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

பைடு நூலகம்江红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契丹的兴起与建国
政权名称: 契丹、 政权名称: 契丹、辽 10世纪初 10世纪初 时间: 时间: 建 立 者: 阿保机 都 城: 上京
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民 族: 时间: 时间: 建立者: 建立者: 都 城: 汉 960年 960年 赵匡胤 东京——开封 东京——开封
“杯酒释兵权”
金和南宋的对峙
在抗金大好形势下,宋高宗为什 在抗金大好形势下, 么要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么要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宋高宗害怕抗金力 量壮大, 量壮大,威胁他们 的统治, 的统治,同时金国 以杀死岳飞为议和 条件。 条件。
岳飞墓前的跪像是 谁? 为什么让他跪 在那里? 在那里? 秦桧。 秦桧。因为他是杀害岳飞的刽子 人民十分痛恨他。 手,人民十分痛恨他。这反映了 人民爱憎分明, 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 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 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 烈谴责杀害功臣的人。 烈谴责杀害功臣的人。
• • • • 2.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突然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使辽兵突然安然脱险, 使辽兵突然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 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 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 济文化交流 •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第9课_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祸 患
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 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 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 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因而 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 中国的王朝。
辽宋夏的和战.
澶州
东京
寇准
宋真宗
合作探究.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5.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建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D.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7.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 要人物。请分析他们的名字当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一历史 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8.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太祖” 指的是( ) A、李世民 B、刘邦 C、铁木真 D、赵匡胤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 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 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 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 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以后,中国进入 民族并立的时代。两宋与辽、西夏、金之间既有对立和斗 争,也有共同发展、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前者是历史发 展的支流,后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在相互交往中,辽、 西夏、金接受中原先进的文明。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
2.北宋建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标要求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重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课件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片段。
提问: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知道萧峰是什么人吗?你还记得在这部电视剧中提到过哪些政权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部电视剧中曾出现过辽、西夏、大宋、大理等政权。
萧峰、段誉、虚竹等人,生活在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大约从10世纪初到1276年南宋灭亡,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权此消彼长,征伐并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了解并立的各个民族政权吧!导入二:课件展示两幅图片:《青牛白马图》《宋太祖黄袍加身》。
青牛白马图宋太祖教师设问:同学们,在展示的两幅图中,含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青牛白马的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那么,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黄袍加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赵匡胤建立的朝代是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峙并立的主要有哪几个政权?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契丹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课件播放视频《中华上下五千年》片断,介绍契丹的兴起与建国。
提问:契丹政权是什么时间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916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建都上京。
教师补充:契丹后来改国号为辽。
课件展示《还猎图》及文字资料: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提问: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契丹人过着渔猎畜牧的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
思考和分析:契丹族兴起和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唐时期,躲避战乱的中原人来到契丹地区,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契丹地区经济的发展;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契丹慢慢强大起来。
完成版第9课_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 ) A契丹 B女真 C 党项 D回纥 3.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5.下列有关辽和北宋灭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腐败 B都被金所灭 C北宋比辽灭亡早 D辽 宋 金同时并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 负担。 2、积极的一面:使辽宋边境长期处于 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 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靖康之耻
• 靖康二年(1127年),金大举攻宋,东京城破。 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 多人被俘虏,运至大金国都。
西夏
辽
北 宋
西夏
第9课
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代辽(契丹)西夏Fra bibliotek北 宋
契丹(辽)
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2、建立者: 3、时间: 916年 上京 4、定都: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契丹(辽)
北宋
二、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2、时间: 960年 3、定都: 开封(东京) 4、巩固统治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精心制作,呕心沥血)

金 辽
兴庆 上京
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时,他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 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 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 “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 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 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岳 飞 郾城大捷
郾 城 大 捷(1140年)
大散关
1141年 淮 水
大散关
金
淮水
金 宋 议 和
南宋
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幵 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 对峙局面,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癿统治,把都 城迁到燕京,改名为中都。
西夏
西夏 兴庆
中都
兴庆
金
临安
金 、 南 宋 的 对 峙
课堂练习 知识竞赛
3.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 B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D )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政权 西夏
合理搭配 民族 开国者 契丹 阿骨打 党项 女真 阿保机 元昊
都城 会宁
陈桥驿 河南封丘县
大梁门 河南开封
北宋建立后,有没有统一全国?
思考:契丹兴起不逐渐强大癿原因是 什么? 接叐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二、契丹癿兴起和辽癿建立 1、国名: 契丹(辽) 2、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3、时间: 916年 4、定都: 上京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
返回
西夏
辽
西夏 南宋
金
北宋
第一个阶段:辽、 西夏和北宋癿幵 立时期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讲课版)

