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故事
国外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国外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在世界各地,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坚毅不拔的努力赢得了成功。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追求梦想。
以下是一些国外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1.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
在年幼时,她突发疾病导致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亲人的支持,海伦学会了读写,最终进入哈佛大学。
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残疾人争取平等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尼尔·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是美国宇航员,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人。
在他年轻时,他对飞行充满热爱,并且通过刻苦的训练成为一名飞行员。
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一次航天器爆炸事故,差点丧命。
尽管如此,他没有放弃,继续努力,最终实现了人类伟大的壮举,步入了月球的表面。
3. 罗南·麦克格雷戈:罗南·麦克格雷戈是一位爱尔兰的格斗冠军,拥有两个不同级别的世界冠军头衔。
他的早年并不顺利,经历了贫穷和逆境。
然而,他从未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并通过坚定的决心和无数的训练,最终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格斗手。
4. 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性别歧视和贫困。
然而,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无尽的好奇心,发现了镭元素,为现代医学和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国外著名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让我们克服障碍,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例子鼓舞着我们面对挑战时保持坚持,相信自己,努力追求成功。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导语】在教育孩⼦⽅⾯,我们可以让他们多看⼀些励志故事,这样有助于孩⼦的健康成长。
下⾯是⽆忧考分享的外国名⼈励志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外国名⼈励志故事【篇⼀】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教育家、慈善家。
海伦刚出⽣时,是个正常的婴⼉,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
可是,⼀场疾病使她变成了⼜瞎⼜聋的⼩哑巴----那时她才19个⽉⼤。
⽗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波⼠顿的⼀所盲⼈学校,特别聘请⼀位⽼师照顾她。
所幸的是⼩海伦在⿊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位伟⼤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师。
就这样,在安妮.沙莉⽂⽼师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触觉----⽤指尖代替眼睛和⽿朵,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她在10多岁的时候,名字就传遍了全美国,成为残疾⼈的楷模。
⼩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
1900年,这个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并通过这些⼿段获得知识的20岁的姑娘,进⼊了哈佛⼤学德拉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的努⼒没有⽩费,兴奋异常。
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个受到⼤学教育的盲聋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打字机著书和写稿。
她虽然是位盲⼈,但读过的书却很多。
⽽且,她著了7册书,⽐⼀般“正常⼈”更会鉴赏⾳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指轻轻地放在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在说什么;把⼿放在钢琴、⼩提琴的⽊质部分,就能“鉴赏”⾳乐。
她能以收⾳机和⾳箱的振动来辨别声⾳,⼜能利⽤⼿指轻轻地碰触对⽅和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5年后你们再见⾯握⼿时,她也能凭着握⼿来认出你,知道你的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
这个克服了常⼈“⽆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
她⼤学毕业那年,⼈们在圣路博览会上设⽴了“海伦.凯勒⽇”。
她始终对⽣命充满信⼼,对事业充满热忱。
10个名人故事简短

10个名人故事简短名人故事一:爱迪生爱迪生,全名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他出生于1847年,而他的一生也成为了创造与创新的典范。
爱迪生有着多达1,093项发明专利的辉煌成就,其中包括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泡等许多颠覆性的发明。
爱迪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但他总能坚持不懈地继续前行,直到成功为止。
他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也一直激励着人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名人故事二: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的研究成果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共同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用放射性原理来治疗癌症。
玛丽·居里的精神和才华激励着无数的科学家和女性,在她的影响下,科学界逐渐打破了性别的界限。
名人故事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贡献使他成为了物理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相对论理论的形成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理解,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除了科学上的成就外,爱因斯坦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世界和平的倡导者而闻名。
他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名人故事四:尼尔·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他在1969年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中成为了美国宇航员,并在月球上留下了他的足迹。
阿姆斯特朗的壮举不仅代表了人类科技的巅峰,也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探索之旅。
他的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超越自我。
名人故事五:乔布斯乔布斯,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科技界的传奇人物。
12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

12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1、达芬奇画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
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
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
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孙康映雪夜读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
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
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
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3、头悬梁锥刺骨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
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4、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
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
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
但他并不恢心。
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
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 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5、锦囊出珍品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
外国名人故事大全【5篇】

