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电机定子、转子冲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合集下载

微型电机定子片和转子片工位级进模设计

微型电机定子片和转子片工位级进模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微型电机定子片和转子片工位级进模设计THE DESIGN OF STATION PROGRESSIVE DIE ON THE MICR OMOTOR STATOR AND ROTOR PLATE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及班级:指导老师及职称:学部: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4 年 5 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2)1.1 模具概述 (2)1.2 级进模概述 (3)1.3 Pro/ENGINEER的基础知识 (4)1.3.1 Pro/ENGINEER的诞生 (4)1.3.2 Pro/ENGINEER的功能和特点 (4)1.3.3 Pro/ENGINEER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5)1.4 课题内容选题意义 (6)1.5本章小结 (7)2微型电动机定子、转子片级进模设计 (7)2.1 设计资料 (7)2.2 设计步距与定距方式 (7)2.3 排样图设计 (8)2.4主要计算 (9)2.4.1 冲压力的计算 (9)2.4.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0)2.4.3 卸料力与推件力的计算 (12)2.4.4 冲裁间隙 (12)2.4.5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2)2.5压力机的选择 (16)2.6模具总体设计 (18)2.6.1 模架 (18)2.6.2 卸料板 (18)2.6.3 导柱和导套 (19)2.6.4 弹压装置 (19)2.6.5 凹模 (19)2.6.6 定位装置 (21)2.6.7 导料装置 (22)2.7 主要零部件设计 (22)2.7.1 线槽冲模设计 (22)2.7.2 校正模设计 (26)2.7.3 小凸模设计 (27)2.7.4 转子片落料模设计 (28)2.7.5 异行孔冲模设计 (29)2.7.6 切废模设计 (30)2.7.7 切断模设计 (31)2.8 本章小结 (32)3Pro/ENGINEER的模具造型 (33)3.1 总装配图的建立 (33)3.2 零件图的建立 (34)3.3 本章小结 (38)4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39)微型电机定子片和转子片级进模设计摘要:本课题介绍了微型电动机定、转子片多工位级进模的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并应用Pro/E软件对其进行级进模具设计,解决了模具排样的难点,设计的模具机构应用于工程实践,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电机定子转子片套冲级模具设计

电机定子转子片套冲级模具设计

摘要设计题目来源于拥有七十多年电机生产历史的湖南湘电集团电机事业部生产现场。

冲压件——电机定子片与转子片采用的材料是电工用的硅钢片。

本设计对模具设计思路以及结构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结合模具发展现状以及冲压模具设计的主要技术,对定子片与转子片进行了较详细的工艺分析;进行了冲压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等冲压工艺计算;对卸料装置、定位装置、导料装置等模具结构形式进行了选择;根据工艺计算结果以及模具结构,对模具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对压力机进行了合理选择。

由于电机定子片、转子片结构复杂,对精密度要求较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定子片叠装铆接孔与中心轴孔的对称度要求,以及材料的平整度和模具的工作强度。

采用了七工位排样设计:工位①为冲导正钉孔、定子片4个安装孔、转子片各槽孔及中间孔;工位②为校平工位;工位③为转子片外形落料;工位④为冲定子片内形槽孔;工位⑤为空工位; 工位⑥为定子片两端外形圆弧冲切;工位⑦为定子片与本体冲切分离。

该级进模的主要功能是将定子片与转子片同时冲出,并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

在模具的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模具导料系统设计了双侧导板机构和钢珠弹顶,带料在导板内侧连续送进,与钢珠弹顶中机构的钢珠成点接触,使带料在高速、连续的送进冲压中实现材料的平滑移动;二是模具中各凸模的导向精度由卸料板来保证。

为了保证卸料板的运动精度,在卸料板与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了对称分布的4个辅助内导柱内导套;三是在模具底面转子片冲切落料型孔部位设计了4个螺孔,用以固定收集落料后的转子片装置,以避免与其他废料混合。