4.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有座著名的岳坟,葬在这里的人“流
芳百世”的主要原因是(
A.抗辽英雄 C.抗元英雄 “匈奴”是指(
B.抗金英雄 D.抗倭英雄 )
B
)
5.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6.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 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 ( ) A.岳 飞、赵 高 B.郑成功、和珅
《杨家将演义》
北 宋 时 期
《杨 家 将 传》 《穆桂英挂帅》
《四 郎 探 母》
《杨 排 风》
《杨 门 女 将》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知道北宋、辽、西夏、金的建立经过;
2.记住“澶渊之盟”的内容以及对它的评价;
3.了解岳飞抗金的事迹;
4.知道北宋、辽、西夏与南宋、西夏、金的对峙 局面;
契丹人与汉族人接触,逐 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
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
退辽军。辽宋议和,签 订“澶渊之盟”。
寇 准
观点一:史书记载,澶渊之
观点二:澶渊之盟规定宋要
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 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 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 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 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 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A
)
)
2.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初一历史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南宋的偏安一隅
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后定都临安。
南宋的政治状况
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等问题严重。 同时,南宋还面临着来自北方的金朝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政 权的威胁。
南宋的经济文化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文化上,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1 2 3
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印刷 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对文化传播和发展起到了 重要推动作用。
指南针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大大提高了航海 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当时的海外贸易和地理 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火药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形 态,还促进了烟花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娱 乐生活。
曲家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成就:书法、绘画、音乐等
书法
晋代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作品代表了当时书法的最高水平,他们的作品笔画流畅、气韵生动 ,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绘画
宋代绘画艺术繁荣,出现了山水画、花鸟画等多种流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以其细腻的画笔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北宋建立后,虽然实现了局部 统一,但周边地区仍存在着多 个少数民族政权。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 的崛起,与北宋形成了对峙的 局面。
民族政权并立现象概述
01
02
03
辽朝
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占据 中国北方地区,与北宋长 期对峙。
西夏
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位于 西北地区,与北宋和辽朝 均有战争与和平交往。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学习目标】:1.掌握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兴起与建国;2.记住“陈桥兵变”、“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和宋金议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理清本课的发展线索;3.探究复杂的民族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契丹与北宋的关系(3)金的建立(4)岳飞抗金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3)正确认识辽、宋、西金、金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杨家将抗辽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吗?请两位同学分别起来讲一讲。
然后,根据学生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哪个朝代时期呢?期间还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第一部分: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0页——P51页前两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害羞下列问题)(一)契丹的兴起:1.隋唐时期,契丹逐步强大起来;2.契丹族强大的原因有哪些?(1)契丹人与汉人接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逐步学会农耕生活34.哪一个皇帝在位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造成了什么结果?(二)北宋的建立1.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五代后期,黄河流域地区面临着怎样的形势?(统一趋势不断加强)34.注意几个问题:(1)记住三个成语故事:①陈桥驿兵变②黄袍加身③杯酒释兵权(2)北宋建立的意义是什么?(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3)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它统一的只是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局部统一。
第二部分:辽、宋、夏的和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1页最后一段和P52页的前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北宋建立以后,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什么政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
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知识链接】
宋朝名称的来历: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
故其发迹在宋州,陈桥兵变后,国号曰“宋”。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契丹的兴起
(1)兴起:
(2)契丹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
(3)与中原的冲突:
2、五代十国:
3、北宋的建立与巩固
(1)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事件)
(2)巩固: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辽和战——檀渊之盟
(1)背景(战):
(2)檀渊之盟(和):①内容:
②影响:
2、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2)西夏与宋的关系:①战:
②和:(内容、影响)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建立:
4、宋金和战
(1)岳飞抗金:
(2)宋金和议:①内容:
②影响:
【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如何评价檀渊之盟?
4、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3、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年。
4、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
B、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
C、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D、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
5、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划定双方的边界
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6、阅读下列材料: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回答:
⑴文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
⑵哪一事件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7、完成下面的表格: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课外作业】
1.记忆和理解第9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预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3.完成《优化设计》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