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和扇形统计图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10、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其中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教学案(最终版)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教学案(最终版)
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自主练习第5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
三、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以青岛市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为背景,提供了2003年和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来青岛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等信息,通过解决“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和“2003年同期到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知识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的迁移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由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这一类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
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16页信息窗1。

教学简析:该信息窗呈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引发学生提出“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认识圆柱、圆锥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吗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茶筒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铅锤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主动探究,认知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自主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①:我想知道圆柱有几个面②:我想知道圆锥有几个面③:我想知道圆柱的高在哪儿④:我想知道圆柱、圆锥每个面的是什么形状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谈话: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欲望。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教案 全册

学年第二学期_青岛_版_数学_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所任班级:__六____年级任课教师:______教材内容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扇形统计图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

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回顾与整理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整理。

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学情分析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8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8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第七课时(复习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一、回顾旧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你学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估算、笔算、口算、计算器算……教师及时补充或纠正。

教师: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想不想试一试?【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计算方法,是对将要展开的学习进行前测,及时了解知识板块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以便为以下解决困惑和疑难做铺垫。

同时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梳理归网,学习内化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王老师买了190本《数学小词典》,每本3.80元,他带了800元钱,)学生自读信息后,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板书(1)800元钱够吗?(2)应付多少元?(3)如果够了应找回多少元?如果不够应再付多少元?【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问题,可以了解到学生有效选择计算方法的程度和思维的深度。

2.解决问题,梳理知识全班交流解决问题(1)800元钱够吗?引导得出估算方法。

回答如下几个问题: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学生交流不同的估算方法:420042003.8×190≈760;3.8×190≈760;3.8×190≈800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另外对于用笔算、口算、计算器算的同学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相机讨论得出用估算解决该问题的优势和合理性——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选择估算【设计意图】教师从解决“800元钱够吗?”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比,使学生明白估算的意义和方法,明确当解决的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可以选择估算,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策略性。

(2)承接解决“800元钱够吗?”的过程,顺势提问如何解决“应付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解决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第一,你会选择哪种计算方法?第二,为什么选择这种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表达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留意突出数学情境。

〔2〕呈现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说明与应用“的根本模式。

〔3〕合理支配学问构造,留意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4〕细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学问、驾驭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楚、形式新奇。

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现实素材,留意数学与现实的亲密联系。

(2)按部就班地支配学问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严密相连,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其次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相识了圆,驾驭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外表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根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相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学问,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在单元完毕时,还支配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打破了传统的学问编排依次,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比照和联系。

(3)表达从揣测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探讨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学问并驾驭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根底上,学习比例的有关学问及其应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就明年数学备课纸数学备课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

它的树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

(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

(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交流算法。

3.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四、当堂检测自主练习3,4题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老师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一个表格,看同学们能不能填写出来。

电脑出示表格图形特点体积公式侧面积表面积公式圆柱圆锥5、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建构研究问题的策略。

谈话: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信息窗3中求冰淇淋盒的体积时,大家想到求冰淇淋的体积也就是求圆柱的体积,大家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的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刚才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整理,比一比看谁在练习中表现的最出色。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出示“综合练习”第3题教师先简要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构造。

雨量器的外壳只有一个底面,内部的储水瓶底部是圆柱形的。

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

4.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正方体、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雕成的最大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等于正方体底面内切圆的面积,高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然后计算,再集体订正。

5.出示“综合练习”第7题这是一道求组合图形容积的题目。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2021-1-24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济南市10月2日客运情况的统计表。

统计表提供了2003年和2004年的10月2日济南市民航、铁路、公路运输游客量的比较情况。

通过解决“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和“10月3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0.02÷0.47≈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教材特点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

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预习案1、说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2、说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

(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

三(1)班比三(2)班少()人,三(2)班比三(1)班多()人,两个班相差()人。

(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吨。

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伯伯家接待旅客情况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要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先算:今年自驾游的人数比去年多多少?再算: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占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540-480)÷480=12.5%答:答: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12.5%。

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少百分之几?(1)谈话: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学生交流汇报。

(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预设)1-480÷540=11.1%答: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人数少11.1%。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随机练习:(1)4是5的()% 5是4的()%(2)5比4多()% 4比5少()%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本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3.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讨论:为什么甲比乙多10%,而乙比甲不是少10%呢?难道我们做错了吗?学生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之间讨论,明白“1”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课外拓展学案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超市有大米50袋,面粉40袋。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百分之几?列式:()面粉是大米的百分之几?列式:()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列式:()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列式:()2、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注意“节约”的意思)3、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

团结路的路宽由原来的12米增加到25米,拓宽了百分之几?(注意“拓宽”的意思)教学反思: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第二课时预习学案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2、思考:还可以怎样计算?3、出示: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思考: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导学案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自主练习第5题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

(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

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

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A 1÷(4+1) B(5-4)÷5 C 4÷5 D 1÷54.自主练习第7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外拓展学案1.甲数是40,乙数是50,甲是乙的()%,甲比乙少()%。

2.A是B的125%,A比B多()%,B是A的()%,B比A少()%。

3.列式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

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以采摘节期间,凤凰岭村共接待游客980人,其中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为信息。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预习案画图分析并列式,不计算:1、一堆煤重2500吨,用去2/5,用去了多少吨?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7,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大家很多都跟随父母去果园进行过采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关于采摘节的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采摘节的印象,具体到有什么印象,旅游时的感受等,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2)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

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设计意图]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

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理清并掌握数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