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e95e2c366c3144158290a232fa1d1089

【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e95e2c366c3144158290a232fa1d1089

绝密★启用前【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一个世纪以来,在象形的方块字四处漂流的经历中,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的鲁迅,沈从文、老舍们,也绝不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印证了别人的理论和体验,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文字作证,我们才以可肯定地说,所谓“全球一体化”是一条千差万别的苍茫之河,在这个非人可料的历史洪流中,( )。

无论是昆仑山还是黄河,无论是基纳巴卢山还是霹雳河,都不会是生命和精神永恒不变的家园。

无论是金字塔、万里长城、万神庙,都不可能________地为我们解决精神和情感的困惑。

金字塔、万里长城。

万神庙代替不了的生命体验,我们眼前这台万能的说英语的电脑照样还是代替不了,在有网络神话之前,人类已经有过太多太多的神话,“他们的历史”发生在“别处”,而“我们的历史”也正发生在“别处”。

让我们用方块字记录下这________的一切,让我们用象形的方块字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用这故事为自己留下生命的航标,在我们的前面已经有许多人这样做了,我们不过是把别人做过的事情_______地做下去。

1.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四处漂流远离家园。

B .我们远离家园四处漂流,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

C .我们远离家园,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四处漂流。

D .我们以方块字为自己的木舟,驾乘着远离家园四处漂流。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试卷第2页,总11页A .一蹴而就 铭肌镂骨 坚忍不拔B .一劳永逸 刻骨铭心 坚持不懈C .一蹴而就 刻骨铭心 坚持不懈D .一劳永逸 铭肌镂骨 坚忍不拔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顾钧《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

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

(《伊利亚特》第十八卷)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

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

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

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

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然除了脚后跟),所以无所畏惧。

张飞毕竟是凡人肉身,虽然英雄气概绝不输于阿基琉斯。

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兴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B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D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B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D .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D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三上·济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

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

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

”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

“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

”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

“请您躲开我。

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

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

”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

摸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

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矫情(jiáo)寻踪觅迹(mí)饯别(jiàn)命途多舛(chuǎn)B . 轻佻(tiāo)蛊惑人心(gǔ)庇佑(bì)寡廉鲜耻(xiān)C . 采撷(xié)峭拔刚劲(jìng)蚌埠(bèng)叱咤风云(zhà)D . 贮存(zhù)涎皮赖脸(xián) 舷梯(xuán)奴颜婢膝(bì)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重要B .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C .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危险的楼D . 强乐还无味强乐:勉强寻欢作乐3. (2分) (2019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 . ①③⑤⑦B . ②④⑥⑧C . ①②④⑥D . ③⑤⑦⑧4. (2分)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 . 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风、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

B . 这首曲词的前四句,由欧阳修《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

C . 最后是个设问句,先暗中点明离别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师给了个题目,说能不能写一篇《我理想中的老师》。

因有过不少这方面的思考,便应允下来。

过后想来,觉得这不是一个轻松可谈的话题:说浅了没意思;说深了怕“离题万里”;勉强说又怕落得个“不在此山中,只在云深处”的尴尬境地。

所以,这里只就我目力所及,谈一点感想。

先来讲个教学故事。

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

”讲到这里,一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位学生的手也一直举着。

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几乎是愤怒地说:“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

”学生挑战老师,是不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的。

所以,那位优秀教师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她立马毫无顾忌地说:“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我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那位男生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叶”字。

那位优秀教师的脸唰一下红了,她愤然回到办公室……其实,叶的繁体就带“木”字,因对峙中的师生皆缺乏这一认识,才导致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这真是“一叶障目”了。

表面看,是那位老师缺乏雅量,实际却反应了我们文化背景的弱点。

进一步说就是,我们的文化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课本上的准没错,为人师者也没错。

这种观念固化了老师的思维,久而久之,老师也就无法承受来自学生的挑战。

日本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维新后教育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手头有份资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他通过孩子在日本上小学,认识了日本的教育制度。

如作者问他的孩子:“你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打印出个世界①3D打印,也叫三维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也称“叠层制造”工艺,最早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

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在一个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然后通过逐层打印,把材料堆积成三维物体。

②基于这样的工作原理,3D打印技术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并不快,且成本昂贵,但此技术从零开始堆积材料,不受传统加工手段制约,可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的产品。