本模具与工步为80mm的辊式自动送料机进行配合送料,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和送料定距的精度,从而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关键词:定子片转子片级进模多工位冲裁ABSTRACTThe design topic mainly originates from the production frontline in Generator Manufacturing Group of Xiangtan Electric Company, which has 70 years in the line of generator manufacturing. The material the stator and rotor plate use is electrical silicon steel sheet.The full text is to express the design idea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etail;Here are the main context: Though Combin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tamping die ,with the main technical of stamping die design; we focus on the motor stator and rotor plate to do the process analysis; do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punching pressure, pressure center and so on;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e unloading device, positioning device, a material guide device of die structure and so on; describing the process of choose the right and reasonable press machine.Because of the stator and rotor plate are high complex and precise parts in the motor, so after careful and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l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or lamination riveting hole and the hole of center axis, material flatness and die work intensity, we draw a seven station layout: Station 1—piercing pilot hole, 4 stator mounting holes, and the middle hole; Station 2—shool ping station; Station 3—rotor shape blanking station; Station 4—punching a stator inner slotted hole;Station 5—the air station ;Station 6—the outside shape arc of the stator cutting;Station 7—separation of stator plate and body.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progressive model is getting the motor stator and rotor plate out at one time,reaching the goal of the utter use of material.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progressive mold structure:1.In the material guide system , bilateral plate mechanism and steel ball are included , with material in the plate medial continuous feeding, and the steel balls body point contacting with material, so that the strip can continuous to achieve smooth movement at high speed in the high punching stamping mold.2.The accuracy of each punching die in the mold can ensured by the stripper plate.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ripper plate motion accuracy , 4 auxiliary guide pillar and guide sleeve are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stripper plate and punching die fixing board .3.There are 4 screw holes i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ld rotor punching blanking hole site , and the screw holes are used for fixing the collection after the blanking rotor device, in order to avoid mixing with other waste.The motor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roller type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utomation level and feeding distance accuracy, realizing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Keywords: stator plate rotor plate progressive punching die multi-station punching目录第一章前言...............................................................................................- 1 -1.1 概述........................................................................................................................ - 1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 1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 2 -1.4 模具CAD/CAE/CAM技术 .................................................................................. - 4 -1.5 课题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 -1.6 课题创新................................................................................................................ - 6 -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7 -2.1 冲件尺寸.................................................................................................................. - 7 -2.2 工件材料分析.......................................................................................................... - 8 -2.3 工件结构分析.......................................................................................................... - 8 -2.4 工件精度分析.......................................................................................................... - 8 -2.5 确定工艺方案.......................................................................................................... - 8 -2.6 排样...................................................................................................................... - 9 -2.6.1 排样方案分析................................................................................................ - 9 -2.6.2 计算条料宽度.............................................................................................. - 10 -2.6.3 确定步距...................................................................................................... - 10 -2.6.4 材料利用率.................................................................................................. - 10 - 第三章冲压工艺计算...................................................................................................... - 12 -3.1 冲压力计算............................................................................................................ - 12 -3.1.1 冲裁力计算.................................................................................................. - 12 -3.1.2 卸料力计算................................................................................................ - 13 -3.1.3 冲压总力...................................................................................................... - 13 -3.2 压力中心计算........................................................................................................ - 13 -3.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 14 - 第四章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 22 -4.1 模具类型及选择.................................................................................................. - 22 -4.2 卸料装置.............................................................................................................. - 22 -4.3 定位装置及精度.................................................................................................. - 23 -4.4 导料装置.............................................................................................................. - 23 -第五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 25 -5.1 凹模的设计............................................................................................................ - 25 -5.1.1 凹模的结构.................................................................................................. - 25 -5.1.2凹模厚度H的计算 ...................................................................................... - 25 -5.1.3 凹模长度和宽度.......................................................................................... - 25 -5.1.4 凹模材料的选用.......................................................................................... - 25 -5.1.5 凹模的固定方法.......................................................................................... - 26 -5.1.6 切断轮廓线到凹模边缘的尺寸.................................................................. - 26 -5.1.7 螺孔到凹模孔、圆柱销孔到螺孔的尺寸.................................................. - 26 -5.1.8 螺孔间距[1]................................................................................................... - 26 -5.2 凸模的设计.......................................................................................................... - 26 -5.2.1 凸模的长度................................................................................................ - 26 -5.2.2 凸模的材料.................................................................................................. - 27 -5.2.3 凸模的固定.................................................................................................. - 27 -5.2.4 凸模的强度计算.......................................................................................... - 27 -5.3 凸模固定板设计.................................................................................................... - 27 -5.4 卸料板设计............................................................................................................ - 28 -5.4.1 卸料板与凸模间隙.................................................................................... - 28 -5.4.2 卸料板尺寸................................................................................................ - 28 -5.4.3 卸料版台肩的高度.................................................................................... - 28 -5.5 导料和承料装置.................................................................................................... - 29 -5.5.1 导料板的尺寸.............................................................................................. - 29 -5.5.2 承料板.......................................................................................................... - 30 -5.6 模柄设计................................................................................................................ - 30 -5.6.1 模柄结构...................................................................................................... - 30 -5.6.2 模柄尺寸...................................................................................................... - 31 -5.7 卸料弹簧的设计.................................................................................................... - 31 -5.8 紧固件.................................................................................................................. - 32 -5.9 凹模固定板............................................................................................................ - 34 -5.10模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 34 -5.10.1 模架设计.................................................................................................... - 34 -5.10.2 内导向装置设计........................................................................................ - 34 -5.10.3 模具零件的选材[7]..................................................................................... - 35 -5.10.4 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 36 - 第六章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 38 -6.1 冲压设备的选定.................................................................................................... - 38 -6.2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单元七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教学单元七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形弹簧或聚氨脂橡胶作为弹性元件。 2)卸料板的材料 卸料板的镶块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良
好耐磨性。 3)弹性卸料板的导向形式 弹性卸料板在结构上具备导
向精度高、刚度好的导向装置,使弹性卸料板在工作时稳定 可靠,对凸、凹模起到导向和保护作用。
4)安装卸料板的卸料螺钉 在一副模具中使用的卸料螺 钉,应对称分布,常用的也可用滚珠导柱导套。
级进模模板一般包括凹模板、凸模固定板、垫板、卸 料板和导料板等。这些模板的厚度决定了模具总体高度。 (3)凸模固定板设计
级进模的凸模固定板除安装固定各种凸模外,还要在 相应位置安装导正销、斜楔、弹压卸料装置等零部件。 因此,固定板应有足够的厚度和耐磨性。固定板的厚度 可按凸模设计长度的40%左右选用,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2)空工位的设置 当凹模型孔间距过小影响到其强度时, 或因冲压工艺要求需在模具结构中设置倒冲、侧向冲压等特 殊装置时,必须设置相应的空工位(在空工位上不对条料进 行冲压加工),以保证模具寿命和便于制造。 (3)冲件的排列方式和冲压力的平衡 (4)冲件的毛刺方向
排样图中冲件的毛刺方向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模具设计
项目七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目录
7.1 任务引入 7.2 相关知识
7.3 任务实施 思考与练习题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7.1 任务引入
图a、b微型电机定、转子冲片,材料为冷轧硅钢片,料厚 0.35mm,零件形状复杂,生产批量大,为提高材料利用率, 保证产品质量,定、转子冲片宜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冲压。 图c为卡片冲压件,该冲件结构尺寸小,料厚t=0.8mm,材料 为黄铜带H62,大批量生产,尤其内孔和外形壁间距小,因此 宜采用带料多工位级进模冲压成形。
(4)边料载体
边料载体应用示例

