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丘脑的功能
丘脑知识讲解

大脑皮质感觉区
特异性中继核团功能:
• 腹前核、腹外侧核:调节躯体运动。
• 腹后核:调节躯体感觉,并有严格定位关系。
• 腹后内侧核:头面部的躯体感觉。
• 腹后外侧核:上肢、躯体、下肢的躯体感觉。
3、联络性核团(新丘脑):代表丘脑在进化中最新的部分
一般不直接 接受上行的传导束
前核 内侧核 外侧核背组
谢谢大家聆听!!!
43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锥体外系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丘脑参与的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躯干和四肢 痛温觉和粗触觉
头面部 痛温觉和触压觉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
薄束核 楔束核
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
功能 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调节躯体运动。 头面部的躯体感觉。
腹后外侧核 上肢、躯体、下肢的躯体感觉。
联络 性
前核
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
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和情感 调节有关。
外侧核群背侧组:
后 内侧膝状体 丘 脑 外侧膝状体
与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合密切相 关。
2、丘脑穿通动脉(后内)供血区梗死:
出现丘脑腹内侧综合征。
如两侧丘脑穿通动脉起自一侧大脑后动脉,可引起双侧丘脑腹内侧综合征。
表现为典型三联征:
1)急性意识水平降低:患者起初常嗜睡,难以
唤醒,唤醒有很快进入深睡。丘脑板内核和中脑上部网状结 构受累所致。
2) 认知及行为异常:定向障碍,淡漠呆滞,常有
虚构,近事遗忘突出;主侧病变可出现一过性忽视及画图抄 写能力丧失。丘脑板内核和背内侧核缺血所致。
丘脑的神经解剖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 化、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等。
症状
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偏盲等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
丘脑出血
1 2
定义
丘脑出血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丘脑血管破裂, 血液在丘脑内积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
3
症状
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丘脑内部不同核团的功能差异
深入了解丘脑内部不同核团或区域的功能特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揭示它们在信息处理和 行为控制中的作用。
丘脑与大脑皮层的交互作用
研究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信息传递、调制和整合等方面的机制,以揭示 大脑信息处理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丘脑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01
丘脑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丘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与情感和 动机相关的记忆。
02
丘脑通过与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交互作用,参与记忆的形成、
存储和提取过程。
丘脑在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理解和治疗记忆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障碍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和动机功能
丘脑与情感和动机的产生和调节密切 相关,尤其是与边缘系统相互作用。
和结构改变。
丘脑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
丘脑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丘脑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丘脑如何调节内分泌 系统的功能,以及内分泌因素如何影响丘脑的功能。
丘脑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丘脑与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它们在维持内环境 稳定和调节生理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丘脑的解剖与临床

目录
• 丘脑的解剖结构 • 丘脑的功能 • 丘脑病变的临床表现 • 丘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丘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丘脑的解剖结构
丘脑的位置与形态
位置
丘脑位于大脑深部,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 位于第3脑室的两侧,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中继站。
形态
丘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前核团、背侧核团和内 侧核团,其中背侧核团又分为腹侧和外侧部分。
丘脑病变可能影响情绪调 节,导致情绪波动、易怒、 焦虑或抑郁。
04
丘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影像学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MRI)
用于观察丘脑的解剖结构,发现病变部位及大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快速显示病变部位,尤其在急性卒中患者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用于评估脑血流灌注,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响运动功能。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丘脑 在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关键
神经元的丢失和变性导致运动控制失调。
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与丘脑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 和行为异常。丘脑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环路参与记忆和认知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中,丘脑神经元存在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病理特征,导致记
联络核的功能
联络核是丘脑中与其他核团联系最为广泛的区域之一,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不同感 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之间的活动。
联络核通过与其他核团的复杂联系,参与形成各种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之间的联 系通路,促进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联络核也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接收来自大脑皮层和其他区 域的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整合和加工,参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
以“体温调定点”例说下丘脑的四大功能-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解题策略
(2)关于发烧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 部分考生仅凭“发烧”一词误认为此时产热量散热量,这是体温调节中的一个常见误区。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大小关系对体温变化的影响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无论体温是否偏离正常范围,只要体温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即不再继续升高或降低(如 、 、 段),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所以,高烧持续在一定温度时,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1)抗利尿激素在________合成,并运输到垂体储存。一般情况下,促进其合成和释放增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升高。
下丘脑
细胞外液渗透压
[解析] 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和分泌,运输到垂体储存。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进下丘脑合成并通过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同时,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解析] 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会使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减少,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减少;同时,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内凹处集中,最后形成吞饮小泡进入细胞。通过这两个过程减少了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来源,增加了水通道蛋白的去路,最终导致上皮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情境导入
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一旦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就会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有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
对点练2 (2022·梅州二模)水盐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丘脑的功能