比如说你要在零件里面打印一些复杂却十分精确的孔,或者要做一个中空的牙齿模型,这时用3D打印工艺就比传统加工工艺快捷省事。

最重要的是,3D打印技术让零件的制造不再拘泥于工艺,而取决于想法,越是稀奇古怪,越是传统加工工艺无法加工的零件,就越是3D打印技术的用武之地。

比如科幻电影《机械公敌》中出现的奥迪RDQ,其超现实的水滴形车身就是由德国库卡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

③由于3D打印技术自身的特点,其成熟的应用多出现在医学、教育领域,用于制造那些传统工艺无法精确完成,却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单个零件。

比如制造出用于移植手术的人造骨髓;还可以制作器官模型,供医生个人练习,为手术做准备。

④3D打印技术还在整形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2005年,一位猛禽保育专家和一位牙医,用了18个月的时间,用3D打印技术为一只被子弹击碎了半个喙的白头海雕制造了一个“义喙”(注:假嘴)。

在义喙安装手术后,这只幸运的鸟儿就摆脱了进食管,可以自主进食、饮水、梳理羽毛了。

⑤现在,3D打印技术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近已经有人在用3D打印技术制作精致的玩具了,比如用光敏树脂制造的小熊U盘,还有人打印出了可以食用的巧克力,前不久有报道,美国一位工程师为了测试机场安检系统专门打印了一把非金属枪。

如果你是一位DIY达人,等你闲来无事,甚至可以打印个自己来玩玩。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1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汉代的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特征,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在形式处理上“取大势去繁缛”,不造作不雕饰,________________。

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因为汉代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是因为受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影响。

A .虽然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但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B .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也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C .只有没有自然朴拙的亲切,才会有一种精雕细刻的精致D .虽然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但有了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称谓语用得准确恰当,不但会影响交际的顺利与否,也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B .为什么许多人厌恶香菜?据科学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这不仅与嗅觉受体基因接收香菜中大量含有的醛类物质信息相关,文化因素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C .2018年,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D .从现在起到明年五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亨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代表作有《背影》《欧游杂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在下面每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蓝天白云下,白杨树那结实、挺拔的躯干,正 着生命力的顽强。

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具有挖根生的一句就是我们 的“父母在,不远游”。

③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 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A .昭示 耳濡目染 折射 B .揭示 耳熟能详 映射 C .昭示 耳熟能详 折射 D .揭示 耳濡目染 映射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这诚然是不错的。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①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②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③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④“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⑥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A .⑥①④②③⑤ B .⑥①④⑤③② C .①⑥④⑤②③ D .①④⑥②⑤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 .天舟一号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C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愈发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梦”和“欧洲梦”合作共赢的轮廓。

D .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不断创造新的生活,而且保存和传递着文明。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小作文4.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六期的主题词是“眼泪”,请为主持人董卿写一段200字以内的开场白。

三、名著阅读5.以下是《红楼梦》中的五个经典情节,请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①大闹宁国府②重建桃花社③兰言解疑痴④偶填柳絮词⑤赚入大观园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指南录后序(节选)〔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纾:解除。

B.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屡次,多次。

C.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到,去。

D.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同“现”,出现。

7.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焉用亡郑以.陪邻C.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吾其.还也。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呼靡号及。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9.结合上文,请简要概述文天祥爱国情怀。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0.词人在上阕是怎样表现“离别苦”的?请简要分析。

11.在下阕中,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六、句子默写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只是朱颜改。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

(3)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

(5)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_____,言笑晏晏。

_____,不思其反。

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背粮陈忠实①在丰饶的关中平原两料庄稼因干旱绝收的年馑里,北边黄土高原的山区却获得少有的丰收,于是就形成了平原人向山里人要粮食的反常景观。

②山里不种棉花,白鹿原人背着一捆捆一卷卷家织土布,成群结队从各个村庄出来,汇集到几条通往进山峪口的南北向的官路上,背着口袋出山的人和背着布卷进山的人在官路上穿插交错,路面上被踩踏出半尺厚的粉状黄土。

