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字版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第一节文字的性质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文字是语言的系统。
2.文字起源于——,是由——跟——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
3. ——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
4.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和——。
5.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是意符、——是音符、——是记号。
6.字符又可以分为和两种。
7.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前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和——,根据后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和——。
8.音位文字可以细分为和。
9.世界上现在使用的典型音节文字,是。
二、名词解释题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意音文字5.音节文字6.音位文字7.辅音文字8.词语文字9.语素文字10.假借字11.字符12.意符12.他源文字14.自源文字15.单纯字符16.复合字符三、单项选择题1.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
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2.阿拉伯文字是( )。
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3.希腊文是( )。
A.音位文字B.辅音文字C、音节文字D.表意文字四、判断题1.汉字的一个字记录的不一定是一个音节,但一定是一个语素。
( )2.音位文字的一个字母,必定只与一个音位相对应。
( )3.日文的假名是——种音素(音位)文字。
( )4.现行的汉字是—种音节文字。
( )5.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
( )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3.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字符、什么是复合字符。
4.简要说明汉语的字符组合规则。
5.简要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情况。
六、论述题1.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2.试论述文字字符的类型。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书写符号2.图画一定的图形一定的语言单位3.字符4.意符音符记号5.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在语言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6.单纯字符复合字符7.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8.辅音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9.日本的“假名”二、名词解释题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西游记少儿版文字

西游记少儿版文字第一章:美猴王出世。
在东胜神洲的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
山上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无数的猴子猴孙。
在花果山的山顶,有一块仙石。
这块仙石自开辟以来,就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
有一天,仙石突然迸裂,从里面蹦出一个石猴。
这个石猴一出生就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他出生后,就和花果山的猴子们一起生活,在山间玩耍、觅食。
石猴之所以能够出世,是因为他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
在古代神话中,天地间的灵气是孕育神奇生命的重要源泉。
就像盘古开天辟地后,世界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力量,这些力量可以让石头这样无生命的东西孕育出生命。
第二章:拜师学艺。
石猴在花果山生活得很快乐,但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
于是,他决定外出拜师学艺,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他漂洋过海,历经无数艰辛,终于来到了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
在这里,他拜菩提祖师为师。
祖师给他取名为孙悟空。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开始学习各种本领。
他非常聪明,一学就会。
他先学了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后来又学了长生之妙道。
但是,他因为在师兄弟面前卖弄本领,被菩提祖师赶下了山。
他之所以要学习长生不老之法,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渴望。
在花果山的时候,他看到老猴子的死亡,对死亡产生了恐惧。
而古代人也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像秦始皇就曾派人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孙悟空拜师学艺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第三章:龙宫寻宝。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因为没有一件称手的兵器而烦恼。
这时,一只老猴建议他到东海龙宫去寻找。
孙悟空来到东海龙宫,向龙王索要兵器。
龙王先拿出一些普通的兵器,但孙悟空都不满意。
龙王无奈之下,带他去看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这根金箍棒可大可小,孙悟空拿在手里非常称手。
孙悟空拿走金箍棒后,还向龙王索要了一套披挂。
他的这种行为虽然有些霸道,但也显示出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在神话故事中,龙在中国文化里是强大的象征,但孙悟空却毫不畏惧。
这是因为他本领高强,而且有着独特的勇气。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第六章文字排版规范

• (3)报眉 是指报纸除第一版外其它各版的上版 口排有版次、日期、报名及版名等的位臵。 • (4)正文 报纸的正文由多篇文章组成。有些内 容是独立的,也有些内容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组成 专栏或专版。 • (5)中缝 是指报纸两版中间的空隙。 • (6)报尾 是指报纸版面下版口排有报社地址、 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印刷厂名、定价、 印完时间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等的位臵。
版面的结构与组成
• 二、书籍的版面结构
– 定义: –组成版面的文字、插图、表格及空间在版面上 的布局 。
二、书籍的版面结构
二、书籍的版面结构
二、书籍的版面结构
1.版心尺寸的长宽比例:
在排版的时候表现为每版行数(版心高)及每 行正文字数(版心宽); 2.页码、书眉的占行数; 3. 天头、地脚、订口、切口的尺寸;
第六章
文字排版规范
作业
• 针对杂志内页分析分栏、版心、天头地脚、 订口切口、标题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字号
第一节
一、书籍的组成
版面的结构与组成
– 图书由封皮和书芯、护封、衬页、插页等组成。
1、封皮:
• 封皮是图书的表层部分,包括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及 书脊。
– 封面,又叫封一。印有书名、著译者名和出版社的名 称。有时为了设计上的需要,还印有与图书内容有关 的图案。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 封二在封面的背面,又称封里,图书的封二一般都是 空白页。 – 封三在封底的里面,又叫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 有时图书为了凑印张,利用它印正文、后记或版本记 录等。 – 封底又叫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封底 的左下方印有条码,右下方印有统一书号和定价。 – 书脊即书的背脊,指图书封面与封底联接处。一般印 有书名、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等。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1. 解释“字符”
答: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2. 解释“他源文字”。
答:他源文字是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3. 解释“复合字符”。
答: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4. 解释“表意文字”。
答:表意文字即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5. 解释“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即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
6. 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吗?