丘脑的功能丘脑(thalamus)是位于大脑中心的一个关键结构,跨越左右两半球,由多个核团组成。
丘脑作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面是丘脑的功能的详细介绍。
1. 感觉传递丘脑是大脑皮层的主要感觉输入站,接收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的大脑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
例如,视觉信息通过脑下视丘传递到视觉皮层,听觉信息通过脑下丘传递到听觉皮层。
2. 情绪调节丘脑与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紧密连接,参与了认知和情绪的调节。
它与扁桃体(amygdala)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扁桃体是处理情绪的关键结构,丘脑接收到扁桃体的信息后,可以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刺激信号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3. 运动控制丘脑与基底核(basal ganglia)及运动皮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参与运动的调节和控制。
丘脑可以接收到运动信号,并通过与基底核和运动皮层的交流,参与运动的规划、执行和协调。
4. 睡眠调节丘脑的一些核团(如细胞组和背外侧核)与睡眠调节有关,对睡眠的产生和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丘脑核团可以接收到来自脑干中继核团的睡眠信号,并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刺激信号来促进睡眠的产生和维持。
5. 意识与觉醒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是维持意识与觉醒的重要结构。
丘脑能够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兴奋信号,促使大脑皮层保持清醒的状态,参与意识的产生和维持。
总的来说,丘脑具有重要的感觉传递、情绪调节、运动控制、睡眠调节、意识与觉醒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丘脑的病变和损伤常常会导致感觉障碍、情绪紊乱、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下丘脑功能总结

下丘脑功能总结
下丘脑是大脑底部的一个小区域,对维持体内平衡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下丘脑的主要功能:
1. 感知和传递:下丘脑可以感知和传递身体内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渗透压、血糖水平等,这些信息通过神经和内分泌信号传递到全身各处,以维持体内平衡。
2. 调控生物节律:下丘脑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它能够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生殖活动、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以适应环境的昼夜变化和不同季节的来临。
3. 控制体温:下丘脑通过控制血管舒缩和汗腺分泌等机制来调节体温,以保持体温在适宜的范围内。
4. 调节激素分泌: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神经激素和促激素释放因子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以维持体内的激素平衡。
5. 调节水盐平衡:下丘脑可以感知和传递身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平衡信息,通过调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6. 调节血糖:下丘脑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以适应不同能量需求的生理状态。
7. 调节昼夜节律:下丘脑可以通过调节褪黑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昼夜节律,以适应环境的日夜变化和不同时区的时差。
总之,下丘脑在维持体内平衡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许多疾病和症状。
因此,对下丘脑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丘脑的作用