好多人趁机做起地地道道的粮食掮客,他们从山里掮背回粮食,到白鹿镇兑换成布匹或者成衣,再掮背着布匹和衣服进山去兑换山民的包谷和谷子,用赚下的粮食养活婆娘和娃娃。

白鹿镇成为整个原上一个粮食集散重镇,红火的景象旷古未见。

③鹿三让他的女人把木柜里仅存的几丈纯白土布和丈余蓝格条子布一齐捆卷起来,再把大人和娃娃的新旧衣服捋码一遍,凡是当下穿不着的都叠捆起来。

女人挑来拣去作难不定唉声叹气。

鹿三却果断得多:“救命要紧。

穿烂点没啥受点冷也不要紧,肚里没啥填不行喀!”当他估摸布匹和衣服能够换得尽他一个人背的粮食时,就给白嘉轩告假:“我明日进山背粮去呀,得走三五天”。

白嘉轩不假思索地说:“你去你去,得几天走几天,路上甭赶得太紧,当心出事,而今人都吃不上身子虚。

”鹿三转身要走的当儿,白嘉轩又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

”鹿三转过身笑着问:“你叫娃去背粮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

”鹿三就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他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

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他们兄弟俩也就知道粮食是个啥东西了。

我说嘛……你把你那个二娃子也该引上。

”鹿三感动而又钦佩,回到屋里对女人诵叹不迭:“嘿呀呀!你看嘉轩这号财东人咋样管教后人?咱们还娇贵兔娃哩不敢叫背粮去……”④鹿三领着成年的孝武和未成年的孝义以及兔娃,四个人结伙搭帮在鸡啼时分上了路,太阳西斜时进入峪口。

进山和出山的人在峪口会合,有人在这儿搭下庵棚开起客栈,兼卖稀饭和包谷面饼子。

四个人歇息一会儿吃了点自带的干粮又上路了……因为带着两个孩子而延缓了行程,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

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兔娃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

奶奶白赵氏首先看见归来的两个孙子,捧住孝义的脸嘘叹不止,孙子的双唇燥起一层黑色的干皮,嘴角淤着干涸的血垢,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了,抚着血泡摞着血泡的脚片痛不可支。

白嘉轩跟着仙草走到院子快活地逗儿子说:“三娃子你这下知道啥叫粮食了吗?”孝义苦笑着:“爸呀我日后掉个馍花花儿都拾起来吃……”孝武媳妇把一盆水端到院庭里,让自己的男人和弟弟孝义洗脸。

白嘉轩阻止说:“先甭洗脸。

把刚才背回来的粮食再背上——”白赵氏忍不⑤白嘉轩佝偻着腰,领着孝武和孝义走进鹿三家的院子朗声说:“三哥!娃们给你送粮来了。

”鹿三正躺在炕上歇腿,和女人先后跷出厦屋门坎,看见孝武孝义肩头扛着从山里背回来的粮食袋子,迷惑地问:“你咋么又叫娃们背过来了?那是给你背下的喀!”白嘉轩说:“这回从山里背回来的都给你。

我等下回背回来再拿。

”孝武孝义放下粮食袋子,颠颠跛跛着走出院子去了。

白嘉轩幸灾乐祸似的笑着说:“这回把碎崽娃子跑美咧!这回碎崽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啰!”(选自《白鹿原》,有删改)13.文章第②段描写白鹿镇旷古未见的“红火的景象”,请说明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作用。

14.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相关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

15.小说中白嘉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白嘉轩所说话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徐贲①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

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

②有人把这种粗鄙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知羞耻。

其实与“要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不知道什么是该羞耻的,什么是不该羞耻的。

粗鄙是羞耻心像癌症一样的病变,这种病变在特定的被污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

③一个社会整体越缺乏是非价值,越不正派,不知耻之人就会越发大胆地发无耻之言、行无耻之事。

12月8日在广州的国际慈善义卖活动中,善款出现4900元假币,引发了一场“丢脸”之争。

有官员在微博中称外国人在中国义卖是“假慈善”,“其用心就是想丢中国人的脸”。

针对这样的丢脸指责,比利时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回应称,该领事馆参加义卖的所有产品都是比利时企业无偿赞助的,义卖价格均为成本价,义卖所得全部捐出,做慈善没有什么好丢脸的,真正丢脸的是那些假币。

④对假币问题是非不辨,反倒是无端辱骂做好事的人“丢脸”,哪怕是出于为国家“要面子”的良好动机,也是一件粗鄙的事。

这位官员事后声称自己绝不后悔。

死不认错其实是在粗鄙地对待自己的粗鄙,是一种应该被人瞧不起的色厉内荏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