基于UG定位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基于UG定位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 20 ·
(b) 图 1 定 位 架
a— — 定位架二维 丁程图 b——定位架 三维 图
《模 具制 造}2018年 第 lO期
冲 · 模 技 术 ·
2 数 据 的 导 入 、处 理 和 钣 金 零 件 的 准 备
④ 工位 和第⑤ 工位切 除中 间大块废料 ;第⑥ 工位倒
如 果 零 件 是其 他软 件 设 计 的 ,则 需 利 用 NX的 文 面 ,清 除 毛刺 ,提 高 制 件 侧 面 的平 面 度 和减 少 弯 曲应
足 客 户要 求 。
关键 词 :数 字化设 计 ;PDW ;多工位 级进 模 ;定位 架
中 图分 类 号 :TG385.2
文献标 识 码 :B
D esign of M 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f0r the Positioning Fram e Based on UG
使 用 PDW 模 块 的 定 义 中间 工 步 日 ,定 义 展 开 定 位 架
所需 的中间工步 ,然后进行直接展开 和折弯操 作 ,定
位 架 展 开 的 中间工 步 排 列 图如 图 2所 示 。

【鞫2 展 开 的 中 间 ]一步
3 工艺设计 工艺设 计主要包括初 始化模具 设计 、毛坯布局 、
如果对仿真的条料不满意可反复进行修改和仿真。 折 弯 凸模 、折弯 凹模 、成形 凸模 、成形 凹模等 如图 lO
外 ,还必须控制制件弯 曲后 的回弹 。UGNX软件 中的 本 文 应 用 UGNX软 件 中 的 PDW 模 块 对 该 定 位 架 进 行
PDW (Progressive Die Wizard)模 块 是 一 套 用 于 多 工 模具设 计 ,提高设计效率。