丘脑的作用丘脑是大脑中重要的一个区域,位于脑干之下,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它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丘脑分为两个部分,上丘和下丘,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
首先,丘脑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下丘脑是控制垂体腺的中枢,垂体腺又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腺体之一。
丘脑通过不断接收来自大脑皮层的信息,来调节垂体腺的分泌活动,保持体内各种激素的平衡。
例如,当体内某种激素过高或过低时,丘脑会通过释放特定的激素来抑制或刺激垂体腺的分泌,以使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此外,丘脑还参与了人体的情绪调节。
上丘脑与下丘脑之间有丰富的神经连接,这些连接被称为丘脑-下丘脑通路。
这个通路与人体情绪的形成和调节密切相关。
当我们遇到愉快的事情时,上丘脑会通过释放多巴胺等激素来传递愉悦感,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
而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压力时,下丘脑则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来产生焦虑和压力的感觉。
因此,丘脑在情绪调节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丘脑还参与了人体的睡眠调节。
上丘脑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来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影响人体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周期。
丘脑感知到环境中的光线变化,并通过下丘脑向松果体发送信号来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当外界环境变暗时,丘脑会释放更多的褪黑激素,引起人们的困倦感,帮助入睡。
而当外界环境变亮时,丘脑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们从睡眠中苏醒。
此外,丘脑还参与了认知功能的调节。
大量的研究表明,丘脑在注意力、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上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连接使得它能够监控和调节大脑的活动。
当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时,丘脑会增加大脑对相关刺激的处理,以提高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而当我们需要记忆和学习新知识时,丘脑会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来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加强记忆的形成和保存。
总之,丘脑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参与情绪的调节,调节睡眠周期,以及调节认知功能。
丘脑的神经解剖

内脏调控功能
丘脑对内脏器官的活动进行调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通过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联系,丘脑能够调节心率、呼吸 、消化等生理活动,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环境变化 。
学习与记忆功能
丘脑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记忆的形 成和巩固。
丘脑通过与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交互 作用,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回忆, 帮助个体学习和记忆新的事物和经验。
02 它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以产生感知和意识。
03
丘脑感觉区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刺激有重要影
响。
运动区
丘脑运动区是丘脑中控制运动的主要区域,它接收来自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并将其传递给脑干和面部表情控制。
联络区
丘脑联络区是丘脑中连接不同感觉和 运动区域的中继站,它对信息的整合 和协调有重要作用。
02
丘脑的结构组成
丘脑核团
包括前核团、背侧核团、内侧核团和外侧核团等,每个核团 又包含多个小的核,如前核团包含乳头体核、结节核等。
丘脑核团在丘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接收来自大脑皮层和 其他脑区的输入,并投射到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其他脑区 ,参与多种认知和情感过程。
丘脑的纤维束
丘脑的纤维束包括皮质-丘脑束、丘脑 -皮质束、丘脑-脑干束和丘脑-脊髓束 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丘脑对感觉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和整合,过滤 掉无关紧要的信息,突出重要的感觉刺激,
帮助大脑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周围环境。
运动控制功能
丘脑是大脑皮层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桥梁, 对运动指令进行传递和调控。
通过接收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丘脑将信号传递给脊 髓运动神经元,进而控制肌肉的运动,实现身体的协 调和平衡。
03
们对维持丘脑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连接到的是内侧膝状体;b连接到的是外侧膝状体;c连接到的是腹后内侧核;d连接到的是腹后外侧核;e主要连接到的是腹外侧核;f主要连接到腹前核。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
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
如图上彩色标记的核团。
接受来自特异性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
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协调有关。
这些核团通过多突触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分类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投射核
接受纤维第二级感觉投射
纤维
感觉接替核和其他
皮层下中枢的投射
纤维
脑干网状结构的
上行纤维
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特定
感觉代表区 构成
特异投射系统
投射到皮层特定感
觉代表区
弥散投射到皮层
广泛区域 构成
非特异投射系统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与感觉在不同水平
的联系协调有关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特异性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与大脑皮层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该系统一方面经过多次换元并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因而与皮层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这是一种在脑干内除界限清楚、机能明确的神经细胞核团和神经纤维束外,还有从脊髓到丘脑底部都有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的结构。
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导途径专一,突触少。
不专一,突触多。
丘脑接替核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投射核与大脑皮层关系点对点投射弥散投射
功 能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
冲动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
层的兴奋状态
损伤表现特定的感觉消失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