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藻类生长所需营养盐的研究进展-芭灵儿珊

藻类生长所需营养盐的研究进展-芭灵儿珊

藻类生长所需营养盐的研究进展1、藻类生长所需常量营养盐的研究1.1氮磷含量以往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磷通常是淡水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而氮通常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限制营养因子。

一般认为TN>1.2mg/L、TP>0.11mg/L时,水体即开始富营养化。

在淡水水体中,当TP<0.10mg/L,藻的生长最终发展为磷限制。

而过高磷含量的输入,当TP=1.65mg/L,并没有进一步促进藻类的生长。

1.2氮磷比氮磷是通过数量和组合来影响藻类生长的。

因此氮磷比也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当营养盐总量满足时,氮磷浓度比值11:l。

当N/P<11时,氮相对不足;当N/P>11时,磷相对不足(淡水)。

高盐情况下浮游植物生长的最适N、P比(7∶1)。

研究不同氮磷比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在藻类生长过程中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在不同磷质量浓度条件下,藻类生长的最佳条件是ρp=0.07 mg·L-1,且在磷质量浓度大于0.07 mg·L-1时,藻类生长状况要优于磷质量浓度小于0.07 mg·L-1时。

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藻类最佳生长条件为氮磷比等于40:1,藻类生长取决于氮的质量浓度。

铜绿微囊藻属于非固氮藻,需要高氮磷比。

在不同的N/P比值污水中,藻类的种类组成不同,绿藻大量增值时需要氮相对丰富的营养水体,而蓝藻大量增值时需要磷相对丰富的营养水体。

1.3不同的氮源N是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一般来说,藻类只吸收利用无机态氮,主要有NH4+-N、NO3--N和NO2--N.由于NO2--N在自然水体中含量很少,因此NH4+-N和NO3--N是藻类利用的主要形态.不少研究证实,藻类优先利用NH4+-N,而且NH4+-N的存在还会抑制NO3--N的吸收。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水体中2种氮源,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7、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
藻类生长情况的好坏,是培养成败的标准。因 此,加强对藻类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十分重要。 在日常培养工作中,每天上、下午必须定时做一次 全面观察,必要时可借助显微镜检查,掌握藻类的 生长情况。
(六)采收
目前常用的浮游微藻的收获方法一般采用水泵直接
抽取藻液经加密的过滤袋过滤,收集浓缩藻液。
(3)生态条件:
最适盐度约在22度约在5000~11000勒克斯之间
最适pH范围约在7.5~8.5之间
6.绿色巴夫藻
(1)分类地位 绿色巴夫藻在分类上属于金藻门,普林 藻纲,巴夫藻目,巴夫藻科,巴夫藻属。
(2)形态特征:绿色巴夫藻无细胞壁。正面观圆形,侧面 观椭圆形至倒卵形。大小为6μm×4.8μm×4.0μm。细胞 中上部生出2条不等长的鞭毛和一条附鞭。长鞭毛上有许 多小的圆形鳞片覆盖,长度是细胞体长的1.5~2倍,短鞭 毛光滑,不发达,仅0.3μm,向后弯曲成钩形,位于二鞭 毛之间。一个色素体裂成二大片围绕着细胞。细胞核在细 胞上部。无蛋白核和眼点。群体细胞成淡黄绿色至绿色。 有微弱趋光性。
(五)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及其注意事项
封闭式的培养系统管理方便,且培养效率高,无 污染,无二氧化碳的丢失,生产周期可延长,占地 面积小。
露天开放的培养系统,其培养条件不易控制,全 年的培养时间、温度、光照和污染等使得藻类的生 长和质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要定期对藻类的生长 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找出影响藻类生长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凡是用含有有效氯消毒的水体,加入硫代硫酸钠 后,都可以用硫酸—碘化钾—淀粉配制的溶液进行 检测,如果含有余氯水会变蓝,无余氯水则不会变 色。
(三)培养液制备
1、培养液的选择

几种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几种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几种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微量元素作为藻类营养因子的一部分, 对藻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微量营养元素水体存在某些含量甚微,而生物生命活动却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常由于它们含量的过高或不足而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我们将这些元素称为微量营养元素。

Fe对藻的影响Fe是对藻类影响较大的一种微量元素,许多实验表明 Fe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Fe主要影响藻类光合作用以及藻毒素的产生等。

藻类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胞内叶绿素a质量浓度变化引起的,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离不开Fe,缺Fe使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大大降低。