定子片转子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论文

定子片转子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论文

压缩机定子转子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型产品的工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质量稳定。

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

用模具生产零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的廉价的轧制钢板或钢带为材料,而且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的优点,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使用模具已经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现代制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

多工位级进模是冲压模具中的一种,它是在单工序冲压模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工序集成模具,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冲裁,压弯,成型,拉伸等多种冲压工序,它可以将复杂的制件外形或型孔,经分解变成简单的冲压。

因此,多工位级进模具有高效,高精度,长寿命的特点,它已成为实现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模具,冲压,级进模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Of Stator And RotorPiece Of CompressorABSTRACTMolds to form a mass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facilities, is the main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Mold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y。

Tool to ensure accuracy of the ram of the product sizes, and make products 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Die in the production of parts of the metallurgical factory of rolled steel plates or with a material,And in production don't need, with high efficiency, quality, light weight and low cost to save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for a range of advantages,is Other process could compare with。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3)条料的导正定位 导正销的工作原理。 导正就是用装于上模的导正销插入 条料上的导正孔以矫正条料的位置, 保持凸模、凹模和工序件三者之间 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1-落料凸模 2-导正销 3-冲导正孔凸模
4)条料的导向和顶料装置 (1)浮动顶料装置
图6.36 浮动顶料装置 (a)顶料钉 (b)顶料管 (c)顶料块
二、相关知识学习
2.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类型 1)固定导料板多工位级进模 2)半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3)整体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4)分段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二、相关知识学习
3.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凸模: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中,凸模种类一般都比较多。截
面有圆形和异形的,还有冲裁和成形用凸模。 常用的凸模固定法:
任务6.3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
一、布置工作任务 二、相关知识学习 三、制定实施计划 四、工作任务实施
五、工作结果评估 六、拓展训练
一、布置工作任务
为电动机定子片和转子片模具进行主要零部件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
二、相关知识学习
1.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组成 该模具与普通模具相比较,有如下特点。
(1)支撑牢固 (2)导向精密 (3)导料准确 (4)定位精确 (5)卸料可调
项目6 成形类模具设计
任务6.1 了解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 任务6.2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 任务6.3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任务6.1 了解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基础
1.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1)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黑色或有色金属,材料的形状多为具 有一定宽度的长条料、带料或卷料。 2)送料方式为按“步距"间歇或直线连续送给。 3)冲压的全过程在未完成成品件前,毛坯件始终不离开(区 别于多工位传递模)条料和载体。 4)冲压生产效率高; 5)操作安全简单 6)模具寿命长 7)产品质量高 8)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大 9)生产成本较低

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I. 绪论A. 研究背景和意义B. 国内外研究现状C. 研究内容和目的D.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II.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原理与方法A.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原理B.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方法C. 确定级进因素D.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模拟方法研究III.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实现A.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工艺流程B.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加工工艺C.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加工的互联网制造技术应用IV.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试验和分析A.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试验的方法和步骤B.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加工与试验结果分析C.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的性能评价V.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应用和展望A.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在电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成效B.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在行业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和前景C.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未来的研究方向VI. 结论与展望A. 结论总结B. 研究中的不足和改进C. 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一章:绪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电机性能、可靠性、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电机制造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含量持续提升和环保要求日益加强等多种挑战。

为了满足这些挑战和市场需求,提高电机制造业竞争能力,需要研究和开发新的电机制造技术和方法。

其中,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在电机生产加工过程中,定转子加工是一个影响整个电机性能的关键环节,而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技术可以使定转子的制造更加精确、高效和可靠。

同时,这项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

因此,本研究就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章节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了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技术在电机制造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接着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理论基础、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电机定转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电机定转子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讲解