答:文字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意义,也不是文字。如红绿灯不直接与哪个语言单位对应,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因而也不是文字。旗语、莫尔斯电报代码则不同,它们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所以是语言的符号。
10. 简答“文字的创制”含义。
答: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11. 简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情况。
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8. 现代汉语中的“文字”含有那些义项?
答:(1)书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6、第六章 AI的文字

第六章 文字
第2节 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
案例绘制:给鹦鹉上字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沿路径排列
钢笔工具+平滑工具制作路径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沿路径排列
工具栏->路径文字工具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沿路径排列
路径文字方向反了,可以利用选择工具(V)拖拉方向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段落属性设置
段落面板:全部两端对齐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规整区域创建文字
利用文本工具,鼠标按住左边不放拖拉出文本框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不规则区创建文字
利用区域文字工具,单击路径
区域文字工具在2019版本直接调用,以上版本需要在菜单栏->工具栏->勾选“高级”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不规则区创建文字
如果需要保留形状图案,优先在复制文字前进行复制形状图案
选择文字,然后再间距调整
一、文字的基础属性-基线和下划线
下划线
一、文字的基础属性-下划线和基线
基线:多用于对齐不同大小的文字,使其居中对齐
一、文字的基础属性-不会丢失字体
文字打散:菜单栏->文字->创建轮廓 快捷键:Ctrl+Shift+O
一、文字的基础属性-不会丢失字体
创建轮廓:使文字变成可编辑的图形
二、路径文字与区域文字-不规则区创建文字
如果文字太靠边不好看,可以偏移路径,需要注意图层的选定正确
偏移路径:菜单栏->对象->路径->偏移路径
谢谢大家的聆听!
THE END
第六章 文字
第1节 文字的基础属性
一、文字的基础属性
案例绘制:文字添加与修改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导语】《道德经》句式整齐,⼤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
读之朗朗上⼝,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字的⾳韵之美。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注⾳版第六章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神不死,是谓⽞牝,⽞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注⾳版】 ⾕(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xuán)牝(pìn), ⽞(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 “⾕神不死,是谓⽞牝。
(pìn)” 世间万物⽣机,⽣⽣不息,就好像⼀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样,我们管他叫做“⽞牝”,“⽞牝”就是“道” “⽞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 “道”就是天地万物⽣⽣不息的根源。
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 1、道可道,⾮常道。
名可名,⾮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盈,⾳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有与⽆相互滋⽣,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较⽽显现,⾼与下相互依存,声⾳⾳律的相互应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成顺序。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
9
• 二、完善和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 • 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就 是语音。语音同其他音响形式一样,延续的时间是 短暂的。当我们说完一句话,语音一落,这句话随 即就消失了。当然,我们可以把某个人说过的话储 存在记忆里,但人的记忆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也不 能做到像录音机那样准确无误。要把某人说过的一 大段话毫无差错地记住,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暂时 记住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有时很简单的一句 话,过后要复述时也往往走样。在文字诞生以前, 人们主要依靠语言来一代一代传递过去的历史、文 化遗产和劳动经验等等。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显然 有很大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语言学概论 15
第二节 文字的符号和类型
• 一、字符 •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 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 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类,即 “意符”、“音符”和“记号”。 • 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 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如汉字“镜”当中的 “金”,“符”字里面的“竹”。在语音上有联系 的是音符,如“驱”字里面的“区”,“愈”当中 的“俞”。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 号。记号往往来源于原始的契刻符号,(鲁宾孙漂 流记里的星期五)如“一”、“二”、“三”等等; 记号也可以是硬性规定的,如现代简化字“环”里 面的“不”,“鸡”里面的“又”,“动”里面的 “力”,“烛”里面的“虫”,等等。
语言学概论 3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 一、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世界上有众多的文字,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是用来标记语言的。存在没有文字的语言,但不 存在不标记任何语言的文字。我国十万人口以下的 少数民族,多数民族处于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民 族文字的状态。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 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 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 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 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和 佤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对阶段划分的认识) (对阶段划分的认识)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1957年 27日 毛泽东在《 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 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 还没有“完全建成” 还没有“完全建成”。 1959年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年在读苏联《 1959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 的读书体会中认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分)》的读书体会中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 长的时间。 长的时间。”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认识
