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听觉》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练习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听觉》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练习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学设计第三课时《听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中的第三课时《听觉》。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耳朵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本节课由三部分内容:1.认识耳朵的结构。

教科书呈现了耳朵结构剖面图,并对各部分名称进行了详细标注。

教科书还用正文的形式介绍了耳朵的各部分。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结构为接下来的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2.听觉是怎样产生的?教科书呈现了两名学生做听觉产生模拟实验的情景图和一段正文文字。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图示的方法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了解听觉的产生。

3.了解常见的耳病和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耳朵的结构;知道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耳朵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耳朵结构模型,认识听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阅调查等方式获取耳朵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方法的信息。

3.对耳蜗的结构、功能,常见耳病及预防,万法表现进行科学探室的4.能用所学的听觉知识指导生活,保护耳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耳朵的结构;知道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耳朵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耳朵结构模型,认识听觉产生的过程。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要养成不掏耳的习惯,学会保护自己的耳。

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耳朵模型教学课(一)、导人新课师(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汇报。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第一单元实化教学目标:理解成数税率折扣利息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第一信息窗:济南假日游:整理人:张爱英——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原虚化目标为: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是: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评价方法设计:1.2004年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谁是标准量?2.2004年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3.求2004年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实际就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4.求A比B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模式是:两数差÷标准量第二信息窗:青岛假日游——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整理人:马俊岭原虚化目标为:1、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2、通过联想、迁移、推理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道单位“1”,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单位“1”用方程解答。

评价方法设计:1、怎样让学生找出单位“1”?如果是知道的,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如何计算?如果比单位“1”多,比单位“1”少如何计算?2、如何让学生找出单位“1”?如果单位“1”是不知道的,如何处理?第三信息窗:曲阜假日游——纳税和折扣整理人:李春梅原虚化目标为: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纳税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回顾整理——总复习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一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 0024页 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0231页 五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
一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二 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 圆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四 快乐足球——比例尺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五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

2018-2019年度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2018-2019年度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2. 教学重点侬点1教学重点: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回顾旧知1、某校六年级有120人,英语竞赛中优秀的有24人,占六年级学生的(20 ) %,若制成扇形统计图,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72 )2、下图是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

其中茄子的千克数是三种蔬菜总量的(40 ) %。

黄瓜的千克数是西红柿的(50 ) %。

其中,茄子是32千克, 黄瓜是(16 )千克。

3、下图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

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

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成绩人数优36良15及格6不及格3一、比例的意义1、出示情境图例2、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1)绿荫小学2007— 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2)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任务。

同的能够时思考一下,为什么你要绘制这样的统计图?3、小组汇报。

(1)第一个统计表。

预设:1、学生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你们组选择条形统计图?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可以看到每一年树木总量,也可以根据条形的高低大致看出变化趋势。

预设:2、学生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生: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化趋势。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图,针对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哪种统计图更清楚地表示出变化情况呢?生回答。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试题(含答案)

回顾整理——数的运算一、知识点解读1. 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理解识记)知识点: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通过对比总结不同类型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要求:该知识点学习时先对复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 表等形式,对数的运算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自主梳理. 合作交流. 教师引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明确四则运算的意义. 计算法则。

2.运算律和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和没括号)教学要求:通过整理明确各种运算的运算律和性质。

二、知识拓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结合具体情境,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估算,口算,笔算等方式,劲儿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1.1.5+1.5+1.5+1.5=( )×( )=( )2.整数. 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是把相同( )的数相加减。

3.计算3.5×6.8时,可把小数转化成( )来计算,先算出( )×( )的积是( ),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 )。

4.0.2×( )=( )+0.56=×( )=( ) -25%=15.被减数. 减数和差的和是140,被减数是( )。

6.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00-197 8.8-6.75+9.2-0.25 41×1020.8×3.6-0.8×0.6 4.2×0.5÷4.2×0.54.86×[1÷(2.1-2.09)]7.(1)质监局对全市儿童服装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嗅觉和味觉》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嗅觉和味觉》教案(2023春)

4.嗅觉和味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味蕾的结构,味觉性质2.了解嗅觉感受器[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身的体会,了解味觉与嗅觉的性质2.能通过实验体会味觉与嗅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深刻体会味觉和嗅觉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2.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味觉和嗅觉,学会保护我们的味觉和嗅觉【教学重点】1.了解味觉和嗅觉2.知道我们是怎样尝到食物的味道,嗅到气味【教学难点】1.认识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2.意识到保护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苹果甜还是橘子甜?用_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_。

香水香还是清水香?用_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_。

[舌头味觉鼻子嗅觉]讲授新课视频:味觉一、味觉1.味觉感受器(1)结构:味觉感受器又称为味蕾,每一个味蕾由外面的一层支持细胞和里面一些细长的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由味蕾表面的味孔伸出。

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

(2)分布: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舌黏膜上,还有一些分布于口腔和咽部黏膜上。

一般成年人的舌头表面大约有1万个细小的味蕾。

儿童的味蕾比成年人的多,因此,儿童的味觉比成年人灵敏得多。

老年人的味蕾逐渐萎缩,所以味觉也逐渐减退。

2.味觉的产生任何食物都有味道,进食时,食物中的有味物质溶解在唾液中,这些物质又称为味觉刺激物,味觉刺激物与味觉细胞接触,作用于味觉细胞的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经分析综合而产生味觉。