Fe3+是浮游植物呼吸链和光合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分,是叶绿素合成中某些酶或酶辅基的活化剂,另外,铜绿微囊藻对Fe3+吸收利用可能与光系统中 Fe-S蛋白的合成有关,缺Fe可以使Fe-S蛋白的含量减少,降低电子传递的能力和效率,使光合作用能力减弱。

Fe限制与藻毒素的产生有密切关系,Fe可以促进藻毒素的合成,但是关于Fe与藻毒素的合成影响机制并不是很清楚。

Cu对藻的影响Cu是藻类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低浓度的Cu是藻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多种酶的辅助因子,能提高酶的表达量,促进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细胞的生长繁殖;但是作为重金属,高浓度的Cu对藻类生长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影响藻类的生长代谢、抑制其光合作用、减少藻细胞色素、导致藻细胞畸变等。

高浓度Cu2+抑制藻类的生长和繁殖,究其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细胞原生质膜的渗透性,使钾从细胞内丧失,使正常的藻细胞内部各种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某些代谢过程的中断。

高浓度Cu2+造成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它抑制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降低碳同化速率和生物量产率以及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延长细胞倍增时间。

也可能是由于Cu直接破坏了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干扰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移所致。

Zn对藻的影响Zn是藻类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有重要作用,是藻类光合作用和相关代谢酶类如碳酸酐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等的组成成分(碳酸酐酶对水体中藻类吸收和利用无机碳起着关键作用),Zn在适当的浓度下可促进许多酶的活性,尤其是那些依赖于NAD 或NADP酶的活性。

1_2_4_三氯苯对3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1_2_4_三氯苯对3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生态环境 2007, 16(2): 352-35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2005-90004-3172000);中山大学重点资助项目(32000-3253282) 作者简介:杜青平(1973-),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E-mail: qpdu@ ﹡通信作者,E-mail: eesjxs@ 收稿日期:2006-09-221,2,4-三氯苯对3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杜青平1, 2,黄彩娜1,贾晓珊1 *,袁保红3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3. 广东药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1,2,4-三氯苯(1,2种,4-TCB )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而1,2,4-TCB 对藻类的毒性作用报道很少。

以1,2,4-TCB 处理后,3种海洋微藻(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角毛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和扁藻Chaetoceros miielleri )的生长状况、蛋白质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改变来检测1,2,4-TCB 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1,2,4-TCB 对3种海洋微藻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4-TCB 处理4 d 后,3种海洋微藻细胞蛋白质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下降,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这表明1,2,4-TCB 对3种海洋微藻产生毒害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藻类光合作用功能降低和蛋白质功能受损有关。

1,2,4-TCB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藻类饵料的利用价值,而且对食物链下游生物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关键词:1,2,4-三氯苯;金藻;扁藻;角毛藻;毒性效应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2-0352-06藻类作为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生态系统处于平衡和稳定状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属元素逐渐积聚到超过生物体可耐受的水平,对海洋环境和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的过程。

重金属污染在近年来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原材料,例如镍、铅、汞等。

这些重金属往往与废水一起排放到海洋中,特别是没有经过合适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会导致重金属浓度迅速升高。

2. 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通常包含各种废弃物,包括含有重金属的电器、电池、荧光灯等。

当这些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地下水流与垃圾接触时,重金属会溶解在地下水中,然后通过地下水染污河流和海洋。

3. 农业污染: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常含有铜、铅等重金属元素。

当农药和化肥被使用后,它们会通过田地排放到地表水中,然后进入河流和海洋,造成重金属污染。

4. 矿山废渣: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这些废渣往往富含重金属元素。

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处置,废渣中的重金属会渗入土壤和水中,最终流入海洋。

5. 大气沉降:重金属也可以通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进入海洋。

工业和交通尾气中的污染物、燃煤排放的气溶胶等都可能携带重金属进入海洋。

二、重金属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1. 对海洋生物的毒性:重金属在海洋中被生物体摄取后,会在体内积累并造成毒性效应。

例如,汞、铅和镉等重金属对鱼类、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严重损害,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2. 生物多样性减少: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海洋生境质量下降,破坏生物多样性。

一些对重金属敏感的生物无法承受污染环境,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重金属还可能干扰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海藻和其他植物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破坏食物链。

3.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时,也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重金属离子对藻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重金属离子对藻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课题的目的和意思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数量巨大的有机物实现巨大的物质转变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以及净化空气维持大气中的O2和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还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经常受到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重金属离子以各种途径和不同形式释放于环境它们作为一种逆境因子胁迫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使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光合作用对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较为敏感重金属胁迫使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这已为众多实验所证明光合降低应与植物种类和发育时期以及重金属的种类密切相关且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重金属离子对光合作用的毒害机理也已逐渐被深入探讨。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重金属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不同重金属离子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而相同的重金属离子又因浓度和作用于不同的植物而有所差别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发生的可能是几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污染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拮抗或协同效应更增加了反应的复杂性这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1、重金属离子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结构的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重金属离子Cd2+、Pb2+、Hg2+、Cr6+、Ni2+、Cu2+、Zn2+等均可使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有报道认为Cd在低浓度短期内对叶绿素合成有刺激作用而超过一定浓度后才对叶绿素起破坏作用。