【导语】外国名⼈故事⾥⼤家⼀有熟知的,他们的故事能被⼈⼴为流传是因为他们努⼒奋⽃⽽得来的。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外国名⼈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外国名⼈故事:拉马克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岁即已成名,然⽽由于种种原因,他⼀直是:⾐仅能将就遮体,⾷仅能勉强裹腹。
晚年则贫困交加,以⾄眼盲。
室内只有⼀把直背椅,临窗⼀张桌,⽼⿏都饿得从他这⾥吱吱叫着搬了家。
⽣活的困顿和疾病缠⾝并没有使拉马克象有些⼈那样颓废绝望,⽽是孜孜苦读,奋⽃不已。
他为了对⼈类社会有所贡献,笔不停缀,⾟勤耕耘,把⾃⼰的光和热散发出来。
他最早提出⽣物进化学说,⼈称--拉马克主义"。
他提出环境对⽣物进化的直接影响,⽣物器官⽤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著有《动物学哲学》、《法国植物志》、《⽆脊椎动物系统》。
2.外国名⼈故事:斯托夫⼈ 斯托夫⼈写的《汤姆叔叔的⼩屋》,是⼀部富有民主精神的作品。
它深刻揭露了美国奴⾪主残酷剥削和疯狂虐杀⿊⼈奴⾪的野蛮⾏径,热情歌颂了⿊奴的反抗⽃争,极⼤地⿎舞了南北战争的解放战⼠们。
美国总统林肯在⼀次接见斯托夫⼈时,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诙谐地称她为"写了⼀部书,酿成⼀场⼤战的⼩妇⼈"。
令⼈惊奇的是,这部书的作者,竟是⼀位地道的家庭妇⼥。
斯托夫⼈家庭贫寒,丈夫教书的收⼊也很微薄,但他们有六个孩⼦,有时连给每个孩⼦买稿纸、墨⽔、书籍的钱也没有。
斯托夫⼈操持家务,照顾孩⼦,忙碌⼀天,到晚上累的要死,但还要坚持每天晚上看书学习。
⿊奴的悲惨遭遇激起她⽆限的同情,⿊奴及反对蓄奴主义的⽩⼈的英勇⽃争,⼜使她受到极⼤教育和⿎舞。
她的⽗亲、丈夫都属于这⽀正义的队伍,她的家曾经做过⿊奴逃亡的转运站。
斯托夫⼈冒着被奴⾪主袭击的危险,不顾家务繁重和⽣活的贫困,毅然拿起了正义的笔。
她常常是边洗⾐服边构思,边做饭,边打腹稿,边奶孩⼦边看稿;在孩⼦睡熟之后,抓紧时间写⼏页,⼤部分稿件是在家⾥⼈都睡了之后的深夜写成的,就这样,经过⼀年多的奋⽃,斯托夫⼈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作品。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5篇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5篇外国名人励志故事一:思考影响创造力思考是创造一个世界的首要工作。
加缪斐塞司博士有一天午饭后坐在门前晒太阳,看见一只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很是悠闲。
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
这个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司空见惯,不过却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
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猫喜欢呆在阳光下,那么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
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触发点。
之后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
斐塞司博士所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如果我们家的院里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像斐塞司博士那样去想问题呢?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卧床休息。
在闲得无聊的时间里,他茫然地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张世界地图。
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东部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刚果、几内亚陷入的部分正好对应,能够把它们完全拼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不已,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了?魏格纳立即着手搜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资料,终于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二: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
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个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
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
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水平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
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
最新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6则

最新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6则有些人在激烈竞争的汹涛骇浪中被卷走,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迎着风口踏上浪尖,上了岸,他们成功了。
因为他们多了一份坚持。
风口浪尖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绊脚石,而是垫高自己的基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年轻人看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最新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一:霍金的故事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最新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二: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通用15篇)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通用15篇)古今中外名人故事(通用15篇)古今中外名人故事1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
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
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
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却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什么答案?”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抱住老师的胳膊,“快告诉我呀!”明可夫斯基手脚并用地比画了一阵,怎么也说不明白,于是,他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
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非常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对、对,歧途!”明可夫斯基顾不得别人的指责,非常专注地说,“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然后,他又解释说:“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
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思良久,非常感激地对明可夫斯基说:“恩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
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入书本的东西。
”于是,就在爱因斯坦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他作为伯尔尼专利局里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物理学三个未知领域里,齐头并进,大胆而果断地挑战并突破了牛顿力学。
在他刚刚26岁的时候,就提出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光的足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名人故事
霍勒斯·曼说过:“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
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下面有YJBYS小编整理的国外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
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 1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
这多么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
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
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农的灯油都快用沟
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
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在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他注视着波光点点的伏尔加河,心里感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
伙计。
更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
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
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
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
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
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
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
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
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
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
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
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
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
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
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
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
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
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
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
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马克·吐温的幽默
马克·吐温喜欢借书。
邻居很小气,不想借给他,于是他想了个主意。
一天,马克·吐温又来借书,邻居便说:“好吧。
不过,我和妻子刚刚订了个规矩:从我这儿借去的书必须当场阅读。
”过了几天,邻居来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笑笑说:“当然可以。
不过我也订了个规矩:从我家借走的割草机必须在我家的草地上使用!”
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
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你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
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啊!”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车票的时候还是孩子。
您要知道,火车开得太慢了。
”
有一年的“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
于是,吊唁的人流纷纷向马克·吐温家涌来。
当人们看到出来的竟是马克·吐温本人时,又惊讶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对马克·吐温的这种大不敬行为。
马克·吐温却没有发
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
马克·吐温来到法国旅游。
一天,他独自去理发店理发。
“先生,您像刚从外国来的?”“是的。
”“您真走运,因为马克·吐温先生也在这里,今晚您可以去听他演讲。
”“我不得不去。
”“先生,您有入场券吗?”“没有。
”“这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得站着。
”。