拓展感觉不同味道的味蕾在舌的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舌尖部对甜味最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最敏感。

拓展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

3.基本味觉根据味觉生理学分类,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苦。

众多不同的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形成的。

4.味觉的敏感度受食物温度的影响味觉的敏感度和食物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在20~30℃时,味觉的敏感度最高。

青岛版六(下)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青岛版六(下)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数学备课纸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随机练习:(1)4是5的()% 5是4的()%(2)5比4多()% 4比5少()%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1:重点让学生说说“一大盒冰淇淋比一小盒冰淇淋的容量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3.(自主练习2)文化路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本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及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4.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工厂安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安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5.自主练习第4题:辨对错。

独立完成——组内沟通——集体展示。

留有思索空间,目的是深化理解“多(少)百分之几”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数学备课纸数学备课纸(1)学生自主梳理信息,画线段图帮助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先在小组内沟通,再自主完成,集体沟通展示时重点让学生说清两种方法的思路:方法一:先算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万元,再算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

4×5%=0.2(万元) 4+0.2=4.2(万元)答:梨园今年收入4.2万元。

方法二:先算今年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算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

4×(1+5%)让学生说清“1+5%”是把谁看做单位“1”.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1.只列式不计算(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2.自主练习第1题:将下面百分数分别化成分数和小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自主练习第2题(多媒体出示)。指名读题。这是一道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练习时,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最后组织学生分析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异同。教师应结合练习向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教育。
谈话:谁还记得打折是怎么一回事?你购买商品时遇到过打折吗?
2、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自己计算并填在书上,做完后展示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交流“八五折、五折等是什么意思?”弄清楚这类题目实质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重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我来想一想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税率、打折的有关知识,并且我们学会了计算
税额,谁能谈一谈为什么要纳税呢?
纳税对国家建设、国防、教育、社会保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不仅企业、社会团体要纳税,达到一定收入的个人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请看大屏幕:
这是一道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稍复杂的折扣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和解法。
2、自主练习第10题(多媒体出示)。
集体讨论交流:“九折”是什么意思?“买5本赠1本呢?”“满50元八折呢?”
自主解答。集体交流订正。重点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以后遇到类似的促销方式我们该怎么办?
3、自主练习第8题(多媒体出示)。指名读题。提示:先比较此题与6、7题的区别,然后再解答。重点交流:这道题谁做单位“1”,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解答?Leabharlann 什么?三、综合运用,拓展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0.02÷0.47≈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列式:0.49 ÷0.47-1≈1. 043-1=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引导学生回答得出:0.49 ÷0.47求的是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2004年比2003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2003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

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求绿点例题: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

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1)谈话:“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预设)(2)学生交流汇报:我们把10月2日的旅游人数看作单位“1”。

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就是指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的数量相当于10月2日的百分之几。

(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预设)方法1:(1-0.8)÷1 方法2: 1-0.8÷1 =0.2÷1 =1-0.8=20% =0.2=20%答: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20%。

答: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20%。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随机练习:(1)4是5的()% 5是4的()%(2)5比4多()% 4比5少()%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本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3.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讨论:为什么甲比乙多10%,而乙比甲不是少10%呢?难道我们做错了吗?学生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之间讨论,明白“1”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学的很轻松。

不需教师讲解,自己就能解决。

在学习的过程中组长的作用很大,煅炼了他们的能力。

第2课时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自主练习第5题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

品种产量kg核桃板栗冬枣时间去年150 400 200今年120 460 250 (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

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A 1÷(4+1) B(5-4)÷5 C 4÷5 D 1÷54.自主练习第7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学的很轻松。

不需教师讲解,自己就能解决。

在学习的过程中组长的作用很大,煅炼了他们的能力。

信息窗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2)到其他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

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谈话: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该怎样计算呢?你能不能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先自己想一想该如何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列好算式后,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再交流计算结果。

102× 84% =102×0.84=85.68(万人)答: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有85.68万人。

谈话: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102万人的84%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

补充练习:(1)张红看一本200页的书,已经看了全书的80%,看了多少页?(2)工人叔叔要加工1500个零件,还剩下10%没有加工完,还剩下多少个没有加工完?(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7题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5万余件。

这些珍贵的文献约有70%流失海外,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1)画图,理解题意(2)小组交流,列出算式后汇报:方法(1):5-5×70% 方法(2):5×(1-70%)(3)学生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解答方法的列式依据。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1.根据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可以先求出流失海外的大约有多少万件,然后再用一共出土的减去流失海外的数量。

2.我们小组是根据“这些珍贵的文献约有70%流失海外”这句话先求出了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占出土文献总量的30%,这时要示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就是求5万件的30%是多少。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1.只列式不计算(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2.自主练习第1题:将下面百分数分别化成分数和小数。

(学生汇报时说出转化的方法)学生讨论:首先应该做什么?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自主练习第9题。

第12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该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先分别求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数,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数;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再求多修的米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