的摩擦
精确比较 电火花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5、注意事项:
·
人 教
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
版 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
必 修
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一 ②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
新 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课 标
③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
修
例1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前应检查以下哪些方面
一 的内容
新
课
新 据,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纸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还
课 标
是变速运动,并把判断结果和理由写清楚.
·
·
物 理
人
教 版 必 修
1.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点,测出位移Δx和时间Δt,则
Δx Δt
一 是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新
2.测瞬时速度的方法
课 标
如果不要求很精确,用
Δx Δt
求出的平均速度可以代表
过的距离Δx有多长.
人 教 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自整理)

3、描出的点是不连续的,之所以要用平滑曲线来 “拟合”实验中描出的点,是因为各个时刻都有速 度,速度随时间是连续变化,实验中又不可能把所 有时刻的速度都测出来。
v/(m·s-1)
v/(m·s-1)
0
t/s 0
t/s
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试画出v-t图象
t / s 0.0 0.1 0.2 0.3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新课导入]
问: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发明计时器 的历史很悠久。从古至今你知道哪些计时器?
日晷 壶漏
摆钟
秒表
手表
原子钟
师:下面介绍国外两位与计时器发展有关的重要人物
伽利略 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惠更斯 发明摆钟
一.打点计时器
•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一、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
(1)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 作电压是220V.
(2).计时原理:
电火花计时装置中有一将正弦式交变电流 转化为脉冲式交变电流的装置.当计时器接通 220V交流电源时,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计时器 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和接负极的 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 打出点迹.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 0.02s打一个点.
220V交流电源(频率 50Hz)
打点时间间隔0.02s、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
频率50Hz
率50Hz
振针通过复写纸在 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
纸带上打点
上成点
纸带与限位孔、限 位盘的摩擦;振针 与纸带打点接触时 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限位盘 的摩擦
精确比较 电火花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1.实验目的: ①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 ②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共17张

3.纸带 (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 ,纸带应穿过限位孔 ,复写纸套在限位 轴上,放在纸带的上面(选填“上面”或“下面”)。打点时,应先接通电 源(选填“接通电源”或“释放纸带”)后释放纸带(选填“接通电源”或 “释放纸带”)。 (2)纸带上记录的是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 位移;对于从实 验中得到的纸带,纸带上的点有疏有密,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物体运 动的速度较小。 4.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有一打过点的纸带,如图所示。
解析:正常情况下,振针应该恰好敲打在限位板上 ,这样在纸带上 才能留下点。当振针与复写纸片间的距离过大时 ,振针可能够不着 复写纸片,打出的纸带上有时有点 ,有时无点。当振针与复写纸片间 的距离过小时 ,每一个打点周期内振针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 挤压在复写纸片上 ,这样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所以在使用打 点计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是否适中 ,否则就要 做适当的调整。选项 A 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 ,选项 B 造 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 ,选项 C 造成的后果是打点周期 不稳定,只有选项 D 才是造成题中所述现象的原因。故应选 D。
(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质点在 1 s 末的速度是 5 m/s。 (3)质点在 DE 段(6 s 以后),速度由 0 均匀增大,质点做加速运 动,速度为负值,表示质点沿负方向运动。
? 1、电磁打点计时器 ? (1)原理 ? (2)构造
? (3)工作电压:10V以下
? 2、电火花计时器 ? (1)构造: ? (2)原理:
? 2、纸带的简单处理 ——测平均速度
? (1)需测量的量: ? (2)关系式:
疏密与 速度的 关系
三 、测瞬时速度 ? 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D
高中物理 专题1.4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多选)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D.为了减小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答案】BCD2.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
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它们都是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C.使用它们计时时,必须先拉动纸带,再立即接通电源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答案】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A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 V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源,B错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C错误;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误差较小,D正确。
3.(多选)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答案】ABC【解析】如果复写纸放反,就不会在纸带上打下点,A正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不振动,不打点,B正确;振针过短,振针振动时不能接触纸带,即不会在纸带上打下点,C 正确;纸带运动过快,仍然会在纸带上打下点,相邻的两个点的距离会较大,D 错误。
4.(多选)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痕的说法正确的是A .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 .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 .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答案】ABD【解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记录了物体的位置,而点的个数又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点间的距离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故可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ABD 正确,C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图5 释放纸带 填“释放纸带” (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 ________再________( 或“接通电源”). 解析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v/(m· s-1)
3.注意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A、 B、 C、 D…… 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
可以每隔四个点选一个点 ( 称为计数点 ) ,此时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
隔T= 0.1 s. (2)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Δt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 xn+xn+1 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_______. 2T
例1 (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的是直流6 V以下
√ 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两限位孔平行 √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2.注意事项 (1) 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 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 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 毫米 的下一位.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原理
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 Δx Δt ,当Δt或Δx较小时,用这 段位移Δx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____
个平均速度 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Δx 如图1所示,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 vE= . Δt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调节方法:固定振针。
1.在本节课的实验中:
(1)使用打点计时器是先接通电源还是先拉纸带?
(2)手拉纸带速度应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3)测量各计数点间的位移时,应一次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始
计数点的距离,还是分段测量各段距离?
提示:(1)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
稳定后再用手拉纸带,这是实验规则。 (2)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止点迹太密,不易测量 导致误差过大。 (3)测量各计数点间的位移时,应一次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始
(4)取下纸带,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每 隔相等时间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A、B、C、D…如图所示,依
次测出O到A、A到B、B到C……之间的距离x1、x2、x3…
2.数据处理 (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A、B、C、D…各点的瞬时速 度分别为:
vA x x3 x x4 x x5 x1 x 2 、v B 2 、vC 3 、v D 4 2T 2T 2T 2T
x 求平均速度。 t
(2)当两点间距离越小或通过两点的时间越短时,两点间某点
的瞬时速度越接近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间的
距离为14 mm=0.014 m,AD间的距离为25 mm=0.025 m。
0.025 x 0.014 v m/s 由公式 v 得, v AC m / s 0.35 m / s, AD 3 0.02 2 0.02 t 0.42 m / s,
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
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A、C两点比A、D两点更接近于B点,算
出的平均速度更接近于B点的瞬时速度,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更 接近于0.35 m/s。 答案:0.35 0.42 0.35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Word版含解析