电机定转子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讲解

三、模具设计及主要的尺寸计算
1—下模座; 2、15—销钉; 3—凹模; 4—套;5—导柱; 6—导套; 7—上模座; 8—卸料 板9—橡胶; 10—凸模固定板; 11 —垫板; 12—卸料螺钉; 13—凸模; 14—模柄; 16、 17—螺钉
冲裁模典型结构与模具总体设计尺寸关系图
1.模具类型的选择
复合冲压是在压力机滑块的一次 行程中,在同一位置上,使材料顺 序完成几个冲压工序的方法,如落 料—冲孔、落料—拉深、落料—拉 深—冲孔、冲孔—翻边等复合工序, 该类模具称为复合模。生产现场应 用较多的有落料—冲孔复合模、落 料—拉深复合模和落料—拉深—冲 孔复合模等。
1)复合冲裁模的结构形式 复合冲裁模有倒装、顺装两种
结构形式。 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应用较为广泛。 2)落料—拉深复合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3)带浮动模柄的落料—冲孔复合模
4)翻边复合冲模
2.工作部分的结构和尺寸的确定
工件的外形落料凹模采用整体 结构,直刃口形式。这种刃口强度 较好,孔口尺寸不随刃口的刃磨而 增大,适于形状复杂、精度高的工 件向上顶出的要求。
电机定、转子冲片工艺方案的种类
在冲裁工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 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的特点确定 冲裁工艺方案。冲裁工艺方案可分 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级进冲 裁。
单工序冲裁是在压力机一次行 程,在模具单一的工位中完成单一 工序的冲压;复合冲裁是在压力机
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作位 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冲压 工序;级进冲裁是把冲裁件的若干 个冲压工序,排列成一定的顺序,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条料在冲模的 不同工序位置上,分别完成工件所 要求的工序,在完成所有要求的工 序后,以后每次冲程都可以得到一 个完善的冲裁件,组合的冲裁工序 比单工序冲裁生产效率高,获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
辽 宁师 专 学报
21 年第 1 01 期
( )特征识别.对钣 金零件 的一些特 征进行识别 ,并将零件 的某 些特 征分类 为某种 冲压工序. 1 ()初始 化项 目和特 征前处 理. ()初始化项 目:产生各 种文件 ,文 件 以树的方式 进行组织, ( )特 2 a b 征前处理 :将各 种特征进 行分类 ,通过分类 可 以确定该零 件所需要 的冲压工 艺. ()新建 毛坯.使用 毛坯生成 器将钣金件零 件生成新 毛坯. 3
() 新 建 钣 金 件 及 设 置 首 选 项 ; 1 () 创 建 垫 片 ; 2 ( )创 建 中 心 孔 ( 个 ) 3 1 ;
表 l 定 子 片和 转子 片 工 序 表
()创 建转子 片线槽 孔 ( 6 ) 4 1个 ; ()创 建定 子片线槽 孔 ( 8个 ) 5 1 .
谷 安 旭 贾 鹏 ,
( .辽 宁信 息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辽 阳 1 1 0 ;2 辽 宁机 电 工 程 学校 , 辽 宁 辽 阳 1 l O ) 1 10 0 . 1 O O

要 :利 用 UG 软 件 的级 进 模 向导 ( D ) 块 进 行 多 工 位 级进 模 设 计 , 可 以极 大 地 提 高 级 进 模 设 计 效 PW 模
1 工 艺 分 析
2 电 机 的 定 子 、转 子 片 钣 金 设 计
由于 电机的定子 、转 子片 采用套 冲工 艺 ,故 需 将定 子 、转 子 片设计 成 一 个 制件 ( 图 2 , 见 ) 以保证 级进 模设 计 的顺利 进行 . 电机 的 定 子 、转 子 片 钣 金 设 计 步 骤 如 下 L : 4 ]
中 图分 类号 :T 8 . G3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5 8 ( 0 1 O —0 8 — 0 0 8 6 82 1 )1 0 1 4
硅钢 片定子 、转子 ( 称铁 心 ) 电动 机 的重 要 部件 之 一 ,铁 心 重量 占产 品重 量 的 2 %~ 3 ,它们 俗 是 5 5 是 由几十 片乃至几 百片 冲片经 叠装形 成 ,冲片 的质量 对产 品性 能有 直接 影响Ⅲ .根 据 电机定子 、转子片 的 结 构特点 ,采用专 业 UG软 件 的 P W 模 块进行 多工 位级进模 设计 ,能 够 自动执 行级 进模 的设 计 和细化 工 D 作 ,可 以极 大地 提高设计 效率 .
第1 卷 第 1 3 期
2011年 3月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l ua io io igT a h r l g o r a fL a nn e c esCol e e
V o. 1 13NO.1 M a" /.20 11
【 用研 究 】 应
基 于 UG 电机定 子 、转 子 冲片多 工位 级 进 模设 计
的废料.如 图 4 .
( )创建条带 布局. 在 创 建 级 进 模 之 前必 须 进 行 工序 排 7 样 .()初始 化条带 :按 工序要求 ,该零件需 要 9 a 个工位 来完 成 ,总工位数为 9 ( )分 配 工 艺 :将 工 序 特征 ( . b 冲孔 、 冲废 料) 配到各工 位上.( )仿真 :模 拟钣 金 件 的成 形 过 程 冲导 分 c 正孔 、冲转子 片 中 间孔 、冲 转 孔 片 线槽 孑 ( 6个 ) 转 子 片 落 L1 、 料、 冲定子 片中间孔 、 定孔片线槽 孔 (8个) 定子 片落料 、 冲 1 、 切 断废料孔 ( 2个) 工 序排样见 图 5 . .
片 体 . ( ) 抽 取 孑 :在 毛 坯 上 选 择 孔 ,然 后 形 成 冲 孔 废 料 . a L
00
图 3 毛 坯 布局
( )创建 冲导正孔废料 . ()创建转 子外 圆废料 .( )创建定 b c d 子 内圆废料. ()创建 定子外 圆废料. ()创建 切废料 2块 小 e f
3 工 序 安 排 及 电 机 的 定 子 、 转 子 片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设 计
3 1 工序 安 排 .
充 电器 外壳需 要 7 工位 来完 成 ,见表 1 个 . 3 2 充电器外 壳 多工位 级进 模设 计 .
作暑简夼 01 1 0 收稿 日 期:21一O—2

