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分类和主题排检法
文献检索---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2、四部分类法 定义:依照文献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 的方法,称文献分类法。晋代改为四部。《隋书· 经籍志》以 经、史、子、籍的名称标志四部类名。 举例:清代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 目》将经、史、子、集四部分为44类,其中有16类再分 子目。 优点:建立了古代文献的分类体系,大体上属于学科体 系分类法,适用于古代文献的分类和编制古籍书目。
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工具书的排检法分类
汉字形序排检法 汉字号码查字法 汉字音序排检法 分类排检法 主题排检法 时序、地序排检法及其他
一、汉字形序排检法
汉字形序排检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汉字的 笔画数以及书写时笔画的顺序来排列;一类是依偏旁部 首来排列。
汉字形序排检法具体分类
2、中国字庋撷法 定义:中国字庋撷法是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用来 编排所编60余种索引的一种号码法。庋撷二字是放入、取出 的意思,借用为代表汉字的解剖排列法。 方法:此法用“中国字庋撷法”五字代表汉字的五种形 体结构(单体字、包托体、上下体、左壳体、左右体),以 数字1-5表示;再将“庋撷”二字分解为“丶 — 丿 十 又 扌 糸 目八”十种基本笔形,以数字0-9代表。各体 汉字依不同方法取四角笔形号码。按照“形体号/四角笔形 号码+字内方格数”,组成一组代码,如“田”字为2/8 8304 缺点:规则烦琐,难以掌握。
三、汉字音序排检法
根据汉字的读音及表示读音的语音符号的顺序排 列汉字的方法,称为音序排检法。分为汉语拼音字母 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韵部排检法。
1、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 定义:通称汉语拼音法,是按汉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 音方案》字母表的顺序编排的查字法。 优点:简单易查。 缺点:由于以汉字读音作为排序依据,不知读音的字只 能利用笔画或四角号码索引。
小学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范文7篇

小学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范文7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垃圾分类能力,我校特别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 主题班会:各班组织主题班会,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和方法。
2. 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3.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参观垃圾处理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4. 环保宣传:利用校园网、黑板报等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三、活动效果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同时,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于某些垃圾的具体分类存在困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指导和监督。
此外,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如通过互动游戏、实地考察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1. 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2.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3. 拓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如社区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 创新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互动游戏、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方法与技巧

检索功能完备:定题检索、限定检索、截词检索、通配符 检索,各种逻辑组配检索功能会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全文获取:目前 CBM 已经实现了与维普全文数据库的链 接功能,对于 1989 年以来的全文,可以直接链接维普全 文数据库。
文摘索引数据库Ⅲ
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刘春艳
主要内容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简介 检索方法与技巧
基本检索 主题检索 分类检索 期刊检索 作者检索 索引检索 限定检索 定题检索
“帕金森”的索引词。浏览查找结果,找到准确的索 引词“老年帕金森病”。 第3步,点击“老年帕金森病”。
2.7限定检索
“限定检索”是把年代、文献类型、研究对象等 常用的限定条件整合到一个对话框,方便检索。 限定年代范围; 限定文献类型; 限定年龄组; 限定性别; 限定研究对象是人类或者动物; 限定妊娠状态、体外研究;
第一步:点击“定题检索”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定题检索功能;
第二步:在检索策略名称列表中选取需要跟踪的检索 策略名称。本例选择“有关高血压治疗的中文文献” 的策略。
第三步:点击“最新文献检索”,得到上次检索与本 次检索间隔期间该检索策略命中的新文献;检索式中 会显示两次检索之间的时间间隔。
检索结果的处理 检索实习 习题
1. CBM简介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 1978 年以来 1600 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 文献题录,年增长量约 40 万条。学科覆盖范围 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 医学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提纲

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三要素:知识、载体、记录知识决定文献的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形态,记录则是构成文献的手段记录:记录符号(文字)记录手段(印刷)情报定义是人们搜集到的能为我们所用的新知识或新信息具有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文献,知识,情报的三者关系信息是起源,是基础,它包含了知识和情报是它们共同的本质联系的组带。
文献则是信息、知识、情报的存储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工具,是重要的知识源、情报信息源,它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的重要方式。
信息、知识、情报的主要部分被包含在文献之中。
文献上记录的信息、知识不全是情报;信息、知识、情报也不全是以文献形式记录。
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文献信息源定义是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储存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根据其载体、出版形式及加工深度1、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例印刷型:优点便于直接阅读,使用方便缺点是较笨重、存储密度低、收藏占用空间大、加工保存等花费人力物力较大2、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资料和技术档案3按加工深度和内容性质划分主要(1)一次文献。
指作者以本人在生产、科研或理论探讨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本素材撰写的文献,如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注意:综述不是一次文献(2)二次文献。
指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提炼、浓缩、加工、整理,并按一定的科学方法,组织编排、编辑出版的文献,如书本式目录、题录等美国信息素养:1信息知识2信息意识、3信息能力4信息道德P9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1信息素养教育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认识、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信息活动行为信息检索系统指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关信息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程序化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
主题法