(10“快”或“慢”),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慢0.3 m/s(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振针上下振动,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的原理来工作的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已知交流,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0.12 s0.06 s0.04 s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用包含该点且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点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2点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需要注=0.1 s .根据v -=x t得: x知识点四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v B v C v D v E v F 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v Bv C v D v 0.400 0.479 0.560 0.640知将计算出的各点速度描在坐标纸上,并将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无法比较假设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8.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 ,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 ,由v =Δx Δt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9.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答案】A【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0.004 m/0.040 s =0.10 m/s.10.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 、B 、C 、D 、E 、F 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 =11.0 mm ,AC =26.5 mm ,AD =40.0 mm ,AE =48.1 mm ,AF =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速度不变B .速度越来越大C .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AB =11.0 mm ,BC =AC -AB =15.5 mm ,CD =AD -AC =13.5 mm ,DE =AE -AD =8.1 mm ,EF =AF -AE =14.4 mm ,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0、1、2、3、4、…,测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为x 1=30.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x 2=48.0 mm ,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0.3 0.48【解析】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说明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5T =0.1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x t 得,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1=x 1t=0.3 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2=x 2t=0.48 m/s. 12.某学生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源,而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时,小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小,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来不便,产生较大误差,即小车离滑轮端太近不妥..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 cm、x2=7.67 cm、x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点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98由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5T=0.1 s.ΔxΔt得:8.91+9.53+10.15cm/s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求小车的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分析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1)31.35 cm/s(2)见解析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增加.。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判断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由v=ΔxΔt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答案:A2.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A项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项中应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放于复写纸的下方;D项中纸带上记录的时间Δt=(n-1)×0.02 s.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AEDCF.答案:交流限位孔复写纸(n-1)×0.02 s BAEDCF3.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 s 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s,AH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0点开始计时到G时共有7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为2.0 s,则总时间为14.0 s,AH段平均速度v=x AHt AH=32-214m/s=2.14 m/s.答案:14.0 s 2.144.(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____________(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秒.(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____cm.(3)由实验数据可得A 点到D 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 V 的低压交流电,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5×150s =0.1 s. (2)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分度值为1 mm ,故由图可知,AD 之间的距离为4.20 cm ,(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 间的平均速度为:v AD =x AD 3T =0.0423×0.1m/s =0.14 m/s. 从图中可知AC 间的距离为2.55 cm ,故B 点的瞬时速度是v B =x AC 2T =0.025 52×0.1m/s =0.13 m/s. 答案:(1)交流4~6 V 0.1 (2)4.20 (3)0.14 0.135.如图甲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试求:图甲(1)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2)在图乙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图乙解析:(1)v B =x AC 2T =52.0×10-32×0.1m/s =0.26 m/s (2)v C =x BD 2T =(84.0-24.0)×10-32×0.1m/s =0.30 m/s v D =x CE 2T =(120.0-52.0)×10-32×0.1 m/s =0.34 m/s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0.26 m/s (2)见解析图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链接
• 计时器: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 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 平均速度:由 v x 求得的速度,表示物体
t
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速度。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源种类 4 – 6V交流电
电火花计时器 220V交流电
• (1)电磁打点计时器: 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 复写纸下面。
• 电火花计时器:
• 墨粉纸套在纸盘轴上, 将有墨粉的一面朝向纸 带,纸带穿过限位孔。
• (2)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拉动纸 带。
• (3)打点后立即关闭电源。
• 2.数据处理
• (1)纸带上打出的点,
• 相邻点间间隔0.02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选择点迹清晰、间距适中的点为计数 点。(要求计数点与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 隔相同,即要隔相同的点数选一个点作计 数点)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实验室要求
• 1.按照指定座位,迅速做好,安静。 • 2.未经老师同意,不得动实验仪器。 • 3.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整理好实
验仪器,方可离开实验室。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 测速度
学习重难点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纸带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根据数据描绘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
• (3)测量计数起点到其他各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
【问题导学】3.你会求速度了吗?下面纸带上的O、
A、B、C、D、E、F、G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一系列连续点迹中的一部分, CE段的平均速度vCE
=
,CF段的平均速度vCF =
,D点的
瞬时速度更接近哪个值?
3.瞬时速度的测量 利用公式 v =Δtx,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打点频率 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率50Hz
打点方式 振针按压复写纸在纸带 放电针通过放电火花将墨
上留下点迹
粉蒸发到纸带上留下点
迹
阻力来源 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 振针对纸带的按压产生 摩擦
电火花计时器 比 电磁打点计时器 更精确,实验误差小。
二、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 1.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