斯大林: 1936年苏联确立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 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提出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二战结 束后,经过经济的重建,1952年 束后,经过经济的重建,1952年 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 过渡到共产主义。 过渡到共产主义。没有从实际出 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问题。 问题。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政10年 赫鲁晓夫主政10年,他把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冒进 10 思想推向极端,提出苏联将在20 20年之内基本上建成共产主 思想推向极端,提出苏联将在20年之内基本上建成共产主 义社会,提出了“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 义社会,提出了“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 1964年后 勃烈日涅夫主政18 年后, 18年 1964年后,勃烈日涅夫主政18年,他对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的认识,仍然是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 阶段的认识,仍然是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他把苏 联社会定性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联社会定性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后来的安德罗波夫、 后来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在肯定发达的社会主 义社会理论的同时, 义社会理论的同时,强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 的历史阶段,有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 的历史阶段,有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苏联社会处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开端。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开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党的十五大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 十五大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 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 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 建设及国际比较等九大方面 九大方面, 建设及国际比较等九大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特征作出全面的概括 全面的概括。 段的特征作出全面的概括。
1 马 恩 对 共 产 主 义
共 发 展 阶 段 的 划 分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过渡时期 程 义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展 历 发 主 产
.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 列宁: 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问题,1917年 阶段问题,1917年,把共产主义 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 段称为共产主义。 段称为共产主义。但并未能对这 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 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 主要回答的是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 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的发展阶段问题。 的发展阶段问题。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长期性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100年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9年 56年 年 年 2050年 年 左 右
1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 是由我国的现实国
情决定的
3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 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需 要
物质
生 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建国 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作出了我国仍然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这就准确地把握了我 国的基本国情。 国的基本国情。使我们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对长期性的认识) (对长期性的认识)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对我国社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年的 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严重错误的估计,产生了“ 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严重错误的估计,产生了“共产主义在 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和“跑步 进入共产主义”的幼稚想法。 进入共产主义”的幼稚想法。 1962年 1962年1月,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在 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要赶上和超过世 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 100年的时间我看是不 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年的时间我看是不 行的” 行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 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步骤的 根本依据。 根本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 误观念和政策( ),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 误观念和政策(左),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 主张( 的锐利武器。 主张(右)的锐利武器。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 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对待和执行党的路线、 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对待和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 方针、政策。
十三大
1987年 10月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 1987 年 10 月 党的十三大 对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系统阐述, 阶段的系统阐述 , 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 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含义和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 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我国最大的实际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构想 马克思、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对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 956年党的八大指出: 年党的八大指出 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 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党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 的原因是什么? 的原因是什么?
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 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对本国经济文化的 落后性认识不足; 落后性认识不足;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渡上急于求成,忽视发展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渡上急于求成, 生产力; 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渡上深受苏联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渡上深受苏联的影响,采 取了一些超越阶段的错误措施和做法。 取了一些超越阶段的错误措施和做法。
包括两含层义: 包括两含层义: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 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主义。 主义。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 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从这个实 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年以后 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 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 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的错误方针。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认识的失误和中断) (认识的失误和中断)
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 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特 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 的倾向不断发展, 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把社会主义理解为“ 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 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从而中断了 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毛泽东之后,全党需要对中国的国情, 毛泽东之后,全党需要对中国的国情,特别是所处的 社会发展阶段进行重新认识。 社会发展阶段进行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