主题法1.主题法一般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抓哟检索途径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2.主题法的特征:①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②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③以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直接从主体对象的角度揭示图书资料这一特性是由语词标识和字顺排列的特点决定的;④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在主题词下设置用、代、属、分、参等多种参照项,建立起“隐蔽的分类体系”。
3.主题法通常不用于组织文献资源,只用于建立各种检索工具,不仅用来编制各类手工检索的书目索引,同时也广泛用于组织机检系统,供计算机检索使用。
4.主题法的类型: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5.标题法是一种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以词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标引和检索的主题法。
经过词汇控制,用来标引信息资源的词或词组。
6.标题法的特点:①采用列举式词表,形式直观;②定组式标题结构固定,含义明确;③按照标题和副标题标引,操作简便;④通过参照方式对词汇进行控制7.标题法开创了主题法的最初形式,探索了标题法词汇控制的一系列方法,包括:制订了标题词选择标准,/规定了标题的形式,/标题之间关系的揭示,/标题标引过程中组配方法的使用。
8.目前使用最广的标题表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9.元词法是以元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字面组配的方式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主题法。
元词,是只用来标引信息资源主题的,最基本的、字面上不能再分的语词。
在使用元词的情况下,对复合主题资源的标引和检索式通过单元词的组配进行的。
元词法率先探索了后组式检索方法。
10.叙词法,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分类。
叙词,亦称主题词,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文献主题的词和词组。
11.叙词与元词的不同:①叙词法既收元词,又收词组,对主题的表达更加准确②元词法按照字面组配对复合主题分拆和组配;虚词法依据概念关系12.叙词法最显著的特点:它是一种综合多种检索语言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词汇控制系统,发展多种形式的索引,包括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主题一体化词表。
信息组织的两种重要方法——分类法与主题法——尤世民 2014103565

分类法与主题法一、分类法分类系统分为聚类和归类两个子系统:聚类是指按照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使用需要,通过区分和类聚建立起类目体系的过程;归类是指依据建立的分类体系进行类分信息资源的过程。
聚类的结果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类目体系,如各种文献分类法等,聚类是归类的前提条件,是分类组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而归类系统则是聚类系统的具体应用,它体现了聚类过程的实际存在意义。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按照编制方式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一)等级列举组配式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类目体系组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列举详细类目,以缩格表示类目等级关系,最后形成一个等级链。
常见的有《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中图法》等。
(1)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
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73年时Melvil Dewey有此分类构想,而于1876年正式出版。
负责DDC出版的是Forest Press,而它于1988年成为OCLC下的一个部门。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包括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意大利文、波斯文、俄文、西班牙文及土耳其文等。
在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25%的学院及大学图书馆及20%的专门图书馆使用DDC。
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于1876年首次发表,历经22次的大改版后,内容已有相当程度的修改与扩充。
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
该分类法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
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以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论述,分类码与附加码之间则以小数点“.”隔开。
图书分类与排架规则

图书分类与排架规则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属性、形式体裁、读者用途等,按学科的分类体系,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使同一学科门类的图书在目录中、在书架上都集中在一起。
我馆对图书分类统一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其主要是从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的角度来揭示文献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按学科和专业集中文献,提供从学科和专业出发检索文献的途径。
要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必须熟悉图书馆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方法。
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例,简单介绍分类法的基本知识。
《中图法》是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进行编号。
《中图法》分为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每个大类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其序列如下:以上22个基本大类,叫做一级类目,往下展开又分为若干个类,叫做二级类目,再往下展开的,分别是三级,四级,五级类目。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来认识图书分类的体系结构是如何展开的。
I文学 ...........................(第一级类目)0文学理论┐1世界文学├.....................(第二级类目)2中国文学┘21作品集─┐22诗歌、韵文├................. (第三级类目)23戏剧│24小说─┘242古代作品┐246五四以后作品├.............(第四级类目)247建国后作品┘.4章回小说┐.5新体长篇、中篇小说├...(第五级类目).6新篇短篇小说│.8故事┘类目名称左边的字母和数字是其标记符号,叫分类号。
假如你到图书馆想借阅《三国演义》、《围城》,你首先要知道该书是归入中国文学类中的小说类。
它的分类步骤如下:一级类目I文学二级类目 I2 中国文学三级类目 I24 中国文学中的小说四级类目 I242 古代至近代(—1919年)I246 现代作品(1919—1949)I247 当代作品(1949—)五级类目 I242.4 章回小说 I247.5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查检结果,《三国演义》分入“I242.4/17、H319.4/1363、”,第一种情况属古代章回体小说,第二种属特例,第二种情况算语言、文字类H中的英语读物。
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内容