重金属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可能是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程度通常小于光合速率的降低。

还有研究表明对叶绿素合成的抑制早于对光合作用功能的抑制。

氮磷铁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氮磷铁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研 究 简报 ・
氮 磷 铁 营 养 盐 浓 度 对 牟 氏角 毛 藻 生 长 的 海 洋 与 渔 业 研 究 院 , 江 宁波 浙 浙 35 1 ) 10 2

要 :采 用 正 交 设 计 法 , 究 了不 同营 养 盐 浓 度 对 牟 氏角 毛 藻 生 长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磷 铁 三 种 营 养 因 研 氮
c ne t t nrt s m / )o etren te t w r s ol s 0 1 . 3 oc nr i a o( g L f h he ur ns eea l w :1 : :0 0 . ao i t i f o
Ke y wor s: ha t c r smu lei ;n to e d C eo eo elr ir g n;p o p o s r n;g o h h s h r ;io u r wt
子 对 其 生 长 都 有 显 著 影 响 , 氮 的作 用 最 为 明 显 。 发 现 当 氮 磷 铁 的浓 度 在 3 、 、 .mgL时 牟 氏角 毛 藻 生 长 而 030 1 /
最好 , 即在 实验条件下 , 培养牟 氏角毛藻的 m( :m( ) N) P :m( e 的理想 比例为 l: l .3 F) 0 :0 0 。 关键词 :牟 氏角毛藻 ; ; ; ; 氮 磷 铁 生长
海洋 单胞 藻 的培养 是海 水 养殖 育苗 的重要 环 节 , 富 的单 胞 藻饵 料 是幼 体 培 育 的基 本保 证 。角 毛 丰 藻为 目前 广泛 使用 的单 胞 藻之 一 , 对虾 育苗 生 产 中使 用 收到 良好 效果 , 在 被誉 为对 虾幼 体培育 的 主要植 物饵料 之 一 。在角 毛 藻 的生 产 培养 中 , 了光 、 度 、 度 、H等 环境 因素外 , 、 、 3种 营养 元 素被 除 温 盐 p 氮 磷 铁 认 为 是影 响硅 藻生 长 的重要 限 制 因子 。本 研究 用 正交试 验 比较 了不 同氮磷 铁 营养盐 组合 对牟 氏角 毛藻 ( he crsm eei生长 速率 的影 响 , C at eo ulr o l ) 以期 确 定适 用 于 培养 牟 氏角 毛 藻 的最 佳 营 养 盐浓 度 及 其 配 比 ,