谷 安 旭 (9 3 ) 1 6 一 ,男 ,辽 宁鞍 山市 人 ,工 程 师 ,主要 从 事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方 面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辽 宁省 教 育 厅 科 研 项 目 ( 0 9 4 ) 2 0 A4 2
率. 以 电机 定 子 、转 子 冲 片 为例 ,介 绍 模 具 设 计 过 程. 该 设 计 方 法 简 单 、 直观 ,结 构 合 理 、 可靠 ,能 保 证 制 件
质 量 ,可 为 此 类零 件 的级 进 模 设 计 提 供 参 考 .
关 键词 :UG; 电机 定 子 、 转 子 冲 片 ; 多工 位 级 进 模 ;设 计
排样 图
( )创 建 模 架. 模 架 由 一 系 列 标 准 件 组 成 ,包 括 板 、 导 向 部 件 和 螺 钉 等. 目 录 选 D — 8 B UNI R A 2 类 型选 9 L E ,规格 选 1 0 0 VE S L , P AT S 5 4 ,冲头行 程 GAP — 2 2 5mm,9块 模 板 分别 为 上模 座 、 凸模垫板 、凸模 固定板 、冲头导板 、卸料板 、凹模固定板 、凹模垫板 、下模 座 、垫脚 . ( )创建 冲头. ()创建 导正孔 冲孔 冲头 ( 2 ) ( )创 建转 子 片冲 间孔 冲孔 冲头 ; ()创 建转 9 a 共 个 ; b c 子 片线槽孔冲头 ( 1 共 6个 ) d ;( )创 建转子 片落料冲头 ;()创建 定子片 冲 间孔 冲孑 冲头 ; ()创建定 子 e L f 片线槽孔 冲头 ( 1 共 6个) g ;( )创建 定子片落 料冲头 ;( )创 建载体 废料 冲头 . 以上 步骤均 由创 建中头 、 h 创建 镶块 、创建废料 孔三道 工序组成 . (0 1 )创建螺 钉. 自定 义 冲 头 ( 料 冲 头 )需 要 使 用 螺 钉 安 装 在 模 板 上. P AT 废 L E—HE GHT 及 I H EAD R L E E I F两个 尺寸需定 义 ,共 2个.所有 冲头 、镶块 、废料 孔及螺 钉如 图 6 .
( ) 毛坯 布 局 . 即坯 料 排 样 ,它 直 接 关 系 到 成 本 、材 料 利 4
用率 以及 模 架结 构 合 理 性 等 方 面 ,螺 距 为 1 2mm,宽度 为 3
1 5mi ,如 图 3 3 l l .
()草绘废料 曲线.草 图的长度要 超 出毛坯边 界 ,系统根 5 据 创 建 的 曲线 和 毛坯 边 缘 创 建 废 料 . ( )创建废料.废 料设计可 指定 如何 冲 出废料 ,在 需要时 6 创建导正 孔以帮助条料 在模具 中定位 以及传 送 ,所有废料 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