所谓检索工具是按一定学科一走主题进行收集、整理,并给以文献检索标识,及时报道的二次文献,具有存储、检索和报道信息的功能。
检索工具应具备下述三个条件:(1)详细记录所著录文献线索,读者可根据这些线索查找所需文献。
(2)根据检索标识,如分类号、主题词、文献号代码等寻找所需文献。
(3)提供检索的必要手段,如分类索引、主题索引等,便于读者检索。
检索工具的类型按出版形式划分按加工程度划分按收录范围划分按检索方法划分检索工具内容结构检索工具的内容结构大致由四部分组成:编辑使用说明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编制目的、使用范围、收录年限、各种著录格式、查找方法及注意事项,常以编辑说明作一介绍。
正文部分检索工具记录的不是文献的全文,仅著录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包括文献篇名、著者和文献来源正文部分。
是检索工具的主体,如为文摘式,除上述项目外还有文摘供读者进行文献筛选。
索引部分检索工具正文部分多按分类编排,检索时为提高检索效率,可利用各种索引,如主题索引、著者索引、专利索引等,索引种类越多,检索途径越多,检索效率越高。
附录部分包括摘用的刊物、各种名称的缩写、文字的翻译、术语和文献入藏单位及代号等。
检索工具的质量评价各种检索工具都必须具备存储、检索和报道信息的功能,检索工具质量大致可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看学科收录范围是否广泛,以专业面覆盖的大小、摘录出版物的类型多少、报道量的多少为主要的衡量标准。
2.报道速度快慢。
从文献发表到检索工具中的时间差。
3.检索途径多寡,索引体系是否齐全。
4.标引质量高低,对文献进行标引的深度。
[上一节][继续下一节?]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常用法追溯法分段法浏览法常用法追溯法[top]是从文献中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在没有检索工具的情况下,根据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检索相关文献,较切题,但有片面性,文章漏检率高,知识陈旧的占多数为其缺点。
分段法是常用法和追溯法交替使用的方法,又称循环法或交替法,既利用检索工具,也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分期分段使用,对获得一定年限内相当文献的资料线索,节省检索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际芬 ( 辽东 学 院 图 书 馆 )
摘要 : 本 文基 于 图 书文 献 分 类 要 求 , 重 点 介 绍 分 类排 检 法 和 主 题 号 的编排 法 。 它按 照文献 内容来揭 示其 中所讨 论 、 研 究的
排检 法的内容和实施细则 ,为图书馆藏资源的分类管理提供参考依 对 象和 问题 ,而不是 从科 学 分类体 系来 考 察 与区 分类 别。
知 识 的 直接 性 是 主题 排检 法 的主 要特 征 : 又 要 看 到 分 钞类、 载记 类、 时令 类 、 地理 类 、 职 官类、 政 书类 、 史评 类。 征, 主题排 检 法也 含 有分 类法 的 子 部— — 儒 家 类 、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 类 、 天 文 算 法 类排 检 法含 有主 题法 的 因素 , 因素。 有 些称 之为按 类 编排 的工具 书, 实 际上 不完 全按 类 类、 术数 类、 艺 术类 、 杂家 类、 类书 类、 小说 家 类、 道 家类。 编排 。 有 些称 之为按 主题 编排 的工具 书 , 实际 上也 不完 全 集部——楚 辞 类、 别集类、 总集 类 、 诗 文评 类 、 词 曲类。 从清 末 到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前 , 虽 然 出现过 几十 种 是按 主 题编排 。 参考文献 : 图 书分 类法 , 其 中影 响较 大 的是 三十 年代 出现 的刘 国钧 所