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

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

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蓝文陆;付家想;杨斌;李天深;范航清;李琼珍;黄凌风【摘要】从微藻粒径大小、饵料密度以及营养价值角度,选取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分别作为硅藻、绿藻和金藻的代表,开展了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在同等密度、同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的摄食选择性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巨牡蛎在两种不同混合藻条件下对3种不同微藻摄食选择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藻相同密度混合条件下,大、中、小3种规格香港巨牡蛎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大的亚心形扁藻,且贝类规格越大选择倾向性越低,摄食选择效率分别为0.32、0.35、0.48,对球等鞭金藻无明显选择性.3种藻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的摄食有选择性,且规格大小对选择效率影响显著(P<0.01),个体越小选择性越强,小规格香港巨牡蛎倾向滤食亚心形扁藻(P<0.01),大、中规格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小的球等鞭金藻.两种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都对牟氏角毛藻都有负的选择效率,而且牟氏角毛藻密度越高负值绝对值越大.微藻的细胞大小、形状、营养价值以及香港巨牡蛎的个体大小都对摄食选择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香港巨牡蛎的摄食选择性在现场海区中还明显受到生境及食物条件的限制.【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8(040)008【总页数】10页(P79-88)【关键词】香港巨牡蛎;微藻;选择性摄食;摄食选择效率【作者】蓝文陆;付家想;杨斌;李天深;范航清;李琼珍;黄凌风【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 536007;钦州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99;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 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 536000;钦州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99;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 536000;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7;广西水产研究院贝类科学实验站,广西南宁 530004;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41 引言关于滤食性双壳贝类对不同食物颗粒的选择性摄食,国内外已有学者做过一些研究,但贝类对食物颗粒是否真正具有选择性仍具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不加重金属的培养液为对照组 , 加入重金属 的培养液为试验组 , 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牟氏角毛 藻分别接种于上述培养液中 。每个浓度设 3个平行 组 , 分别于 24、48、72 h及 96 h取样 , 用分光光 度计在 676 nm 波长处测定藻液的吸光度值 (OD 值 ) , 根据细胞密度与光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 程 , 计算各个重金属梯度的细胞密度 。细胞密度和 光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养物质 , 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 [ 7 - 11 ] 。本试 验中 采 用 f/2 培 养 基 , 研 究 了 不 同 浓 度 的 Cu ( Ⅱ) 、 Zn ( Ⅱ) 、 Pb ( Ⅱ) 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 毛藻生长的影响 , 旨在为牟氏角毛藻的基础研究和 应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从图 3可见 : 在不同浓度 Pb ( Ⅱ) 培养液中 , 牟氏角毛藻的细胞密度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 当 Pb ( Ⅱ) 浓度为 011、 1 mg /L 时 , 试验组藻类 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近 ; 在 Zn ( Ⅱ) 浓度为 10 ~50 mg /L 时 , Pb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具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 , 但仍能维持一定的生长 。
第 24卷增刊 2 0 0 9年 5月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L IAN F ISHER IES UN IVERS2 0 0 9
3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杨彦豪 , 罗帮 , 赵永贞 , 韦嫔媛 , 王大鹏 , 陈晓汉
(广西水产研究所 , 广西 南宁 530021)
牟氏角毛藻在不同 Pb ( Ⅱ) 浓度培养液中的 生长曲线和相对增长率见图 3。
图 3 Pb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细胞密度和相对增长率的 影响
F ig13 Effect of Pb ( Ⅱ) on concen tra tion and rela tive increa se ra te in a lga C h aetoce ros m u e lle ri
试验中 , CuSO4 ·5H2 O、 Pb ( CH3 COOH ) 2 · 3H2 O、 ZnSO4 ·7H2 O 均为分析纯 , 用双蒸馏水配 成浓度为 1 g /L 的母液 , 再稀释到试验所需浓度 。 根据预试验结果 , 将 Cu ( Ⅱ) 、Zn ( Ⅱ) 、Pb ( Ⅱ)浓
收稿日期 : 2009 - 02 - 07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DO IA13) 作者简介 : 杨彦豪 (1979 - ) , 男 , 助理研究员 。 E - mail: haoyyh@ sohu1com 通信作者 : 陈晓汉 (1964 - ) , 男 , 研究员 。 E - mail: chxhn@1631com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70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第 24卷
度设定为 0、011、1、10、20、50 mg /L。 114 试验设计
2 结果和分析
211 Cu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牟氏角毛藻在不同 Cu ( Ⅱ) 浓度培养液中的
生长曲线和相对增长率见图 1。