规范 化 的 自然 语言 就是 标题 。 标题 是用 来描 述 文献主 题 内 容, 标 引和检 索文献 的标 准词 汇。 标题 表则 是 进行 文 献标
我国第一部 分类 目录《 七略》 随后班 固据 此编撰出《 汉书艺 个 分册。这部 词表具 有范 围 广、 级别 深 、 词 量大 与英 汉对 照 文字》 。《 七略》 与《 汉书艺文字》 是儒家学说为主的六分法
的体 系 , 即六 艺、 诸子 、 诗赋 、 兵 书、 术数、 方技。西晋 初年 改 六 分法 为 甲、 乙、 丙、 丁 四部 。 东晋 初年 又 改 四部 内容 为 甲 部记 经书 , 乙部 记 史 书 , 丙部 记 子 书 , 丁部记 文集 。 四部 次
下 了坚 实 的基 础。
等特 点。此表 的正 式 出版 , 为 全 国主 题检 索体 系 的建 立 , 打
由于 主题 法 是从 文 献 资 料所 论 述 和 研 究 的具 体 对 象 和 问题 出发 选择 的标 题 , 所 以 不 论主 题如 何 专 深 , 也 不 论
序由此确定。 唐代魏征撰《 隋书经籍字》 , 以经、 史、 子、 集名 主 题 的 学科 性质 如 何 相 互 交叉 、 渗透 和 复杂 , 都 能用 一 目 称标示四部类名 , 从 此定为永制。 清代乾隆年间篆修《 四库 了然 的标题 和叙 词 予 以标 引和检 索 , 比较 适应 工具 书排 检 全 书》 , 纪 昀 等在 经 、 史、 子、 集 四部分 类法 的基 础上 加 以修
据。
关键词 : 图书文献
分类排检法
主题排检 法
分 类 与主题 既是 编排 文 献 , 也 是检 索文献 的两 种不 同 题 工作 的主 要依据 。 的方法 , 一 向为人们 所使 用。 为 了使 用汉 字 信 息 系统 电子计 算 机 进 行 图 书情 报 检 1 分类 排检法 索, 近 年来 在北 京 图书馆 主 持下 , 全 国五百 多个单 位协 作 , 这 是根 据 文献 反映 的知 识 内容 ,按学 科 的逻 辑 次序 , 编辑出版了综合性的《 汉语主题词表》 。 收录主题词十万八 分门别 类组 织文 献 的方法。分 类遍 排 法 的基本原 则是 知识 千五 百 多个。 每个 主题 词 下又 附有 英文 译名 , 按社 会 科学 的系统 性。 归类标 准 是学科 的性 质 , 而 不是 知识 对象 。 此法 和 自然科学 两 个系统 分 别编制。每一部 分的主 表按 主题词 有助于 按 类检 索文献 , 了解 其学科 类属 。 的汉 语拼 音顺 序 , 由前往 后逐 字母 对 比排列 。主表 之后 , 编 我 国 图书 分类 法产 生于 汉代 。 当时 刘 向、 刘 歆编 撰 出 有 附表及 词族 索 引、 范 畴 索引 、 英汉 对 照索 引 , 共分 三卷 十
分 类排 检 法与 主题 排 检 法 提 供 了两种 不 同 的编排 与 把打 开古 籍宝库 的钥 匙。 检 索的路 线。 前者 从知 识 之 间的科 学关 系 出发 : 后者 则 直 《 四库 全书 总 目》 类 目如 下 : 尽 管有 时二者 用 同样 的名 称做 经 部—— 易 类、 书 类、 诗 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五 接从 事物 或 问题 本 身出发 。 类 目或标题 , 其 意 义是不 完全相 同的。 经 总 义类 、 四书 类、 小 学类 。 我们 既要 看到 知 识 的 系统 性 是 分 类排 检 法 的主 要 特 史 部—— 正史 类 、 编年 类、 别史 类、 杂 史 类、 传 记 类、 史
订 整理 , 定 为 四十 四类 : 其 中有 十五 类再 分子 目。 从 此 , 公 的要求 。
一
私藏 目录书均 以此分类古籍。 《 中国古籍善本书 目》 也是采
用修订 的 四部 分类 法。 因此 , 掌 握 四部 分类法 就等 于 有 了
一
主 题排 检 法常 常要 结合 另外 一种 检 字法来 组 织标 题 , 般按 标题 首 字的汉 语拼 音字母 排列 。
编《 中 国图书 分 类法 》 , 这 部 分类 法 曾被 图书馆 届 广泛 应用
于 编制馆 藏 分类 目录。
… 邓顺国. 分 类 法 主题 法一 体 化 问题 的探 讨 以 及 《 中 国 图 书 馆 图
书分类法》 类 目与《 汉语主题 词表》 主题 词对应 试验 [ J 】 . 图书情报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