从 图 1 可 见 : 在 96 h 内 , 不 同 浓 度 的 Cu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并 随着 Cu ( Ⅱ) 浓度的增加 , 牟氏角毛藻生长趋于 缓慢 。当 Cu ( Ⅱ) 浓度较低时 ( 011 mg /L ) , 牟 氏角毛藻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似 ; 当 Cu ( Ⅱ) 浓度较高时 ( 1、10、20、50 mg /L ) , 对牟氏角毛 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 细胞密度降低 , 意味着 牟氏角毛藻在高浓度的 Cu ( Ⅱ) 作用下出现了死 亡。
牟氏角毛藻在不同 Zn ( Ⅱ) 浓度培养液中的 生长曲线和相对增长率见图 2。
图 1 Cu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细胞密度和相对增长率的 影响
F ig11 Effect of Cu ( Ⅱ) on concen tra tion and rela2 tive increa se ra te of d ia tom C h ae toceros m u elle ri
从图 3还可见 : 牟氏角毛藻在各试验浓度条件 下 , 最大相对生长率均出现在第一天 。当 Pb ( Ⅱ) 浓度为 011、1 mg /L 时 , 各个时间段藻类的相对增 长率都比对照组高 , 说明低浓度的 Pb ( Ⅱ) 对牟 氏角毛藻能起到促进作用 ; 当 Pb ( Ⅱ) 浓度为 10 mg /L 时 , 虽然在第 24 h时藻类的相对增长率高于 对照组 , 但在以后几天内都低于对照组 , 说明 Pb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虽然牟 氏角毛藻 启动自 身防 御机 制 , 但 仍不 能 抵 御 Pb ( Ⅱ) 的 抑 制 作 用 。当 Pb ( Ⅱ) 浓 度 为 20、 50 mg /L 时 , 各时间段藻类的相对增长率均低于对照 组 , 说明高浓度的 Pb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具 有抑制作用 。
从图 2还可见 : 牟氏角毛藻在各试验浓度条件 下 , 最大相对生长率均出现在第一天 , 而对照组的 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在第二天 , 说明 Zn ( Ⅱ) 对 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 但随着细胞浓度 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 相对生长率开始下降 , 其中 Zn ( Ⅱ) 浓度为 1、 10、20、 50 mg /L 几组 , 其相 对生长率在第二天下降的程度更大 , 说明较高浓度 的 Zn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 但在第三天牟氏角毛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胁 迫 , 使第三天的相对生长率又略有回升 。 213 Pb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111 材料 试验用牟氏角毛藻藻种来自广西水产研究所海
水研究室微藻种质库 。 112 培养条件
藻体培养采用 f /2 培养基 [ 12 ] , 预培养在 3 000 mL 的三角瓶中进行 , 盐度为 28% , 温度为 30 ℃, pH为 812, 连续光照培养 , 光照强度 2 000 lx。试 验时将藻种接种在 250 mL 的三角瓶中 , 并在 GXZ 型智能光照培养箱 (宁波江南仪器厂 ) 中培养 , 温度设定为 30 ℃, 光周期为 12 h∶12 h (L ∶D ) , 光强用 LED 光强计 (泰仕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测定 , 为 2 000 lx, 培养液盐度为 28, pH 为 812。 培养时每天充分摇瓶 3次 , 并随机交换位置以减少 光照差异 。 113 重金属离子浓度设置
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 uelleri隶属于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盒形藻目 B iddulphiales, 细胞微小 、 细胞壁薄 、营养丰富 , 适于幼体摄食和消化 , 且在 温度为 10~39 ℃环境下均能生长繁殖 , 是海产经 济动物一种良好的饵料生物 [ 5 ] 。在对虾类 、蟹类 以及泥蚶 、牡蛎等贝类育苗生产中 , 作为幼体的优 质饵料被广泛应用 [ 6 ] 。与其他单胞藻相比 , 牟氏 角毛藻具有耐高温 、繁殖速度快 、抗污染能力强等 优点 , 同时藻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酸 、蛋白质等营
图 2 Zn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细胞密度和相对增长率的 影响
F ig12 Effect of Zn ( Ⅱ) on concen tra tion and rela tive
increa se ra te of d ia tom C h ae toceros m u elle ri
从图 2 可见 : 在 96 h内 , 培养后期的牟氏角 毛藻细胞密度均大于培养初期 , 说明加入 Zn ( Ⅱ) 的培养液能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 , 符合 Zn ( Ⅱ) 是牟氏角毛藻培养液的重要微量元素这一理论 。同 时还发现 , 不同的浓度条件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
从图 1 还可见 , 牟氏角毛藻在较低 Cu ( Ⅱ) 浓度下 (011 mg /L ) , 第一天能保持较高的相对增 长率 , 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 相对增 长率开始下降 , 这与对照组相似 ; 在较高浓度下 , 从第一天开始牟氏角毛藻的相对增长率就出现了负 值 , 说明较高浓度的 Cu ( Ⅱ) 对牟氏角毛藻具有 致死作用 。 212 Zn ( Ⅱ) 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Y = 01034396 + 101059 ×X, R2 = 01958, 其中 , Y 代 表 细 胞 密 度 ( ×106 个 /mL ) , X 代 表 OD 值 。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牟氏角毛藻的相对增长率 : K = ln (N t /N0 ) / t, 其中 : N t为 t时刻牟氏角毛藻的个数 ; N0为初始时 刻的牟氏角毛藻个数 ; t为牟氏角毛藻的生长时 间。 115 统计分析 用 SPSS 15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12 ] 。
摘要 : 采用 f/2培养基 ,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Cu ( Ⅱ) 、 Zn ( Ⅱ) 和 Pb ( Ⅱ) ) 对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 uelleri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在特定浓度条件下 , 3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 当 Cu ( Ⅱ) 浓度为 011 mg/L、 Zn ( Ⅱ) 和 Pb ( Ⅱ) 浓度为 011 ~110 mg/L 时 , 能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 长 ; Zn ( Ⅱ) 和 Pb ( Ⅱ) 浓度为 10~50 mg/L 时 , 牟氏角毛藻能维持一定的速率生长 ; Cu ( Ⅱ) 浓度为 1~50 mg/L时 , 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